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联考试题总分:120分 时量:90分钟 考试时间2019年4月1日由醴陵市一中浏阳市一中株洲市二中株洲市八中株洲市四中攸县一中联合命题 姓名: 考号:卷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6小题65分)1、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种“分封”的变化( )A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 B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有利局面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D更有利于巩固统治2、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他认为( )A分封制优于郡县制B郡县制优于分封制C强调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当时历史客观条件所决定D肯定圣人在制度构建中的智慧3、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注: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因俗而治,保持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反映了( )A元朝加重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剥削和压迫B元朝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C中央政权有效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管控D元朝政府的赋税收入主要来自边远地区4、明初事实证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不能正常运行。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这表明( )A内阁制度是中枢行政体系破坏后的有效修补B皇权由于没有相权的制约而空前强化C内阁制度实质上是丞相制度的复兴D丞相制度的废除是明初政策的重大失误5、罗马法规定,女子出嫁时家长要给予嫁资,一般说来由丈夫享有。妻子在离婚时享有绝对的嫁资返还请求权,但丈夫在返还时,也允许其留下一部分财产用以维持生活,同时,父亲征得女儿同意后也可行使嫁资返还请求权。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A.忽视对女性权利的保护B.追求公平与正义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注重保护私有财产6、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这主要反映了雅典( )A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B居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C演说是公民民主生活的基本内容 D雅典民主流于形式7、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是英国首相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这体现英国( )A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国家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C责任制内阁的重要特点D议会和内阁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8、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什么原则? ()A邦联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C三权分立原则 D民主共和原则9、下图是反映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出德国()A宰相掌握立法权 B议会徒有虚名C德国皇帝没有实权 D代议制民主不健全10、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时就曾指出:“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这是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即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洪秀全的手段错了。”可见,毛泽东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 太平天国未处理好中西方文化关系,排斥传统儒士B. 太平天国全盘西化政策不符合中国国情C.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无法取得农民的支持D. 清政府与外国势力勾结镇压,敌对势力过于强大11、下图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海军机构示意图,由此推断甲午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A. 清政府军事体制的落后 B. 日本舰队数量比中国多C. 中方军事指挥失误、避战自保 D. 日本采用行省制,有利于统一调度海军力量12、 民国建立后,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质反映了辛亥革命( )A. 彻底消除了人们心中的封建意识B. 促进了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C. 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全盘西化D. 使民主共和的目标得以实现13、1915年时任当时驻日公使陆宗舆等人与日本代表签订“二十一条”,五四事件后,浙江海宁宣布开除陆宗舆乡籍,并在陆家门口树立“卖国贼陆宗舆”字样;乡人唾骂不止。而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李鸿章在当时并未收到太多的谴责。陆宗舆受如此不同待遇的主要原因是( )A. 20世纪初东南沿海地区思想解放程度比北方更高 B. 20世纪初中华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C. “二十一条” 比马关条约危害更大D. 近代中国宗族组织发挥重要作用14、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其目的在于( )A. 联合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B. 促进自由平等启蒙思想传播C. 联合各阶级,增强民族凝聚力抵抗外来侵略 D. 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15、如下图所示,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 )“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 导言恩格斯(1895) A马克思主义理论前后矛盾 B恩格斯放弃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目标C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 D资本主义制度已步入穷途末路16、毛泽东论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励,是极其巨大的。其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影响20世纪世界格局C. 大大推动了全球经济联系 D. 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17、1985年6月,在同彭真就立法问题和立法力量的组织问题交换意见时,邓小平提出:“应该搞一个立法咨询机构,吸收全国各方面的专家、教授、学生参加立法工作。”这反映新时期( )A. 全民立法是中国法律发展趋势 B.中国实施三权分立制度C. 中国立法民主化发展趋势 D.新时期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备18、上个世纪中英就香港回归事项的谈判中,英方同意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但对具体时间双方进行多次谈判,中国要求英方国旗在6月30日23时59分58秒降下,但英国只同意在6月30日23时59分59秒。最后英国同意中国方案,但中方保证中国国旗务必是在7月1日的零时零分零秒升起,不得提前。中英“一秒”之争实质是( )A. 中国与英国综合国力较量 B. 中英双方主权之争C. 中国与英国外交策略手段之争 D. 中国与英国国家礼仪之争19.1949年4月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这反映出( )A.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B.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需要国际支持20.1970年国庆大典上,中国政府特意安排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与毛泽东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醒目位置上刊登了毛泽东和斯诺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画像,中国政府此举意在( )A. 展示中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意愿 B. 缓和中国周边紧张局势C. 释放改善中美关系的积极信号 D. 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的统一21.1947年初,斯大林还以尊重的态度评论美国人的选举制度,然而到了9月,他就宣布美国和英国是苏联的头号敌人。这一变化( )A. 说明冷战是由苏联发起的 B. 是对西方国家冷战政策的回击C. 表明斯大林的外交政策缺乏稳定性 D. 体现了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22.有学者说:“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诞生和冷战的爆发,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是一个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欧关系趋于紧张 B. 美苏冷战客观上有利于欧洲一体化C. 美国冷战战略受挫 D. 美苏帮助欧洲实现一体化23.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 )A. 工具种类繁多 B. 生产自给自足C. 注重精耕细作 D. 经济发展迅速24.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B.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雇佣关系逐步普及25.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由对立走向合流 B.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D. 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26.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B加强了中央集权C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卷(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55分)2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25分)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人性本善的哲学传统。在这样的人性论和人文环境中,一方面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因为人心本善的理论预定和圣人崇拜而不被重视,另一方面行政监察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更为可悲的是,这种统治手段并没有上升为一种制度的安排,加以固定下来,它完全仅作为帝王个人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行政监察思想能够推动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而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却日益萎缩并退化、变异为一种特务制度的原因。材料二 西方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到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都确信不疑地认为人性本恶。既然人性本恶,那么权力的腐败和滥用也就无从规避。在此基础上,西方得出政治原罪论:有权的人在行使权力时有一种自私和邪恶的自然本性和犯罪的潜在危险。西方对人的天然不信任迫使西方人时刻保持着对权力的天然警惕。孟德斯鸠警告人们:“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于是洛克说“在一切情况和条件下,对于滥用职权的权力的真正纠正办法,就是用权力对付权力。”这样,西方创造出了基于分权制衡原则的行政监察理论。以上材料均选自屈双湖、胡雪纷基于人性的行政监察思想及其实践分析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把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列在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方案第一条,着眼点就是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其他监督相贯通的监察合力。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选自2018年12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上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影响。(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和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不同之处。(10分)(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国当代应该如何有效加强和健全行政监察?(6分)28、随着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城市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政府对商业管理逐步完善。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州桥“出朱雀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尤以夜市著名,营业“直至三更”。城内著名的“酒楼”,有马行街东货行巷的丰乐楼(原名白矾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此外,“州(指内城)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等等,“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百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宋朝政府在广州最早设置了市舶机构。宋高宗就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徕远人,阜通货贿。”宋端拱二年(989年)规定:“自今商旅出海外蕃国贩易者,须于两浙市舶司陈谍,请官给券以行,违者没入其定货”。明太祖立国之初,即宣布“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其设置市舶司在于“通夷情,抑奸商,悴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据明史职官志记载,明代前期市舶司的职责是“掌海外诸番朝贡、市易之事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明后期随着外商来华增多,官牙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牙行从市舶司中独立出来,牙行逐渐被专营进出口货物的广东三十六行代替,市舶制度的重要职能之一海外贸易的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 摘编自夏秀瑞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和商业发展的特点?(8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设置市舶机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分)并指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2分)29、长江流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重要地区,其中涉及的重要城市和地区主要有:遵义、重庆、武汉、大别山、湘赣边、井冈山、南昌、瑞金、南京、上海。请你围绕这些地区或城市,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选取二至三个城市或地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清楚,史论结合,阐释充分。12分)湖南省湘东六校2019年上期高一联考历史参考答案解析1、答案:D 解析商周时期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故A、B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题干表明这种变化打破了原有部落分布,加强了周王室对核心地区的控制,故选D。2、答案:C 解析题干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排除A、B。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故选C。D项曲解材料。3、答案:C 解析题干只是强调边远地区也要像内地一样照常纳税,说明中央政权实际管控了这些地区。故选C,不是说比内地赋税更繁重,也不是说税收主要来自边疆地区,排除A、D;B无法体现。4、答案:A 解析题干表明在废除丞相度后内阁兴起的必要性,故选A;B项材料无涉及;C项违背史实。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置类似辅政机构的必要性,而不是废除丞相制度的弊端。5、答案:B 解析罗马法对嫁资的合理规定体现了其公平正义和理性,故选A,其它选项都无法从材料得出。6、答案:A 解析题干中“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表明公民在民主决定城邦事务时有时会草率行事,故选A。B项本身说法错误。C项不合史实。D说法错误。7、答案:C 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表现是权利法案的颁布,排除A;材料无国王权力变化的内容,排除B;题干重点强调的是议会和内阁相互制约的关系,符合责任制内阁运行的特点,故选C。D言之过重。8、答案:B 9、答案:D 解析抓住“实质”,故选D。A、B、C不符合史实。10、答案:A 解析材料从天主教与传统儒家思想之间巨大冲突角度说明太平天国借上帝教打压儒家知识分子,使人才流失,分析太平天国的局限性,故选A。太平天国并未全盘西化,故B错误;拜上帝教有利于发动农民革命,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11、答案:A 解析此图反映了中日海军机构体制不同,多元化机构,使中国海军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具有浓厚的私属性和派系特征,影响军队的战斗力,而日本用海军省统一指挥联合舰队,战斗力提高,故选A。本图无法反映中日舰队的数量多少,故B错误;C符合史实,是现象,但不是重要原因;日本海军省不是行省,故D错误。12、 答案:B 解析A项“彻底”表述太过绝对,故A项错误;社会生活变迁是思想变化的结果,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全盘西化,故C项错误;民主共和目标实现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3、答案:B 五四运动前后,民主爱国思想传播,近代教育发展,知识分子与民众关注国家前途命运,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故选B。A无法体现。危害大小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D不符合题意。14、答案:C 解析结合陕甘宁边区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抵制日本侵华中共调整政策,故C项正确;赋予地主有平等权利说明并不是要反对国民党,故B错误;C、D不符合抗日战争时期时代特征,C、D错误。15、答案:C16、答案:B 解析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故A错误;B是俄国十月革命世界意义,故符合题意,B项正确;十月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无关,故C错误;俄国社会伟大变革属于国内意义而非世界意义,故D项错误。17、答案:C 解析材料指对立法进行监督并吸取各方意见,体现立法过程的民主性,故C正确;“吸收全国不同职业人群意见”不代表全民参与立法,故A错误;立法有咨询机构不同于三权分立,中国是民主集中制,故B错误;没有体现立法完备,故D错误。18、答案:B19、答案:B 解析 “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表明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项符合题意;此时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故A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70年代,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20.答案C 解析 中国无意与美国平起平坐,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为了寻求新的外交战略平衡点中国有意改善中美关系,故C项正确; 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是中国的长远目标,与题意不符合。21.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斯大林对美国的态度由友好向敌视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邱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及杜鲁门阐述美国的外交战略密切相关,是对西方国家冷战政策的回击,故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合;此时两大军事集团尚未形成,故D错误。22.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学者认为超级大国的诞生和冷战的爆发对欧洲一体化具有推动作用,即美苏冷战客观上促进了欧洲一体化,故B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无法看出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美国的冷战战略,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和材料主旨。2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解读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故C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农业工具种类繁多的结论,故A错误;B、D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24.答案A解析 “以银代役”反映工匠的人身束缚削弱,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C项错误;这种关系不是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25.答案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分子与商人既非对立,也非合流的关系,故A项错误; B项有违史实,说法错误;根据材料“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结合所学,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等级观念,故C项正确;“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26. 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不抑土地兼并带来经济发展的景象,可知允许土地私有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口增长,农业发展,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私有带来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体现导致社会矛盾恶化,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人口增加和农业发展,没有体现农民赋税减轻,故D项错误。27、(1)影响:积极:一定程度上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治清明;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逐渐发展成为加强君主专制的工具;不能从根本上制约和防止官僚队伍的腐败;起不到真正的监察作用。(积极或消极方面任写三点给9分,其它答案采意给分。)(2)不同之处:中国:行政监察不受社会重视;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和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没有形成系统的行政监察制度;封建社会后期日益萎缩,演变成特务制度。(6分)西方:形成了系统的行政监察理论;推动了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4分)(3)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强化权力制约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