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变动_我国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劳动关系的变动分析_第1页
人事变动_我国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劳动关系的变动分析_第2页
人事变动_我国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劳动关系的变动分析_第3页
人事变动_我国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劳动关系的变动分析_第4页
人事变动_我国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劳动关系的变动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的挑战:中国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劳动关系的变动李培林一、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断裂的劳动就业市场1、元社会结构下的城乡壁垒2、城乡壁垒松动后的断裂就业市场3、城市社会就业受到城市化和后工业化的双重冲击4、就业问题可能会成为发展的长期瓶颈二、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1、经济增长的放缓对就业的冲击2、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对就业的影响3、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造成的就业压力4、工资上升、物价下降对就业的影响5、退休人员的谋职对在职职工的压力6、加入WTO后中国就业情况的可能变化三、转轨时期劳动关系及劳动地位的变动1、 市场化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变化2、 社会结构变迁中劳动地位获得途径的变化3、职工下岗中的市场原则与社会稳定原则4、进城民工如何塑造城市劳动力市场5、下岗职工在谋职过程中依赖的主要渠道社会网络及其就业取向6、劳动关系的变化与社会稳定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前景1、 是否应把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2、 中国劳动力需求市场的潜力有多大3、 中国是否应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4、 老工业基地如何利用剩余劳动?5、 如何在转轨时期理顺劳动关系?五、中国面对就业挑战的选择1、 坚持在改革和稳定中求得发展2、 逐步建立起社会核算的观念和制度3、 政府要建立健全规避就业风险的主导机制4、 建立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5、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6、 采取多种灵活就业的形式7、 促进增长快的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8、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业进修和再就业培训9、 加快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步伐10、把竞争机制引入公用产业参考文献 在20世纪末叶,一个新的魂灵在全世界游荡,这就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上,包括论坛、报刊、书藉、影视、网络等等,“全球化”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使用频率非常之高的概念和名词。尽管人们在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上还莫衷一是,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人们使用它来描述各种“新趋势”的热情。在世纪末学术界有人提出“历史的终结”的断言时(Fukuyama,1992),“全球化”就象是一扇新打开的门窗,让人们看到历史开启新的未来的魔力。 在“全球化”这个概念提出之前,西方世界一直是用“现代化”来概括轴心文明在全世界的扩张趋势,即某种普遍性的过程。在出现各种伴随“现代化”的社会问题和学术界提出各种对“现代性”的批判之后,“全球化”的提出似乎使它成为在“新经济”的基础上替代“现代化”来对新的发展趋势的概括。但是,如果仅就基本假定来看,“全球化”与“现代化”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它们都隐含着一种假定:即在西方社会首先实现的社会转型,以及与此相联系而形成的各种制度安排,将必然地、自然而然地被一切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或现代社会所接受和效仿,轴心文明形成的游戏规则,将成为通行于全世界的规则(Eisenstadt,2000)。 然而,“全球化”概念的提出,又的确有它不同于“现代化”的意味:(1)根据“现代化”的理论,现代化的后来者一般来说要步现代化先行者的足迹,走过现代化的历程,处于现代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发展策略应符合那个阶段的特定要求;而“全球化”是一次重新洗牌,认为在新技术条件下,任何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不再可能按部就班地走过现代化的传统上的各个阶段,其发展策略必须符合统一的全球化的新趋势,不能游离世界普遍游戏规则之外。(2)“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各个层面的社会转型,即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世俗化、理性化等等;而“全球化”的核心内容,是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下,统一的市场规则在全世界的通行,“全球化”意味着一种新的普遍性的到来,而处于不同发展时点和阶段的社会的特殊性,必须融入这种普遍性才能获得存在的和成长的权利。(3)“现代化”的理论还是在民族国家的框架内谈论问题,而“全球化”的理论则试图动摇民族国家的界限;“后现代性”试图用文化的多样性来取代“现代性”的传统普遍性,而“全球化”则力图用新的普遍性更新“现代性”的传统普遍性。(4)“现代化”的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的经济社会规则的基础上,如资本积累、经济周期、福利分配、社会分层、公共领域等等,而“全球化”理论则强调,这些领域中的传统规则正在改变,一套新的普遍性规则正在形成。 处在这种背景和趋势下的中国,面临着非常艰难的选择:其一,受中国几代人现代化之梦的推动,中国民众中具有强烈的赶超意识,希望中华民族能够成为世界上受尊重有影响的民族,也希望尽快过上现代的舒适生活,这种高期望推动着对经济增长实行超乎寻常的强刺激;而实际的现代化过程,由于发展起点低、人口众多和人均资源匮乏,可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任何不切实际的赶超战略,都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其二,中国期望通过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社会,更渴望分享现代文明的各种成果,以便能够实现发展阶段的跳跃;但以弱势地位面对强势国家,又充满了各种疑虑和担忧,在近现代史上历经战争、欺辱、内乱和劫难之后,中国人对不要再折腾和不要再受别人骗的期冀成为一种凝重的大众心理。其三,中国已意识到,承认、遵循和参与制定世界的普遍游戏规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中国自身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存在着巨大的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存在着各种过渡期的双轨制度,中国建立自身统一的规则和体制都面临着很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切不说完全推行国际惯例的难度,其可能产生的结果也仍然是未定之数。 在中国众多的需要做出艰难选择的问题当中,就业可能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中国的人口已达到近13亿,而直到21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才能达到逆转的峰值,根据预测模拟,届时中国的总人口将达到14.515亿人(刘金塘,2000)。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中国的发展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使大多数人过上温饱和小康生活,这对全世界都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在今后的50年,中国要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使具有劳动能力而又希望工作的人都能够就业。从近期和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农村还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从土地劳作中转移出来;(2)由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存在,在农村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时候,某些老工业基地却出现走向后工业化的征兆,传统产业开始衰落,大量产业工人下岗;(3)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国有企业不得不进行大幅度的人员精简;(4)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近8万多亿元,基数的加大和对粗放扩张战略的放弃可能会使今后很难再达到10以上的增长率,就业机会的增加会变得更加困难;(5)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都使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过程加速;(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某些行业的劳动就业将会受到外国资本和技术的挤压。 这些挑战使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如何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就象当年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如何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一样。 一、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断裂的劳动就业市场1、二元社会结构下的城乡壁垒 到国外发达国家去过的中国人都有一种强烈地震撼,这种震撼不是来自中国的大城市上海、北京与纽约、巴黎、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的比较,而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农村与中国广大农村之间发展程度的巨大反差。中国城乡之间巨大的发展差距,已经远远超越了现代化过程中城乡差距的合理范围。在中国的大都市,无论是建筑风格、商品广告、生活和娱乐方式还是谈论的话题和价值观念,你都可以感到现代文明的气息,但在欠发展的农村,人们对现代文明似乎还非常陌生,他们的生活与大都市存在着几十年的发展差距。 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发生严重的背离。到1998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已经降到18,农业和非农产业的产值比例结构是18:82,但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比例结构仍然是49.8:50.2,而乡村和城市人口的比例结构是30:70。城市化水平如此严重地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这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不仅1.25亿乡镇企业职工至今依然是农民身份,就是已经在城市就业的约60008000万民工,在统计上和体制待遇上也依然属于乡村人口。 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壁垒,尽管在沿海发达地区,这种壁垒已经被发展的潮流冲决的支离破碎,但在内陆的广大区域,都市和农村还迹近是两个世界,农民要跨越城乡之间的壁垒,只有非常有限的途径。 城市和农村的差异,还不仅仅是发展程度的差异,还包括体制上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户籍、福利保障、居住、教育等等,当然也包括就业。2、城乡壁垒松动后的断裂就业市场 改革以前,在严格的户籍管制下,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完全是两种就业制度。除了每年极少数的“农转非”配额,城市的劳动供给几乎完全依赖大中专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以及城市户籍的复员军人和转业军人。在农业“以粮为纲”的发展战略下,农民失去了择业和经营的自由,农民的劳动被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上,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农业劳动的人员过密化状态日益严重。改革开放前的1952-1978年的26年中,中国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从83.5下降的70.5,平均每年仅下降0.5个百分点;而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8年的20年中,中国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70.5下降到49.8,平均每年下降1.03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后对农村就业发生最大影响的两项,一是允许农民自主经营和自由择业,二是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前一项政策使农村产生了1.25亿行政企业职工,后一项政策使城市出现了60008000万进城民工。 在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国有企业实行减员增效政策之前,中国城市的就业市场发展非常缓慢,以至于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大大低于商品的市场化程度。根据形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有部门用人制度的改革步履维艰。中国的改革是沿着先易后难的渐进方式进行的,改革一旦触原有利益格局的“硬核”,就很难推进。发展非国有经济以及允许农民自主择业和进城务工经商,这是在保持福利存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大福利的增量,所以还比较容易进行,但要改革触及国有部门的用人制度,实行减员增效,就势必调整福利存量,触及原有利益格局,这就难以避免发生各种利益冲突。但改革开放后城乡壁垒的松动、农民的进城务工经商以及国有部门的人员精简,毕竟使中国就业市场的形成大大加速了。 然而,处在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中的中国,目前所形成的就业市场,还是一种断裂的和残缺的就业市场。城市和农村断裂成两个就业市场,在农村就业市场,就业要求较高的城市户籍人员几乎不参与竞争,而在城市就业市场,除了沿海地区少数迅速发展的镇和小城市,农民户籍的人员还只能参与有限的竞争。就是城市就业市场本身,在现实中也断裂成三块:一是在城市的正式部门,包括所有的国有部门、大公司以及知识技术密集部门,这主要是大中专以上的毕业生和国有部门下海、跳槽的人员竞争的就业市场,一般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二是在城市的非正式部门,包括城市的一般非国有领域中待遇相对较好或劳动强度较轻的部门,这主要是国有企业分离出的人员竞争的就业市场,一般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但工作相对稳定;三是在城市非正式部门中待遇相对较差或劳动强度较高领域,如企业中从事苦、累、脏工作的体力工人以及建筑工、装修工、矿工、修理工、商贩、餐饮业服务员、保姆、废品收购员等等(何景熙,1999),这主要是进城民工竞争的就业市场1。 这些就业市场的断裂块,尽管具有相互交叉的领域,但却不存在统一的劳务价格、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以及劳动力供求关系,这就使在某项政策下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信号,并不能在整个断裂的劳动力市场得到反应,有时还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例如,为了使城市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2获得更多的再就业机会,有的城市采取限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措施,但实际结果是,下岗职工宁肯没有工作也不愿干农民工干的活,限制农民工进城的措施非但没有缓解下岗职工的就业困难,反而使某些领域出现劳动力供给的短缺或劳务价格的升高。所以,研究和分析中国的就业问题,必须从中国断裂的就业市场这种现实出发,探讨其中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3、城市社会就业受到城市化和后工业化的双重冲击 在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发展差距的情况下,让人十分费解和疑惑的是,不仅商品市场出现了断裂(城市家用电器市场饱和,农村却是购买力不足)、就业市场出现了断裂,发展阶段也出现了断裂:在落后农村地区工业化刚刚起步、广大农村尚未实现工业化的时候,大城市、特别是老工业基地却出现许多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例如,传统技术条件的资源产业和制造业出现衰落的趋势,这些领域大量的裁减员工;而金融、保险、旅游、环保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传统的非营利的服务业也具有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密切相连的产业,产生跳跃世发展的前景;蓝领职工(非专业非技术工作岗位)的需求大大缩减,而白领职工(与新兴产业相连的专业技术岗位)的队伍迅速扩大.。 从产业结构上看,有两个指标是城市社会开始步入后工业时代主要征兆:一是从1994年开始,在全国全部从业人员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23.0)有史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22.7),此后差距逐年拉大,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到1998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是26.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是23.5;二是到1996年,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达到顶峰(49.5),随后出现了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出现持续增长的势头,虽然二者所占比重的差距仍高达16个百分点,但差距的缩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国有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主体,其从业人员也在1995年达到历史的最高峰4521万人,此后就进入了缩减的轨道,到1990年已缩减到3800万人以下。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社会的就业受到城市化和后工业化的双重冲击:一方面,在城市化的压力下,大量农村富余的农业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需要为他们开辟新的就业市场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后工业化的压力下,城市要在新兴产业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便容纳由于传统产业的收缩而被闲置的劳动力 。特别是面对某些后工业化的特征,很多人产生了疑惑:中国还是发展中的国家,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很多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才刚刚起步,怎么能够侈谈后工业化?但中国经济社会的复杂性就是如此,这是由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所决定的,我们除了认识这种复杂性、应对这种复杂性,别无他途。4、就业问题可能会成为发展的长期瓶颈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劳动力在总体上剩余的国家。不仅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市中也存在大量没有工作岗位的劳动力。早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一般都是在完成工业化以后才面临老龄化社会到来的问题,而中国由于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和长期实行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在总体上尚未实现工业化的时候,老龄化社会却过早到来,65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7这一临界点。据1998年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总负担系数已接近50,达到46.50,其中负担少儿系数为35.61,负担老年系数为10.89。也就是说,差不多每一个劳动适龄者都要负担一个少儿或老人的生活(假设老人没有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失业和没有工作岗位的人越多,就业者身上的负担就越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负担也就越重。所以,中国今后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可以说取决于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后起飞的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本和技术上都不存在比较优势,在各种生产要素中,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大概就是充分供给的价格较低的劳务。目前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一般在30-40,对外贸易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出口商品中,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制成品对初级产品的替换,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不到10,但我们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基本上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便是从今后10年的发展来看,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大多数也仍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要实现出口产品中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替代,并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因为这并仅仅取决于中国自身技术的提高和资本的积累,而是取决于你在哪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样,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如何发挥竞争优势的问题,也可以转换为中国如何利用劳动力的问题。利用的好会形成中国的竞争优势,而利用的不好则会成为我们长期的发展瓶颈,就业问题将会长期困扰中国。二、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中国的就业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在于如何形成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效率,以便在国际上具有劳务竞争优势。如果没有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即便是单个劳动力的劳务价格较低,但由于在岗富余人员的存在而使总体劳务价格较高,中国也会丧失在劳务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从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前景并不乐观。1、经济增长的放缓对就业的冲击 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增加,虽然取决于诸多结构性变量,但在中国工业化的过程中,经济增长一直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变量。一般来说,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还可能降低。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这一是因为经济增长的基数扩大了,改革初期的1980年,中国GDP仅有4518亿元,增加几百亿元就可达到10的增长速度,到1990年,GDP达到18598亿元,增长10要增加近2000亿元,而到1999年,GDP达到8万多亿元,增长10要增加8000多亿元;二是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转变以及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使中国不得不放弃过去的外延扩张、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从追求增长速度转而追求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正在从振动波幅较大的高增长时期转到平稳发展的中速增长时期,在这个时期,8的增长率就是相对较高的增长率了。1981-1990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0;而1990年到1997年的7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11.2,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2,就业弹性系数为0.11,平均每年增加800多万个就业岗位。如今后10年按8的GDP年均增长率并仍按0.11的就业弹性计算,那么平均每年仅能增加近600万个就业岗位。就以上假设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弹性来说,这还是一种比较乐观的估计。 事实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其经济起飞时期,10左右的经济年均增长率最多可保持20年,而78的经济年均增长率可保持约40年。在1953-1973年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起飞初期的20年中,韩国的GDP年均增长率是7.5,香港是8.0,台湾是8.2,新加坡(1960-1973年)是9.3 (钱纳里等,19861989:135-138)。在1970-1980年起飞的高峰,韩国GDP的年均增长率是10.1,香港是9.2,台湾是10.1(1970-1981年),新加坡是8.3;而到1980-1993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是9.1,香港是6.5,新加坡是6.9(世界银行,1995:164-165;吴元黎,1989:2)。 20世纪末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给东亚的经济造成严重的硬伤,经济元气的恢复会在一个时期影响经济的增长和就业。当前就业问题特别突出和变得如此尖锐,与经济因亚洲金融风暴而处于低谷也有密切的关系。 2、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对就业的影响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加快,使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日趋强化。在农业领域,大量的人力和畜力耕作被机械耕作取代,在制造业,大量的手工操作过程变成的机器的流水线,即便是在管理领域,电脑的广泛使用使很多人脑的工作岗位缩减。 贝尔教授在27年前写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曾描述了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服务业就业人数超过商品制造业以及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的过程,这在当时对于中国来说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但今天人们已经在密切地关注着中国开始进入的这一过程。对这一以及情况(贝尔,19731996)、里夫金教授在5年前写的劳动的终结一书中,用警世般的语言告诫人们,信息时代的所产生的更加自动化的全球经济,正在使劳动的本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将在21世纪重塑文明,各国首先要面对的根本问题,似乎并不是经济的增长,而是成千万上百万的劳动力找不到需求,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全球的失业陷入最严重的境地,共有8亿多人失业或就业不足(Rifkin,1995)。然而,卡斯泰尔斯教授在4年前写的网络社会的兴起一书,似乎是对这种“人类是否走向无职业社会”疑问的回应,他通过对多国劳动和就业结构长期变化的分析,认为人们没有过于悲观的理由,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现代化曾使英国17801980年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从50下降到2.2,20世纪美国也经历了这一过程,但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创造的全部就业机会从1900年的2700万上升到1994年的1.245亿;在后工业化过程中,服务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了传统工业减少的就业机会;在目前的网络社会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创造的新的就业也应该能够解决失业问题,美国近年来的经济高增长率和低失业率就是佐证(Castells,1996)。对此看法,反对的意见也非常强烈,主要是指责卡斯泰尔斯教授没有充分考虑各国经验和现实的差异。 但是,至少我们不能根据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简单地推定“技术和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大,失业状况就会越加严重”。不过,中国“赶超经济”以及“断裂劳动市场”的特殊性,使得就业领域中的“不乐观”因素和“非常规因素”更为突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农业劳动力还在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工业不是大量吸纳劳动力而是也开始饱和并吐出劳动力,服务业缓慢增长的劳动就业机会,难以容纳同时来自农业和工业的外溢劳动力。 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出现了经济增长和投资的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1980-199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全社会固定投资额年均增长22.9,从业人员就业年均增长3,GDP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为0.32,投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投资增长率)为0.13;1991-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34.7,而同期从业人员年均增长仅为1.65,GDP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下降到0.13,投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下降到0.05。3、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造成的就业压力 尽管中国目前的妇女生育率已经降到1.8左右的更替水平以下,接近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由于过去长期以来人口增长的惯性,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都还处于上升的趋势。无论采取哪一种可能的生育率假设来测算(假定总和生育率在1.622.1之间),在未来的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的局面都是无法改变的前景。中国男1659岁、女165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1995年为7.31亿人,2000年为7.8亿人,2010年达到8.57亿人,2016年达到峰值的8.7亿人。不同的生育率假定,只意味着2016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可能的下降速度的快慢而已。但是,直到2030年,一般情况下劳动年龄人口总供给也不会低于2000年的水平(刘金塘,2000)。如果考虑到提前就业和目前很多职工在退休以后仍然另外从业的现实情况,把劳动力资源的统计口径界定在1565岁年龄段,那么,按此测算,1995年的劳动力资源是8.2亿人,2000年为8.7亿人,2005年将超过9亿,2025年将超过10亿,其后一直到2050年都会保持在10亿以上(张翼,2000)。 2000年中国城镇的劳动力供给过剩状况,较前几年已经更加严重。从目前来看,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78,按0.050.1的经验性就业弹性系数计算,2000年城镇的新增就业机会约400600万个,另外估计职工退休等自然减员因素腾出的就业机会约为300万个,这样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总共约700900万个。然而,2000年城镇新进入劳动年龄的劳动力约为1000万人,估计新增的下岗职工约500600万人,加上1999年结转的劳动力供给1290万人(下岗失业),劳动力的总供给约27902890万人。考虑到城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中还有很多人要进入高等教育或中等技术培训,实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约为60,以及下岗和失业人员实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约为75,实际的劳动力供给在2000万人左右(莫荣,2000)。即便如此,劳动力的实际供给过剩仍高达11001300万人。这还没有考虑因进城民工在城镇的寻求工作而可能增加的几百万人的城镇劳动力供给。4、工资上升、物价下降对就业的影响 根据失业与工资、物价关系的一般均衡规则,失业率与工资价格、商品价格成反比关系,当失业率很高的时候,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状况比较突出,厂商可以用相对较低的工资雇佣到他所需要的职工,而一般工资收入的降低会使一般的商品价格降低;换句话说,一般工资价格水平的降低可能会促使就业的增加和失业率的降低,从而使物价水平的上升得到刺激,在市场的调节下达到一种新的均衡(斯蒂格利茨,1997:59-78)。然而,这种理想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状态,并非现实的实际情况。工资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一样,是与利益格局的变动紧密相连的,而一切与利益格局紧密相连的变量,由于利益各方的相持,都会具有向下的刚性(或粘性)。职工对工资水平的下降会激烈地反对,政府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为了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往往也会采取提高公务人员工资水平和缩短劳动时间的政策,这样反过来会进一步提高工资价格和增加劳动成本,对解决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中国近几年面临着同样的两难选择:一方面,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解决国有企业冗员过多的状况和调整产业结构,采取了减人增效的措施,有大量的职工下岗;另一方面,为了刺激消费市场和增加就业,采取了公务人员提薪和缩短劳动时间的措施,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成本。 这种情况的相持,还有可能引发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双高的“滞胀”局面,即物价在强刺激下升高以后,经济增长率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失业率也高居不下。5、退休人员的谋职对在职职工的压力 为了缓解职工下岗中的利益摩擦和人际矛盾,很多国有部门放松了职工的退休条件,如放宽职工的退休年龄。原来规定职工男60岁、女55岁退休,但很多国有企业把退休年龄放宽到男55岁、女50岁,相当多的国有企业还实行了所谓的“内退”和“内病退”,有的职工40多岁就“退休”了。 目前城镇的离退休、退职人员每年增加150万左右,国有部门全部在职职工与全部离退休、退职人员之比,已从1978年的26:1上升到4:1。 由于企业退休人员相对来说工资水平较低,有些困难的企业,拖欠退休职工退休金的情况也经常存在,加之我国就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国家对退休人员的再就业一向没有明确和严格的限制。根据调查,退休人员再就业和部分兼业的情况还是相当普遍的,这无形中也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退休人员的再就业和部分兼业,应当说是不利有弊,在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当中,很多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到这些企业中去再就业和部分兼职,解决了这些企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对促进这些企业的迅速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退休人员因为已享受原退休单位的退休金和社会保障,他们只要求额外的工资,这样就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对失业和下岗人员的不公平竞争,加大了失业治理的难度。 而且,由于对退休人员的再就业没有严格的限制,促使很多公有部门的技术人员寻求提前退休,以谋求通过退休后的再就业来增加收入,这样就导致退休人员社会保障的负担急剧增加。1980-1997年,离退休、退职人员的保险福利费用总额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从17.7增加到30.4。6、加入WTO后中国就业情况的可能变化 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国的就业来说,既不是“紫气东来”,也不是“洪水猛兽”,实际上在短期内对中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可能比人们一般估计的要小。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其影响的指向性很强。在农业就业方面,影响总体上是负面的,中国的小麦、大米、大豆、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进口配额都将大幅度提高,对美国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平均要降到14.5,而且要取消中国主要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农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工业就业方面,情况比较复杂,中国目前工业产品的平均关税是17,到2005年要降到10。一方面,中国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如服装业、纺织业、建筑业、食品加工业等,加入WTO以后,由于出口配额的放宽和取消,就业会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和仪表工业等,由于国际竞争力较弱,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就业机会可能会相应减少。而高科技产业和电信产业,加入WTO后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的进入,对这些产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市场开放后大量进口产品的拥入,也会影响到这些产业的成长和就业。在服务业方面,一般的商业和服务业会受到刺激而得到发展,就业也会增加,但金融、保险等行业,由于外资的参与竞争,国内相应行业会受到降低管理成本和劳动成本的巨大压力,就业前景很不乐观。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亚洲银行的测算,中国加入WTO后可使GDP增加2.94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新增加400万个就业机会。而据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评估,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农工产品进口的放开,将导致增加1100万人失业,不过数年后,劳动和资本市场将再度充满活力(韩德强,1999)。 其实,关于中国加入WTO以后就业情况的各种预测数据,都还只是一种静态的估计。在这方面,真正的就业前景,将取决于中国劳动力的素质及其劳动成本变动状况。如果中国的劳动力素质、特别是与新兴产业相联系的劳动力素质能有较大改善,而劳动成本能够保持其竞争力,则影响中国就业前景的正面因素就会更多,反之,对中国就业市场影响的负面因素就会更加突出。三、转轨时期劳动关系及劳动地位的变动1、市场化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变化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就业体制的改革以及各种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制度的建立,使中国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和完善,尽管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还远低于商品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根据陈宗胜的研究和测度,在政府行为、商品价格、劳动力、金融、房地产、技术、农业、工业、外贸等9个领域中,从1978/19791997年,商品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提升的最快,从2.25提升到85,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排在第5位,从3.24提升到65(陈宗胜,1999)。 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形成,对企业的劳动关系发生重要影响,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国有企业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初期,一般都是都是签订10年以上的劳动合同,这种合同实际上还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改变原来的固定就业制度。但是,这种初期只是形式的劳动合同,逐步地具有了实质性内容。现在,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行23年合同期甚至1年合同期的办法。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实行一个企业中两种就业制度,老职工和干部管理层实行固定的就业制度,但一般职工都实行市场化的合同聘任制。一方面,国有企业中也有一些职工和技术人员辞职跳槽和“下海”,另一方面,解聘、辞退和不再续签合同对国有企业来说也不再是“体制外”的事。 国有企业的改制和资产重组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最为突出。不管是采取什么形式,出于什么原因,国有企业在转变为非国有性质之后,原来的职工与厂长和经理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就转变为雇员与老板的关系,工会的作用和角色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国有企业因经营等原因造成的职工下岗,实际上多数情况下都成为劳动关系变化的过渡。 国有企业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社会化改革以及住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也进一步地促进了职工的职业自由流动和就业制度的市场化。 但是,随着劳动关系的变化,职工劳动地位的不稳定性显著增加了。由于与市场经济体制配套的劳动岗位竞争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规尚不健全,也出现了一些恶性使用劳动的现象。特别是在使用农民工方面,有的企业雇主无视劳动法的规则,不仅对劳动者没有任何劳动保护,而且随意辞退职工,甚至人为地延长试用期,而试用期一过该加薪和签订劳动合同时就辞退,使很多农民工只能吃“青春饭”,一过青春年龄段,马上就面临被无正当理由辞退的威胁,这种状况使很多企业的劳动关系非常紧张。2、社会结构变迁中劳动地位获得途径的变化 过去在国有企业中,职工的劳动地位一般是比较稳定的,职工一旦被安排到某个工作岗位,其劳动地位基本上就具有了制度化保障。在企业中的工人序列、干部序列还是技术人员序列,也都是相对固定的。在序列之间的跳动,除了特殊的情况,一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职工的晋升一般也都是在本序列的等级中升级。而影响这种升级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不考虑属于干部腐败的“任人唯亲”现象,在最通常的情况下,就是工龄、学历和工作表现。而且,按资排辈的情况非常普遍,对大多数人来说,工龄就是晋级所依赖的最重要的资源。但是,随着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在国有企业中,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个序列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步地被打破。国有企业在改制后,干部的行政序列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有些地区干脆取消了企业的行政级别。现在,技术人员也不再可能仅仅依靠学历来获得和保持相应的劳动地位,实际的才能和对企业的贡献成为决定自身劳动地位的关键性因素。一般职工的工龄在晋级方面已经不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差别扩大了,对于技术工人来说,是技能和经验的竞争,而对于非技术工人来说,则是体力和熟练程度的竞争。在获得和保障劳动地位方面,工龄、身份等“先赋性”因素的影响力在逐步弱化,而技术、智力、创造性、努力程度等“获得性”因素的影响在逐步增强。3、职工下岗中的市场原则与社会稳定原则 职工下岗是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和转换的必然产物,为了强化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解决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的冗员过多问题, 以便使国有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得到发展,减人增效是不得已的选择。但是,职工下岗对于社会和职工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承担着就业和社会稳定的社会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有企业运行的社会成本,也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效率。国有企业的改革,实际上也是要逐步地把国有企业的非经济的社会责任分离出去,交给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来承担。但这个分离和转交的过程,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是比较缓慢的。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逼迫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可能等待,国有企业的职工下岗,也成为在市场原则和社会稳定原则之间的艰难选择。 “下岗”是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和转换的一种特殊的失去就业岗位的过渡形式,现在英文中翻译为“off-stuffs”,以有别于“失业”(unemployment)和“就业不足”(under-employment)。这个概念创立的本身,一方面反映了我们的社会保障体制和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观念都还没有为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大量裁减人员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职工下岗不可能纯粹地仅仅依循市场的原则。 大量的实际调查材料都表明,一方面,在企业层面,职工下岗在总体上依循着市场原则,经营困难、资不抵债、停产半停产、改制和资产重组的国有企业,其下岗职工也就更多,而且下岗职工更少有机会在本企业重新上岗,有的面临破产的企业甚至是全部人员整体下岗;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职工下岗也要遵循社会稳定和关照原有利益格局的原则,很多企业都规定8种人或6种人几种人不下岗,例如男职工55岁以上、女职工50岁以上的不下岗,双职工的只能一方下岗,军属警属不下岗,长期有病的不下岗等等。在职工下岗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一些年龄较大或身体有病的职工,多半实行了“提前退休”、“内部退休”或“内部病退”,对家庭困难、在就业市场上的已经没有竞争能力多数也都给予照顾。 国有企业的福利存量的增量的状况,实际上是决定企业职工下岗形式的关键性因素。对于福利状况还可以的国有企业来说,原有利益格局的均衡具有更强的惯性,为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包下来”、“内部消化”和充分的利益补偿等成本较高的下岗形式;而对于福利状况发生危机的企业,原有利益格局的福利基础已不复存在,统一按市场原则下岗成为不得已的选择,其中有竞争力的职工(年轻的、有技术的、有关系的等等)会更快地转向原单位以外去寻求发展。4、进城民工如何塑造城市劳动力市场 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很艰难的选择:一方面,大家都看到中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情况,扩大内需、节省土地资源、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结构转变等方面的要求,也有待于通过加速城市化来实现;但另一方面,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服务的提供、管理水平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都满足不了加快城市化的要求,大量农村进城务工经商者的拥入,也带来各种相关的社会问题。然而,应当看到,这些问题是我们迟早要面对的,对这些问题要加快解决而不是回避和取消。目前几千万进城的农民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人,一是进城打工的,他们主要从事脏差累苦的工作,与市民很少存在着就业的竞争,而且是很重要的就业空白的填补,在民工返乡的节假日,市民会明显地感到这种填补的不可缺少;二是进城的自我雇佣者,他们也基本上是从事城市青年不屑于干的服务业;三是带资本进城的农民业主,他们的创业增加了城市的服务供给和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进城使城市的就业市场更加具有活力,也更具有竞争性,在民工进入较多的建筑业、装修业、商品零售业、餐饮业和一般服务业,竞争性的就业市场得到更快的发育。而且,随着这种竞争性就业市场的发育,竞争性的就业机制逐步扩展到各行各业内部,城市的各种正式部门,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竞争性的合同聘任制。进城的民工,在不经意中启动和塑造着城市的竞争性就业市场。当然,如何使进城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如何消除进城民工对城市社会可能产生的疏离甚至对抗,如何从管理体制的改革入手来改变把民工进城作为权宜之计的观念,是目前亟待妥善解决的问题。 进城的民工,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是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但与一个过去他们陌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打交道,也往往会出现各种摩擦,有时还会发生社会交往关系的紧张,但世界上任何加速的城市化过程,都不可能是轻歌曼舞的旅游。5、下岗职工在谋职过程中依赖的主要渠道社会网络及其就业取向 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职工的就业主要通过政府和组织的安排。通过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力在谋职过程中依赖的渠道多样化了。迄今为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就业支持网络还很不健全。特别是对下岗职工这类弱势群体就业的社会支持,我们还很缺乏经验,也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社会支持的正式网络。职工下岗后的再就业,大多数要依靠亲友关系等非正式社会网络。根据北京市城市经济社会调查队1999年6月对下岗职工及其家庭的抽样调查,在下岗职工谋职过程中,50.3的人依靠亲戚朋友等非正式社会网络的介绍,22.3的人依靠职业介绍机构、劳务市场、人才交流中心和招聘广告等市场化网络介绍,10.8的人依靠原单位或主管部门等组织网络介绍安排,9.9的人通过街道委员会等社区网络介绍,只有2.3的人依靠再就业服务中心和4.4的人依靠其他渠道(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1999)。这种现象并不只是区域性的,邱海雄等人1997年7月对广州4个老城区下岗职工的调查也表明,下岗职工在谋求再就业的过程中,依靠亲友等非正式社会网络帮助的占47.9,依靠职业介绍所、人才市场和招聘广告等市场化网络帮助的占17.2,依靠原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等组织网络帮助的占25.4,依靠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等社区网络的占9.5(邱海雄等,1998)。亲友关系这种非正式制度在求职中的重要作用,固然可能与中国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有关,但市场渠道的不通畅和转轨时期产生的求职正式制度的缺位,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对于大多数下岗职工来说,通过亲友关系寻找工作,大概是成本最低的求职方式。但是,亲友关系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并非对所有的下岗职工都同样有效,我们对武汉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下岗职工亲友的社会地位对其是否使用社会网络寻找工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亲友社会地位每升高一分(根据回归系数),其使用社会网络的发生比是原来的约1.4倍。另外,亲友社会网络对下岗职工求职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这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增加了其找到工作的机会,但对其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则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下岗职工找到什么工作发生显著影响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因素(教育程度、技术水平)。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我们对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职业声望的15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时,涉及社会关系网络的变量,影响都不显著,只有两个变量的作用是显著的,即受教育年数和技术级别,职工受教育年数每增加一年和其技术级别每上升一个等级(根据回归系数,其再就业的职业声望分数上升7.5分(见本书第 章)。 另外,从下岗职工的就业取向来看,由于多数非国有部门的社会保障支持网比较弱,下岗职工多数还是愿意到社会保障比较健全的国有部门就业,但是,下岗职工认为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改革中已多半转变成非国有部门。根据北京市城市经济社会调查队1999年6月对下岗职工及其家庭的抽样调查,下岗职工愿意到国有单位就业的占67.6,愿意到集体企业就业的占12.2,愿意从事个体经营的占10,愿意到三资企业工作的占5.4,愿意到私营、个体企业工作的占4.4;而下岗职工实际的再就业情况是,到国有单位再就业的占33.1,到集体企业再就业的占15.6,从事个体经营的占20.3,到私营、个体企业再就业的占18.2,到三资企业再就业的占5.7。71.4的下岗职工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是售货员、服务员、普通办事员、单位保洁员、驾驶员等工作(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1999)。6、劳动关系的变化与社会稳定 就业体制改革带来的劳动关系的变化,首先对人们的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原本企业是一个大家庭,而且工人是主人翁,企业领导是公仆,是为大家服务的,可企业一改制,企业领导变成老板,受到裁减的首先是作为主人翁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