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指导书_第1页
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指导书_第2页
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指导书_第3页
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指导书_第4页
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质技监特发200642号关于下发规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抓基层、打基础、规范管理”工作主线,重点抓好规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省局制定了规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予以下发,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一、各设区市局应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创服务品牌,树质监形象”活动,及时对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划片分区,因地制宜,组织开展9类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服务指南宣贯,并根据意见指导企业建章立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完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措施,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同时,督促使用单位完善、细化各类特种设备的岗位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等,并认真执行。二、各设区市局应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照意见要求规范安全管理;对2007年6月底前仍达不到要求的使用单位,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二六年十月二十日规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一、锅炉使用单位(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使用承诺制度(附件1);2、申报定期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锅炉内外部检验和水压试验的规定、有效期满前1个月报检的规定、锅炉使用状态变更的规定等。检验、缓检申报表格见附件2、3);3、配合现场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准备、设备停运冷却、检验现场整理、检验现场安全保障措施等);4、接受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不设置安全检查“禁区”、 接受有关调查和现场监察、如实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等);5、锅炉使用登记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启用、移装和状态变更的规定等,见附件4、5、6); 6、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锅炉房安全管理制度、水质管理制度、应急处理措施、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7、事故报告处理制度;8、企业内部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9、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0、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重点设备、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向上级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报警,人员紧急疏散,危险区的警戒、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应急救援保障以及启动事故分级响应程序等,具体要求见附件7);11、其它制度等。(二)岗位职责1、司炉工岗位职责;2、水处理人员岗位职责;3、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三)操作规程1、锅炉安全操作规程;2、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四)需上墙悬挂1、应急预案流程图(见附件8);2、锅炉使用登记证; 3、锅炉司炉工、水处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4、锅炉、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5、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锅炉房安全管理制度、水质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备注:上墙悬挂的图版应制作为黑字白底,仿宋字体,尺寸不作具体要求(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条件掌握)。(五)锅炉档案1、安全技术档案(按设备逐台建立)(1)锅炉登记卡、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2)锅炉的设计制造文件,其内容应包括:锅炉图样(包括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安全阀排放量的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锅炉质量证明书(包括产品合格证、主要受压部件材质证明书、焊接质量证明书、无损检测报告、焊后热处理报告和水压试验报告等); 锅炉制造监督检验证书;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受压元件重大设计更改资料。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炉,还应包括:锅炉热力计算书或热力计算结果汇总表;过热器壁温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烟风阻力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热膨胀系统图。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9.8MPa的锅炉,还应包括:再热器壁温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锅炉水循环(包括汽水阻力)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汽水系统图;各项保护装置整定值。(3)锅炉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4)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包括外部检验、内部检验和水压试验)记录,以及有关检验报告和证书等;(5)锅炉定期自查的记录;(6)锅炉日常使用状况记录;(7)锅炉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8)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及相应检测检定证书; (9)锅炉修理情况记录,包括改造方案,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10)锅炉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11)其它,如锅炉停用、缓检的相关申报批准等资料。 2、作业人员档案(1)锅炉司炉工、水处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台帐和资格证书(或复印件);(2)锅炉司炉工、水处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情况。二、压力容器使用单位(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使用承诺制度(附件1);2、申报定期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压力容器外部检查、内外部检验和耐压试验的规定、有效期满前1个月报检的规定、压力容器使用状态变更的规定等。检验、缓检申报表格见附件2、3);3、配合现场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准备、设备停运冷却、介质回收处理、有毒有害残留物的测定、检验现场整理、检验现场安全保障措施等);4、接受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不设置安全检查“禁区”、 接受有关调查和现场监察、如实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等);5、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启用、移装和状态变更的规定等,见附件4、5、6); 6、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应急处理措施、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医用氧舱还应有进舱人员须知、供氧供气管理制度等);7、事故报告处理制度;8、企业内部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9、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0、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重点设备、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向上级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报警,人员紧急疏散,危险区的警戒、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应急救援保障以及启动事故分级响应程序等,具体要求见附件7);11、其它制度等。(二)岗位职责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岗位职责(含移动式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带压密封人员);2、氧舱维护人员、氧舱操作人员岗位职责;3、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三)操作规程1、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2、带压密封安全操作规程;3、氧舱维护安全操作规程。(四)需上墙悬挂1、应急预案流程图(见附件8);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必须有IC卡); 3、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带压密封人员、氧舱维护人员、氧舱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4、压力容器操作、带压密封、氧舱维护安全操作规程;5、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医用氧舱进舱人员须知、清洁卫生制度等);备注:上墙悬挂的图版应制作为黑字白底,仿宋字体,尺寸不作具体要求(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条件掌握)。(五)压力容器档案1、安全技术档案(按设备逐台建立)(1)压力容器登记卡、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2)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文件,其内容应包括: 设计说明书、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有用户要求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对移动式压力容器、高压容器、第三类中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的强度计算书;按JB4732设计时,应力分析报告;(3)压力容器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其内容应包括:A.产品出厂竣工图样。竣工图样上应有设计单位资格印章(复印章无效)。若制造中发生了材料代用、无损检测方法改变、加工尺寸变更等,制造单位应按照设计修改通知单的要求在竣工图样上直接标注。标注处应有修改人和审核人的签字及修改日期。竣工图样上应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上应有制造单位名称、制造许可证编号和“竣工图”字样。B.产品质量证明书(内容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件三的要求)及产品铭牌的拓印件。C.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D.移动式压力容器还应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含安全附件使用说明书)、随车工具及安全附件清单、底盘使用说明书等。E.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封头、锻件等)的质量证明书。(4)压力容器安装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包括年度检查、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记录,以及有关检验报告和证书等;(5)压力容器定期自查的记录;(6)压力容器日常使用状况记录;(7)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8)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及相应检测检定证书; (9)压力容器技术改造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技术文件和资料;(10)压力容器修理情况记录,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11)压力容器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12)其它,如压力容器停用、缓检的相关申报批准等资料。 2、作业人员档案(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带压密封人员、罐车充装人员、氧舱维护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台帐和资格证书(或复印件);(2)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带压密封人员、罐车充装人员、氧舱维护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情况。三、压力管道使用单位(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使用承诺制度(附件1);2、申报定期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压力管道在线检验和全面检验的规定、有效期满前1个月报检的规定、压力管道使用状态变更的规定等。检验、缓检申报表格见附件2、3);3、配合现场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准备、设备停运冷却、介质回收处理、检验现场整理、检验现场安全保障措施等);4、接受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不设置安全检查“禁区”、 接受有关调查和现场监察、如实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等);5、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启用、移装和状态变更的规定等,见附件4、5、6); 6、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应急处理措施、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7、事故报告处理制度;8、企业内部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9、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0、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重点管线、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向上级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报警,人员紧急疏散,危险区的警戒、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应急救援保障以及启动事故分级响应程序等,具体要求见附件7);11、其它制度等。(二)岗位职责1、压力管道操作人员、带压密封人员岗位职责;2、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三)操作规程1、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2、带压密封安全操作规程。(四)需上墙悬挂1、应急预案流程图(见附件8);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3、压力管道操作人员、带压密封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4、压力管道操作、带压密封安全操作规程;5、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备注:上墙悬挂的图版应制作为黑字白底,仿宋字体,尺寸不作具体要求(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条件掌握)。(五)压力管道档案1、安全技术档案(按压力管道单元建立)(1)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重要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2)压力管道的设计文件,其内容应包括: 设计说明书、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安装、使用说明书。(3)压力管道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其内容应包括:A.竣工图样。竣工图样上应有设计单位资格印章(复印章无效)。B.压力管道用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等压力管道元件的合格证明材料。(4)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包括在线检验和全面检验)记录,以及有关检验报告和证书等;(5)压力管道定期自查的记录;(6)压力管道日常使用状况记录;(7)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8)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及相应检测检定证书; (9)压力管道技术改造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技术文件和资料;(10)压力管道修理情况记录,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11)压力管道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12)其它,如压力管道停用、缓检的相关申报批准等资料。 2、作业人员档案(1)压力管道操作人员、带压密封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台帐和资格证书(或复印件);(2)压力管道操作人员、带压密封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情况。四、液化气体充装站(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使用承诺制度(附件1);2、站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液化石油气储罐、罐车、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申报定期检验制度、配合现场检验制度、使用登记和管理等制度);3、接受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不设置安全检查“禁区”、 接受有关调查和现场监察、如实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等);4、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气站出入制度;消防安全制度;交接班制度;罐区巡检制度;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修保养制度;气瓶检查登记制度;气瓶储存、发送制度;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5、汽车罐车装卸作业管理制度(含IC卡读卡工作制度);5、事故报告处理制度;6、用户信息反馈制度;7、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8、人员培训考核制度;9、用户宣传教育制度;10、企业内部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11、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2、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重点设备、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向上级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报警,人员紧急疏散,危险区的警戒、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应急救援保障以及启动事故分级响应程序等,具体要求见附件7);13、其它制度等。(二)岗位职责1、气瓶充装人员岗位职责;2、罐车充装人员岗位职责;3、气体充装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三)操作规程1、瓶内残液(残气)处理操作规程;2、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3、气瓶充装操作规程;4、气体分析操作规程;5、设备操作规程(含烃泵、压缩机等);6、罐车装卸操作规程;7、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四)需上墙悬挂1、应急预案流程图(见附件8);2、气瓶充装许可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3、气瓶充装人员、罐车充装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4、气瓶充装、罐车装卸各项安全操作规程;5、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气站出入制度;消防安全制度;交接班制度;罐区巡检制度;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修保养制度;气瓶检查登记制度;气瓶储存、发送制度;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备注:上墙悬挂的图版应制作为黑字白底,仿宋字体,尺寸不作具体要求(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条件掌握)。(五)气站档案1、安全技术档案(1)站内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使用登记证书和文件资料,设计安装有关资料,自查和运行记录,安全附件校验、修理、更换记录和相应检测检定证书,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2)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记录;(3)设备维修保养记录;(4)气瓶检查登记记录;(5)气瓶储存、发送记录;(6)不合格气瓶处理记录等。 2、作业人员档案(1)气瓶充装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台帐和资格证书(或复印件);(2)气瓶充装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情况。五、电梯使用单位(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使用承诺制度(附件1);2、申报定期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电梯年度检验的规定、有效期满前1个月报检的规定、电梯使用状态变更的规定等。检验、缓检申报表格见附件2、3);3、配合现场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准备、检验现场整理、检验现场安全保障措施等);4、接受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不设置安全检查“禁区”、 接受有关调查和现场监察、如实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等);5、电梯使用登记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启用、移装和状态变更的规定等,见附件4、5、6); 6、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处理措施、日常维护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日常检查制度等);7、事故报告处理制度;8、企业内部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9、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0、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1、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重点设备、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向上级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报警,人员紧急疏散,危险区的警戒、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应急救援保障以及启动事故分级响应程序等,具体要求见附件7)。12、其它制度等。(二)岗位职责1、电梯操作人员岗位职责;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三)操作规程电梯安全操作规程。(四)需上墙张贴或悬挂1、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张贴于轿厢内壁右侧控制板上方);2、电梯乘客须知(张贴于轿厢内壁);3、应急预案流程图(见附件8,悬挂于机房或值班室);4、电梯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悬挂于机房或值班室);5、电梯安全操作规程(悬挂于机房或值班室);6、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机房安全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日常检查制度等,悬挂于机房或值班室);备注:上墙悬挂的图版应制作为黑字白底,仿宋字体,尺寸不作具体要求(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条件掌握)。(五)电梯档案1、安全技术档案(按设备逐台建立)(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2)电梯及其部件的出厂随机文件(包括制造单位许可证复印件、型式试验报告复印件、质量证明书、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等); (3)安装、重大维修、改造的记录及其验收资料;(4)日常维护保养、运行使用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5)验收检验报告与定期检验报告;(6)电梯故障与事故的记录;(7)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合同,及维保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8)其它,如电梯停用、缓检的相关申报批准等资料。 2、作业人员档案(1)电梯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台帐和资格证书(或复印件);(2)电梯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情况。六、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使用承诺制度(附件1);2、申报定期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起重机械定期检验的规定、有效期满前1个月报检的规定、起重机械使用状态变更的规定等。检验、缓检申报表格见附件2、3);3、配合现场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准备、检验现场整理、检验现场安全保障措施等);4、接受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不设置安全检查“禁区”、 接受有关调查和现场监察、如实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等);5、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启用、移装和状态变更的规定等,见附件4、5、6); 6、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应急处理措施、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7、事故报告处理制度;8、企业内部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9、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0、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1、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重点设备、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向上级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报警,人员紧急疏散,危险区的警戒、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应急救援保障以及启动事故分级响应程序等,具体要求见附件7);12、其它制度等。(二)岗位职责1、起重机械操作(含司机、司索、指挥)人员岗位职责;2、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三)操作规程起重机械操作(含司机、司索、指挥)安全操作规程。(四)需上墙张贴或悬挂1、起重机械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张贴于司机室);2、应急预案流程图(见附件8,悬挂于值班室);3、起重机械操作(含司机、司索、指挥)人员岗位职责(悬挂于司机室或值班室);4、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悬挂于值班室);5、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悬挂于司机室内或值班室);6、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悬挂于值班室);备注:上墙悬挂的图版应制作为黑字白底,仿宋字体,尺寸不作具体要求(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条件掌握)。(五)起重机械档案1、安全技术档案(按设备逐台建立)(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2)起重机械及其部件的出厂随机文件(包括制造单位许可证复印件、型式试验报告复印件、制造监督检验证明、质量证明书、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等); (3)安装、重大维修、改造的记录及其验收资料;(4)日常维护保养、运行使用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5)验收检验报告与定期检验报告;(6)起重机械故障与事故的记录;(7)其它,如起重机械停用、缓检的相关申报批准等资料。 2、作业人员档案(1)起重机械操作(含司机、司索、指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台帐和资格证书(或复印件);(2)起重机械操作(含司机、司索、指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情况。七、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单位(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使用承诺制度(附件1);2、申报定期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大型游乐设施定期检验的规定、有效期满前1个月报检的规定、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状态变更的规定等。检验、缓检申报表格见附件2、3);3、配合现场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准备、检验现场整理、检验现场安全保障措施等);4、接受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不设置安全检查“禁区”、 接受有关调查和现场监察、如实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等);5、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登记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启用、移装和状态变更的规定等,见附件4、5、6); 6、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应急处理措施、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年检、月检、日检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7、事故报告处理制度;8、企业内部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9、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0、作业人员文明服务守则;11、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2、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重点设备、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向上级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报警,人员紧急疏散,危险区的警戒、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应急救援保障以及启动事故分级响应程序等,具体要求见附件7);13、其它制度等。(二)岗位职责1、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人员岗位职责;2、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三)操作规程大型游乐设施操作安全操作规程。(四)需上墙张贴或悬挂1、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悬挂于乘客入口明显处);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验合格证书(张贴于操控室);2、应急预案流程图(见附件8,悬挂于操控室);3、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人员岗位职责(悬挂于操控室);4、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悬挂于值班室);5、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悬挂于操控室);6、作业人员文明服务守则(悬挂于操控室或值班室);7、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悬挂于操控室或值班室);8、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乘客须知(悬挂于售票处或乘客入口明显处)。备注:上墙悬挂的图版应制作为黑字白底,仿宋字体,尺寸不作具体要求(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条件掌握)。(五)大型游乐设施档案1、安全技术档案(按设备逐台建立)(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2)大型游乐设施及其部件的出厂随机文件(包括制造单位许可证复印件、型式试验报告复印件、制造监督检验证明、质量证明书、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等);配套土建基础技术图样;(3)安装、重大维修、改造的记录及其验收资料;(4)日常维护保养、运行使用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5)验收检验报告与定期检验报告;(6)大型游乐设施故障与事故的记录;(7)其它,如大型游乐设施停用、缓检的相关申报批准等资料。 2、作业人员档案(1)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台帐和资格证书(或复印件);(2)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情况。八、客运索道运营单位(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使用承诺制度(附件1);2、申报定期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客运索道定期检验的规定、有效期满前1个月报检的规定、客运索道使用状态变更的规定等。检验、缓检申报表格见附件2、3);3、配合现场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准备、检验现场整理、检验现场安全保障措施等);4、接受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不设置安全检查“禁区”、 接受有关调查和现场监察、如实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等);5、客运索道使用登记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启用、移装和状态变更的规定等,见附件4、5、6);6、其他安全管理制度(按照省局提供的安全管理手册范本建立);7、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家索道协会提供的紧急救援预案范本建立)。(二)岗位职责1、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经理、站长、技术主管)岗位职责;2、客运索道操作人员(司机)岗位职责;3、客运索道维修保养人员(机械修理、电气修理)岗位职责;4、电工岗位职责;5、客运索道班组长岗位职责。(三)操作规程按照省局提供的安全管理手册范本要求建立。(四)需上墙张贴或悬挂1、客运索道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悬挂于乘客入口明显处);客运索道安全检验合格证书(张贴于操控室);2、应急预案流程图(见附件8,悬挂于操控室);3、客运索道作业人员岗位职责(悬挂于操控室、值班室或站台);4、客运索道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悬挂于操控室、值班室);6、作业人员文明服务守则(悬挂于站台);7、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悬挂于操控室或值班室);8、客运索道乘客须知(悬挂于售票处或乘客入口明显处)。备注:上墙悬挂的图版应制作为黑字白底,仿宋字体,尺寸不作具体要求(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条件掌握)。(五)客运索道档案1、客运索道档案(按设备逐台建立)(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2)客运索道及其部件的出厂随机文件(包括制造单位许可证复印件、型式试验报告复印件、制造监督检验证明、质量证明书、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等);配套土建基础技术图样;(3)安装、重大维修、改造的记录及其验收资料;(4)日常维护保养、运行使用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5)验收检验报告与定期检验(全面检验、年度检验)报告;(6)客运索道故障与事故的记录;(7)其它,如客运索道停用、缓检的相关申报批准等资料。 2、作业人员档案(1)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保养人员台帐和资格证书(或复印件);(2)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保养人员、电工、班组长、服务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情况。九、场(厂)内机动车辆使用单位(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使用承诺制度(附件1);2、申报定期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场(厂)内机动车辆年度检验的规定、有效期满前1个月报检的规定、场(厂)内机动车辆使用状态变更的规定等。检验、缓检申报表格见附件2、3);3、配合现场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准备、检验现场整理、检验现场安全保障措施等);4、接受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不设置安全检查“禁区”、 接受有关调查和现场监察、如实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等);5、场(厂)内机动车辆使用登记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启用、移装和状态变更的规定等,见附件4、5、6); 6、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应急处理措施、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7、事故报告处理制度;8、企业内部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9、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0、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1、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重点设备、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向上级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报警,人员紧急疏散,危险区的警戒、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应急救援保障以及启动事故分级响应程序等,具体要求见附件7);12、其它制度等。(二)岗位职责场(厂)内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司机)岗位职责。(三)操作规程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四)需上墙张贴或悬挂1、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张贴于司机室);场(厂)内机动车辆牌照(悬挂于车辆前后);2、应急预案流程图(见附件8,悬挂于值班室);3、场(厂)内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岗位职责(悬挂于司机室或值班室);4、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悬挂于司机室内或值班室);5、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悬挂于值班室);备注:上墙悬挂的图版应制作为黑字白底,仿宋字体,尺寸不作具体要求(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条件掌握)。(五)场(厂)内机动车辆档案1、安全技术档案(按设备逐台建立)(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车辆牌照影印件;(2)场(厂)内机动车辆及其部件的出厂随机文件(包括制造单位许可证复印件、型式试验报告复印件、质量证明书、使用维护说明书等); (3)重大维修、改造的记录及其验收资料;(4)日常维护保养、运行使用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5)验收检验报告与定期检验报告;(6)场(厂)内机动车辆故障与事故的记录;(7)其它,如场(厂)内机动车辆停用、缓检的相关申报批准等资料。 2、作业人员档案(1)场(厂)内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台帐和资格证书(或复印件);(2)场(厂)内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情况。附件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使用承诺书按照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义务,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现作出承诺如下:1. 对本单位特种设备(见附表)安全运行全面负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各级责任人员。2.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都必须取得使用登记证,确保合法使用。停用或报废特种设备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3. 不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检验要求。4. 按相关要求自行或委托相关机构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并保证本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5. 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按要求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6.建立特种设备台帐,逐台按要求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并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7.保证所使用的特种设备都由取得许可的有证单位安装、维修,电梯由取得许可的有证单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8.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日常维护保养,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再重新投入使用。9.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在每日投入使用前,都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将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10.履行好条例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它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自觉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安全监察,并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整改,消除各种隐患后再投入运行。法人(负责人)签字: 使用单位(盖章)年 月 日附件2:特种设备检验申报表申报单位 表编号:申报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设备名称产品编号设备注册代码申请检验日期其他:申报单位(公章): 年 月 日受理人签字: 年 月 日注 :1、如设备报停、报废、过户或特殊原因要求缓检,请在其他栏中说明,并向当地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2、申报方式:(1)邮寄: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邮政编码: 地址: 联系电话: (2) 可直接到 窗口办理。 3、地址:附件3: 特种设备缓检申报审批表表编号: 设备注册代码设备型号(或名称)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制 造 单 位管理人员联系电话申请检验日期由 年 月 日推迟至 年 月 日使用单位申报理由:(公章) 技术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检验员意见: 检验员: 年 月 日检验单位意见: (公章)责任工程师: 年 月 日市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意见:(公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四份(使用单位、检验单位、县(市)安全监察机构、市安全监察机构各一份),压力容器缓检还应有设计单位意见。附件4:特种设备启用申请表 编号:产权单位联系人电话使用单位联系人电话设备使用地点台数设备名称设备注册代码或使用证编号检验报告书编号设备型号启用原因:申报单位主管签字: 年 月 日(盖章)安全监察机构经办人签字:年 月 日(盖章)备注:注:1、此表一式三份,申报单位、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机构各一份;2、封停的设备重新启用时应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申报后方可使用。附件5:特种设备移装申请表表编号: 设备注册代码设备型号(或名称)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制 造 单 位管理人员联系电话鉴定意见:检验员: 年 月 日使用单位:(公章) 年 月 日县(市)安全监察机构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检验单位意见: (公章)责任工程师: 年 月 日市安全监察机构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注:1、鉴定检验后,移入单位还必须办理安装等手续后,方能投入使用。 2、本表一式四份(使用单位、检验单位、县(市)安全监察机构、市安全监察机构各一份)。附件6:特种设备停用、报废、过户申请表表编号: 申请单位管理人员联系电话申请项目停用 报废 过户设备名称产品编号设备注册代码设备使用证号申请原因及停用期限 申请单位(印章) 年 月 日现场核实意见: 县(市)安全监察机构(印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核准、注销意见:1、符合停用条件、同意停用,停用期由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超过停用期须继续停用的须重新申报。下次启用前应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启用。2、同意报废、设备使用证(注册登记手续)予以注销。3、同意过户、设备使用证(注册登记手续)予以注销。 市安全监察机构(印章) 年 月 日注:1、设备停用是指设备停用时间超过该设备的检验有效期。2、如设备种类及数量较多应另附表说明。3、办理设备报废、过户手续时应带设备使用证(注册登记手续)。4、此表一式四份,申请单位、县(市)安全监察机构、市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机构各一份。附件7: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基本情况位置,员工人数数量,设备特点,危险点辩识分级与评估结果等。二、预案的适用范围例如蒸汽,热水的利用,容器应用时出现的事故,锅炉采暖过程中出现的事故等。三、指导及编制原则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故,尽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保证人员生命安全,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和自行处理与社会力量处置相结合的原则,参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具体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预案。四、事故类型及可能造成的灾害分析(一)一般事故,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二)严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工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三)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四)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一29人,或者受伤50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五)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五、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日常管理机构,其组成职责和分工情况如下所述。(一)决策指挥机构1、组成:由单位法定代表人,主管安全生产的主管领导及各危险点(如锅炉房,易燃易爆设备所在部位等)所属单位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发生重大事故时,以决策指挥机构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小组),单位法定代表人为总指挥,主管领导为副总指挥,负责本单位发生的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置与救援工作的组织与指挥。如果单位领导不在,则由部门领导及发生事故的危险点所属部门负责人临时负责、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2、职责:、负责本单位“预案”的编制与修订。、组建应急预案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重大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3、分工:总指挥:组织指挥本单位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的救援具体指挥工作。部门领导或危险点所属单位负责人:、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现场的断电、断水等,切断危险源等紧急事项,联系消防部门等,尽一切可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协助总指挥负责事故抢险,人员撤离,事故报警情况通报等事故处置工作;、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事故结束后,协助事故调查工作。(二)办事机构(即救援专业队伍)单位各职能部门及全体员工都负有参与应急救援的责任,临时成立的办事机构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紧急处置与救援工作。1、组成:由各职能部门派往事故现场负责人及危险点所属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等人员组成。2、职责:随时听从决策机构的命令,开展工作。3、任务分工:、通讯联络(具体内容各单位根据情况自订);、治安保卫(具体内容各单位根据情况自订);、应急救援分队(具体内容各单位根据情况自订);、消防队(具体内容各单位根据情况自订);、抢险抢修(具体内容各单位根据情况自订)。注:如果职能部门领导不在现场,由各部门临时负责人全权负责本部门职责。(三)日常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领导组成,其任务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