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最大效率地收集考研信息_第1页
怎样最大效率地收集考研信息_第2页
怎样最大效率地收集考研信息_第3页
怎样最大效率地收集考研信息_第4页
怎样最大效率地收集考研信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举例:2011年考研生: 2009年 9月 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2009年10月-11月 听考研形势的讲座。考研应如何选择专业,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英语数学第一轮。 2009年12月-1月 期末考试 数学英语 第一轮 数学以课本例题和课后题为主,英语记忆5000个基本词汇第一轮。 寒假 数学 英语 同上一阶段(千万别浪费了寒假,这是你唯一属于你自己学习的一个假期,暑假基本都是老师给你灌)2010年4月-5月 第1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数学继续课本可以配套简单的小综合题,英语分项练习,语法长难句 阅读 翻译 新题型。跨专业、专业基础不好、不考数学的专业课第一轮。2010年6月 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2010年7月-8月 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辅导班,强化。2010年9月 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2010年10月 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2010年11月10-14日 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2010年11月中下旬 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冲刺班报名。2010年12-1月 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2011年: 1月中下旬 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2月 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3月 关注复试复试分数线。4月 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5月 关注复试成绩。6月 关注录取通知书。9月 报到如何最大效率地收集考研信息 : 1.考研信息的收集存在于准备考研的整个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第一,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目录是报考及全部复习计划的依据,一般在每年8月底9月初由各招生单位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购买招生目录,或者在其网站上查阅,以最终确定自己的报考方向。第二,公共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公共课如政治、外语、数学的考试知识点和要求在每年6月7月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考试大纲中作出详细规定。第三,专业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专业课基本上没有什么书面复习大纲,而它涉及到的参考书目可能会很多,这就增加了复习备考的难度,特别是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掌握对专业课的要求将会事半功倍。第四,复试及导师情况。大部分专业复试将计入总成绩,增加其在录取中的砝码,而复试难度的增加及其相对不确定的特点使得了解复试主要内容及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很少招生单位公布这方面情况,因此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未掌握此信息者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当然如果能在备考过程或复试时与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取得联系,知悉导师对所招学生的偏好将是极为有利的,可以让你的备考复试针对性更强。第五,录取调剂信息。录取调剂信息对分数很高或很低的考生来说无太大意义,但对那些分数刚刚上线,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提前知道某个单位的调剂信息或扩招信息,可能会使你的录取机会大大增加。2.那么如何有效地获取上述有关信息呢?我们认为途径一定要多样化,以保证获得信息充分与准确。第一,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在传播公开的信息方面非常快捷,更有专门的网站将有关信息进行分类,查找起来非常方便。但在这里一定要注意辨明信息的真伪。第二,招生单位。由于招生单位是专业命题和最终的录取者,其信息无疑是最权威的。考生可以通过研招办、报考院系及相关老师来获取资料。第三,人际关系网。如果能找到刚考取该专业研究生的师兄师姐咨询当然是最好的,不管是熟人,还是通过别人引荐的,甚至是素不相识的。第四,权威的辅导班。权威的考研辅导班往往收集和占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并提供给其学员,选择一个好的辅导班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可靠而稳定的信息来源。第五,商业行为。目前在不少高校都有一些专门的考研服务组织,支付一定的会员费便可直接地获得你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自己以张贴广告、在BBS上留言的方式有偿求购某些自己需要的资料,如历年试题试卷及答案、专业课笔记等。禁忌:一:三心二意考研成功的理由有成百上千个,但考研失败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考研最大之忌:三心二意。我觉得考研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心浮气噪。不管是已经毕业的还是在校的学生,这一点都是考研大忌。在考与不考之间徘徊,把考研当成一个平衡的手段,老觉得考不上还可以工作,实际上这种心理对考研的影响是很大的。考研是一件艰辛的事,耐不住寂寞的人和心浮气噪的人考研,往往不能把心事放在复习上,别看他整天在教室呆着,但效果究竟如何呢?在考研教室里趴着桌子睡觉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我们考研的大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特别是还没有找另一半的,既眼红于眼前的卿卿你我,又要应付老爸唠叨,有时倍感凄凉,即使考研期间也不例外。感情在考研期间也倍受煎熬,有时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致命打击。但我想既然选择了这一切,目前的局势还无法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备考。有一些考研的复习时老爱灵魂出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真不了三天就想轻松轻松,可能是平时散漫惯了。考研考的是人的毅力,要坚持,虽不可能是天天如一日,但也不能只有三天的热情吧!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大胆的选择,要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这是很重要的。二:意气用事考研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把考研真正的放在心上,是因为我们太意气用事了!不是发自内心的考研动机,成功的几率不会太大。意气用事到底害了谁?有的人只是为了一个名校梦,不切实际只能注定失败;有的人把考研当成一种与他人抗衡的工具或途径,这样考研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有的人觉得无所谓,可考可不考,只是觉得这段时间很无聊,甚至把考研当成了水平测验。实际上这牵涉到了为什么考研的问题。我知道,好多人考研只是为了感情、工作等造成的压力,内心并没有太大的动力,意气用事往往造成主次不分,这样的考研即使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始终要坚持考研第一,把考研当成自己目前的事业来做。态度决定一切,一定要端正考研态度,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并且知道自己要该怎样去做;要勇敢地面对考研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克服犹豫不决、精力分散、躲避面对、信心不足等消极影响,集中精力积极面对,只要能够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注意力,并且坚持学习到最后,我想没有什么我们达不到的目的。三:信心不足可以这么说,考研那么多人,有信心的能有几个?这也许就是整体成绩不高,每年有大面积的人落榜的真正原因吧!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其实考研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相信自己有成功的绝对实力。这是好多同学的通病,还没有考试心已胆怯,那样失败只是早晚的事情。他们可能在大学四年的成绩一般,甚至可能在一所不入流的学校,而考研的千军万马中不乏那些来自名校成绩骄人的学子,再加上地域、主场优势,可能未战已失去了一些信心。这是要不得的!事实上,平时成绩好坏与能否考上研没有太大的关系,好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甚至有个别课程没有及格,英语没过四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考上重点院校;考研比考大学要相对容易的多,好多没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在考研时实现了他们四年前的梦想。大家都是从高考的独木桥上走过来的,为何在考研时不相信自己呢?四:没有良伴谁与我度过漫长的这么多天是一个大问题。考研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中间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其中有时你也会很烦躁,希望有人在身边和自己一起努力,提醒自己曾经定下的目标和当初的梦想;在遇到困难时有人与你并肩作战,可以排除孤独感,增加必胜的信心;同时在比较中前进,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虽说考研最好结伴,但要睁大双眼选择。意志不坚定的不要选,你不仅要帮他增强信心上,而且说不定你的意志也会被他给催垮了;边考研边找工作的人不要选,这种人不会全心投入考研,最后很有可能结伴去找工作了;别做考研中的电灯泡,一来妨碍了别人,二来让你倍感凄凉与冷落,影响复习的心情;慎重对待男女同考,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试想两个人亲亲密密一边嗑瓜子一边看辅导书,效率到底会怎样呢?五:消息闭塞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是导致考研失败的一大原因。考研期间要多和考研的战友交流,特别是那些上辅导班的,这样可以获得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信息;通过多种途径与考过该专业的学长请教一下考研经验,吸取一些教训,问问注意事项,甚至可以获得一些“内幕消息”;了解一下专业课老师的喜好,有可能就上上他讲的课,再分析一下历年真题,一般都可以得出点什么结论来;可以到一些考研辅导班多去寻找些信息,有必要可以报个专业课辅导班,要有目的地搜寻相关信息,不要干无关的事情。六:法不得当复习时就要抓住考试这个根本,从分析考试大纲和真题入手,确定复习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搞透,不要妄图面面俱到,否则你的时间肯定不够。还要注意把握记忆规律,平时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特别注意,最好隔段时间就要重做一遍,直到它真的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否则考试时你就会觉得许多题都似曾相识,却就是做不出。复习要注意几点:方法技巧是很重要的,但要重在理解;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题要有一定的量,不要只看例题,不动笔练习,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归纳总结,适当记忆;还有要重基础,明主次,把握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不要舍本逐末,花时间做无用功;还有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到考试结束。七:过分自信如果在你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有学姐学长一定要从他们那里了解一下信息。最好是已经有过一段研究生生活的,这样他能从总体上把握他们班得人都考了多少分 怎么考的 有什么捷径没有。千万别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考研难度。让有些不对称的信息影响了你。有个别学长330考上了中科院、人大等一流院校,就认为自己考340就够了。一般这种一流院校或者专业一流的院校很多都是380-400分的时代。也千万别因为有些学校380被刷了就失去信心。如果你真的没有可靠的信息渠道,请不要做无谓的挣扎了,也别再冥思苦想 纠结纠结了。找个权威辅导机构帮你分析下,哪怕是付点费又算什么呢。时间是宝贵的,别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纠结这是最奢侈和浪费的。八:贪得无厌考研时的复习资料很多,而且值得参考的也很多,不过,没有一个人可能把所有的资料都看完,更何况也没有必要,因此我们就要有选择的来看。买过多的参考书,不但浪费钱,而且还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如果书的质量不高的话,做了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做题思路,绝对百害而无一利。一般说来,前期每科固定一两本书就可以了,比如说英语用朱泰淇或者胡敏或者人大,数学看李永乐或陈文灯,政治用任汝芬的,不能贪多,俗话说的好“贪多嚼不烂”,还浪费“粮食”!后期各科选择一本习题集加上真题来做就OK了。九:没有计划Bad planning will lead to difficulty later。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考研成功的保证。把考研时间划分成不同阶段,针对各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地安排任务,根据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单科复习相配套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全面兼顾,有的放矢的计划。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制定了计划就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就要在必要的灵活变通的情况下坚决执行,不要很随意的一变再变。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每本书要看多少遍,这是总计划。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这是分期计划。每天各科复习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这是每天的计划。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计划可以变动,但分期计划千万别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则你会发现任务越积越多。最后你可能会郁闷的吐血而亡。十:准备不足成功总是青睐又准备的人。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一般情况下在大三下半学期三月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大半年,时间还是足够的。千万别轻信那些所谓“战线太长,后期就没有劲”的鬼话,那些都是考上人沾沾自喜地向人们炫耀自己呢,我现在还后悔自己没再早一点呢。我认为没有最早,只有在早一点点。高中我们战线那么长,我们也没累死。起步早不是叫你一开始就一天12个小时哈。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可以每天4小时,逐渐递增,但进入状态之后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智商高点的可以68小时,一般人最好还是810小时。能坚持每天12小时以上的,我心里有的只是:佩服。有些学生大三上半学期就已经偷偷开始了,3月份只是一个普遍开始的时间,如果你连3月都没赶上,你真的迟了1.考研模式选择A.三本(本地、本校、本专业) 最容易成功B.三外(外地、外校、外专业) 最难成功C.一本二外(本专业、外地、外校) 最为理想D.二本一外(本地、本专业、外校) 最为理想E.二本一外(本地、本校、外专业) 因专业而已特别说明:A、B两种模式较为极端,一般不可取;C、D两种模式是较为理想的考研模式,也是可取的;E因个人情况而定。2.院校及专业选择(1)该院校是985还是211(2)该专业在学过排名第几位(3)近几年该专业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率(4)近几年该校本专业指定参考书变化情况(5)近几年该校本专业专业课真题有售与否(6)近几年该校本专业开办辅导班与否(7)近几年该校本专业硕士生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8)自己能否在这个专业找到一位靠谱的咨询建议者 特别说明:考研考的是一个人的智商、情商、逆商,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这个你们都懂得所以,一脑袋扎下去苦学前,请有明确的计划和规划,在严格执行计划的同时要有洞察力,时时关注各种风吹草动。(你的目标院校目标专业不是规划,规划是英语数学一共复习几轮、每一轮复习多少知识点、复习多久、每天要复习多少、复习用书、什么时候定学校、根据什么定、政治和专业课什么时候开始、共几轮、多少要点、用书、速度等等)3.考研科目 共四门:2门公共课 一门基础课 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 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特别说明:考生应该很明晰自己目标专业的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相关二级学科,这是你选专业定专业的基石,如果这些都没搞清楚,劝你斟酌,别无知者无谓。有个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同学来咨询说自己只能考企业管理,原因是他们班90%的都考企业管理,而学生自己却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考金融、国贸、产经等很多很多专业无语。4.考研分数(总分500分)政治:100分 英语: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特别说明:上次有个同学竟然以为所有的专业都考数学,如果你真的不是很清楚,可以找我们咨询,不要想当然以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