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2教材分析.ppt_第1页
数学必修2教材分析.ppt_第2页
数学必修2教材分析.ppt_第3页
数学必修2教材分析.ppt_第4页
数学必修2教材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必修2教材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4:平面向量 选修1: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2: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3:球面上的几何、对称与群、欧拉公式与 闭曲面分类、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选修4:几何证明选讲、矩阵与变换、极坐标与 参数方程,新教材几何内容知识链,第章 立体几何初步,本章内容与结构,空间几何体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1PK1棋牌公社官网 编辑整理,空间几何体 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柱、锥、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空间图形的展开图;柱、锥、台、球的体积,立体几何(全部)的整体设计,必修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获得几何图形的性质,并通过简单的推理发现、论证一些几何性质) 选修2-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进一步的论证与度量),分层递进,立体几何初步的编写意图,内容与结构的变化,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 遵循认知规律、重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内容的设计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空间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编写意图与教学要求,空间几何体, 直观感知,这部分内容的展开,首先借助于丰富的实物模型或运用计算机软件所呈现的空间几何体,通过对这些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帮助学生认识其结构特征,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物体的结构,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有关三视图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运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进一步掌握在平面上表示空间图形的方法和技能。,平移 棱柱、锥、台,旋转 圆柱、锥、台、球,投影 视图 直观图,运动变化的观点; 展现数学的统一美、和谐美; 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几何体的构成)。,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操作确认、思辨论证,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体会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抽象出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并了解一些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 对性质定理加以逻辑证明,至于判定定理,在选修系列2中,用向量的方法加以严格的证明。 要求学生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性质 思辩论证 逻辑推理,长方体 微型三维空间(载体),判定 操作确认 合情推理,借助三维空间的基本模型(长方体); 重视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的结合,注意适度形式化。 帮助学生完善思维结构,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柱、锥、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 度量计算,从局部回到整体,通过计算度量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进行定量的研究。,几点说明,棱柱、棱锥、棱台的描述平移,投影视图直观图,研究的载体:长方体,空间的基本模型就是长方体 认识清楚了其上的点线、线线、线面, 基本上可以解决空间中一些基本问题。 长方体作为模型,贯穿于整个的教学之中。,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不同要求,关于“三垂线定理”,P36页例3是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一个应用,也称“三垂线定理”,是证明线、线垂直的一个典型范例。,计算要求的降低(线线、线面、 面面角的计算,距离的计算),P43页例1是教材中第二个求角的例题,目的是: (1)理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2)为下面证明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提供方法。教学时重点是引导学生如何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关于二面角的有关度量问题主要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来研究。,关于直线与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证明,教材采用反证法,学生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反证法的反设、归谬,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证明中用到“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和“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的事实。,关于反证法,重视类比,合情推理,空间与平面的类比,公理4,阅读(P47),重视拓展,发展个性,阅读(艺术家的透视法年希尧的视学祖暅原理) 链接(圆锥、圆台侧面积公式的推导) 探究拓展 (类比推出球面积公式) 问题与建模(体积的近似计算),有用的数学,积分思想等,第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2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选修1-1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2-1 圆锥曲线与方程,平面解析几何的内容和定位,突出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强调代数关系的几何意义。,“十字架“的价值;它通数与形。 几何即代数的明示,代数即几何的昭示。,数形结合的思想,本章内容与结构,解析几何初步的编写意图,强调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用代数语言描述几何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突出解析法基本思想, 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以形助数、依数识形, 顺序调整,先斜率后倾斜角,先直线方程后位置关系,将“圆与方程”与“直线与方程”进行类比,感受同构(方法)的特点,体验解析几何的研究程序。,.伊夫斯: “解析几何是数学家应用变换求解反演法的一个最精彩、最深入、最富有成果的例子”,“解析几何与其说是一个几何学分支,不如说是一种几何方法”,几点说明,(1)本章与传统教材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没有较多的工具供运用。三角没有,向量没有。则其序、其理必不同。如斜率,直线的倾角与斜率的关系,得另辟通径。,(2)关于直线的斜率。,(3)关于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的概念 (课本上:可以验证:) 在求直线方程的过程中,既要说明直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方程;也要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满足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方程是直线的方程或直线是这个方程的直线。学生只要能感觉到这一点就可以。 在这个问题上,现教材的处理方法是先特殊,后一般(选修21),(4)关于两直线垂直的判定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三角函数,所以不便运用两倾斜角之差为90来研究两直线垂直。本教材通过构造相似三角形得到两直线垂直的条件。其中实际上用到有向线段的概念,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不必深入说明。,(5)关于直线系 P86,不必过于深刻地揭示出直线系。,(6)关于点到直线的距离,本节在编写的过程中,设计成一节活动课。首先通过上一节课的情景提出问题,进而给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留下一个思考:还有解决此问题的其他方法吗?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分成小组,采用讨论、交流,最后由学生汇报的方式进行。,只是提供一个研究案例,教学处理不一定按这个方案进行,但应将这个思想体现出来。,其中,方法一是常规方法,思路比较清晰,但计算量较大。方法二是将点到直线的距离转化为求与x轴、y轴垂直的线段的长度,进而通过面积加以解决。教材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是沿用方法二的思路,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特殊情形(A=0或B=0)分类讨论。在推导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