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1).ppt_第1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1).ppt_第2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1).ppt_第3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1).ppt_第4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重点、掌握)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和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英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入超的地位。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 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2、经过: 1840年,英国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 1842年8月英军舰队打到南京下关江面,切断清政府漕粮要道,清政府投降。,3、后果: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重点、掌握) 1842年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关税协定; 附件内容:列强此外还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协定关税严重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便利英国对华商品倾销,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4、影响:战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都发生了重大转变。)(重点、掌握),概念阐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国家的政治地位角度)半封建是即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角度),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并没有在被迫开放的中国,获得它们战前所期望的巨大市场,因此要求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经过: 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在此后的两年间停停打打,直至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3、影响: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汉族地主势力开始崛起;为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洋务运动,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三、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 鸦片战争后,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根本原因)。 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和发动群众反抗清政府的统治。,2、过程: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攻克永安,建制封王,初步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朝对峙。 从1853年起,太平军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到1856年,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全盛时期。 1856年秋,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严重内讧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指挥军事,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组成太平天国后期领导核心。 太平天国后期进行了艰苦的军事斗争,但无法挽回败局。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3、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重点、掌握)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同时还规定,妇女也可分得一块土地。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 平均分配产品。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 男女平等。 评价: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建立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具有落后性;并且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无法实现的空想性。 资政新篇:(重点、掌握) 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 内容政治上主张依法治国等,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等,文化教育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等。 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要求,也不可能解决太平天国后期的问题。在战争环境迫使下,它也没能实行。,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教 训: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5、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和历史意义 新特点: 从背景看,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任务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从过程看,向西方学习,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从结果看,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资政新篇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重点、掌握),1、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从此相继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析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权,2、天朝田亩制度中有关“分田”的规定,其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虎门销烟损害英商的利益 B、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和财富 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典题跟踪,D,A,B,4、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于实施 B、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勾结,敌我力量悬殊 C、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本性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时机,5、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未能实现其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的愿望,主要原因是 A、中国闭关锁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