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专题研究.ppt_第1页
现代汉语专题研究.ppt_第2页
现代汉语专题研究.ppt_第3页
现代汉语专题研究.ppt_第4页
现代汉语专题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专题研究,王建设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第一章 现代汉语语音研究,第二章 现代汉语语汇研究,第三章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三章 语法,第一节 语法单位 第二节 汉语词类的问题 第三节 句子分析(上) 第四节 句子分析(下) 第五节 虚词,第一节 语法单位,一、语法单位和语法学习、语法研究,二、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三、四种语法单位,四、关于语素,五、关于语素和词,六、词组和句子,第一节 语法单位,一、语法单位和语法学习、语法研究 我们先谈语法的学习。有人说,语法有什么好学的,我没学语法不照样说话,写文章吗?这话对吗?也对,也不对。说它“也对”,是因为这话部分地符合事实;说它“也不对”,是因为说这话的人忽视了人们自觉认识、掌握并运用客观规律。 1.先从交际功能看: 学一点语法知识,自觉掌握语法规则,可以更好地用以指导我们的语言实践,特别是对我们的阅读和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A.解读欣赏 名家作品好,好在何处,教师的解读很重要,怎样欣赏名家的语言文字的美,是语文教师的责任。 (1)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眼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潜行的小鼠; 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龙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鲁迅祥林嫂),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段话里鲁迅先生一 连用了好些个关联词语 “不但, 连也。而且,不独,即使 ,虽,也;否则。, 也,尤其,甚而至于。”为什么要 用那么多关联词语呢?,如果我们有一点语法知识就可以更好地体会鲁迅这一段对祥林嫂的描写的效果。我们知道,关联词语的作用在于显示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恰当地运用关联词语可以使句子脉络清晰,增加逻辑力量。一般说,在论说文里关联词用得较多,平时说话和文艺小说中很少用关联词。 譬如,公司某人向经理报告某人(如张三)没来上班,一般都说:“张三今天病了,不能来上班了。”而不会说“张三今天因为病了,所以不能来上班了。”在文艺作品中,关联词语用多了,动不动就来个“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不仅会使语句显得罗嗦,而且会使话语不生动,不活泼。,鲁迅先生则反其道而行之,故意一连用了十几个关联词。这样,不仅层次分明地描绘出了祥林嫂在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打击下的急剧变化,而且渲染了一种气氛,对于刻划祥林嫂越来越衰老、胆怯、呆板、麻木的神态,收到了独特的效果。这里足见鲁迅先生语文修养之高,在用词造句上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好!好!好! 好了! 好了!,B.评改纠错 我们平时在写作中,常常会出现语病。如果我们有一点语法知识,就容易发现并纠正文章中的毛病。 我国党政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陈锡联、吴德、苏振华和西哈努克亲王、宾努首相等以及首都群众到机场欢迎。(1974年4月2日文汇报) 我国党政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陈锡联、吴德、苏振华到机场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宾内努首相等以及首都群众到机场欢迎。(1974年4月2日人民日报),两大报纸的同一事件报道的两个标题,有什么不同,你能分析吗?这里涉及到政治问题。可见语言问题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 再如: 播音与主持专业是我们放飞理想的地方 贵州师大文学院党总支与贵阳电视台党支部共建活动大会 这是文学院打出的标语,请问有问题吗?如有问题,是什么问题,该怎么改正? 以上说的是,学点儿语法知识有助于人们的交际。,2. 从科技发展看: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科学技术起着龙头作用。从发展来看,信息科技主要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其中最难达到的是智能化。所谓“智能化”,就是要使计算机具有一定的自学和思维能力。信息科技的智能化,有赖于多方面知识的支持,其中语言是关键的知识。 我国已初步解决和尚未解决的中文信息处理问题:,A.20世纪较好地解决了“字处理”(汉字输入、存储和显示)和“词处理”(中文自动分词、词性标注); B.21世纪将要解决的是“句处理”的问题。 a.怎样使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如现代汉语)的句子意思; b.怎样使计算机生成符合自然语言规则的句子。,北京的公路 建设得很快。 北京的公路建设 很有成就。 这两句话中,字面上有相同的部分,但构造不同,只要有一点语法知识是很容易分辨的,但计算机切分时,就出了问题: 北京的公路 建设很有成就。,这是因为“句处理”所需要的汉语知识,是一种涉及到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诸方面的综合知识,因为人用语言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情感,或者从对方的话语中理解对方的思想、看法、情感,都需经过一个复杂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这么简单的句子,计算机解决不了,可见语言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对我们个人来说,未来的语文教师学点汉语语法肯定是有好处的。,二、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 (一)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二)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可以省略。 (三)在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是一对多的对应。 (四)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五)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没有任何形式标志。 (六)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一)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1.词类无形态标志。在汉语里,我们不能从词形上看出哪个是名词,哪个是动词,哪个是形容词,哪个是副词。 2.名词、动词、形容词进入句子无形态变化。例如,汉语里的动词可以作谓语、带宾语、带补语、作主语、作宾语、作定语,也可以受定语修饰,而在形式上一样。试以动词“研究”为例: 他研究。 作谓语 研究语法。带宾语,研究清楚。 带补语 打算研究。 作宾语 研究课题。 作定语 语法研究。 受由名词充任的定语修饰 (二)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可以省略。英语的主语、谓语、宾语是不可以省略的。比较: (1)Do you eat an / one egg every day ? (你每天吃一个鸡蛋?) -Yes,I eat an / one egg every day. (是,我每天吃一个鸡蛋。),-Yes,I one egg every day. (是,我每天一个鸡蛋。) - Yes,eat an / one egg every day. (是,每天吃一个鸡蛋。) - Yes,eat every day. (是,每天吃。) 只要语境允许,不引起误解,汉语常常省略,英语却不行。上面的例子汉语都能说,英语却不能说。 汉语里还常常能见到、听到这样的句子: (2)今天下午全校大会。 句中一连串的名词,没有一个动词。可以理解为: (a)今天下午有全校大会。 (b)今天下午是全校大会。 (c)今天下午开全校大会。 (d)今天下午召开全校大会。 (e)今天下午举行全校大会。,(三)在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是一对多的对应。这是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而带来的特点。我们知道,在印欧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英语: 主语/宾语 谓 语 定 语 状 语 名 词 动 词 形容词 副 词,汉语: 主语/宾语 谓 语 定 语 状 语 名 词 动 词 形容词 副 词 这样,很自然,在汉语里相同的词类序列,可以代表不同的句法构造。例如: 动词名词 广播新闻 动宾关系 广播事业 修饰关系 广播赵忠祥主谓关系,动词动词 研究讨论并列关系 打算回家动宾关系 挖掘出来动补关系 研究结束主谓关系 访问回来连动关系 请他坐下递系关系,也称兼语关系 讽刺说 状中修饰关系 养殖研究定中修饰关系,(四)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以及词类与句法成分不一一对应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印欧语里,句子与词组是对立的: A.作为句子,一定有 一个定式动词(finitive verb),而作为词组一定没有定式功词; B.句子一定是主谓关系,词组一定不会是主谓关系。,因此,我们通常说的主谓结构,在印欧语里不列入词组的范围。例如: I study the Chinese grammar. To study the Chinese grammar is important .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hinese grammar. Studying the Chinese grammar is important. study the Chinese grammar is important . It is important study the Chinese grammar.,结论:这样,在汉语里,句子和词组在语法构造上不形成对立。主谓结构跟其他一般的词组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汉语里,词或词组一般只要能加上一个句调,就能成为句子。,汉语则不同,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汉语里的动词就没有所谓定式不定式的不同表现形式,汉语的句子也就不一定是“主语谓语”的模式。,从这里也可以了解到: 在印欧语里,词、词组、句子之间是层层组成关系,即由词组成词组,由词组构成句子。 在汉语里,词和词组之间是组成关系,词组和句子之间则是实现关系,即词组加上句调就成为句子。,(五)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没有任何形式标志。,试以动宾关系为例: 吃苹果 动作受事 (这锅饭可以)吃五个人 动作施事 吃大碗 动作工具 吃食堂 动作方式 吃利息 动作凭借 躲高利贷 动作原因 排电影票 动作目的,(六)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谓语之后,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后。 语序变动,结构关系和意义随之改变。例如:,眼睛大大的大大的眼睛 主谓关系 定中关系 吃饭了 饭吃了 述宾关系 主谓关系 客人来了 来客人了 主谓关系 述宾关系 来早了 早来了 述补关系 状中关系,三、四种语法单位 语素、词、词组、句子 语言中存在着大小不等的语言成分,为了语法学习和语法研究的需要,我们有必须根据大小不等的语言成分的不同性质,设立若干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就是设立的语言单位。 它们的关系如下:,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是词的建筑材料。 单音节(人 机 核 态 吃 林) 语音上的分类: 双音节 (葡萄、咖啡、参差、徘徊 ) 译音词 联绵词 多音节 (巧克力、奥林匹克) 译音词,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法单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是造句的材料。,词组是词和词按照一定句法规则组合成 的比词大的语法单位。词组也是一种造句单 位,它也是句子的一种建筑材料。 如:白猫、很慢、好孩子、学习风气,大的,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它是由词组或词加上一个句调形成的。句子都能够表示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一句话完了,有一个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 、问号“?” 或感叹号“!”表示。例如: A.他们都去。 B.你喜欢看电影吗? C.爸爸回来了! D.“谁?” “我。” 例AC是由词组加上语调形成的句子,例D是对话里的两个句子“谁?”“我。”则是由词加上句调形成的。,小结:从表述的角度看,句子是最基本的表述单位。因此,有人认为:语素、词、词组都是静态单位,句子则是动态单位。 语素、词、词组、句子的关系,大致如下:由语素组成词,由词组成词组,由词或词组形成句子;语素、词、词组之间是层层组成关系,词、词组跟句子之间则是实现关系。 以上关系图示如下:,语素词词组 表示组成关系 表示实现关系 句子,结论:汉语的语法单位分为四种(或五种),三个级别。,结论:汉语的语法单位分为四种(或五种), 三个级别。 第一级: 1. 语素 第二级: 2. 词3.词组 第三级: 4.句子5.句群,三、关于语素,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怎样理解这个特点?,例如:“妹妹不吃白菜”这句话里包含了6个语素,每个语素既有声音,又有意义。它们不能分割为更小的音义结合体。,如果要再分析下去会得到什么单位呢?,以语素“妹”为例:,从语音上分析:声母(m),韵母(ei),声调(去声),韵母( ei )还可以分析为元音e,元音i。,从意义上分析:“指具体事物”,“有生命”,“属于人类”,“女性”,“在同辈中年龄小的”等这些不同的语义成分,我们称为“义素”。,结论: 从音义结合的角度说“妹”不能再被分割为更小的单位,所以是汉语中的一个语素。,四、语素和词 “词是语言中最小能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 这说明词的最大特点就是“能独立运用”,本身不能再被分割为更小的独立运用的单位。 所谓“能独立运用”不是指: A.单说 B.单独成句 所谓“能独立运用”是指: 能独立自主地跟别的词或比词大的单位进行组合。例如:,“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成句,但它能独立自主地跟别 的词或比词大的语言成分进行组合,“也”是一个词。,(我)也喜欢 (我)也不喝酒 (她)也很聪明 (我)也爱看足球,就因为语素不能独立运用。我们从来不说 “妹不吃白 菜” “我有个妹” “我妹很漂亮” “我喜欢妹”等(方言例外) 我们得说成: “妹妹不吃白菜” “我有一个妹妹” “妹妹很漂亮” “我喜欢妹 妹”等。,这说明“妹”虽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在现代汉语里它不能独立运用;由“妹”字重叠以后合成的“妹妹”才能独立运用。所以“妹妹”是一个词,“妹”不是词,只是一个语素。,“白菜”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白”和“菜”都能独立运用,单独成为词,例如“这张纸很白” 、“妈妈买了许多菜”。,可是为什么说“白菜”是一个词,而不是两个词呢?,因为“白菜”中的“白”和“菜接合得很紧,不容随意拆开,而且“白菜”的意义也不等于这两个字意义的简单相加。“白菜”不能说成“白的菜”,在意思上也不等于“白的菜”,所以“白菜”是一个词。,结论:,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并不是永远以词的身份出现,有时可以以 语素的身份出现。,“不吃”也连在一起用,为什么看作两个词而不看作一个词呢?,那是因为: “一则“不”和“吃”都有意义,而且都能独 立运用,如“不吃”、“不说”、“不去”、“不想”, “吃白菜” 、“吃苹果”、 “吃巧克力”、“吃面包”等;,二则,“不”和“吃”结合得不紧,可以拆开, 如“不怎么吃”、“不常吃”、“不天天吃”、“不多吃”。可见,“不吃”还 能分解为更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所以“不吃”不是词, “不”和“吃”分别是词。,总之,词是语言里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 运用的语言成分。,语素和词的关系:,“语素的功用是构成词, 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这就是它们的关系。,语素构成词,有两种情 况:,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一个词,如“人民、机器、友 谊、感情、计算机、来得及”等;,2.一个语素单独构成一个词,如 “他不吃鱼。”这句话里,“他” ,“不”、“吃”、“鱼”每一个词就都是由 一个语素构成的。,前一种情况好理解,对于后一种情况,有人会提 出这样的问题:这里的“他”、“不”、“吃”、“鱼”到底是词还是语素啊?,我们的回答是,它们各自既是词,又是语素。事实上这里的“他” ,“不”、“吃”、“鱼”具有语素和词的双重身份,看从哪个角度说。,A .当我们说它们分别是语素时,我们只考虑它们各自是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而不考虑它们是否能独立运用;,B.当我们说它们分别是词时,因为它们各自都能独立运用,而且它们各自都不能再被分析为更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从这里也可以体会到,就语素跟词的关系说,语素显然可以分为两大类:,1.可以单独成词 的。如: 人、狗、水、好、红、走、吃、很 这些语素都能独立运用,这类语素一 般称为“成词语素”;,2.不能单独成词的。如: “机” 、“器”、 “友” 、“谊” 不能独立运用,它们在任何场合都不能单独成词,它们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词,这类语素一般称为“不成词语素”。,小结:我们说某个语素是成词语素,只是说它可以单独成词,而不是说它在句子里出现时,总是词。 像上面举过的“白”和“菜”可以成词,但在“白菜”里则是以语素的身份出现的。 再如“人”,也是成词语素,在“来了三个人”、“人很多”里,“人”是一个词,但在“他是人民代表”、“他是一位诗人”里, “人”只是作为一个语素出现的,“人民”、“诗人”分别是一个词。,五、词组和句子,在一些别的语言里,如英语词组和句子在语法上是决然不同的。,英语的词组正相反,决不可能有定式动词,绝对不会具有主语和谓语。,英语的句子一定含有定式动词(finite verb),一定具有主语和谓语。,单独成句 “他去不去?” “他去。” “你晚上干什么? “看电视。” “你洗干净了?” “洗干净了。” “你回家吗?” “不回家。” “你找什么?” “大衣扣子。”,作为另一个词组的组成部分 他去的地方我没有去过。(定语) 我同意他去。 (宾语) 看电视的人很多。 (定语) 我打算看电视。 (宾语) 洗干净的衣服搁在盆里。 (定语) 我当然想洗干净。 (宾语) 不回家的人旅游去了。 (定语) 我准备不回家。 (宾语) 大衣扣子的钱贵了。 (定语) 我要买大衣扣子。 (宾语),主谓 述宾 述补 偏正 偏正,小结:,语言事实告诉我们汉语词组和句子的 区别:,词组没有句调,是静态单位;,句子一定有句调,是表述单位。,问题:,词组与句子的构造规则基本相同,是不是说词组都能加上句调成为句子,句子都能还 原为词组?,看词组的类型:,他去 看电视 不回家 洗干净 大衣扣子,自由词组,不自由词组 (黏着词组),把衣服 被人 对于条件,结论:,自由词组能处于单说的地位,就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黏着词组绝对不能处于单说的地位,就不能加上语调成为句子。,特例:,易位句,快出来吧,你们!,走了,都。,易位句受语用的影响,不能还原为词组。,思考和练习,思考和练习,一、汉语里有几种语法单位?它们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什么叫语素?语素的特点是什么?,三、指出下列各个成分是词,还是语素,还是别 的什么成分,并说明理由(注意不同义项) 机 基 鸡 及 纪 寄 记 即 圾 剂 大人 大地 徘徊 参差 大夫 蝙蝠 犹豫 忐忑,四、在语法学里,词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法单位?它的特点是什么?,五、为什么说词和词组是属于同一级别的语法单位?,六、下面的双音节成分是词还是词组?根据什么? 杏黄 杏儿黄 白药 白猫 写信 写作 更好 更加,七、在汉语里,词组和句子的区别在哪里?,八、“谁?”“我”。“请问:上面这一问一答里的“谁”和“我” 是语素,还是词,还是句子?为什么?,参考文献 马真(1997)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2000)跨入新世纪后我国汉语应用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中国语文第6期。 张斌(1996)现代汉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第二节 汉语词类问题,一、“词类”特指“词的语法分类”,二、划分词类的依据,三、形容词的范围,四、动词的不同分类,五、关于副词,六、介词与动词,七、兼类词,第二节 汉语词类问题,一、“词类”特指“词的语法分类”,任何语言都有千千万万个词。为了有效地研究某个语言,我们就需要对该语言的词进行分类。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对词作不同的分类。譬如说:,我们想了解词在音节结构上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将词分为:,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 多音节词,我们想要了解汉语词汇的组成,我们可以把词分成:,传承词 行业词 新造词 外来词 古语词 方言词,语法研究中所说的词类,则特指“词的语法分类”,即指从语法的角度给词分类。通常我们说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等,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词分出的类。,二、划分词类的依据,语法方面的依据有三种:,一是词的形态,,一是词的语法意义,,一是词的语法功能。,问题:,以上是对世界上所有语言分类的依据,具体对现代汉语来说哪一条标准最合适呢?,解答:,形态标准?对有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的语言来说,是可行的,划分起来也十分简单明了。俄语、英语等语言划分词类根据的就是词的形态。可是,这个依据虽好,但不适合汉语,因为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标志和形态 变化。,意义标准? 根据词的语法意义进行词的语法分类,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是,由于语法意义极为复杂,具体划分时难以操作。,为什么难以操作?,譬如说,谁都知道,名词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事物,按说我们就可以倒过来,根据这个词是否表示事物,来确定这个词是不是名词。然而实 际操作起来是很难做到的,那是因为即使就语法意义来说也还有不同层次的“事物”。除名词的语法意义表示事物外,在汉族人心目中,“什么”用来询问事物,“怎么样”用来询问非事物,这里所 说的“事物”也是一种语法意义。,然而这里所说的“事物”跟上面所 说的“名词表示事物”里的“事物”二者外延不同。明显的例证是, 当我们问“你在看什么?”时,既可以用名词来回答,说“我在看小说”,也可以用动词来回答,说“我在看比赛游泳下棋”。,大家是不是可以认为上面答话里的比赛游泳下棋”就是名词?,假设:,如果采取这种看法,那么相当数量的动词同时就兼名词了。,再有,在汉族人的心目中,主语是话题,表示事物,可是这里所说的“事物”跟 “什么询问事物”这说法里的事物并不一样,因为汉语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可以作主话,“怎么样”也可以作主语。例如,,(l)什么才算是合理的? (2)怎么样才算是合理的?,显然,这里所说的“事物”其外延比前面说的还大。,过去有人认为 动词、形容词一作主语就转成名词了,就“名物化”了。这种看法正是混淆了不同层次的“事物”意义,错把“主语表示事物”里的事物 当作“名词表示事物”里的事物了。因此,按词类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来给词分类,虽然从理论上说似乎是可行的,但是事实上是难以 做到的。,结论与提示:,功能标准(分布标准)?形态和意义的分类标准一个不适合汉藏语系的汉语,一个难以操作。我们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去给词分类。然而必须指 出的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给词分类,这决不是无可奈何的做法, 而是完全科学的。,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证明功能分类是科学的:,第一、从划分词类的目的看。划分词类是为了研究和讲解语句组织,而每个语句组织实际上都是一种词类序列,因此划分词类依据词的语法功能,那是理所当然的。,第二、从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看。任何语言,词和词之间 都存着两种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词和词按一定的句法规则构成词组,这体现了词的组合关系;将同一组合关系的若干 实例中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归为类,这体现了词的聚合关系。 例如:,组合关系,吃 三 个 苹果 喝 两 杯 啤酒 看 四 本 小说 洗 五 件 衣服 ,聚 合 关 系,横行“吃三个苹果”“喝两杯啤酒”等就都是由词组合成的词组,,竖行 、里的词就分别是动词、数词、量词、名词。,不难发现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词总是聚合成类,供词组合时选择,而词的聚合关系又总是以词的组合关系为前提的。事实上,词组就是词的组合关系的产物,词类就是词的聚合关系的产物。可见,划分词类依据词的语法功能,那是无可非议的。,第三、根据词的形态进行词的分类,实质上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进行词的分类,词的形态只是词的语法功能的外在表现,如同海、陆、空军的服饰各异,我们可以从服饰上来判断一个士兵是海军士兵、陆军士兵、还是空军士兵;服饰只是不同兵种的外在表现。,第四、事实告诉我们,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每一类词,其各个词都能表示某种相同的语法意义。如通常我们说“名词表示事物”,“形容词表示性质”,“动词表示行为动作”那“表示事物”就是名词都具有的语法意义,“表示性质”就是形容词都具有的语法意义,“表示行为动作”就是动词都具有的语法意义。,结论:,现代汉语划分词类只能依据“功能标准”,所谓功能标准说得具体些就是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成分,不能充当什么成分; (2)能跟什么成分组合,不能跟什么成分组合。,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只是划分词类的参考。汉语形态不发达,不能说没有形态,比如说“重叠”,但在同一词类中数量少,缺少普遍性,我们还是可以利用它加强判断。意义入手简便好记,能够抓住绝大部分的词,另外大类中的小类多数是靠意义划分的。,结论:,现代汉语划分词类只能依据“功能标准”,所谓功能标准说得具体些就是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成分,不能充当什么成分;,(2)能跟什么成分组合,不能跟什么成分组合。,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只是划分词类的参考。汉语形态不发达,不能说没有形态,比如说“重叠”,但在同一词类中数量少,缺少普遍性,我们还是可以利用它加强判断。意义入手简便好记,能够抓住绝大部分的词,另外大类中的小类多数是靠意义划分的。,三、形容词的范围,过去,一般把下面三种词都归入形容词:,(a)好、红、快、慢、大、小、干净、漂亮、大方、简单、危险、安静,(b)雪白、通红、冰凉、白花花、绿油油、红通通、黑不溜秋、脏里吧唧,(c)男(-宿舍)、女(-教师)、金(-项链)、大型、微型、急性、 慢性,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里首次将(c)种形容词单立为一类,称为 “区别词”。,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新编的现代汉语 (1993,商务印书馆)和马真的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1997,北京大学出版社)则先后进一步将(b)种词也单独立为类,称为“状态词”。,这样,到目前为止,对上面所列出的三种词,在分类处理 上,存在这三种不同的意见。,(一)一个大类,内部再分小类,一般下分为三小类:,1.性质形容词(含a种) 2.状态形容词(含b种) 3.非谓形容词(含C种),(二)分为并列的两类:,性质形容词(含a种) 状态 形容词(含b种),形容词(含a种和b种) 区别词 (含c种),(三)分为并列的三类:,形容词(含a种) 状态词(含b种) 区别词(含c种),上述三种意见,各自考虑的出发点不同。,第一种意见,主要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上来考虑的,这些词都表示性质、状态。,第 二种意见,考虑到了语法功能问题,(c)种词在语法功能上跟(a)、 (b)两种词太不一样了。但认为(a)、(b)两种词在意义上密不可分,所以仍把(a)、(b)两种词归为一类。,第三种意见,纯粹从它们各自的语法功能来考虑的。语言事实告诉我们,(a)、(b)、(c)三种词的语法功能是截然不同的,而这三种词惟一的共同点,只有一条:作名词的定语。,试以(a)、(b)、(c)三种词里的“干净”、“通红”“微 型”为例进行比较:,(a)干净 (b)通红 (c)微型,主语 干净才好,谓语 这件衣服干净 她的脸通红,补语 洗得干净 手冻得通红,带补语 干净得不得了,定语 干净手绢儿 通红的炉火 微型电脑,很 很干净,不 不干净,的 挑两件干净的 (买)微型的,通过比较我们看到:三种词相同点是作名词的定语。,我们要思索的问题是“作定语”这一语法功能是不是形容词所特有的?,看语言事实:,木头桌子 学校房子 钢材质量 语文水平,(名词修饰名词),研究课题 调查提纲 侦查方式 考试方式,(动词修饰名词),结论:,在汉语里“作定语”不是形容词所特有的,名词和动词也具有这一功能。如果把(a)、(b)、(c)三种词合为一类,或者把(a)、(b)合为一类,从语法功能的角度看,都会违反下列分类原则。,在同一个分类系统中,所有“划分子项”的共性必须只有“划分母项”所有,而不能与“划分母项”同级的其他项(实际上就是与“划分母项”处于同一层面的不同“划分子项”)也具有。如果违反这一原则就会造成“划分母项无区别性特征”的错误。,也就是说作定语不是形容词所特有的,名词、动词这些同一层面的划分子项也具有这一特征,违反了划分母项无区别性特征的规则。,考虑到不同方面的用途,也可以灵活采用不同的分类意见。目前一般倾向于这样的处理意见:,结论:,从理论语法角度说,采用第三种分类意见,即将这些词并列分为形容词、状态词、区别词三类;,从教学语法角度说,采用第二种分类意见,即将(a)、(b)两种词合为一类,称为形容词,将(c)种词称为区别词。,四、动词的分类,在具体各类词的研究中,都把动词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从语法研究的角度说,在句子的框架中动词是关键,是核心。在一个句子中,需要由几个名词、需要由什么样的名词与 动词相配合?这取决于动词。在动词前后需要带上些什么样修饰、补充性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动词。,从表达的角度说,选择好谓语动词也是最要紧的事。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里有这么一段:,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觉些,不要着凉。,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拣定”、“嘱”、“警觉”,都是很普通的词语,但用在这里都很到位,让人感到质朴而有神韵,字字传情,真切地表现了父爱。,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有这么一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作者把月光比作流水,因此后面用了个“泻”字。如果把“泻”换成“照”,那就变得平淡无奇了。,由此可知,句子中动词是关键,由于用上一个贴切的动词,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这里的“泻”以及上面讲到的“拣定”“嘱”都起到了这种作用。,动词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动词加以进一步的分类。,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分类 能否带宾语 动作行为的性质,(一)根据动词能不能带宾语、带什么样的宾语,将动词分类。,动词能不能带宾语分为:,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 是指能带宾语的动词。如“吃、喝、参观、访问、打算、 企图、进行、给以”等就是及物动词,它们后面都能带上宾语。,吃馒头 喝啤酒 参观高科技展览会 访问非洲国家 打算去 企图逃跑 进行调查 给以严厉批评,不物动词: 是指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如“游泳、发火、 咳嗽”等就不能带宾语,属于不及物动词。,根据动词能带几个宾语可以分为:,单宾动词 双宾动词,动词后面最多能带两个宾语。一般及物动词只能带一个宾语, 如上面所举的动词。一般将只能带一个宾语的动词称为“单宾动词”。而有少部分动词可以同时带上两个宾语,如“给小王一本词典”里的“给”就同时带了两个宾语“小王”和“一本词典”。像这样的动词一般称为”双宾动词”。,类似“给”的双宾动词如:,送、卖、还(hun)、遇、付(钱)、赏、主、让、 教、赔、退、输、补、拨、赠、赐、发、传(chun)、找(钱)、分配、转交、移交、 转送、赠送、退还、送还、转卖,“单宾动词”的分类:,体宾动词(体词性宾语) 谓宾动词(谓词性宾语),体宾动词只能带体词性宾语的动词,谓宾动词是指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A.有的单宾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也称“体词性宾语”),如上面举的“吃、喝、参观、访问”等就只能带体词性宾语。,B.有的单宾动词只能带动词性宾语(也称“谓词性宾语”),如上面举的“打算、企图、进行”等就只能带动词性宾语。,C.一些动词,如“看、同意” 既能带名词性宾语,也能带动词性宾语,例如:,名词性宾语 动词性宾语,看 看巴金的小说 看他们下象棋,同意 同意这个改革方案 同意加大资本的投入,知道 知道这个情况 知道不可能取胜,谓宾动词的分类:,真谓宾动词 准谓宾动词,在谓宾动词中,有的所带的宾语是货真价实的谓词性宾语,如“打算、企图”所带的宾语。而有的所带的宾语,表面看是由动词充任的,但这些充任宾语的动词一旦作了宾语,就丧失了不少动词的语法功能,某些方面倒还获得了一些名词的性质。,试比较“打算”和“进行”(都以“调查”为宾语),试比较“打算”和“进行”(都以“调查”为宾语),打算调查 进行调查,前加副词 打算马上调查 进行马上调查,后带宾语 打算调查这件事 进行调查这件事,后带补语 打算调查得细一些 进行调查得细一些,变成连动结构 打算下了班去调查 进行下了班去调查,变成递系结构 打算让他去调查 进行让他去调查,前加名词成偏正 打算方言调查 进行方言调查,真谓动词,准谓动词,我们把“打算”一类的动词称为“真谓宾动词”,把“进行”一类动词称为“准谓动词”。,以上对动词的分类,可以列表如下:,动词,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双宾动词 单宾动词,体宾动词 谓宾动词,真谓宾动词 准谓宾动词,第一种分类,也就是能否带宾语的分类有什么作用?,这种分类有助于发现、了解、纠正某些语法错误。请看下面的病句:,(1)黄教授带着怎样防治棉铃虫,怎样提高棉花产量,深入棉区进行调查研究。,(2)这些问题难道还不值得领导的重视吗?,例(1)“带着”后面只能跟名词性宾语,而“怎样防治棉铃虫,怎样提高棉花产量”是个动词性词组,显然不符合要求。在“产量”之后加上“的问题”三个字,转化为名词性词组就行了。,例(2)则相反,“值得”后面要求带谓词性宾语,而“领导的重视”是名词性词组,不符合要求。将“领导的重视”里“的”去掉,变为主谓词组“领导重视”,句子就通了。,(二)根据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性质给动词分类。,有一部分动词,表示的是某种具体的行为动作,包括某些心理感觉活动。如“吃、喝、玩儿、参观、休息”和“爱、想、看见、听见”等, 这种动词称为“动作动词”。,有些动词并不表示实在的、具体的行为动作,如“是、姓、有、具有、从事、称为”等,这种动词称为“非动作动词”。,如图所示:,动作动词 非动作动词,在动作动词里,有的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能受动作者自主控制,这种动词称为“自主动词”,如“看、吃、喝、走、跑、体息、学习” 等。,有的动作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则不能受动作者自主控制,这种动词就称为“非自主动词”,如“看见、醒”等。,如图所示:,自主动词 非自主动词,以上对动词的分类,可以列如下表:,动词,非动作动词 动作动词,自主动词 非自主动词,问题:,区分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有何意义?,解答:,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区分,有助于解释某些语法现象。 例如“看”跟“看见”,“听”跟“听见”,意思似乎差不多。但是,我们 可以说“别看、“别听”,却不能说“别看见”、“别听见”,这为什 么?,就因为副词“别”只能修饰自主动词,不能修饰非自主动词,“看、听”都是自主动词,所以能受“别”的修饰:而“看见、听见”都是非自主动词,所以不能受“别”的修饰。,五、副词,(一)副词的界定,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可以定义为“只能做状语的词”。 特别注意“只能”这两个字。,为什么在给现代汉语的副词定义用“只能”两个字?,那是因为在现代汉语里能做状语的词不止副词。,副词都能做状语,这不用再举例说明。在现代汉语里,许多词可以作状语。如:,A.相当一部分形容词也能做状语。例如:,(1)你呀,该重打50大板。 (2)远看像座山,近看像个人。打一物。 (3)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 (4)这件事怎么处理,还需认真考虑考虑。 (5)这起交通事故必须严肃处理。,B.处所名词、时间名词也能做状语。例如:,(6)咱们深圳见。 (7)等我跑去,图书馆已经关门,她要的书只好明天再借。,C.一般名词做状语的情况越来越多,有发展的趋势。例如:,(8)咱们可以电话联系。 (9)我天天凉水洗脸。 (10)别动不动就武力解决,还得讲点文明礼貌。,D. 少数动词也能做状语。例如:,(11)她挖苦说:“你有出息,奋斗了十年终于当上了个大科长。” (12)阿英跪在地上哀求说:“他不懂事,你就放了他吧。”,这里的“挖苦说”、“哀求说”不能分析为连动结构,因为中间都能插入“地(de)”而意思不变。,结论:,从上可知,就汉语说,不能认为做状语的词就是副词,一定要严格规定,只能做状语的词才是副词。,特殊情况:,1.有的副词在语句里除了做状语,同时还能起一定的连接作用。例如:,(13)你只有刻苦学习,才有可能实现你的美好理想。 (14)既然来了,就留下跟我痛痛快快喝几盅。,2.个别副词,如程度副词“很”、“极”,还能做补语。,(15)热得很 (16)热极了,这可以看做一种例外用法,实际上“A得很”、“A极了”已经几乎成为一种凝固的格式。,(二)副词与其他词的区别,不少人在语法学习中对于某些副词跟与之同义或近义的属于其他类的一些词的划界问题,常常分辨不清楚。有代表性的是下面几组词:,忽然突然 公然公开 时常经常 索性干脆 必须必需 匆匆匆忙 的确确实 偶尔偶然 尤其特别 仓皇仓促 肆意放肆 刚刚刚才,这12组词,左边的是副词,右边的不是副词。怎么区分呢?,牢记一条:只能做状语的才是副词。试比较:,做状语 “很” “不” 做谓语 做补语 做定语 带补语,忽然下雨了 突然下雨了 很 不 事情 来得 事件 得,不难断定,“忽然”是副词,“突然”是形容词。其他的几组词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辨别。大家可以试用“刚刚刚才”进行比较。,做状语 “很” “不” 做谓语 做主语 做定语 带宾语 刚刚说过话 刚才说过话 -,(三)副词的归类问题,对副词处理上,归纳起来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把副词归人实词,如张斌先生主编的电大现代汉语(l996)教材就是这样处理的;,第二种意见,把副词归人虚词,如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1982)、北京大学的现代汉语(l993)教材就是这样处理的;,第三种意见,认为副词是半虚半实的词,先前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电大教材就这样处理的。,我们要指出的是:,第一,分类本身有一定的相对性。对上面三种意见,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去评判。应该说,这三种处理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可以根据“副词可以做句法成分”这一点,将副词归为实词,也可以根据“副词不能做核心句法成分”这点,将副词归为虚词;也可以根据“副词可以做句法成分但又不能做核心句法成分”这点将副词看作半虚半实的词。很显然,到底将副司归入实词还是虚词,就看我们用什么标准来划分实词和虚词,第二,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如果把副词归人实词,也得承认它与一般的实词不一样它的语法功能相当窄,只能做状语,如果把副词归入虚词,也该看到它跟一般的虚词确实有所不同它 能充任句法成分,而其他虚词都不能充任句法成分。,第三,用虚词的三个特点来衡量,(北大)觉得将副词归入虚词可能更好一些,因为它符合虚词的三个特点意义虚灵,是黏着的,不能充任核心句法成分。再说相当一部分副词,如“也、才、就、又、都、只、难道、简直”等,意思相当虚灵,胜过某些介词和连词。更值得注意的是,副词的个性也特别强,对副词也必须一个一个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和描写。就这一点说,将副词归入虚词可能更有利于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六、介词与动词,(一)介词的来源,现代汉语里的介词都是从动词虚化来的。如最典型的介词 “把”、“被”、“对”,原来都是动词。,“臣左手把其袖,右于搭其胸。”战国策燕策三 这里的“把”就是“执”和“拽”的意思。,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把酒”就是“手拿酒杯”的意思。,C. “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楚辞招魂 “被”就是“覆盖”的意思;,D. “吏被伤流血,奔而还。”后汉书逸民传逢萌 这里的“被”就是遭受的意思。,E.“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这里的“对”是“朝着”的意思。后虚化为现在的介词。,(二)介词与动词的区别,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过来的。但一旦虚化为介词后,只在带宾语这一点上相同,在其他语法功能上都跟动词不一样。,试比较动词“拿”和介词“把”。,动词“拿” 介词“把”,1.带宾语 那本书 那本书,2.做谓语 你还是我 你还是我 和谓语动词,3.带补语 得动 得动,4.单独受 已经了刚 已经了刚 副词修饰,5.受“不”修饰 不 不,6.带上宾语后 单独成句 你在干嘛?书 你在干嘛? 书,动词“拿” 介词“把”,7.带上宾语后 我报纸 我报纸 单独做谓语,介词是从动词虚化来的。有的已经彻底虚化,如“把”和“被”。“把”在现代汉语里虽然还有做动词用的,如“他把着门不让我进去”,但二者意思相差甚大,不会混淆。有的未彻底虚化,如“在、到、用、比”等,他们做动词用时跟做介词用时,意思差不多。 例如:,(1)a.“他们在哪儿啊?”“在床上。” b.“他们在哪儿啊?”“他在床上躺着呢?”,(2)a.“那剪刀让我用一下,好吗?”“你用。” b.“她在干嘛?”“用剪刀剪窗花呢。”,(3)a.“我跟你比力气,好吗?”“比就比。” b.“他比你高多少?”“他比我高一个头呢。”,一般将a里的“在”、“用”和“比”都看成动词,将b里的“在”、“用”和“比”看成介词,而意思上很难说有多大差别。考虑到介词结构都能做状语,而且一般只能做状语,有的还能直接做补语,而述宾结构不能直接做状语,也不能直接做补语,所以就采取一种简单化的区别方法:,第一, “在、到、用、比”等如果处于单说地位或单独做谓语(如 “她在不在?”“在”。) ,是动词,不是介词。,第二 ,“在、到、用、比”等带上宾语后,如果处于单说地位,或单独做谓语(如“你们用什么教材?”“用自编教材。”),其中的“在、到、 用、比”等是动词,不是介词。,第三,“在、到、用、比”等带上宾语后,如果处于另一个动词前或后(如“在床上看书”、“用洗衣机洗衣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