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磷综合管理.pptx_第1页
血磷综合管理.pptx_第2页
血磷综合管理.pptx_第3页
血磷综合管理.pptx_第4页
血磷综合管理.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磷管理,掌控“磷”风险 高磷血症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磷管理即刻开始,高磷血症的特性,可控性,高发性,高危性,P,什么是高磷血症的高发性?,高发性,哪些因素决定了CKD患者是高磷血症的高危人群?,真实世界中高磷血症的控制情况如何?,CKD患者早期已经出现磷代谢紊乱,1. Craver L, Marco MP, Martinez I,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7;22(4):1171-1176. 2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CKD-MBD Work Group, Kidney Int, 2009.,一项横断面研究获取了1836例非透析CKD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实验室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血磷、血钙等。结果发现,尽管CKD患者3期开血磷水平才显著上升,但是CKD2期患者的尿磷排泄量已经显著低于CKD1期,提示,磷代谢紊乱从CKD早期就已出现。,众多因素决定了CKD患者是高磷血症的高危人群,高达 80% 的透析患者有可能出现高磷血症5,1.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A Pocket Guide to Nutrition Assessment of the Patient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4th ed. 2009. 2.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bone metabolism and disease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m J Kidney Dis 2003;42(4)(suppl 3):S1-S201. 3.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Adequacy. 2006. 4. Mitch, W. Handbook of Nutrition and the Kidney. 4th ed.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iams 2002. 5.潘明明, 苗华。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06年11月第4卷第6期,P12-14。,我国高磷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1. 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1. Kong X, Zhang L, Zhang L, et al. BMC Nephrol. 2012;13:116. 2.DOPPS annual report. 2010. /annualreport/ 3.Data on file,研究发现,我国超过半数的透析患者血磷浓度超过5.5mg/dL,远高于多数发达国家; 同时,根据最新的DOPPS研究结果,我国约73%的血透患者血磷水平4.5mg/dL,中国血磷控制亟需改善,2012年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等人发起的一项横断面研究,纳入中国28家医院的2074例透析患者,旨在研究透析患者中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的比例。 该研究发现,尽管73%的中国透析患者已给予磷结合剂,但是患者平均血磷浓度仍达到6.2mg/dL,同时,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不足40%。,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1. Kong X, Zhang L, Zhang L, et al. BMC Nephrol. 2012;13:116.,KDOQI,什么是高磷血症的高危性?,高危性,高磷血症是否导致更高的死亡风险?,高磷血症如何恶化透析患者预后?,透析患者中骨矿物质代谢紊乱导致的死亡风险是贫血的1.5倍,透析不充分的3倍!,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1998年前40538例血透三次/周的患者,随访12-18个月透析患者。通过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作者发现矿物质代谢紊乱引起的死亡比例高达17.5%,是透析不充分的患者的3倍,是透析充分的患者因贫血引起死亡的1.5倍,Block GA, Klassen PS, Lazarus JM,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04;15(8):2208-2218.,高磷血症恶化CKD患者预后,加速肾功能恶化,诱发心血管钙化,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增加骨折风险,高磷血症,血磷升高显著加速肾病进展达2倍,Antonio等人利用PIRP*数据库,纳入其中2004-2007年中进行GFR和血磷水平检测的1716例CKD患者,研究了高血磷(4.3mg/dL)对CKD患者肾功能退化或全因死亡的影响。该研究发现血磷4.3mg/dL的CKD患者进展至ESRD的风险显著增加1.88倍(HR=2.88,P0.001).,Bellasi A, Mandreoli M, Baldrati L,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1;6(4):883-891.,血磷升高增加CKD患者心血管钙化风险高达61%,一项以社区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分析了439例无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的CKD患者,旨在探究血磷浓度与心血管钙化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血磷每升高1mg/dL,CKD患者冠脉、胸降主动脉和二尖瓣的钙化风险风别显著上升22%、33%和61%(P均0.05),Adeney KL, Siscovick DS, Ix JH,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09;20(2):381-387.,血磷每升高1mg/dL增加骨折风险高达54%,血磷浓度mg/dL,骨折风险%,上升1mg/dL,髋骨折风险 上升 54%,非脊椎 骨折风险 上升 40%,Dobnig H, Piswanger-Slkner JC, Obermayer-Pietsch B,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7 ; 92(5):1678-86.,研究从95个护理中心纳入1664老年女性,结果发现,血磷每升高1mg/dL,老年人髋骨折和非脊椎骨折风险分别显著上升54%和40%,同时研究也发现,在与骨代谢相关的生化参数中(骨钙蛋白、胶原羧基端交联肽、骨保护素和血磷),只有血磷是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磷升高直接增加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高达18%,Palmer SC, Hayen A, Macaskill P, et al. JAMA. 2011;305(11):1119-1127.,一项最新荟萃分析纳入1948-2010年327644例CKD患者,分析了骨矿物质代谢与患者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发现,血磷浓度每上升1mg/dL,,CKD患者死亡风险显著上升18%。,高磷血症CKD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高达4倍,KDOQI推荐范围:CKD3-4期:2.6-4.5mg/dL;CKD5(D)期:3.5-5.5mg/dL,Eddington H, Hoefield R, Sinha S,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0;5(12):2251-7.,1203例非透析CKD患者被纳入研究,中位随访37.2个月,结果发现,首12个月平均血磷水平高于KDOQI目标范围的CKD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3倍,血磷在正常范围内小幅上升同样显著增加CKD患者死亡风险,血磷(mg/dL),多因素校正后的死亡HR,正常范围内的较高血磷人群,一项大型研究分析了1999-2002年中美国西北退伍军人整合服务网络内的6730例CKD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1年。其中3490例患者在进入研究前18个月内接受了至少一次的血磷检测,根据这些患者的血磷数据和随访期间死亡事件发生情况,作者发现,与血磷浓度2.5-2.99mg/dL相比,血磷每上升0.5mg/dL,患者死亡风险近乎线性的增长,血磷浓度3.5mg/dL开始,患者出现显著增高的死亡风险。同时,该研究进行了严格的多因素校正后发现,非透析CKD患者血磷浓度每上升1mg/dL,死亡风险显著升高33%。,*,*,*,与对照相比,出现显著差异,对照,*,*,Kestenbaum B, Sampson JN, Rudser KD,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05;16(2):520-8.,如何对高磷血症进行综合管理?,可控性,权威指南如何推荐血磷管理?,合理使用磷结合剂是否能提高患者生存率?,KDOQI和KDIGO指南均推荐积极管理患者血磷水平,*血磷实验室指标正常范围(2.5-4.5mg/dL) *血钙实验室指标正常范围(8.5-10.5mg/dL),1.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Am J Kidney Dis 2003;42(4)(suppl 3):S1-S201. 2.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CKDMBDWG. Kidney Int Suppl. 2009(113):S1-130.,综合血磷管理包括饮食、透析和磷结合剂,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CKDMBDWG. Kidney Int Suppl. 2009(113):S1-130. National Kidney F. Am J Kidney Dis. Oct 2003;42(4 Suppl 3):S1-201.,通过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血磷可能弊大于利,Shinaberger CS, Greenland S, Kopple JD, et al. Am J Clin Nutr. 2008;88(6):1511-8.,研究纳入3007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访3年,通过氮表现率蛋白相当量(PNA)确定患者实际吸收的摄入蛋白质量,结果发现,蛋白摄入较多而血磷水平较低的透析患者死亡风险最低;同时研究发现,无论血磷升高或是降低,降低饮食中蛋白摄入均会增加透析患者死亡风险,低磷高蛋白饮食可以减少患者死亡风险,多因素Cox比例回归分析,磷/蛋白比值(mg/g),Noori N, Kalantar-Zadeh K, Kovesdy CP,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0;5(4):683-92.,研究纳入224例维持透析患者,跟踪随访长达5年。该研究进行病例混合校正+对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的校正,发现磷含量高的蛋白质的摄入显著增加透析患者死亡风险。,多因素校正后的死亡HR,透析结束后患者体内血磷水平出现反跳,*P0.05 vs. T0(透析结束时刻) #P0.05 HDF vs HD,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过滤HDF,Minutolo R, Bellizzi V, Cioffi M,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02 Apr;13(4):1046-54。,常规透析无法有效保证透析患者体内磷平衡,除夜间透析,其他透析方式均无法保持磷平衡,1. Pennick M, Poole L, Dennis K, et al. Ren Fail. 2012;34(3):263-70. 2. Kuhlmann MK. Blood Purif. 2010;29(2):137-44.,根据KDOQI推荐的透析患者蛋白摄入量(1.2g/kg)计算: 正常蛋白质摄入体重70kg的透析患者每周可经肠道吸收4200mg的磷酸盐1,KDIGO建议使用磷结合剂控制血磷,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Evaluation, 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CKD3-5期和5D期患者建议使用磷结合剂来治疗高磷血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CKDMBDWG. Kidney Int Suppl. 2009(113):S1-130.,临床研究证实越早使用磷结合剂透析患者收益越高,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10044例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利用Cox比例风险分析对比使用磷结合剂或不使用对1年死亡率的影响。通过倾向性校正,将患者分为透析后90天内服用磷结合剂组和未服用磷结合剂组(两组N=3186),结果发现,90天内服用磷结合剂组的患者1年死亡风险显著低于90天内未服药的患者(HR=0.75,P0.0001),Isakova T, Gutierrez OM, Chang Y,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09;20(2):388-396.,该研究同时发现,首次透析前已给予磷结合剂的患者(n=1434)较其他患者(N=8610)1年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17%(HR=0.83,P=0.03),使用磷结合剂,不同血磷水平的透析患者均能获益,血磷水平(mg/dL),Isakova T, Gutierrez OM, Chang Y,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09;20(2):388-396.,Isakova的研究同时发现,磷结合剂的使用显著提高血磷水平3.7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