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_试验室仪器设备自校规程_第1页
设备管理_试验室仪器设备自校规程_第2页
设备管理_试验室仪器设备自校规程_第3页
设备管理_试验室仪器设备自校规程_第4页
设备管理_试验室仪器设备自校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JSC勉县安厦建材实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04#版次:第一版试验室仪器设备自校规程编写: 审核: 批准: 颁布日期:2012年11月05日 实施日期:2012年11月15日勉县安厦建材实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 言为保证我公司建材检测的质量的要求,提高我公司实验室检测水平,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建设工程质量特组织我公司有关人员组织编制了实验室仪器自校规程。本规程的编制,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目 录水泥胶砂试模校验方法001水泥沸煮箱校验方法006雷氏夹校验方法008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方法010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校验方法013卵石或碎石针状规准仪校验方法015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017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019混凝土振动台校验方法021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标准筛校验方法023建设用砂试验标准筛校验方法025砂浆稠度仪校验方法027砂、石容量筒校验方法029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校验方法031试验室用砂浆搅拌机校验方法033切土环刀校验方法035击实仪校验方法037钢筋冷弯弯芯校验方法040水泥胶砂试模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水泥胶砂试模的检验。1 概述水泥胶砂试模是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17671-1999的专用模具。水泥胶砂试模是由底座、隔板和端板组成的三联模(一个模具成型三个试块)。2 技术要求2.1 试模加工面应光滑、无气孔、整洁、无粗糙不平现象。2.2 试模的侧板和端板应由硬质钢材制造,底座可用铸铁或铸钢制造。组装后试模的模腔尺寸长(1600.8)mm,宽(400.2)mm,深(40.10.1)mm。2.3 试模质量:(6.250.25)kg。2.4 试模组装后,内壁各接触面应相互垂直,垂直公差不大于0.2mm。2.5 端板与隔板工作面平面公差不大于0.03mm。2.6 试模组装应紧密,隔板不倾斜晃动,紧固后隔板与底板的间隙应小于0.05mm,且在试件成型时不出现漏浆现象。3 校验条件3.1 检验用的仪器设备3.1.1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3.1.2 钢直尺;3.1.3 刀口尺;3.1.4 普通级塞尺 厚度0.020.1mm;3.1.5 垂直公差专用检具;3.1.6 台秤或电子秤,分度值不大于5g;3.2 水泥胶砂试模应在(202) 的室内检验。4 校验项目4.1 外观、资料4.2 试模尺寸4.3 试模质量4.4 试模内表面平面公差4.5 试模垂直公差4.6 隔板与底板的间隙5 校验方法5.1 按技术要求对试模的外观和资料进行检查。5.2 用游标卡尺对试模的有效尺寸进行测量。长应在宽度方向的两端检测两点,取平均值;宽、深在长度方向两端和中间检测三点,取平均值。5.3 用台秤或电子秤检测试模质量。5.4 用刀口直尺和塞尺对试模内表面、端板和底座测量平面公差。5.5 用垂直公差专用检具、塞尺测量组装后的试模的垂直公差,分别检测底座与端板、底座与隔板、隔板与端板各一点。5.6 隔板与底板的间隙用塞尺检测。5.7 将装满水泥胶砂的试模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在振动台上振动台上振30s,检查是否由漏浆现象。6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7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半年。8 校验记录水泥胶砂试模校验记录表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校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校验数据结 果测值平均值试 模 外 观 试模加工面应光滑、无气孔、整洁、无粗糙不平现象。试模尺寸长mm1600.8mm宽mm 40m0.2mmmm深mm 40.10.1mmmm试 模 质 量kg6.250.25试模内表面平面公差mm0.03试模垂直公差底座与端板mm0.2底座与隔板mm隔板与端板mm试模隔板与底板的间隙mm0.05校验结论 核验:校验: 校验日期: 年 月 日水泥沸煮箱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水泥沸煮箱的校验。1 概述沸煮箱是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测定水泥安定性的一种专用器具。2 技术要求2.1 仪器外观完好、无锈蚀、无漏水现象;2.2 仪器应有接地线,沸煮箱、程控器不得漏电;2.3 程序控制器控制时间为:加热至沸腾时间(305)min;维持沸腾时间(1805)min。3 校验项目及条件3.1 校验项目3.1.1 外观3.1.2 漏电校验3.1.3 程序控制器控制时间校验3.2 校验用器具3.2.1 电子计时表或秒表3.2.2 标准温度计3.2.3 电笔4 校验方法4.1 外观检查:通过目测查看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有无锈蚀,有无漏水现象。4.2 沸煮箱、程控器有无漏电:采用电笔测试。4.3 程控器控制时间:采用温度计测温,计时表或秒表计时,准确测出加热至沸腾时间和维持沸腾时间。5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6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一年。7 校验记录水泥沸煮箱校验记录表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校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校验数据结果外观仪器外观完好,无锈蚀、无漏水现象仪器漏电测试仪器应有接地线沸煮箱、程控器不得漏电程序控制器 控制时间测试1 加热至沸腾时间min3052 维持沸腾时间min1805校验 结论 核验: 校验: 校验日期: 年 月 日雷氏夹校验方法1 概述雷氏夹是GB/T1346-2001测定水泥净浆安定性的一种专用器具之一。2 技术要求2.1 雷氏夹应由铜质材料制成,外表光滑,无变形。2.2 环模内径(301)mm,高(301)mm,壁厚(0.50.05)mm, 开口缝宽1.0mm。2.3 指针长(1501)mm,间距(101)mm,针直径(2.00.2)mm。2.4 校验时两指针针尖距离增加范围为(17.52.5)mm。且能恢复至原来状态。3 校验项目及条件3.1 校验项目3.1.1 外观3.1.2 雷氏夹尺寸3.1.3 针距及状态3.2 校验用器具3.2.1 游标卡尺3.2.2 钢直尺3.2.3 塞尺3.2.4 雷氏膨胀测定仪3.2.5 砝码:300g4 校验方法4.1 外观检查:雷氏夹应由铜制材料制成,外表光滑,无变形。4.2 用游标卡尺测量环模尺寸及指针的直径。4.3 用塞尺测量开口缝宽。4.4 用钢直尺测量指针长度。4.5 用雷氏膨胀测定仪进行校验。将雷氏夹竖直放在测定仪的模座上,从膨胀值标尺上读出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d1)。再将雷氏夹一根指针的根部悬挂在测定仪的悬丝上,在另一根针尖根部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测量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d2)。去掉砝码再测量两指针针尖的距离(d3)。测试两次,取平均值。d3与 d1相同。5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6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一年。7 校验记录8雷氏夹校验记录表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校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校验数据结果测值平均值外 观目测铜质材料,外表光滑,无变形环模尺寸内径mm301壁厚mm0.50.05高度mm301开口缝宽mm1.0指针尺寸长度mm1501直径mm2.00.2针尖间距(d1)mm101挂砝码后针尖距离(d2)mm取砝码后针尖距离(d3)mm针尖距离增加距离d2-d1mm17.52.5校验结论 核验: 校验: 校验日期: 年 月 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校验。1 概述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是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01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的专用仪器。2 技术要求2.1 滑动杆表面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紧涩和旷动现象。2.2 标尺读数和刻度范围下落距离为070mm,标尺刻度清晰,位置固定并挺直。2.3 试杆、试针的同轴度:在试杆、试针与底座平面接触情况下,试杆、试针的同轴度1.0mm。2.4 滑动杆直径为11.9311.98mm。2.5 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有效长度为(501)mm,由直径(100.5)mm的圆柱形耐腐蚀金属制成。2.6 测定凝结时间用试针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1)mm、终凝针为(301)mm、直径为(1.130.05)mm的圆柱体。2.7 终凝针上安装的环形附件,顶部外径(3.30.1)mm,低部外径(50.1)mm,高度(6.40.1)mm,环形附件平面与针头的距离为0.50mm,并且环形附件与试针应焊接牢固。2.8 滑动杆与试杆、滑动杆与试针的总质量均为300g1g。2.9 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试模为高(400.2)mm、顶内径(650.5)mm、底内径(750.5)mm的截顶圆锥体。3 校验项目及条件3.1 校验项目3.1.1 外观与材质3.1.2 滑动杆、试杆、试针及环形附件尺寸3.1.3 滑动杆与试杆、滑动杆与试针的总质量3.1.4 试杆、试针同轴度3.1.5 截顶圆锥体试模尺寸3.2 校验用器具3.2.1 天平:称量500g,感量0.1g;3.2.2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3.2.3 塞尺。4 校验方法4.1 外观检查:通过目测、手动进行2.12.2条校验。4.2 滑动杆、试杆与试针直径、长度及环形附件的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将一块平整的玻璃板放在已安装终凝用试针的测定仪底座上,缓缓放下滑动杆,使终凝用试针与玻璃板接触,用0.5mm塞尺检测环形附件平面与针头的距离。4.3 滑动与试杆、滑动杆与试针的总质量用天平称量。4.4 同轴度的检测4.4.1 试杆同轴度的检测在滑动杆下端上装上试杆,固定,在底座上放一块玻璃板,取两张白纸,中间夹一张复印纸一并放在玻璃板上。将滑动杆放下,使试杆与纸接触,然后用手轻轻转动滑动杆一周,此时试杆在纸上划出一个圆圈。用游标卡尺检测圆圈的直径扣除试杆的直径后除以2即为试杆的同轴度。平行测定两次,取平均值。4.4.2 试针同轴度的检测在滑动杆下端装上试针,按4.4.1步骤测定,使试针的针尖在纸上划出一个圆圈,用游标卡尺测量的直径,扣除试针的直径后除以2即为试杆的同轴度。平行测定两次,取平均值。4.5 截顶圆锥体试模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深度,试模上、下口内径用游标卡尺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测量取平均值。5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6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一年。7 校验记录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记录表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校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校验数据结果测值平均值外 观目测滑动杆表面光滑,能自由下落,无紧涩和旷动现象。同轴度试杆mm1.0初凝针mm1.0终凝针mm1.0滑动杆尺寸直径mm11.9011.98试杆与试针尺寸试杆长度mm501直径mm100.5初凝针长度mm501直径mm1.130.05终凝针长度mm301直径mm1.130.05环形附件高度mm6.40.1顶部外径mm3.30.1底部外径mm50.1终凝针端部露出环形附件长度mm0.5滑动部分 总质量滑动杆与试杆总质量g3001滑动杆与初凝针的总质量g3002滑动杆与终凝针的总质量g3003截顶圆锥体试模尺寸顶内径mm650.5底内径mm750.5高mm400.2校验结论 核验: 校验: 校验日期: 年 月 日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及检修后的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校验。1 概述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是普通砼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进行碎石或卵石压碎指标值指标试验的专用设备。2 技术要求2.1 圆筒、底盘、加压头、提手及手把焊缝均应打磨光滑、平整。2.2 钢制圆筒,外径172mm,内径152mm、高125mm。外壁光滑镀铬。顶面与底面平行且垂直筒轴线。2.3 钢制底盘;外径182mm、内径172mm、高20mm、底深10mm。底外壁光滑镀铬。底内外壁平行,底壁与底面垂直。底外周相对两侧安有直径为8mm的钢制提手。2.4 钢制加压头:压头底部直径150mm、高50mm,压头上部直径60mm、高50mm,并在相对两侧安有直径为8mm的钢制手把,其总长150mm,顶面与底面平行、光滑、平整,并与压头轴线垂直,表面镀铬。3 校验项目及条件3.1 校验项目及条件3.1.1 外观检查3.1.2 几何尺寸3.2 校验用器具3.2.1 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3.2.2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3.2.3 直角尺。4 校验方法4.1 目测和触摸各表面及焊缝是否光滑、平整,外表是否镀铬。4.2 用钢直尺测量各部分的高度、深度,各测两次,取算术平均值。4.3 用游标卡尺测量各部分的外径、内径、壁厚,各测两次,取算术平均值。4.4 用直角尺测量需要平行的各面是否平行及与轴线是否垂直。5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6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一年。7 校验记录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校验记录表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校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校验数据结果测值两次测值平均值外观目测触摸内外表面及焊缝光滑、平整,外表镀铬;顶、底面平行,顶、底面与轴线垂直。几何尺寸圆筒外径mm172内径mm152高度mm125底盘外径mm182内径mm172高度mm20深度mm10压头底部直径mm150底部高度mm50上部直径mm60上部高度mm50底盘提手直径mm8压头手把直径mm8压头手把全长mm150校验结论 核验: 校验: 校验日期: 年 月 日卵石或碎石针状规准仪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及检修后的卵石或碎石针状规准仪校验。1 概述碎石或卵石针状规准仪是普通砼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和建筑用卵石、碎石GB 14685-2001进行碎石或卵石针状含量试验的专用仪器。2 技术要求2.1 针状规准仪底板长348.7mm、宽20mm、厚5mm。2.2 针状规准仪柱直径6mm。2.3 针状规准仪柱间距分别为82.8mm、69.6mm、54.6mm、42.0mm、30.6mm、17.1mm。2.4 底板与规准柱应平直、光滑、表面镀铬。每根柱垂直底板、焊接牢固且无焊痕。3 校验项目及条件3.1 校验项目3.1.1 外观3.1.2 尺寸3.2 校验用工具3.2.1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3.2.2 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0mm。3.2.3 直角尺。4 校验方法4.1 目测和触摸是否光滑、平直、是否镀铬,有无锈蚀及焊疤,焊接是否牢固。4.2 用钢直尺测量底板长、宽、厚和规准柱间距。4.3 用游标卡尺测量规准柱直径,精确至0.1mm。4.4 用直角尺测量规准柱是否垂直底板。5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6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一年。7 校验记录碎石或卵石针状规准仪校验记录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校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校验数据结果外观底板与规准柱应平直、光滑、表面镀铬,每根柱垂直底板、焊接牢固且无焊痕。尺 寸底板长mm348.7宽mm20厚mm5规准柱直径mm6间距mm82.8mm69.6mm54.6mm42.0 mm30.6mm17.1规准柱是否垂直底板垂直校验结论 核验: 校验: 校验日期: 年 月 日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试模的校验。1 技术要求1.1 内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砂眼或缺陷、裂纹及划痕。1.2 内部尺寸误差不得大于公称尺寸的0.2%。1.3 相邻面夹角为900.3。1.4 连接面缝隙不得大于0.2mm。1.5 内表面平整度100mm不大于0.04mm。2 校验项目及条件2.1 校验项目2.1.1 不平整度2.1.2 相邻面不垂直度2.1.3 内部尺寸2.2 校验用器具。2.2.1 万能角度尺。2.2.2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2.2.3 塞尺。2.2.4 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lmm。3 校验方法3.1 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试模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部位测量试模内部表面的不平整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3.2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试模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3.3 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试模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5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3个月。6 校验记录混凝土试模校验记录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项 目校 验 数 据结果外观内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砂眼、裂纹、划痕 不平整度垂直度内部尺寸校验结论:校 验 员: 核 验 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坍落度筒的校验。1 技术要求1.1 坍落度筒应为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内壁光滑、无凹凸部位。1.2 坍落度筒筒外上端三分之二高处应安两个把手,下端应有脚踏板。1.3 坍落度筒的内部尺寸为:底部内径 (2002)mm顶部内径 (1002)mm高 度 (3002)mm筒壁厚度 不小于1.5mm1.4 钢制捣棒直径16mm,长(6005.0)mm,表面光滑,端头应磨圆。2 校验项目及条件2.1 校验项目2.1.1 外观检查2.1.2 筒各部位尺寸检查2.2 校验用器具2.2.1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2.2.2 钢直尺:500mm,分度值1mm。2.2.3 直角尺。3 校验方法3.1 目测检查内壁是否光滑,有无凹凸部位。3.2 用钢直尺测量两个把手是否在筒外上端三分之二高度处。测量捣棒长度。3.3 用游标卡尺测量筒壁厚度及捣棒直径,测量筒底及顶部内径和高度尺寸,各部位应测量3点,取平均值,准确至1mm。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5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6个月。6 校验记录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记录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项 目校 验 数 据结 果外 观1、内壁是否光滑:2、把手、脚踏板位置是否正确:3、捣棒是否磨圆:尺 寸1、壁 厚 mm2、底部内径 mm3、顶部内径 mm4、高 度 mm5、捣棒长度 mm 6、捣棒直径 mm 校验结论:校 验 员: 核 验 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混凝土振动台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振动台的校验。1 技术要求1.1 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等。1.2 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1.3 外表应平整光洁,台面应水平。在启动、工作、停机时均振动平稳,声音正常。1.4 电气控制系统应安全可靠,必须具备短路、过载及漏电保护装置。1.5 在空载条件下,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振幅应为(0.50.02)mm,台面振幅的均匀度不大于15。1.6 振动台负载与空载时,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振幅之比不小于0.7。1.7 振动台在空载条件下,频率应为(503)Hz。1.8 台面尺寸偏差为:5mm。2 校验项目及条件2.1 校验项目2.1.1 外观2.1.2 性能测试2.2 校验用器具2.2.1 二级测振仪。2.2.2 钢卷尺:测量范围2m,分度值1mm。2.2.3 万用表。3 校验方法3.1 用目测和查阅对外观和资料检验。3.2 用万用表检验接地保护装置。3.3 用测振仪检测振动台的垂直振幅。垂直振幅测点,应在振动台台面四角各选一点,每边中间位置各选一点,台面中心一点,共9个测点。启动振动台,待运转平稳后,按选定测点进行测量。台面振幅的不均匀度N按下式计算,即N=(max/A)100式中,max同次测量中各点振幅与台面中心点振幅的最大偏差,mm;A台面中心点的振幅,mm。 3.4 测定振动台负载台面中心垂直振幅时,其负载为三组装满混凝土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启动振动台,待运转平稳后,测量振动台中心点的振幅。 3.5 振动频率采用测振仪测定。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5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6个月。6 校验记录混凝土振动台校验记录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项 目校 验 数 据结 果外 观1、应有铭牌、合格证、说明书2、外表光洁,启动、工作、停机应平衡,声音正常空载振动频率与振幅1、振动频率: Hz2、中心垂直振幅: mm3、振幅的均匀度: %负载与空载中心垂直振幅比台面尺寸(mm)校验结论:校 验 员: 核 验 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标准筛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建筑用卵石、碎石试验筛的校验。1 技术要求1.1 外观整洁,有型号、规格、制造厂、有出厂合格证。1.2 筛框平整光滑,并且能方便地与筛框基本尺寸相同的其他筛、盖、接料盘等套叠在一起。筛网与筛框间的连接能防止待筛物料的泄漏。1.3 筛框内径为3005mm。1.4 建筑用卵石、碎石方孔筛筛孔尺寸及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筛孔尺寸(mm)允许偏差(mm)筛孔尺寸(mm)允许偏差(mm)90.00.8026.50.3575.00.7019.00.3063.00.6016.00.2753.00.559.500.2137.50.454.750.1431.50.402.360.112 校验项目及条件1.1 校验项目1.1.1 外观1.1.2 筛框内径1.1.3 筛孔尺寸1.2 校验用器具1.2.1 刻度放大镜:放大倍数40倍,测量精度0.01。1.2.2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3 校验方法3.1 对试验筛进行外观和资料检查。3.2 用游标卡尺测量筛框内径。3.3 9.50mm及以上筛用游标卡尺测量筛孔尺寸,测孔数应不少于总数的20。9.50mm以下筛用刻度放大镜检测筛孔尺寸,测孔数应不小于40个。以各种孔径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表示相应孔径的偏差范围。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5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6个月。6 校验记录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标准筛校验记录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项 目校 验 数 据结 果外 观1、表面光洁、铭牌、合格证:2、筛框与筛网连接:3、筛框内径_mm筛孔尺寸边长(mm)实测值(mm)边长(mm)实测值(mm)90.0_26.5_75.0_19.0_63.0_16.0_53.0_9.50_37.5_4.75_31.5_2.36_校验结论:校 验 员: 核 验 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建设用砂试验标准筛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建筑用砂试验筛的校验。1 技术要求1.1 外观整洁,有型号、规格、制造厂、有出厂合格证。1.2 筛框平整光滑,并且能方便地与筛框基本尺寸相同的其他筛、盖、接料盘等套叠在一起。筛网与筛框间的连接能防止待筛物料的泄漏。1.3 筛框内径为(3005)mm或(2005)mm。1.4 建筑用砂方孔筛筛孔尺寸及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筛孔尺寸(mm)允许偏差(mm)筛孔尺寸(mm)允许偏差(mm)9.50.300.60.0214.750.150.30.0122.360.080.150.0061.180.042 校验项目及条件2.1 校验项目2.1.1 外观2.1.2 筛框内径2.1.3 筛孔尺寸2.2 校验用器具2.2.1 刻度放大镜:放大倍数40倍,测量精度0.01。2.2.2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3 校验方法3.1 对试验筛进行外观和资料检查。3.2 用游标卡尺测量筛框内径。3.3 用刻度放大镜检测筛孔尺寸,测孔数应不小于40个。以各种孔径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表示相应孔径的偏差范围。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5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6个月。6 校验记录建设用砂试验标准筛校验记录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项 目校 验 数 据结 果外 观1、表面光洁、铭牌、合格证:2、筛框与筛网连接:3、筛框内径_mm筛孔尺寸边长(mm)实测值(mm)9.50_4.75_2.36_1.18_0.600_0.300_0.150_校验结论:校 验 员: 核 验 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砂浆稠度仪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砂浆稠度仪的校验。1 技术要求1.1 带动刻度盘的齿条应清洁,无变形。1.2 刻度盘位置固定,刻度线应清晰,无变形。1.3 滑杆及试锥表面应平直光滑,依靠自重自由下落,不得有紧涩和旷动。1.4 试锥与滑杆总质量(3002)g。1.5 试锥尺寸:高(145l)mm,锥底直径(75l)mm,锥角(301)。1.6 在试锥与底座平面接触的情况下,试锥的最大偏离度不超过1.5mm。1.7 圆锥形金属筒尺寸:高度(1802)mm,锥底直径(1502)mm。2 校验项目及条件2.1 校验项目2.1.1 外观检查2.1.2 检查试锥和滑杆总质量2.1.3 测量试锥及圆锥形金属筒的尺寸2.2 校验用器具2.2.1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2.2.2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2.2.3 万能角度尺。3 校验方法3.1 外观检查:技术要求中1.1、1.2、1.3条通过目测和手动的方法检查。3.2 用天平称量试锥和滑杆的总质量。3.3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锥尺寸及圆锥形金属筒的尺寸。3.4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试锥偏离度。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5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6个月。6 校验记录砂浆稠度仪校验记录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项 目校 验 数 据结 果1、外观1、齿条是否清洁、变形情况2、刻度盘固定、清晰、变形情况3、滑杆及试锥光滑、下落情况2、试锥垂直度最大偏离度 mm3、试锥尺寸高 mm直径 mm4、试锥与滑杆总质量(g)5、金属筒尺寸锥底直径 mm高 mm校验结论:校 验 员: 核 验 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砂、石容量筒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砂、石容量筒的校验。1 技术要求1.1 应有产品合格证。1.2 外表应光洁,无凹凸部分,有一定刚度,且不漏水。1.3 容量筒体积有1L、10L、20L、30L,各筒规格见下表:容积(L)容量筒规格(mm)筒壁厚度(mm)内径净高110810921020829422029429433036029442 校验项目及条件2.1 校验项目2.1.1 外观2.1.2 容积2.1.3 规格尺寸2.2 校验用器具2.2.1 游标卡尺:量程400mm,分度值0.02mm。2.2.2 台秤。2.2.3 水:(205)。3 校验方法3.1 目测和手摸是否光滑,并检查刚性。3.2 用游标卡尺测量筒壁厚、内径、高度。3.3 装水检查是否渗漏。3.4 容量筒容积的校正:以温度(205)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其质量。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V=m2-m1式中,V容量筒容积;m1容量筒和玻璃板质量;m2容量筒、水和玻璃板质量。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5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6个月。砂、石容量筒校验记录 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项 目检 验 数 据结 果外 观1、产品合格证2、外表应平整光洁,无凹凸部分1L内径: mm;净高: mm壁厚: mm;容积: L10L内径: mm;净高: mm壁厚: mm;容积: L20L内径: mm;净高: mm壁厚: mm;容积: L30L内径: mm;净高: mm壁厚: mm;容积: L校验结论:校 验 员: 核 验 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的校验。1 技术要求1.1 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等。1.2 外观应整洁,启动、关闭平稳。1.3 控制器操作应灵活,电器、电路应有安全保护装置。1.4 满载停机后再启动,应能正常运转。2 校验项目及条件1.1 校验项目1.1.1 外观1.1.2 搅拌机性能测试1.2 校验用器具1.2.1 万用表。1.2.2 秒表。1.2.3 台秤:称量50kg,感量50g。3 校验方法3.1 用目测和查阅对外观和资料检验。3.2 用万用表检验接地保护装置。3.3 按技术要求进行搅拌机操作,用台秤称料投入搅拌机,检验满载停机后再启动的运转情况。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5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6个月。6 校验记录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校验记录 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项 目 校 验 数 据结 果外 观1、是否有铭牌、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2、外表是否整洁3、启动、关闭是否平稳4、控制器操作是否灵活5、电器电路是否有安全装置性能测试满载停机再启动,能否正常运转校验结论:校 验 员: 核 验 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试验室用砂浆搅拌机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试验室用砂浆搅拌机的校验。1 技术要求1.1 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等。1.2 外观应整洁,启动、关闭平稳。1.3 控制器操作应灵活,电器、电路应有安全保护装置。1.4 满载停机后再启动,应能正常运转。2 二 校验项目及条件1.1 校验项目1.1.1 外观。1.1.2 搅拌机性能测试。1.2 校验用器具1.2.1 万用表。1.2.2 秒表。1.2.3 台秤:称量50kg,感量50g。3 校验方法3.1 用目测和查阅对外观和资料检验。3.2 用万用表检验接地保护装置。3.3 按技术要求进行搅拌机操作,用台秤称料投入搅拌机,检验满载停机后再启动的运转情况。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5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6个月。6 六 校验记录试验室用砂浆搅拌机校验记录 送校部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项 目 校 验 数 据结 果外 观1、是否有铭牌、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2、外表是否整洁3、启动、关闭是否平稳4、控制器操作是否灵活5、电器电路是否有安全装置性能测试满载停机再启动,能否正常运转校验结论:校 验 员: 核 验 员:校验日期: 年 月 日切土环刀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制造的和使用中的切土环刀的校验。1 概 述切土环刀是土工仪器(固结仪、渗透仪、膨胀仪等)配套用的主要部件,为了适合各类仪器的要求,已制定了行业标准切土环刀SD 191-86。2 技术要求2.1 切土环刀应选用耐腐蚀、耐磨损的不锈钢等材料制造。对带边式环刀也允许用黄铜材料。2.2 刀口处应无碰伤,电镀层应表面色彩一致,不允许有斑痕和起皮等影响质量的现象。表面粗糙应为Ra3.2。2.3 内直径允许相对误差应为0.8。外直径相对误差应小于-1,高度相对误差应小于2.5。2.4 同轴度应小于0.06mm。3 校验条件3.1 千分卡尺:量程0200mm,分度值0.01mm。3.2 量规:(61.80.049)mm;(79.80.080)mm。3.3 深度卡尺:0300 mm,分度值0.01 mm。3.4 百分表:05 mm,分度值0.01 mm。3.5 粗糙度标准对比样块:四等一级。4 校验项目和校验方法4.1 通过目测和标准样块对比,按本方法要求第2.1条和第2.2条检查环刀外观质量及粗糙度。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其它项目的校验。4.2 环刀尺寸校验4.2.1 内直径校验 将孔用量规轻轻放入环刀内侧,以孔用量规过端及止端检验内直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