高考生物稳态与环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docx_第1页
高考生物稳态与环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docx_第2页
高考生物稳态与环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docx_第3页
高考生物稳态与环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docx_第4页
高考生物稳态与环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准备课.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思维导图成一统基础速练固根基1填写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2)画出(用文字和箭头)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2连线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3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尿素CO2麦芽糖胰岛素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氨基酸抗体载体消化酶神经递质淋巴因子以上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填序号)4判断有关内环境叙述的正误(1)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2)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3)泪液、肠液、尿液等属于细胞外液()(4)与血浆和淋巴相比较,组织液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5)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6)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题组练透过考点题组一内环境成分的判断1(2018厦门质检)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CCO2、解旋酶、Cl、尿素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解析:选A内环境中含有各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激素、O2、CO2、各种代谢废物等成分;唾液淀粉酶分泌到消化道,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旋酶在细胞内使DNA双螺旋解开,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神经递质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与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比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选C由表中信息可以判断,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因为的蛋白质含量比多,而血浆中含较多的蛋白质,所以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生物体内的体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归纳拓展“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题组二内环境的三种组成成分及相互转化3(2014全国卷)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解析:选A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液。4.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解析:选D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逐项分析如下:当、受阻时,组织液中液体不能进入血浆和淋巴,积聚过多引起组织水肿。组织液可进入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但淋巴可进入血浆,故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O2由红细胞运输,当丁表示红细胞时,O2浓度丁比甲中的高。归纳拓展巧用单、双箭头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1)分析:在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中:用单方向箭头线表示的有用双方向箭头线表示的有(2)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思维导图成一统基础速练固根基1判断关于内环境稳态说法的正误(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2)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能引起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3)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是有一定限度的,内环境一旦失衡就会导致细胞代谢速率降低()(4)健康人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一定健康()(5)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通过神经系统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填写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图右图是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图,A、B是相应调节系统,a、b、c是有关信息分子。请推断以下具体内容:A为免疫系统;B为内分泌系统;a为淋巴因子(其靶细胞为B细胞);b为神经递质,其作用部位是突触后膜;c为激素,它必须经由体液运输。3连线稳态失调的类型及结果师说考点解疑难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CO2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3)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2人体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失调引起的疾病(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体温、pH相对恒定酶的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2)理化性质失调: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3)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研透考情备高考考向一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1(2015全国卷)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选A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2(2018广州模拟)下面为机体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B图中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解析:选D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神经系统可直接或间接调控内分泌腺的活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目前普遍认为的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而坎农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血糖调节主要是通过血糖浓度的升降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来实现的。归纳拓展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四类“信息分子”归纳调节方式信息分子来源靶细胞或作用部位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体液调节激素内分泌腺细胞靶细胞免疫调节抗体浆细胞抗原淋巴因子T细胞B细胞考向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3(2014全国卷)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选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4(2018佳木斯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的是()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细胞内温度、pH的影响B细胞代谢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必须保持各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C氧气为有氧呼吸的原料,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必须维持绝对稳定D虽然CO2为细胞代谢终产物,但在组织液中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解析:选D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内温度、pH的大小不属于内环境的条件;细胞代谢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应维持相对稳定,而非绝对稳定;组织液中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利于细胞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考向三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原因分析5(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解析:选D淋巴管阻塞会影响组织液中部分体液经淋巴返回血浆,从而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下肢水肿;血液中钙盐缺乏会引起抽搐,钙盐过多则会引起肌无力;过敏反应是由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同种过敏原的刺激引起的;腹泻可引起体液中水分和盐分大量丢失,但不会引起体液中蛋白质大量丢失。归纳拓展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分析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及5项原因,如图所示:课堂练真题明高考规律1(2017全国卷)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选C0.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静脉注射该溶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A、D项所述现象不会发生;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会导致血浆量增加,而后经过机体的调节会将过多的水和NaCl排出体外,C项能够发生,而B项不会发生。2(2015海南高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解析:选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如能分泌促胰液素;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会改变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胞吐方式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3(2015江苏高考)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 DO2浓度解析:选B人体组织液中Na浓度高于细胞内液,K浓度低于细胞内液,组织液中的O2浓度高于细胞内液,细胞内液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大小相同。4(2015海南高考)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解析:选C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有运输激素的作用;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和淋巴中都有免疫细胞;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5.(2017全国卷)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而晶体渗透压是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致使血浆中无机盐等小分子的浓度变小,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1)血浆(2)增加降低(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6(2015海南高考)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填“会”或“不会”)改变。(2)Na可与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解析:(1)0.9%的NaCl溶液是成熟红细胞的等渗溶液,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形态不会改变。(2)Na可与HCO 、HPO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维持血浆pH值相对稳定。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内流,产生兴奋。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答案(1)不会(2)HCO、HPO7.357.45(3)内流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课下练模拟试自身能力一、选择题1(2018沈阳模拟)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B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需通过内环境才能进行C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常人体内环境的pH为7.357.45解析:选B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媒介;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血浆pH为7.357.45。2(2017北京市顺义区二模)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葡萄糖,临床上为患者输液时所用的通常是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会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减少B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减少C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D会导致进入血浆的CO2增多,血浆pH明显下降解析:选C注射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增加,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相对增加;在胰岛素的作用下,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降低,其轴突末梢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因此临床上通常用5%的葡萄糖溶液为患者输液;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能使pH维持相对稳定,不会明显下降。3(2018银川育才中学月考)人体的组织细胞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下列选项所述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神经递质、胰岛素B大分子蛋白质类,如呼吸酶、载体蛋白、血红蛋白等C营养物质类,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D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解析:选B神经递质、胰岛素都由相应细胞产生进入细胞外液中发挥作用,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呼吸酶、载体蛋白、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进入细胞外液,通过血浆运输,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4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就是内环境B与组织液相比,血浆含较多的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C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稳定不变解析:选B体液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总称,而内环境仅由细胞外液组成;由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所以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纤维蛋白原等物质;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同时自身的代谢产物也要分泌到内环境,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5(2018开封一模)下列哪项叙述最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A维持体温相对稳定B维持体液的pH相对稳定C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相对平衡D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析:选D内环境的稳态主要包括:血糖和氧的含量正常保证机体能量供应;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代谢废物因排出而含量较低防止机体中毒。由此可推出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代表体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渗透压明显偏低时将导致的量减少B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C内若产生乳酸,则会引起内pH的剧烈变化D若组织细胞为肌肉细胞,b为葡萄糖,则饥饿时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解析:选B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血浆渗透压明显偏低时将导致组织液的量增多。血浆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正常机体通过调节可保持内环境稳态,故内产生乳酸不会引起内pH的剧烈变化。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7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毛细血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 B只有C只有 D解析:选D毛细血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均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引起组织液增多,以上情况均可引起组织水肿。8(2018合肥模拟)下面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解析:选D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内环境稳态主要表现在:体温、血浆pH、血浆渗透压和血糖浓度等保持相对稳定,所以丙、丁可表示温度和酸碱度。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9(2018齐鲁名校调研)关于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B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b液运输到作用部位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D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a液增多解析:选B依据图示可知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不经过b液运输。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被组织细胞利用,浓度下降,同时产生的CO2通过组织液弥散到血浆中,血浆中CO2浓度升高。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吸水能力相对增强,造成a液增多。10.(2017山东师大附中期末)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ab段上升是因为只进行无氧呼吸Cbc段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CO反应解析:选C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而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血浆中NaHCO3与ab段产生的乳酸反应,从而导致血液中乳酸浓度降低。二、非选择题11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A液为_,B液为_,C液为_。(2)请从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上分析,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_等;血浆的pH为_,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内环境中的_来调节。(4)用文字和箭头表示A液、B液、C液之间的渗透关系。解析:(1)由题意和图示可知,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液)。(2)胰腺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其CO2的浓度高于组织液和毛细血管中CO2的浓度,CO2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所以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人体血浆的pH为7.357.45,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来调节。(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血浆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渗回毛细血管形成血浆,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但淋巴不能渗回组织液,只能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液)(2)CO2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胰腺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和毛细血管中的(3)温度7.357.45缓冲物质(4)血浆(B液)组织液(A液)淋巴(C液)(答案合理即可)12(2018长沙模拟)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系统。(2)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要穿过_层生物膜。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4)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细胞的途径为_(用箭头和文字表述)。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循环系统。(2)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5层生物膜(肺泡壁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红细胞1层膜)。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NaHCO3(缓冲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以分解成CO2和水,血液中的CO2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下进行。(4)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消化系统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内环境后才能被细胞利用。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5降低(或下降)NaHCO3(3)神经体液免疫(4)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13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大量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涨破,不透明的红细胞稀释液变成红色透明,这种现象称为溶血。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是否也会发生溶血呢?请根据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材料:人红细胞稀释液(红细胞形态正常);与人红细胞稀释液等渗的NaCl、NH4Cl、NH4Ac(醋酸氨)、NaNO3溶液;蒸馏水;试管等。(1)实验思路:取试管若干分5组,每组设置若干个_。在蒸馏水和4种等渗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人红细胞稀释液,观察计时从加入人红细胞稀释液开始到_为止,或10 min后停止实验。_。(2)实验结果:物质蒸馏水等渗溶液NaClNH4ClNH4AcNaNO3溶血时间(min)1.00不溶血9.677.65不溶血(3)分析讨论:实验表明,人红细胞对NH的通透性_对Na的通透性。在含NH的等渗溶液中,发生溶血的原因是_。解析:依据表中数据等信息推知,红细胞在蒸馏水中很快发生溶血,在NaCl、NaNO3等渗溶液中不溶血,但在NH4Cl、NH4Ac等渗溶液中可发生溶血,发生溶血的原因是NH进入红细胞引起细胞内渗透压增大,大量水分进入红细胞,从而导致红细胞涨破。答案:(1)重复样品试管液体透明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3)大于NH进入红细胞,引起细胞内渗透压增大,大量水分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涨破14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一、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二、实验流程步骤A组B组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记录结果记录结果预测结果?结论?(1)步骤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_。(2)步骤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_。(3)预测结果:A组:_。B组:_。(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及表格中的实验处理可知,在步骤中向A组和B组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组。(2)实验中A组和B组形成对照,A组滴加碱性物质Na2CO3,因此,B组应该滴加等量的酸性物质乳酸。(3)缓冲液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所以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性物质后,溶液的pH不会发生变化,清水组加入酸性物质后,pH会下降,加入碱性物质后,溶液pH会上升。(4)根据分析可知,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缓冲液和血浆一样,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说明血浆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答案:(1)等量蒸馏水(2)等量的乳酸(3)1号试管pH明显上升;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1号试管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思维导图成一统基础速练固根基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2)神经元的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其中轴突一般只有一条,末端则形成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梢部分膨大呈球状,称为突触小体()(3)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4)如果破坏了反射弧的某一结构(如传出神经),则反射不能发生()(5)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6)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2对下列现象进行归类下列实例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属于条件反射的是。(填序号)望梅止渴膝跳反射眨眼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学生听到铃声向教室奔跑3填写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f.神经节。(2)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图中有3个神经元。直接刺激d,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破坏d处结构,刺激a处,肌肉不能(填“能”或“不能”)收缩,大脑能(填“能”或“不能”)产生感觉。题组练透过考点题组一反射及其类型判断1(2014安徽高考)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解析:选C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与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有关;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不完全相同。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解析:选B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急速赶往教室。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方法规律“三看法”判断反射类型题组二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3.(2018抚顺模拟)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如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解析:选B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但该收缩不是反射活动,而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条件除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刺激。4(2018蚌埠模拟)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传入神经B若处受到破坏,刺激仍能引起的反射活动C结构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解析:选C根据题意,该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可以判定是神经中枢,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是感受器;若处被破坏,刺激时,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但是由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再称为反射;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有,即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归纳拓展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C)的是传入神经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轴突末梢)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胞体)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考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思维导图成一统基础速练固根基1判断有关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说法的正误(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本质是相同的()(2)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合成以及与受体结合均发生在内环境中()(3)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4)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5)突触小泡、神经递质分别属于内环境的结构、成分()2填写突触结构模式图(1)写出甲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写出乙图中A、B突触的类型:A:轴突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3据图填空(1)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中。(2)图示中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3)箭头处给予刺激,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c、d、e,但a处不能检测到。说明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师说考点解疑难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1)过程图示:(2)兴奋产生中Na、K的运输方式:K外流、Na内流都是通过离子通道,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钠钾泵同时泵出Na和泵入K,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且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常见类型:(2)传递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其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延搁: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因此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4)神经递质的释放及去向: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为促进或抑制。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的比较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信号形式(或变化)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速度快慢方向可以双向单向传递研透考情备高考考向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成因分析1(2018郑州模拟)图1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图,图2表示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图2中的甲可以对应图1中。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2中的乙对应图1中的B图2中的丙对应图1中的C由图1可知,在静息状态下K通道通透性更高D图1中Na进入细胞中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解析:选C由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可知,图1中膜电位上升,原因是Na大量内流,对应图2中的乙。时K外流恢复静息电位,对应图2中的丙。由图可知静息状态下,K通道比Na通道通透性更高。中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2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如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及对Na和K的通透性(注: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分别是()ABC D解析:选B神经元细胞膜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Na大量内流,膜电位逆转为外负内正,即产生动作电位。根据题中“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可知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为图,对Na和K的通透性为图。归纳拓展正确识别膜电位变化曲线(1)a点之前静息电位: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主要表现为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2)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3)ce段静息电位的恢复: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后,K通道关闭。(4)ef段一次兴奋完成后,钠钾泵将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将流出的K泵入膜内,以维持细胞外高Na浓度和细胞内高K浓度的状态,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考向二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3.(2016全国卷)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解析:(1)分析图示,AC(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发挥作用后,可在D酶的催化下分解为A和C,其中C能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吸收用来合成AC。神经递质除乙酰胆碱外,还有多巴胺、一氧化氮、去甲肾上腺素等。(2)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被分解,会持续发挥作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答案:(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归纳拓展准确理解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