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技术措施讲座.ppt_第1页
建筑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技术措施讲座.ppt_第2页
建筑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技术措施讲座.ppt_第3页
建筑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技术措施讲座.ppt_第4页
建筑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技术措施讲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技术措施讲座,2013.12.10,一、课题主要从以下方面介绍: 第一部分、测量放线 第二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第三部分、 砌体及砌体构造工程 第四部分、抹灰工程 第五部分、门窗工程 第六部分、屋面工程 第七部分、变形缝节点施工要点 第八部分、石材安装工程施工,课题议程,前言,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技术措施是一个指导土建各重要环节施工,防止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特别是防开裂、防渗漏的重要技术管控文件。目的是要求各项目: 1、开工前充分理解施工图,研究各分项工程可能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 2、充分研究这些可能出现开裂、渗漏部位产生的原因; 3、结合项目实际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预控措施,达到根治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问题的目的。 4、此文件与2012年下发技术标准互为补充,其他非住宅项目涉及相关质量问题亦可参照执行。,第一部分、测量放线,施工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即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标高测设。,施工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设计形式和特点,布设成十字形、矩形或其他形式的控制轴线网,控制轴线网中的每道控制轴线的两端均应设置轴线控制点。控制轴线一般应包括: 1)建筑物外廓轴线; 2)伸缩缝、沉降缝两侧轴线; 3)电梯间、楼梯间两侧轴线; 4)单元、施工流水段分界轴线。,1、建筑物轴线竖向投测 六层及以上建筑,主体施工阶段,每隔三层应从底层控制点通过预留孔向上投测出楼面控制点,测量主体结构垂直度,控制点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30m,控制点连成的矩形应闭合。,高层建筑轴线传递 1)基础施工完成后,根据控制轴线网,在地下室顶板表面或1 层顶板表面适当位置选择设立4 个以上的投测点,投测点应可连接成闭合图形,并易于进行闭合校核,投测点间距不应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2)在各楼层投测点的位置预留200mm200mm 的投测孔,并保证上下视线通 透。 3)各楼层施工时,可使用2级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直仪,在首层投测点上将控制点投测到作业楼面上,作为各施工层的控制轴线。,4个投测点,距轴线0.50.8m,在一层轴线投测完成与监理复测确定轴线无误后根据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布设内控点,内控点布置形式为井字型,在布置各控制点时,尽量避免暗柱钢筋的影响使井字型尽量放大以利于主轴线的准确定位。分别据建筑物外轮廓线1.22.0米。内控点采用20020010mm钢板埋设,钢板通过锚爪与结构钢筋焊牢。对内控点复测无误后,采用钢针刻画在预埋钢板上(见附图),然后在各内控点上架设铅垂仪向上投测控制线,在每一施工层的相同位置,预留200200mm的方洞。支设顶板模板时木工应注意方木、钢管避开预留洞口,避免给下次投测时造成影响。投测结束后将各预留洞口封盖保护。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用经纬仪、钢卷尺复测各点间的角度和距离,复测无误后依据主控轴线进行各轴线定位,轴线控制点的投测 采用激光准直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准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各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上来的控制轴线,控制轴线经校核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和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轴线外设定20cm控制线,作为模板支设和装饰用平面尺寸控制线),2、建筑标高传递 在首层墙面上抄测建筑50线,用钢尺沿垂直外墙,电梯,楼梯向上直接量取,每层不少于3点,按误差不超过3mm计取,每50米高度以内,作二次传递点,传递标高不能逐段传递,避免累计误差。,施工到首层后,在首层平面上弹通50线向上进行标高控制(误差在3mm内为合格),在以后每层施工中均由底层向上复测每层50控制线,标注“”,红油漆标记建筑标高。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在50米处再设置高层控制点(点位设在洞口易拉钢尺处),从此点向上复测标高。,观测点的布置与埋设 观测点布置按照图纸设计,在建筑物外围标注轴线交点的柱或墙上设置沉降观测点,为高质量完成工程沉降观测工作,作到连续观测并达到规范要求的测量精度,观测标志在施工期间不被破坏是沉降观测的关键,故在其埋设位置的墙或柱上标注顶标高位置线 观测仪器采用DJ2精密水准仪,配合水准尺。施工期间,完成一层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第一年每季度观测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一次,第三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厘米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体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厘米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如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2、剪力墙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位置,弹出墙边线,然后放测出墙50厘米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线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厘米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施工过程中测量控制 1.轴线及标高的测设 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柱底的结构面上供支模板时定位使用。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浇筑砼时控制砼板面标高。 2.墙柱垂直度检测 墙柱模板支好后先在墙柱模板上端标出墙柱中心点与墙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 3.墙柱顶模板抄平 墙柱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个墙柱,从墙柱下面已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