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ppt_第1页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ppt_第2页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ppt_第3页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ppt_第4页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研究这些条件无疑将有助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利于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的理解。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已形成了多种系统开发的方式和方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系统的规模大小、技术的复杂程度、管理水平的高低、技术人员的情况、资金与时间等各个方面的不同要求决定了必须采用不同的开发方式与方法,以提高系统开发的成功率。,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基本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既具有技术内容又具有社会内容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者来说,为了保证系统开发的成功,首先应了解并研究这些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去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及正确的开发方法。,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1.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 实用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 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原则,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1.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 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和亲自参与,是成功对立管理信息系统的首要条件。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管理服务的,只有最高领导最了解企业的目标和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它的建立和应用可能涉及某些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甚至组织机构的调整和改变,这些涉及全局性的问题,只有最高领导亲自过问才能解决。 除领导重视外,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系统开发阶段,需要他们积极配合,介绍业务流程,提供数据。系统建成之后,他们是主要的使用者和操作者。他们的业务水平、工作习惯和对新系统的态度,直接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和生命力。,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企业必须有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救和迫切性。 实际需求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原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 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即企业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只有在合理、完善的规章体制,稳定的生产秩序,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完善准确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因此,企业要逐步做到管理工作程序化、管理业务标准化、数据完整代码化、报表文件统一化。总之,实现科学管理是系统开发中很重要的前提和保证。 企业有必要的投资保证,并能提供系统维护人员的编制和维护费用。 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应满足系统建设的需要。 企业的基础数据要齐全、规范。 数据是系统加工的对象,是信息的来源、依据。数据的完整、齐全、真实与否,直接决定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企业基础数据的齐全、规范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建立系统开发的领导机构及组织开发队伍。 借鉴同类系统的开发经验。 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开发方式。 确定系统目标、开发策略和投资金额。 收庥和整理基础数据。 3.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践表明,为了保证开发工作的高效率,根据系统的不同规模,处理的功能的繁简程度和管理问题的不同层次来选择合适的开发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开发的系统应该能够准确而完整地反映用户的需求,因而选择开发策略的基本点也在于保证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开发策略是对不同需求保证能力的方法的选择以及由于信息需求定义的不确定性而做出的策略权变。,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几种可以考虑的开发策略 接受式开发策略 直线式开发策略 迭代式开策略 实验式开发策略 规划式开发策略,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选择策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在系统建立与开发过程的整体规划上,应采阳“总体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投资,逐步见效”的策略原则。具体的方法有两种: “自下而上”的方法 首先确定系统的最终目标,然后自上而下进行目标分解,从而确定每一个子目标的功能和任务。整个规划过程遵循自上而下、下服从上的原则。 “自下而上”的方法 从系统的最低一层子目标着手,然后自下而上进行目标的综合,从而确定最终目标的功能和任务。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最初着眼于子目标的实现,而后根据发展的需要逐步扩展和升级,由下组合而上,最终达到长远目标的实现。,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2. 在考虑系统开发的技术方法上,必须注意应用成熟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不是搞科研,而是一项应用软件工程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通常是任务重、时间紧,实用性要求高,容不得失败。因此要求开发人员必须沿用实践中已被证明是可行的技术路线,采用开发人员熟悉的工具、方法和技巧,使系统开发的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 3. 在系统开发的进程控制上,应立足于采用增量实现的策略。 在数量上和性能上都可以先形成一个子集,然后逐步完善和扩充。这不仅是用户与开发者双方对系统认识过程的需要,也是循序渐进,减少盲目性的最好办法。,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自行开发方式 采用自行开发方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需要大力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原则; 向专业开发人士或公司进行必要的技术咨询,或聘请他们作为开发顾问。 委托开发方式 采用委托开发方式应注意以下两点: 使用单位(甲方)的业务骨干要参与系统的论证工作; 开发过程中需要开发单位(乙方)和使用单位(甲方)双方及时沟通,进行协调和检查。,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合作开发方式 采用合作开发方式应注意:需要双方及时达成共识,进行协调和检查。 利用现成的软件包开发方式 该开发方式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需开发的系统功能是多数组织都要用到的一些通用功能,如工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应收应付账款管理等,因为这类软件包很多,有比较宽的选择余地,成本也不会太高。 缺少组织内部的开发人员。此时,可考虑全部或部分地选用软件包来开发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的系统属于微机系统。因为目前市场销售的绝大多数软件包都是运行在微机环境下的。,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开发方式的比较,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3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亦称SSA&D(Structur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或SADT(Structured Analysis and Design Technologies)是自顶向下的结构化方法、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方法的结合,它是迄今为止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 3.3.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和基本思想: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自顶向下逐层解决是结构化方法按上述思想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结构化分析的描述方式 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 用图形描述系统的分解,即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间有什么联系等。分层数据流图一般由顶层、中间层和底层组成。顶层抽象地描述了整个子系统。任何复杂的系统,其顶层图都符合一定的模式,如图所示。底层具体地画出了系统的细节部分,中间层则是从抽象到具体的逐步过渡,对于一些简单系统,也可不画中间层。 一本数据字典。图表描述系统中每一个数据。 一组加工说明。用文字详细描述系统中的每一个基本加工和处理。 补充材料。用以辅助进行系统的明确描述。,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3.2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 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即在系统分析与设计时要从整体全局考虑,要自顶向下地工作(从全局到局部,从领导到普通管理者)。而在系统实现时,则要根据设计的要求先编制一个个具体的功能模块,然后自底向上逐步实现整个系统。 用户至上 用户对系统开发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故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面向用户,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愿望。,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深入调查研究 即强调在设计系统之前,深入实际单位,详细地调查研究,努力弄清实际业务处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分析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新系统设计方案。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工作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划分的工作阶段,一步步地展开工作,如遇到较小、较简单的问题,可跳过某些步骤,但不可打乱或颠倒之。,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 系统开发是一项耗费人力、财力、物力且周期很长的工作,一旦周围环境(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信息处理模式、用户需求等等)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开发工作,所以结构化开发方法强调在系统调查和分析时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给予充分的重视,强调所设计的系统对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开发过程工程化 要求开发过程的每一步都按工程标准规范化,文档资料也要标准化。,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在系统研制的每一阶段、每一步骤都要有详细的文字资料记载,需要记载的信息有 系统分析过程中的调研材料 同用户交流情况 设计的每一步方案(甚至包括经分析后淘汰掉的信息和资料)资料要有专人保管,要建立一整套管理、查询制度。 文件整理工作可带来的好处是: 严格设立技术资料档案,为研制过程中工作的交接和今后的系统维护提供了原始资料。 建立统一的资料可以避免混乱。 详细记载工作过程可以使系统研制人员及时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自我反馈,弥补工作中的一些缺陷和漏洞。,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3.3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5个首尾相连接的阶段,一般称之为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Life Cycle),如图3-1所示,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1、系统规划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是根据用户的系统开发请求,进行初步调查,明确问题,确定系统目标和总体结构,确定分阶段实施进度,然后进行可行性研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2、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分析是开发工作的第一个阶段,它以系统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为出发点,对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系统化的分析,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主要任务是:管理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写出“系统分析报告”,这是系统分析阶段的重要文档,也是下一开发阶段的工作基础。,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是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主要的任务是:总体结构设计;详细设计,其中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结构与功能设计;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阶段的成果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阶段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是:程序设计及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系统转换,然后系统投入试运行。这一阶段的成果除了最终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外,还包括有关的技术文档,如程序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等。,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5、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 系统运行阶段是在前面各阶段的基础上正式开始系统的运行,主要进行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系统维护和系统评价三方面工作。 该阶段要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如果运行结果良好,则送管理部门,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如果有点问题,则要对系统进行修改、维护或者进行局部调整;如果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大问题(这种情况一般是系统运行若干年之后,系统运行的环境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时才可能出现),则用户将会进一步提出开发新系统的要求,这标志着老系统生命的结束,新系统的诞生。这全过程就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在每一阶段均有小循环,在不满足要求时,修改或返回在到起点。,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3.4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这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就是它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来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的观点。它强调的另一个观点是严格的区分开发阶段,强调一步一步地严格地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每一步工作都及时地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地反馈和纠正。从而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是一种目前广泛被采用的系统开发方法。,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开发方法也逐渐地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和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的起点太低,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手工绘制各种各样的分析设计图表)落后,致使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这段漫长的开发周期中,原来所了解的情况可能发生了较多的变化等)。另外,这种方法要求系统开发者在调查中就充分地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预见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大符合人们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有一定的困难。,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4 原型法 原型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革命而产生的一种与结构化的生命周期法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所谓原型,即系统的工作模型。原型法是为了高水平地确定应用系统的需求,弄清其不确定因素而提出的一种试验保证方法。 原型法将系统调查、分析和设计三者融为一体,在获得一组基本的需求初始模型之后,首先建立一个能够反映用户要求的原型,让用户看到未来系统的概貌,以便判断哪些功能是符合要求的,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它强调一个“快”字,即尽快实现一个系统的雏形,随着对系统理解程度的加深,再不断地对这些需求进一步补充、细化和修改,依此类推,反复进行,直到用户满意为止。,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4.1 原型法基本原 理 原型法的基本原理是:系统开发者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成、设计和开发一个初始模型,该模型就称为原型或骨架。这个原型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系统应用模型。用户与开发人员在原型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改进和完善方案,开发人员根据这个方案对原型进行修改得到新的原型,再去征求用户意见,反复多次直至取得满意的原型为止。 3.4.2 原型方法的运用方式 探索型 实验型 演化型,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4.3 原型法开发过程,原型法工作流程,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原型法生命周期,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4.4 原型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原型法的优点有:开发周期短;能增加用户的满意度;加强了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参与程度;降低系统开发中的风险;降低系统开发的成本;易学易用,减少对用户的培训时间;可产生正确的系统需求描述。 原型法的缺点有:对于大系统、复杂系统,不适于直接使用;开发过程管理困难;用户较早看到原型,错认为就是新系统,使用户缺乏耐心;开发人员很容易用原型取代系统分析。 原型法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法的比较,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原型法与结构生命周期法的比较,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5 面向对象的方法 3.5.1 面向对象的方法(OO方法)简介 面向对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软件行业最为关注的技术之一,并已广泛应用开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学、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等领域。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按照人们对现实世界习惯的认识论和思维方式来研究和模拟客观世界的方法学。它将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均视为“对象”,将客观世界看成是由许多不同种类的对象构成的,每一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完整的客观世界。,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5.2 OO方法的基本思想 对象是事物运行方式、处理方法和属性值的一种抽象表述。它是严格信息包和有关信息包的操作描述;它是事物的本质,不会随周围环境改变而变化的相对固定的最小的集合。它可用一组属性和可以执行的一组操作来定义。 类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类的定义包括一组数据属性和在数据上的一组合法的操作。在一个类中,每个对象都是类的实例(instance)。同类的对象具有相同的方法集。 类还具有父类、子类之分。父类高层次的类,表达共性,子类低层次表达个性。子类通过继承机制获得父类的属性和操作。,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类与类的继承,型号,价格,颜色,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发现对象的途经 古典法 候选的对象和类通常来自下列来源: 有形事物:交通工具、实验数据、传感器 角色:母亲、医生、干部、土兵 事件:降落、中断、要求 交互作用:借贷、讨论、 候选的对象还可能来自: 结构:“是一个”及“的部分”关系; 其它系统:与待研制系统有交往的其它系统; 承担的角色:用户与待研制系统交往时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如指挥员、会计等; 地点:待研制系统中重要的具体地点、办公处以及场所,如办公楼、技术科; 组织单位:用户所属组织,如销售部、总栽办、办事处等。,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领域分析法 古典法是集中于问题的有形事物,而领域分析法则集中于问题领域中重要的对象、操作以及关系识别。其任务是在某一问题领域中识别出所有一切应用问题共有的客体和类,例如,销售、会计、债券交易、编译程序等都是问题领域。 结构化分析法 它是利用结构化分析的成果,如DFD(数据流程图)、实体关系图、数据字典等,找出和识别对象。 对象的特征 模块性 继承和类比性 动态连接性,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5.3 以对象为主体的OO方法 1. 客观事物都是由对象(object)组成的,对象是在原事物基础上抽象的结果。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以通过对象的组合构成。 2. 对象由属性(attribute)和方法组成。属性反映了对象的信息特征,如:特点、值、状态等等;方法(method)则是用来定义改变属性状态的各种操作。 3. 对象可按照其属性进行归类(class),类有一定的结构,类上有超类(父类),类下有子类。这种对象或类之间的层次结构是靠继承关系维系着的。一般父类具有通用性,子类具有特殊性。,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4. 对象是一个被严格模块化的实体,称为封装(encapsulation)。这种封装了的对象满足软件工程的一切要求,而且可以直接被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所接受。 5. 有关对象的概念相关的一些内容 实例(Instance) 消息(Message) 接收消息的对象; 消息选择符(也称为消息名); 零个或多个变元。 方法(Method) 属性(Attribute) 继承(Inheritance) 多态性(Polymorphism) 重载(Overloading),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5.4 OO方法的开发过程 OO方法开发过程分为4个阶段: 1. 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对系统面临的问题和用户的开发需求进行调查研究。 2. 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在复杂的问题域中抽象识别出对象及其行为、结构、属性和方法。这一个阶段一般称为面向对象分析,即OOA。 3. 整理问题:对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抽象、归类整理,最终以范式的形式确定下来,即OOD。 4. 程序实现:使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将其范式直接映射为应用程序软件,即OOP(它是一个直接映射过程)。,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3.5.5 OO方法特点和优缺点 1. 特点 利用特定软件直接从对象客体的描述到软件结构的转换。 解决了传统结构化方法中客观世界描述工具与软件结构的不一致性。 减少了从系统分析、设计到软件模块结构之间的多次转换映射的繁杂过程。,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2. OO方法优缺点 (1) 优点 是一种全新的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对象、类、结构属性、方法)。 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 实现了对客观世界描述到软件结构的直接转换 ,大大减少后续软件开发量。 开发工作的重用性、继承性高,降低重复工作量。 缩短了开发周期。 (2) 缺点 需要一定的软件支持环境。 不太适宜大型的MIS开发,若缺乏整体系统设计划分,易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各部分关系失调等问题。 只能在现有业务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不能从科学管理角度进行理顺和优化。 初学者不易接受、难学。,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