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学科关键能力提升4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学科关键能力提升4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学科关键能力提升4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学科关键能力提升4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学科关键能力提升4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4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典例1读图A和图B,回答下题。读图B,分析此时段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的河段是()A甲附近河段B乙附近河段C丙附近河段D丁附近河段答案C解析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丙河段水温开始低于0,出现结冰现象,可能出现凌汛,C项正确。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与本章相关的信息?答案河流名称;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各河段水温差异。典例2某游客在云南丽江的游记中写到:“束河古镇依山傍水,青龙河横贯古镇,从河边拾阶而上,来到百步之外的三眼井,这是利用地下涌泉修建的3个水潭,当地纳西族对3个水潭的用途进行了严格限定,取饮用水、淘米洗菜和洗衣等,必须在指定水潭。”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与相邻的青龙河河水比较,三眼井的水体()A更新速度快B水位变化大C含沙量较低D水源易污染(2)下列关于三眼井说法正确的是()A补给水源来自青龙河B涌泉出水口在潭潭底C潭用于居民饮用水D潭用于淘米洗菜答案(1)C(2)B解析第(1)题,三眼井是利用地下涌泉修建的3个水潭,与相邻的青龙河水体比较,三眼井的水体含沙量较低,C正确。地下水比河水更新速度慢,水位变化小,水源不易污染,A、B、D错误。第(2)题,根据材料,该水井是利用地下涌泉修建的,补给水源为地下泉水,A错误;图中三眼井高度有差异,推测三眼井涌泉出水口在潭潭底,因为该潭的位置最高,B正确;潭用于居民淘米洗菜,C错误;潭用于洗衣,D错误。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与本章相关的信息?答案位于云南,降水较多;井与河较近,水体互相补给明显;井水来源为地下涌泉;三眼井用途不同,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由轻到重;由图知,三眼井的井口高度不同。典例3(2019盐城月考)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域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图1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图2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大气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2)据图2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A2时前后B6时前后C14时前后D18时前后答案(1)C(2)C解析第(1)题,装置中,海水蒸发体现了水循环环节的蒸发,A错误;海水蒸发后,遇见温度较低的塑料薄膜,遇冷凝结成水滴,流至薄膜最低处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径流过程,D错误;水滴往下滴落到集水器中,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降水过程,B错误;该集水装置中没有体现水汽输送环节,故选C。第(2)题,获取淡水最佳时段是膜上气温和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温差最大时水汽凝结最多,此时膜下气温高、蒸发旺盛,膜上气温低,水汽上升遇到较冷的薄膜就会在薄膜上冷凝。从图2中可以看出,二者相差最大的时段是14时前后,选择C。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与本章相关的信息?答案由于温室效应,膜下气温高于膜上;装置取水原理是:海水蒸发,在塑料薄膜处遇冷,水汽凝结,在集水器上方形成“降水”。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典例4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2)题。(1)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乙之前乙到丙丙到丁丁之后ABCD(2)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A甲之前B甲乙C乙丙D丙丁答案(1)D(2)B解析第(1)题,出湖径流大于入湖径流时,湖泊水补给河流水,即时段时洞庭湖补给长江。第(2)题,注意理解题意:洞庭湖水位在上涨,但速度变慢。图示甲之前时段、甲至乙时段、丙至丁时段入湖径流大于出湖径流,符合水位上涨条件;甲至乙时段,入湖径流减去出湖径流后的水量差额逐渐减少,则水位上涨速度变慢;甲之前时段,入湖径流减去出湖径流的水量逐渐增多,水位上涨变快;而丙至丁时段,入湖径流减去出湖径流的水量差额,先逐渐增多后逐渐减少,说明水位上涨先快后慢。故B正确。思考:你在解答上题组时调用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解题技巧?答案河流水与湖泊水的补给关系。两条曲线相交处水量收支平衡,以交点来划分涨落过程(技巧)。典例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苏德沼泽位于南苏丹中部低地,是白尼罗河及其支流的汇流地区。分析苏德沼泽形成的原因。答案该地区地势低平,河水流速缓慢,排水不畅;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510月为雨季,降水集中;位于河流交汇处,雨季河水泛滥,易成沼泽。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答案水平衡原理;沼泽形成的条件。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典例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材料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答案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在3m以上);高水位在冬季(6至7月),低水位在夏季(12月至次年1月);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降水量丰富;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思考: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描述和分析?答案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及变化幅度;水位变化的原因即水量变化的原因,从河流补给方式、湿地调蓄作用两方面分析。典例7(2019南京师大附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534年,纽芬兰渔场由西欧航海家寻找西北航道时意外发现。异常丰富的渔业产量为纽芬兰渔场赢得了“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纽芬兰数量惊人的鳕鱼供应不仅解决了欧洲人的温饱问题,还为欧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强悍的海员。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九十年代之后已不可见。现今纽芬兰渔场已成为历史,但中国各版本地理教科书中,仍将其标明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材料二下图为纽芬兰渔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1)分析纽芬兰渔场曾经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现象的原因。(2)描述圣劳伦斯河的水文特征并说明成因。答案(1)沿海为浅海区域,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流速变慢,营养物质汇集,有利于渔场的形成;大河注入海洋,带来丰富的饵料;开发历史晚,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等。(2)地处湿润气候区,流量较大;流域范围内生态环境较好,含沙量小;有湖泊的调节作用,流量较稳定;纬度高,有结冰期;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秋末和初春有凌汛现象等。思考:对于以上两个小题,你想从哪些方面描述和分析?答案(1)从渔场的形成条件分析,即浅海、径流、洋流等。(2)水文特征应该从水量、含沙量、汛期、冰期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应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典例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并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北亚三大河流年平均流量表河流河口年平均流量(m3/s)各季径流占全年径流量(%)冬(12次年2月)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鄂毕河127008363719叶尼塞河198006512221勒拿河170003373426(1)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2)简述表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及主要原因。答案(1)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