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眼中的易中天解析东坡易传的思想体系.ppt_第1页
东坡眼中的易中天解析东坡易传的思想体系.ppt_第2页
东坡眼中的易中天解析东坡易传的思想体系.ppt_第3页
东坡眼中的易中天解析东坡易传的思想体系.ppt_第4页
东坡眼中的易中天解析东坡易传的思想体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東坡眼中的易中天 解析東坡易傳的思想體系,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系列講座 時 間:101年10月13日14:00-16:30 地 點:國家圖書館文教區B1演講廳,蘇東坡天縱之才,大氣磅礴,蘇軾一生的痛烏台詩案,烏台詩案,蘇軾一生的痛,、發生於宋神宗(1048-1085)元豐二(1079)年,為蘇軾政治生涯重大轉折,幾至於死亡,後經力保,改謫黃州(今湖北省)團練副使安置。所謂烏臺,即御史臺,因官署內遍植柏樹,又稱柏臺。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乃稱烏臺。,、蘇軾於當年移知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巿),到任後上表謝恩,朝臣以其上表中用語,暗藏譏刺。御史何正臣(1041-1100)上表彈劾蘇軾,指其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又以蘇軾動輒歸咎新法,要求朝廷明正刑賞。御史李定(?)曾因不服母孝,受蘇軾譏諷。於此案中,也指蘇軾有悛(音圈。指悔改)終不悔,其惡已著、傲悖之語,日聞中外、言偽而辯,行偽而堅、怨己不用等四大可廢之罪。,、御史舒亶(1041-1103)尋摘蘇軾詩句,指其心懷不軌,譏諷神宗青苗法、助役法、明法科、興水利、鹽禁等政策。神宗下令拘捕,太常博士皇甫遵(?)奉令前往逮人。蘇轍(1039-1112)時在商邱(今河南省商丘巿)已預知消息,託王適(?)協助安置蘇軾家屬;並上書神宗陳情,願以官職贖兄長之罪。,、蘇軾受捕,寫信給蘇轍,交代身後之事,長子蘇邁(1059-1119)則隨途照顧。押解至太湖,蘇軾曾意圖自盡,幾經掙扎,終未成舉。捕至御史臺獄下,御史臺依平日書信詩文往來,構陷牽連七十餘人。蘇軾自料必死,暗藏金丹,預備自盡。後因太皇太后曹氏、王安禮(1034-1095)等人出面力挽,蘇軾終免一死,貶謫為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前往黃州(今湖北省),為其文學創作生涯的重要階段。,蘇軾的雲淡風清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定風波)。,心中灑然,也無風雨也無晴,如何渡過? 東坡易傳的思想體系,東坡易傳,解讀深刻,發人深省,東坡易傳思想體系,使蘇軾渡過艱危,本文大綱: 一、背景說明(知人論世): 二、內容重點(以意逆志)東坡易傳之形式: 三、內容重點(以意逆志)東坡易傳之內容剖析: (一)、東坡易傳思想體系,(二)、主要內容大綱 、根立於一,本立道生 、以無為用,無心無為 、反者道之動,重陰主靜 、弱者道之用,上善若水 、在易學思想,留下美麗鴻爪,(三)、東坡易傳的特色 、道家化,將道家核心理念放入易學之中,擴大易學範躊領域 、柔性化,弱者,道之用,主張柔弱化剛強,柔弱勝過剛強 、無心化,以一為宗旨,也無風雨也無晴,邁向生命旅程,一、背景說明(知人論世):,(一)、此書是三蘇北宋蘇洵(1009-1066)、蘇軾(1037-1101)及蘇轍(1039-1112)父子三人共同完成,是一本三蘇對易經的結晶品。即是蘇洵作易傳未成而卒,屬二子述其誌。軾書先成,轍乃送所解於軾。今蒙卦猶是轍解。則此書實蘇氏父子兄弟合力為之,題曰軾撰,要其成耳(南宋蘇籀(為蘇轍之孫,約1091-約1164)欒城遺言)。,(二)、此書又名毗(音皮)陵易傳。南宋陸游(1125-1210)老學庵筆記初遇北宋元祐黨禁(元祐學禁,起自北宋哲宗(1077-1100,在位1085-1100)親政時期,泛指對元祐舊黨的群體學術之禁,而其中的蘇軾學禁,堪稱最為嚴酷者),不敢題名,故稱毗陵先生。為何稱毗陵?因蘇軾死於常州(今江蘇省常州巿),古稱毗陵,故稱毗陵易傳。,(三)、蘇洵、蘇軾及蘇轍父子,皆是文學家,為何要注易?東漢班固(32-92)漢書藝文志說:五者(指樂、詩、書、禮、春秋),蓋五常之道(指仁、義、禮、智、信),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即是在封建時代,易經是五經之源,又是五經之首,故懂得易經,且又能注解易經,是一項崇高榮耀。,二、內容重點(以意逆志)東坡易傳之形式:,(一)、東坡易傳,共9卷。卷1乾卦至履卦,共10卦。卷2泰卦至觀卦,共10卦。卷3噬嗑卦至離卦,共10卦。卷4咸卦至益卦,共12卦。卷5夬卦至歸妹卦,共12卦。卷6豐卦至未濟卦,共10卦。卷7繫辭上傳。卷8繫辭下傳。卷9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籀(指南宋蘇籀(為蘇轍之孫,約1091-約1164)又稱洵晚歲讀易,玩其爻象,因得其剛柔遠近喜怒逆順之情。故朱子(1130-1200)謂其惟發明愛惡相攻、情偽相感之義,而議其粗疏(清永瑢(1744-1790)、紀昀(1724-1805)四庫全書東坡易傳提要)。即是此書重在愛惡相攻、情偽相感之義。就是重在人事間的喜愛厭惡,真情與虛偽相互之間的感情變化;而未重在哲學義理的闡釋,是以朱熹批評其粗疏。,、南宋胡一桂(1247-?)記南宋晁說之(1059-1129)之言,認為蘇軾作易傳,自恨不知數學,而其學又雜以禪學,故朱子作雜學辯,以蘇軾之書為首,予以批判。然朱子所駁不過19條,其中辯文義者4條,又一條謂蘇說無病,然有未盡其說者。則朱子對蘇軾不滿意者僅14條,未足以為是書病。況且,朱子語類又嘗謂其於物理上亦有看得著處,則亦未嘗完全否定其書(參見清永瑢、紀昀四庫全書東坡易傳提要)。,、今觀其書,如解乾卦彖傳性命之理諸條,誠不免杳冥(指奧秘莫測)恍惚(指意志不清),淪於異學。至其他推闡理勢,言簡意明,往往足以達難顯之情,而深得曲譬(指婉轉譬喻)之旨。蓋大體近於王弼,而弼之說惟暢玄風,軾之說多切人事。其文詞博辯,足資啟發,又烏可一概屏斥耶(同上)?,、綜言之,蘇軾解易,強調順應自然之理,而又不廢人事之功;並多舉社會生活中的人事以相發明。並以義理與象數兼採。同時,引用佛、道思想(主要在道家),作為詮釋的主要內容。,、南宋李衡(?)作周易義海撮要,南宋丁易東(?)作周易象義,元董真卿(?)作周易會通,皆采錄其說,可見蘇軾易傳受到重視。,、在版本方面 明焦竑(1540-1620)初得舊本刻之。明烏程(今浙江省吳興縣)閔齊伋(?)以朱墨板重刻,頗為工緻,而無所校正。明毛晉(1599-1659)又刻入津逮秘書中。三本之中,毛本最舛(音,指錯誤)。如漸卦上九並經文皆改為鴻漸於逵(原典為鴻漸於陸),則他可知矣。今以焦(竑)本為主,猶不甚失其真焉(同上)。,(二)、東坡易傳特色 其大體近於王弼(226-249),然弼說惟暢元風,軾多切人事,實不相同。朱子(1130-1200)作雜學辨,嘗摘駁其中19條,然不害其全書也(清紀昀(1724-1805)等文淵閣原鈔本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王弼以老莊解易,蘇軾易學近於王弼,是以其易學偏於道家。另外,王弼易學在解易上是有所偏的,就是掃象的,亦即是不重視象數。蘇軾則義理與象數兼採。,三、內容重點(以意逆志)東坡易傳之內容剖析:,(一)、東坡易傳思想體系,、東坡易傳是蘇軾在義理方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其建立以道家思想為軸的易學體系。在體上,是立根於一,以一做為萬物化生的本根。在用上,則是以無為主,無心為運用。而無則具體呈現兩個面向:一是反者道之動,即從返回本源,以及相反相成之義,彰顯一之本根,但較偏於重陰主靜。,二是弱者道之用,強調柔弱勝過剛強,包括法柔及不爭等;並以水為類比譬喻,以突顯及象徵柔道的深刻內涵。因此,東坡易傳其思想結構具有道家化,將道家核心理念放入易學之中,擴大易學範躊領域;柔性化,弱者,道之用,主張柔弱化剛強,柔弱勝過剛強;無心化,以一為宗旨,也無風雨也無晴,邁向生命旅程等特色。,、主要內容大綱 ()、根立於一,本立道生 ()、以無為用,無心無為 ()、反者道之動,重陰主靜 ()、弱者道之用,上善若水 ()、在易學思想,留下美麗鴻爪,、東坡易傳易學思想剖析,()、根立於一,本立道生 研究哲學,必須先探尋其本體。東坡易學,其本體就是一。,()、蘇軾(1037-1101)是我國文壇上的文采風流人物。在文學造詣上,無論是詩、詞、歌曲、賦及古典散文,皆是獨領風騷,古今一絕。,()、東坡文風,素有銅琶鐵板,高曠豪放的風格;殊不知其在東坡易傳中,卻展現了柔道,以柔克剛,以靜制動道家的思維模式。可見才學高者,是不會被一種模式所拘限的。,、東坡易傳是蘇軾在義理方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其建立以道家思想為軸的易學體系。在體上,是立根於一,以一做為萬物化生的本根。在用上,則是以無為主,無心為運用。而無則具體呈現兩個面向:一是反者道之動,即從返回本源,以及相反相成之義,彰顯一之本根,但較偏於重陰主靜。,二是弱者道之用,強調柔弱勝過剛強,包括法柔及不爭等;並以水為類比譬喻,以突顯及象徵柔道的深刻內涵。換言之,東坡的易學,一言以蔽之,就是展現柔道的精神思想,作為理解與解釋之詮釋易學的中心主軸。,、東坡易學,在本體上的立根點是一,以一作為一切萬化的根源。 他說: 天地一物也,陰陽一氣也。或為象,或為形,所在之不同。故在云者,明其一也。象者,形之精華,發於上者也;形者,象之體質,留於下者也,人見其上下,直以為兩矣,豈知其未嘗不一邪?由是觀之,世之所謂變化者,未嘗不出於一,而兩於所在也。自兩以往,有不可勝計者矣。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之始也(9-120)。,這是東坡在解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繫辭上傳第1章)的看法。強調任何的兩,皆出於一。例如天地、陰陽等,皆是兩兩相對的。然而,其目的在於明其一也。即是彰顯萬有本根一的價值。日月星辰,是懸之於天的表徵,也是地上山川草木的精華;而山川草本,則是天上日月星辰的具象呈現。兩者雖分上下,一般人會誤認為是兩。,事實上,這兩種皆立根於一,只是展現不同的形式,而兩於所在。不僅如此,世間一切萬有變化,未嘗不出於一,而兩於所在。即是其根源是一,具有絕對性;表現具象的形貌則為兩,具有相對性。,夫道一而已,然易之作,必因其貳者。貳而後有內外,有內外而後有好惡,有好惡而後有失得。故孔子(前479-前551)以易為衰世之意,而興於中古者,以其因貳也。一以自用,貳以自明(9-141)。一為根本,必須藉由二的化生與作用,才有往下發展的無限生機的可能。此外,一與二,亦是個人自明和自用的主要依循標準。,(一)、關於一,我們有如下的問題: 、一是什麼(what)? 、一的形上意義(what ) 包括宇宙論及本體論 、一的宇宙論類別(what ) 宇宙化生方式,是否僅有一分為二式? 、一的詮釋轉化(why) 一的意義為何轉化成如此的高及有價值,成為萬化之本,生命之源? 、為何要立一作為萬化本根(why )?,、一是什麼(whay)?,()、東漢許慎(約58-約147)說文解字就說: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一就是道,是宇宙開闢之初,渾沌未分者;是化生萬物的根源,也是萬物普遍的本質。即是任何事物,皆必須具備一;沒有了一,就不能生存。道者,器之上達者也;器者,道之下見者也,其本一也。化之者,道也;裁之者,器也;推而行之者,一之也(9-134)。,道器的相連及變化,皆本於一,而一就是道。裁節化育,推廣通行,亦必須依於一。進言之,一就是一切,一切產生於一;一化生多,多源於一。一與多是互融體。由一御多,以一化多;多根於一,多統於一。兩者相融相合,構成萬有生命。,()、三國魏王弼(226-249)分析說: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之生,所以為主也。一是最小的數字,卻是寓含最大的無限;一是概念,是抽象的一,不是具體數字的一。數字的一,即是基數之始或序數之始,就是單位一。而一的概念,經由創造及本體詮釋為本體的一,是萬物的源頭,具有無限的化生能力,生生不息,化育萬有。,()在蘇軾的認知當中,一是本、是體,也是規律、標準。他說:天下之理,未嘗不一,而一不可執。知其未嘗不一,而莫之執,則幾矣(9-122)。一是一切理的標準,亦是萬物的規則。但是,這個標準或規律,在大本上是不變的。可是在落實運用之時,則是隨著時機而變化轉換,與時偕行;千萬不可執著不通,不知變化。這樣的話,則幾於道矣。,因為易傳是主變的,從變中以觀察及掌握萬物的道理。蘇軾舉例說,不以貞為觀者,自大觀之,則以為小;自高觀之,則以為下。不以貞為明者,意之所及則明,所不及則不明。故天地無異觀,日月無異明者,以其正且一也(9-135-6)。,以一做為標準或規律,自然就能貞(正)能明;並做為判斷任何事物的判準。反之,不以一做為標準或規律,就自然就不貞不明,觀大為小,觀高為低;且以己意為判準,則明之範圍亦以己意的識見為拘限,自然就有限和不足了。,在人類認識的過程中,首先是確立和追求客體,再透過主體能力的探索,去認知此一確立的客體,最終達到主客的統一與相融。蘇軾對於形上認識和推證,大都符合人類這項普遍的認識過程,就是先確立客體本根和標準或規律的一,再藉由主體的努力探索和追求一,方能達成主客相融的目的。,是以東坡易傳在確立一為本、為體之後,下一步,蘇軾就特別提醒要去體證 。他指出:天地變化,聖人效之;效之者,效其體一而周萬物也(9-133)。既然,萬物化育,天地變化,來自於一。若欲明瞭此中道理,就必須反本而歸一。即是藉由主體去體證和和探求,方能周遍萬物之理,彰明天地變化之道。,至於如何去體證和探求,則是經由無。即是無心無為,以不執著的方式,秉持反者道之動和弱者道之用兩者的實踐,以柔弱勝剛強,才能達到主、客體的相融和統一。具言之,其易學體系,是以柔道為核心的思辨過程。,、一的形上意義 包括宇宙論及本體論 (what,略),、一的宇宙論類別 宇宙化生方式,是否僅有一分為二式(what)?,()、一、二、三式的算術級數化生過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指背向)陰而抱(指正向)陽,沖氣(沖,指激盪。此指陰陽二氣相互激盪)以為和(指和諧體)(老子第42章)。,()、一、二、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式,二之倍數(二之六次方)的幾何級數化生過程 易(指變化)有太極,是生兩儀(指陰陽),兩儀生四象(指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四象生八卦(指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等八卦),八卦定(指判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盛大的功業)(周易繫辭上傳第11章)。,、一、二、五式的化生過程 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指判定)為四時,列(指排列)為五行。行者行(指流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西漢董仲舒(前179-前104)春秋繁露五行相生)。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北宋周敦頤(1017-1073)太極圖說)。,、一、三、九、二十七B八十一式,三之倍數(三之四次方)的幾何級數化生過程 玄有一道,一以三起,一以三生。以三起者,方州部家也。以三生者,參分陽氣,極為九營,是為同本離生;天地之經也(西漢揚雄(前53-18)太玄太玄圖)。是故以一生三,以三生九,以九生二十七,以二十七生八十一,三相生玄之數也(唐王涯(約764-835)說玄明宗)。,、一的詮釋轉化 一的意義為何轉化成如此的高及有價值,成為萬化之本,生命之源(why,略)?,、為何要立一作為萬化本根(why) ?,()、作為本源意義的預設與探求(略),()、作為實踐意義的體證與方法 、追求生命之本,也建立自身價值之本,()、以一作為自身的核心價值,中心主宰,如同上帝般的崇信。造次(指倉促、莽撞。指不敢匆忙地或魯莽地從事)必於是,顛沛(指跌倒,比喻窮困,受挫折)必於是(論語里仁)。,()、奧地利籍猶太人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1905-1997)所謂意義治療(logotherapy),就是從生活中領悟自己生命的意義,藉以改變其人生觀,進而面對現實,積極樂觀的活下去,努力追求生命的意義。其焦點放在人存在的意義以及人對此存在意義的追尋上。按意義治療法的基礎而言,這種追尋生命意義的企圖,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動機。,()、人要尋求意義是其生命中原始的力量,而非因本能驅策力(instinctual drives),而造成的續發性的合理化作用。這個意義是惟一的、獨特的,惟有人能夠且必須予以實踐;也唯有當它獲致實踐,才能夠滿足人求意義的意志。,有些學者認為所謂的意義與價值,只是心理自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s)、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以及昇華作用(sublimations)罷了!但對我而言,我不願意只是因心理自衛機轉而活,也不準備為了反向作用的緣故而死。但是,人是能夠為著他的理想與價值而生,也甚至能夠為著他的理想與價值而死。,()、每一個人在任何時刻都有改變的自由,因此只有在有關整個群體的統計學研究之龎大架構中,我們才能預測一個人的將來,至於個體的人格(personality),仍然是不可預測。任何預測的基礎,皆是用生物學、心理學或社會的條件來表示。然而人存在的主要特徵之一,卻在他具有超越上述條件的能力。,而且,人究要要以同樣方式來超越他自己。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可以自我超越。人能夠存在的特點,就是能夠自我超越;這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所在。,、抱一守道,精一不二 一或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主軸,也是蘇軾易學的核心主軸。我們要抱一而得一,就必須將一或道,作為個人的中心思想,形成心中的主宰,以為永恆追求的目標及願景。,一的意義,本就寓含有集中一點,專一不二的意義;同時,西漢司馬談(?-前110)在剖析道家特性時,亦特別重視專一這一點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因之,得一守道之要,首在於專一,且不得有貳心。同時,專一的態度,要達到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就是專心一致,精一不二,誠信執守,勿怠勿忽;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在任何情況之下,無論是急遽苟且之時,傾覆困頓之際,也堅守到底,絕不改變。,也由於我們抱一守道,對一或道的堅持和體認,就不致有任何的迷惘,更不會有任何的的憂愁,在艱彌厲,勇猛精進,涵育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擔當,精神意志集中,自然有助於個人內在精神的修煉和養生,進而提升精神力量。如此,抱一得道,其在遠乎!,()、以無為用,無心無為,、在主體探索一,並體證於一的當中,蘇軾特別強調無字。一則做為主體的認知能力,意欲透過對無深刻的省察,以上合於一;另一則是以無做為實踐的道德,經過無心、無為、無名、無功、無有、無能等具體作為的轉換,以融合於一,認知一的價值與意義。,東坡說:易簡者,一之謂也。凡有心者雖欲一,不可得也。不一則無信矣。夫無信者豈不難知難從哉?乾坤惟無心故一,一故有信,信故物知之也。易而從之也不難(9-121)、夫無心而一,一而信,則物莫不得盡其天理,以生以死。故生者不德,死者不怨,無怨無德,則聖人者豈不備位於其中哉(9-121)!,無心才能達於一。由於一是普遍的標準或規律,是以自然就能信實可靠,知人知物,即能對萬物掌握普遍的規律,而物莫不得盡其天理。而若有心(即是存著占有之心),則無法明一,更無法明瞭普遍的標準或規律。,、無是什麼?無在中國哲學範疇內,具有兩種意思。一是指形上本體。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王弼注說: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又說: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此中所言之無,是一切的本根,萬有的根源,是絕對的、惟一的、普遍的。,換言之,此無不是沒有,表示無限大的萬物。萬物以有為本,而有以無為本,無為形上的本體。二是指沒有的意思。說文解字指出:無,亡也。段玉裁解釋說:凡所失者,所未有者,皆如逃亡然。,篇海進而解析說:無,不有也。從此可知,此無字,是與有是相對的,表示沒有的意思。這兩種意思最大的差異在於:無就形上言,表示絕對義,是超驗的本體,更是獨一無二的,無限大之有。就沒有言,表示相對義,是經驗的現象,是與有相互對立的。,、蘇軾的東坡易傳是師法於王弼,蓋大體近於王弼,而弼之說惟暢玄風,軾之說多切人事。但是,就無的概念來說,是與王弼的說法不同的。其則就人事立說,表示沒有的意思。然而,蘇軾關於無的詮釋,則有較為深沈的意義,就是莫之執(9-122)。即是不執著的意思。,蘇軾由於受道家思想影響頗深,並引莊子之言賊莫大於德有心,而心有睫(睫,指眼目。此指心開如眼目,則易產生思慮私心),做進一步解釋說:夫能洗心退藏,則雖用武而未嘗殺,況施德乎?不然,則雖施德有殺人者矣,況用武乎(9-132)。以有心來說明戕害德性的殺手,惟有無心,才能洗心退藏。無的相反就是有,以有心反證無心的價值,在說理上更見深刻。,誠如西晉郭象(252-312)所闡釋的,有心於為德,非真德也。夫真德者,忽然自得而不知所以得也。有心為德,含有一己的私心在其中,所以非是真正的行德;相對而言,無心為德,是不含私念在其中,自然就能忽然自得而不知所以得。充分說明有與無之間產生效果的差異。因此,蘇軾所言的無,是指一種不執著的無,較沒有的意義更深了一層。,無 的意義補充: (一)、無 蘇氏的無,非指沒有,指不執著,無得失之心。此說根於,、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指送)不迎,應(指自然反應)而不藏,故能. 勝物(指支配外物,而不被外物支配)而不傷(指不受損傷)(莊子應帝王)。此即是雖有外物影響,但不執著,致能勝物而不傷。,、弘忍(601-675)三更傳法,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638-713)大悟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此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船過生其心,水無痕應無所主。此即做了不說、有看相,沒有見無功成不居)。為人有德天長祐,有善無求福自來(指南宮佳句集錄)。,、無念、無相、無住 ()、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六祖壇經定慧品)。,()、無念念指對所經驗的事,記憶而不忘失的心作用稱之。無念指不取對的念相、分別心稱之。 ()、無相 指不取對象的相對相、差別相稱之。 ()、無住 住,指執著。無住指沒有任何住著、執著的心靈狀態稱之。,、(三月七日(指北宋神宗5(1082)年,蘇軾貶居黃州),沙湖(今湖北省黃岡東南)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詩)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指超過)馬,誰怕?,一蓑煙雨(雲霧瀰漫,雨勢很大)任平生(指任憑)。料峭(指微寒)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指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定風波)。,非無風雨無有晴,而是心中有主見,不在意風雨與晴,不執著風雨與晴。此為蘇軾心情最佳的寫照,面對烏台詩案的打擊,惟有不執著,方能逍遙自在,心靈曠達,天地任遨遊。,()、反者道之動,重陰主靜,、老子說:反者道之動。王弼解釋說: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有以無為用,此其反也。即從反面彰顯道的意義。高、貴、有的反面,就是下、賤、無。兩者之間,相反相成,相互轉化,在相對的運用變化之中,超越其上,以突顯及彰明道的絕對意涵。什麼是反?,張起鈞認為(1916-):反的意義有三:一是返;二是發展的反面;三是相反相成。他從道的主體來說明反者道之動的意義。道是周行不離其本的,它不能不運動;若不運動,就根本沒有宇宙萬物了。運動就有變化,有變化就與原來的情況相變異,就失去原來的混沌狀態。由於愈變異,就愈相違;若是長此以往,流而不返,道就剝蝕殆盡,而不成其為道。,但是,變化的本身及主體就是道,假如沒有了道,那還會有所變化?因此,道的運動變化規則,一定是在變化到相當程度的時候,便自然而然的又回復原來的狀態,這種作用即是道之返,便是反者道之動。,、蘇軾深透老子學說此種層層關係,以及其深奧的內在義理,因而將無具體運用方面,以反者道之動及弱者道之用兩面呈現無的功能。,、就反者道之動言,蘇軾對反的意義詮釋,具有返回本源及相反相成之義。他認為陰陽、剛柔、動靜以及爭與不爭等,皆是相反對立的現象。在相反對立之中,他獨愛好弱勢的一方,即是弱者道之用。重陰、法柔、主靜以及不爭等。,並主張在陰陽、剛柔、動靜以及爭與不爭等相互對立的運用之中,方能使無的主觀認識,有所著力點,不致蹈空,只停留在心靈層面;且經由弱者道之用,自能落實在無上。再經由無的跨度,就能認識絕對客觀的一,達到主客體交融的境界。,、易言之,沒有反者道之動及弱者道之用之兩面具體呈現無的功能,那麼就無法將蘇軾易學體系 以一為體,以無為用,作一完整縝密的建構。因此,蘇軾在東坡易傳中,關於此方面的內容著力甚深,尤以特別重視弱者道之用的柔道,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一言以蔽之。柔道就是蘇軾易學的主脈所在。,、蘇軾在陰陽相對的互轉哲學裡,則與易傳的思維是相反的。他並不重視陽剛哲學,反而強調陰柔之道。並對以陽御陰,表示不以為然。他在解釋大過卦卦辭大過,棟橈(指棟樑彎曲),利有攸往,亨及彖辭大過,大者過也(指陽盛過大)。棟橈,本末(指初六與上六,皆為柔也)弱也。剛過而中,巽而說行,利有攸往,乃亨時說:,易之所貴者,貴乎陽之能御陰,不貴乎陽之陵陰而蔑(音滅。指輕視)之也。人徒知夫陰之過乎陽之為禍也,豈知夫陽過乎陰之不為福也哉!立陰以養也,立臣以衛君也;陰衰則陽失其養,臣弱則君棄其衛(9-52)。,一般人只認知陰凌駕陽之上所造成的禍害,而不知道陽超過於陰,也不是有福之道。所以,必須立陰以養,就像設立臣子以護衛國君般。不如此,則陰不盛,而陽亦失去其養。就如同臣弱的話,國君亦失去其護衛。是以其再三呼籲要改變易傳傳統的看法貴乎陽之能御陰,應該不貴乎陽之陵陰而蔑之,不要低估及輕視了陰。,因而,他接著說:故大過之世,智者以為陽宜下陰,而愚者以為陰宜下陽也(9-53)。在此,蘇軾更以智愚之分,說明以陽下陰及以陰下陽的高下。無庸置疑的,當然是以陽下陰為智,充分顯示東坡重陰的主張。,、在動靜這一對範疇上,東坡是站在靜的一邊,是主靜的。在其易學的詮釋中,隨處可見。首先在解釋坤卦文言至靜而德方就強調靜較動重要。夫物圓則好動,故至靜所以為方(指流布四方)也(9-10)。好動,並非蘇軾所重視的,其所重視的至靜,就是最高、最好的靜,是以其德也方,能夠流布四方。,、在變易之時,對紛雜不安的現象,最好的方式,就是以靜制動,以靜應變;千萬不可輕舉妄動,有所作為,致造成不可預料的傷害,是得不償失的。這項深切的以靜制動,以靜應變,完全是其個人在烏台詩案切膚之痛的體認,格外發人深省,且感人至深。並可見道家的柔靜之道,對蘇軾的深刻影響。,、總之,在陰陽及動靜的兩對範疇中,蘇軾是以重陰主靜來突出陰及靜的重要性與價值性;並藉以彰顯傳統重陽與動的不足性與欠缺性。而其最終的目的,則是要展現反者道之動的意義及價值。,()、弱者道之用,上善若水,、次就弱者道之用言,此亦源自於老子。老子一書,出現柔字11次,弱字10次,柔弱共同出現5次。以下謹就其書中較為重要的篇章作一說明,以明瞭老子取法柔弱的原因所在,進而瞭解蘇軾本於此說的意義與價值。,、老子第10章說:專氣致柔(指結聚精氣,以致柔順),能嬰兒乎?調要能嬰兒般,表現至柔之和的重要。又說,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剛強抵不過柔弱,以柔方能克剛。,又指出,守柔曰強、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柔弱者生之徒。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及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王弼解釋說:守強不強,守柔乃強也。王氏認為柔弱能勝剛強,乃是自然法則。若能取法於此,就能有莫大的助益。我們不禁要問,這不是與我們經驗法則相衝突嗎?為何柔弱能勝剛強?這就在於弱者道之用這一命題了。,儒家的柔與道家的柔之不同 蘇軾主張之柔,以道家為主體,融合儒家的柔,作為個人的價值體系,以因應塵世之俗務。,、柔見於甲骨文,未見金文。在甲骨文中,見於郭沫若(1892-1978)及胡厚宣(1911-1995)編的甲骨文合集八七四,表示方國名。在東漢許慎(約58-約147)說文解字中釋義說:柔,木屈曲直(指彎曲使伸直,或直者可屈)也。從木,矛聲。,、儒家的柔 ()、以柔順利貞,完成事功為主。因此,其柔之表現為角色選擇或角色扮演;而其目的則在於配合對方,使事情完成。例如含章可貞,或從(指輔佐)王事,无成有終(指功成不居)(坤卦六三爻辭)、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指代天有功)也(坤卦文言)。,()、儒家的柔,是寬厚待人的柔和性。柔的概念,一般以為是道家主張。事實上,儒也特別重視柔。說文解字就解釋儒,柔也。而在周易坤卦文言當中,更說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強調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之德。即是柔具有包容、寬裕、昭明、博厚的特色。,同時,禮記儒行,更以具體的例證,說明儒的柔。其曰:舉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即是儒能推舉賢人並能容納眾人。就像陶瓦般,能夠毀其圓以為方,合其方而復圓。這就是儒的寬容充裕的涵養。總之,儒的柔,是寬厚待人的柔和性,是誠於中而形於外的高道德修養之展現。,()、就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象辭)言:勢,指氣勢。坤,指和順。厚,指增厚。此言大地氣勢和順,君子法地而行,就必須增厚德品,容載萬物。程頤說:坤道之大猶乾也,非聖人孰能體之?地厚而其勢順傾,故取其順厚之象,而云地勢坤也。君子觀坤之象,以深厚之德,容載萬物。坤道如同乾道,至廣至大,無邊無盡。同時,大地深厚,其形勢順傾,是以取其和順深厚之象。君子觀坤法地,類比而推,即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朱熹亦本程頤之說,而進一步說:其勢之順,則見其高下相因之无窮,至順極厚而无所不載。大地的氣勢為何重在和順?主要是大地的形勢,是高下相互配合,無窮無盡;並能和順深厚,無不容載,是以稱之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綜上可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可從三個面向分析:,心靈上:含弘光大,容載萬有,增厚德品,德合无疆 大地寬廣,無邊無際,展現出无疆的特質。无疆即是指空間的無涯,時間的無盡。而此概念意涵具體落實在心靈層次,則為含弘光大。誠如程頤所說的,含,包容也。弘,寬裕也。光,昭明也。大,博厚也。此就是敞開心靈,寬裕弘大,包容一切,昭明天地,博大厚實。,這樣,自能心包太虛,容載一切萬物。而在品德上,並能增進自身之德,博厚自身之量,寬廣無限,德合无疆。誠如明林希元(1482-1567)所說:惟其厚,故能無不持載。說明的非常清楚。再就具體的例證來說,原來,一個人若能敞開心靈,就能像法蘭可醫師那樣,不但能包容苦難與創傷,也包容恨。,法蘭可醫師是猶太人,在納粹時期,全家都被關進了奧茲維茲集中營。他的父親、母親、妻子、哥彁等全都死在集中營的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殘存。身為受害人的他,拒絕接受報復式的集體罪責的概念,甚至不惜替許多人講話,這是多麼偉大的心胸!因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在心靈上的作為,就是含弘光大,容載萬有,增厚德品,德合无疆。,態度上:柔順利貞,含章有美,謙沖自牧,功成不居 坤德最核心的內涵,就是柔順。即是柔和溫婉,仁德普被。此即所謂乾剛坤柔。柔順的特性,析言之,即和煦溫潤,謙順柔美。也因此,其展現的是仁愛、包容、溫柔、和善的風範。然而,此種態度是貞定不阿,方正不偏的;更是含章有美,含藏不露的。此種柔順利貞,含章有美特質,必須以正念導引大眾,對天下萬有無不包容,無不覆載。,在天下人有難時,是不分畛域,不別人種,無論其為何人,其為何物,其為何事,無不加以拯溺,有難必助。同時,君子以厚德載物,在態度上的另一層次的表現,就是謙德謙沖自牧,功成不居。可從謙卦彖辭具體完整的說明: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指充實)謙,鬼神害盈而福(指施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指尊貴而光明),卑而不可踰(指位居卑下,而其道德亦不可超越),君子之終(指保持至終)也。,真確的指出,謙虛者,可得亨通。如同天道是向下,普濟萬物。同時,天道是減損盈滿,增益謙虛。地道雖是位處卑下,而地氣是向上運行,是以地道是改變盈滿,充實謙虛。鬼神對謙虛者,是危害盈滿,施福謙虛。人道對謙虛者,是憎惡盈滿,喜好謙虛。謙虛者,若位居尊位,其德更顯光明;若位居卑下,其德亦不可超越。,由此之故,君子必須永恆的保持謙德。即如程頤所說:君子至誠於謙,恆而不變,有終也,故尊光。坤道的謙柔之德,必須恆久而不變,貫徹始終;並能無伐善,無施勞,有功不誇,功成不居。因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在能度上的作為,就是柔順利貞,含章有美,謙沖自牧,功成不居。,實踐上:黃中通理(黃中,指黃色為居於中央的正色。通理,指通達事故,兼具文理)正位居體,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此分為兩個層次,一為個人的修身部分,一為實際的踐履部分。在個人的修身部分,必須其身正,不令而行。若自身行為端正,就能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一言一行,為天下法,自然為人典範,為他人取法。此即是坤德所強調的,黃中通理,正位居體(坤卦文言)。,黃中,指黃色為居於中央的正色。理,指文理。此是說君子品德尊貴,正向中正;並通達事故,兼具文理。同時,身居中正之位,內蘊中正之德。誠如程頤所言,君子文中而達於理,居正位而不失為下之體。特別強調君子德品中正,不偏不頗,內有文采,通達事理。此外,並能雖處尊位,而能謙柔待下,誠於中而形於外,如此安能不為天下人雲合景從!坤德的實際踐履上,就必須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坤卦文言)。,即是以恭敬的心,端正於內;並以正當的舉措,規範外在的行為。如此,方能使坤德之厚德載物,真正實踐。根於此,程頤進一步分析說:君子主敬以直其內,守義以方其外。敬立而【一作則】內直,義形而【一作則】外方。義形於外,非在外也。,程子強調心存恭敬,內心自然正直;正當合宜的行為顯現於外,外在行為自然方正。然而,外在的方正行為,並非來自於外,而是誠於中而形於外的。故其曰義形於外,非在外也。因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在實踐上的作為,就是黃中通理,正位居體,敬以直內,義以方外。,、道家的柔 強調鬥智不鬥力,守於柔弱,靜觀強者之衰,必能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因此,其柔之表現及目的在於以柔克剛。例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第43章)、守柔孔子曰強(同上第52章)。,、基於上述原因,蘇軾在面對剛與柔、強與弱的對比選擇之中,挑撰了柔弱。因為他堅信柔弱勝剛強。在東坡易傳開宗明義詮釋乾卦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針對以往以剛健著稱的乾卦,就否定剛的價值說:夫天豈以剛故能健哉,以不息故健也(9-5)。,天之所謂健動不息,並不是由於其剛健,而是由於其不息。在此雖未直接點出柔的重要,然而,在剛柔的對比當中,否定此方,則必肯定彼方。也就是否定了剛,必然肯定了柔。不僅於此,他更認為柔能克剛。,夫物非剛者能剛,柔者能剛耳。畜而不發,及其極也,發之必決,故曰: 沈潛剛克(9-9)。,沈潛剛克,是出於尚書洪範。意指沈潛即柔,柔必能克剛。換句話說,剛者能剛克柔是常事,而柔能克剛,則顯出更大的意義與價值,主要在於柔能蘊藏能量,畜而不發,等到儲藏到一定的程度,必定發之必決,百鍊剛也化為繞指柔了。所以,沈潛剛克。,、我們平常認為以剛克柔是一種必然性。東坡則不以為然,他反駁說:以剛居之勝,以柔則危。自此以上,皆典要之粗也,皆非必然者也。從其多者言之爾(9-143-4)。即是剛勝柔危,只是多數人的說法,並非必然的現象。他再舉出柔的特殊作用,處群剛之間而獨用柔,無備之甚也。以其無備而物信之,故歸之者,交如也。此柔而能威者,何也?以其無備,知其有餘也。夫備生於不足,不足之形見於外,則威削(9-30)。,以大有卦六五爻為例,處於九四爻和上九爻之間,故曰處群剛之間而獨用柔(9-30)。並能在其中生存發展,最主要是能夠以柔道自處,不執著於物而無所防備,是以能應剛;且得大眾信任,威嚴自顯,智慧自明。反之,不處柔道,執著於物而多所防備,自暴其短,威嚴自削。可見柔道其功大矣。,、柔的意義,是指弱及順,是一個抽象概念。為彰明這個概念,必須以具體的實物譬喻,就更能清楚敘說其內涵。東坡先生既以道家思想解易,自然就借用道家的譬喻來說明柔道。這就是水,以水類比柔道,是最恰當不過的。,、水既是柔道的化身,蘇軾就格外重視水的價值,在解易時,一再以水作為譬喻。他先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