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题组层级快练27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题组层级快练27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题组层级快练27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题组层级快练27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题组层级快练27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组层级快练(二十七)一、选择题(2018黄冈模拟)2017年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构成绿色发展指数的6项分类指数分别为: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和绿色生活指数。综合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福建、浙江、上海、重庆。据此回答1、2题。1北京的绿色发展指数综合排名第一,下列分类指数对北京综合排名贡献最小的可能是()A环境治理指数B环境质量指数C增长质量指数 D绿色生活指数2与福建省相比,河北省最可能在以下哪项分类指数中排名靠前()A资源利用指数 B环境治理指数C环境质量指数 D增长质量指数答案1.B2.B解析第1题,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近年来在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增长质量指数和绿色生活指数都得到提升,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环境质量指数还偏低,对北京综合排名贡献最小。第2题,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资源利用、环境质量和增长质量指数方面都相对较高,而河北省近年来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环境治理指数相对较高。(2018江西联考)近地面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中CO2的浓度年变化(a)及4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回答3、4题。北京市大气中CO2的浓度年变化及4月日均变化示意图3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少B气候寒冷,降水少,CO2稀释少C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扩散慢D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4关于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一天中出现在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B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C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 D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答案3.D4.C解析第3题,冬季是北方的取暖季,燃烧矿物燃料多因而排放CO2增多,使CO2浓度最高。第4题,图示1317时,浓度逐渐降低,而此时间段正是气温较高、光照较强时,则植物光合作用(利于吸收)和大气对流运动强(利于扩散),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气温高对取暖要求较低,则燃烧矿物燃料较少,排放二氧化碳较少。图示一天中最低值出现在17时左右,正是下班时间,交通工具使用量应较大,故C说法不正确。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6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答案5.B6.C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夏季输沙量很大,说明该流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图示信息不能表示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地面沉降问题。第6题,结合前面分析,流域内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输沙量大,会导致下游河道、水库的淤积严重。河道、水库淤积,会增加洪涝灾害的威胁,河流易决堤泛滥。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河道淤积,不利于内河航运。(2018湘潭模拟)灰水足迹是以自然本底浓度和现有的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将一定的污染物负荷吸收同化所需的淡水体积。下图为19982013年全国灰水足迹各类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79题。7由图可知,1998年到2006年间,全国灰水足迹的变化趋势为()A持续下降 B持续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8农业灰水足迹在2006年到2007年的变化可能是由于()A农业结构的调整 B国家政策的实施C自然灾害的影响 D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9针对当前我国灰水足迹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将灰水足迹较大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水资源充足的东部推广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改进灌溉技术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对水价和污水处理费进行调整A BC D答案7.C8.B9.D解析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1998年到2006年间,农业灰水足迹持续上升,工业前期下降快后期相对稳定,生活灰水足迹逐渐增多,据此全国灰水足迹的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故选C项。第8题,农业灰水足迹在2006年到2007年的变化是农业部门的灰水足迹明显减小,说明需要稀释的农业污染减小,而且据图可知,在此之前之后灰水足迹都呈上升趋势,这种情况一般是强有力的外来干预造成的,结合选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意识增强不可能只见效一年,该段时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政策导向所致,故选B项。第9题,将灰水足迹较大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水资源充足的东部会导致东部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选D项。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处所填内容应是()A改善环境质量B人类与环境统一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物质资料生产11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答案10.A11.D解析第10题,从图中的框图联系分析,由于人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判断C项,A项,D项,B项。第11题,A、B、C三项的表述都是片面的,人类应当尊重自然才能发展自己。二、非选择题12(2018唐山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藻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_(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藻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_(3)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及不利影响。_(4)说明甲湖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原因。_答案(1)夏秋季水温较高,利于蓝藻生长繁殖;湖西部沿岸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当地夏秋季盛行偏南(东)风,蓝藻容易在湖西部堆积。(2)洪水年份流域内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后搬运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3)原因:修建湖闸后,甲湖在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和“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不利影响:可能影响部分食藻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进而对蓝藻的直接摄食减少,增加蓝藻水华爆发的可能性。(4)甲湖流域涉及多个(级)行政区;政府统一规划整治才能协调各(级)行政区、各部门利益;从流域整体进行综合整治,实现效益最大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证水安全)。解析第(1)题,注意问题有“夏秋季”且“西部多”的成因,夏秋季可从气温角度分析,西部多可从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风向影响角度分析。第(2)题,“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说明主要是这些出露的磷等养分被带入湖泊,导致水华现象。第(3)题,材料中提及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湖口水闸建成后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据此分析即可;由“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分析不利影响。第(4)题,原因可从“统一规划综合整治”角度分析。13(2018石家庄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白头叶猴独产于中国广西西南部左江以南和明江以北喀斯特石山、土山镶嵌的狭小地带,喀斯特地貌(低峰丛洼地峰丛谷地)的石山且有洞穴和石灰岩季雨林植被分布的区域是白头叶猴的栖息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当地人口急剧增加,周边居民不断在峰丛洼地和谷地开垦土地,每年对薪柴的需求也远远大于该地区植物的生长量,加之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滥捕滥杀白头叶猴现象时有发生,白头叶猴正面临着生存危机。下图示意白头叶猴栖息地分布。(1)描述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的空间分布特征。_(2)简析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_(3)简述协调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_答案(1)白头叶猴栖息地分布范围狭窄,总面积和单个栖息地面积小;各栖息地不连续(呈斑块状分布),相隔较远;弄康山区、弄官山区为白头叶猴栖息地主要分布区,部分原有栖息地白头叶猴种群已经消失。(2)白头叶猴对栖息地环境要求特殊,故栖息地范围较小且不连续;区域人口大量增加,人们的不合理活动导致栖息地面积缩小;当地居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导致白头叶猴种群数量减少;铁路和公路从栖息地穿过,割裂栖息地之间的联系,导致白头叶猴栖息地不连续,甚至消失。(3)在石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推广沼气等新能源,解决生活用能问题,保护当地植被,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和执法力度,禁止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必须经过时,要建设供野生动物穿越的生态廊道。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白头叶猴栖息地分布范围比较狭窄,而且总面积和单个栖息地面积都较小;各栖息地分布较为分散,呈斑块状,在距离上相隔较远;其中弄康山区、弄官山区为白头叶猴栖息地主要分布区,而部分原有栖息地白头叶猴种群已经消失。第(2)题,其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白头叶猴对栖息地环境要求特殊,因此栖息地范围较小且不连续。由“人口急剧增加”“不断在峰丛洼地和谷地开垦土地”“对薪柴的需求也远远大于该地区植物的生长量”可知,该区域由于人口增加,为了获取耕地和薪柴,人们大量砍伐森林,导致白头叶猴栖息地面积缩小;由“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滥捕滥杀白头叶猴”可知,该地居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滥捕滥杀导致白头叶猴种群数量减少。由图可知,铁路和公路从白头叶猴栖息地穿过,割裂栖息地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白头叶猴栖息地不连续,甚至消失。第(3)题,其主要考查人类生产与保护动物协调发展的措施,可从推广沼气等新能源、在石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已经破坏的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和执法力度、合理规划交通线路等方面考虑。(2018江西联考)“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是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的数据(单位:平方千米)。据此完成1416题。城市武汉上海广州北京哈尔滨水域面积248192125919614.清洁的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A形成对流净化空气 B净化各种生产污水C方便居民生活用水 D释放热量调节温度15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A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B城市市区用地紧张C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D城市环境质量低下16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北京市水体“蓝化效应”最差的季节出现在()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答案14.A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