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褐蛋鸡饲养的一些观点.ppt_第1页
正大褐蛋鸡饲养的一些观点.ppt_第2页
正大褐蛋鸡饲养的一些观点.ppt_第3页
正大褐蛋鸡饲养的一些观点.ppt_第4页
正大褐蛋鸡饲养的一些观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正大褐蛋鸡饲养的一些看法,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张验军 TEL:2,蛋鸡高产的主要因素,营养,防疫,环境,品种,3,品种是蛋鸡高产的基础,4,正大褐与海兰褐商品代性能对比,5,高产蛋鸡的要求,现代育种的趋势 鸡体重愈改愈小 鸡体应激加大 总产蛋重愈产愈多 饲料报酬愈来愈高 高产稳产的条件 稳定适宜的环境 平衡稳定的营养 健康优质的青年鸡 均匀有效的抗体,6,目录,正大褐蛋鸡的环境控制 关于均匀度的管理 正大褐蛋鸡培育的营养要求 关于卫生防疫和免疫的一些看法,7,正大褐蛋鸡的环境控制,8,自然开放冬冷夏热,我们要建的鸡舍是这样吗?,传统型鸡舍,9,这样的环境谁给你产蛋,10,鸡舍、设备、技术没有标准,七十年代的设备,11,育雏育成舍,产蛋舍,老少同住能不发病吗?,12,艰苦奋斗的典范,13,改进型鸡舍,增加了湿帘降温,效果会明显吗?,14,改进型鸡舍,形同虚设,白花冤枉钱,15,现代标准化鸡舍,16,叠层笼养蛋鸡设备,17,舍内空气中氧气含量19.5% 二氧化物含量0.3% 一氧化物含量10ppmm 舍内空气中氨气含量10ppm 舍内可吸入粉尘3.4mg/m3; 舍内温度满足鸡群舒适需要 舍内湿度满足鸡群舒适需要,1、空气质量标准的总体要求,高产蛋鸡最适的环境要求,18,2、房屋建筑的标准要求,墙壁、屋顶及地面,保温隔热性能好,两侧温差变化1/10分钟; 墙壁、屋顶及地面,坚固结实,耐高压冲洗 0.5MPa; 鸡舍密闭性能好,保持静态压力80Pa,19,热量必须是均匀分布的,3、满足鸡群供暖的标准要求,供暖设备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 供热时热量必须均匀分配到整个鸡舍; 供热时不能同时消耗舍内的氧气; 供暖时不能产生有害鸡群健康的作用。,20,4、满足鸡群通风的标准要求,A. 高温季节: 1分钟内换完舍内的全部空气,采用纵向通风模式; B. 寒冷季节: 按鸡群最低需要量通风(0.01550.028立方米/分钟/公斤体重),采用横向通风模式,设置侧墙进风口1.4平方米/283立方米风量; C. 鸡舍的跨度按3的倍数设计,鸡舍长度按跨度的偶数倍设计,21,附图2、高温季节水帘降温系统效果图,水帘启动,22,附表1、不同规格风机的相关参数,23,环境控制及通风原理,24,环境控制的基本概念,鸡只生长温度曲线 舍内环境温度曲线,25,温度曲线图,26,internet,正大环境控制示意图,鸡舍环境控制与监视系统,27,环境控制结论:,看不见,摸不着-常常被人们忽视 选择便宜的设备 -达不到实际效果 目光短浅或资金不足-往往考虑价格 控制器还是选择进口的吧-你的心脏! 记住:一分钱,一分货! 不忘:密闭鸡舍理论,28,二、影响蛋鸡产能的关键因素,5周龄末体重(380克) 育成期体重控制(每周达到标准或稍超标准) 鸡群均匀度 产蛋高峰前的营养储备,29,1、蛋鸡5周龄末体重,蛋鸡5周龄内是内脏器官发育阶段,对蛋鸡全程生产性能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前5周龄的失重意味着一些重要组织(内脏器官)无法恢复的发育不良,包括免疫功能和对疫苗的反应。,30,可早开产 产蛋更多 死淘率低,雏鸡5周龄体重与产蛋期各主要性能指标呈很强的正相关!,5周龄体重达标或更高的意义,31,骨骼 85% 发育完成 皮肤,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组织器官)生理生长规律,肌肉 心血管 羽毛 骨骼 皮肤,肌肉 肌腱 运动器官,骨骼 95% 发育完成, 98天 生殖道 卵巢,32,Rate of body weight gain (grams/day),Muscle 肌肉 Non-reproductive organ 非生殖器官 Skeleton 骨骼 Reproductive tissue 生殖组织 Medullary bones 骨髓,周 龄,0,2,4,6,8,10,12,14,16,18,20,22,24,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组织器官)生理生长规律,相对体重的增长率,33,体重标准,10日龄为初生重的2倍 (翻一番) 19日龄为初生重的4倍 (翻二番) 34日龄为初生重的8倍 (翻三番) 10周龄为初生重的16倍(翻四番) 16周龄为初生重的32倍(翻五番),34,褐壳蛋鸡的体重标准,6周龄 500克 12周龄1000克 18周龄1500克 30周龄2000克,35,各品种蛋鸡胫骨长度(mm),36,37,影响蛋鸡5周龄末体重的因素,管理因素 -育雏温度、湿度、通风条件、鸡群密度、光照、断喙、免疫。 营养因素 -饲料:营养水平、饲料粉碎粒度、料型、料位、饲喂次数、空槽时间等。 -饮水:饮水器数量和水位高度。 疾病,38,7日龄蛋鸡通风不良缺氧个别鸡只呆立打瞌睡,39,7日龄蛋鸡缺氧打瞌睡症状,40,32日龄蛋鸡饲养密度过高 (28日龄时已分出一半),41,断喙不好的115日龄鸡,42,小鸡吃料容易吗?,43,32日龄过早上笼设备和喂料问题,44,料槽高度不合适造成饲料浪费,45,32日龄过早上笼饮水困难,46,5周龄体重达标的措施,选择全价颗粒料:影响蛋鸡5周龄末的因素很多,而且如断喙、免疫接种这些应激因素无法避免,要达到5周龄末目标体重不是件容易的事.颗粒料的优势在于能增加采食量并且消化利用率高 小鸡的嗉囊很小,采食能力有限。 -品质不好的饲料无法通过增加采食量来加以补偿; -使用粉料也会影响采食量; -通常蛋小鸡料用到6周龄末,如果体重达不到标准,延迟换料。 粉料可造成小鸡采食次序的差异,而不能保证营养全面。 浓缩料、预混料原料污染及营养成分不稳定等问题对小鸡影响更为突出。,47,早期有效投资依据(一),投资分配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越早越好! 0-6 W耗料量 11% 7-12 W耗料量 24% 13-18W耗料量 28% 19-24W耗料量 37%,48,早期有效投资依据(二),海兰褐蛋鸡延迟生长对达到目标体重所需饲料的影响,49,早期有效投资依据(三),前5W失重等于重要组织无法恢复的发育不良! 90%的体架是在早期发育的,因此后备母鸡体格的大小已在12-16周龄前定型! 后期体重恢复增加投资,且主要是脂肪增重,不利于产蛋。 后备母鸡饲喂原则:体重与体型提供配方,而不是日龄!,50,衡量育成期管理好坏的生产指标,大多数养殖户通常把成活率当作衡量育成期管理好坏的生产指标,但是成活率能反映体重和均匀度吗? 通常体重和均匀度好的鸡群成活率也没有问题。 -蛋鸡的抵抗力很强,鸡群如果没有疾病,一般成活率不会低,相反,如果鸡群得病,体重和均匀度肯定会出现问题。 因此,正确的观念是以体重和均匀度作为衡量蛋鸡育成期管理好坏的生产指标,而不是成活率。,51,1、体重,控制育成期蛋鸡的体重,使鸡群沿着育种公司提供的标准生长曲线生长。 育成期体重控制不当,会影响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 育成期体重控制不当的常见现象: -生长迟缓,延期开产。 -前期体重偏低,后期催饲,开产时体重达标。(付出更高的饲料代价、脂肪沉积开产时脱肛和脂肪肝的现象较多、产蛋性能和抗病能力也会受到影响。),52,育成期体重对产蛋期体重和平均蛋重的影响,53,蛋鸡育成期体重控制,从3周龄开始定期称重,根据鸡群实际平均体重与育种公司体重标准之间的差异,调整采食量或饲料营养标准,使鸡群尽可能沿着育种公司提供的体重标准生长曲线生长。 营养平衡的饲料,现代蛋鸡体重控制不用担心体重超标,而需要检测体重是否达到育种公司制定的标准。 个人的经验,如果育成期能始终达到甚至超过育种公司每周的体重标准,今后的产蛋性能会比较好一些,高峰的延续时间会长一些。 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开产体重能超过标准50-100克。 体重达不到的补救措施是延期开产(推迟光照刺激)。,54,检测鸡群体重注意事项,从3周龄开始称重 选择代表性区域 每层笼都要取样 逐只称重(计算均匀度需要) 称重5% 最少称80只 每一周同一天同一时间称重 每次称重相同的鸡只,55,正大褐商品蛋鸡体重指标,56,为什么蛋鸡育成期一定要用营养平衡的好料?,蛋鸡担心的不是吃料多,而是担心料吃不下,因此,要达到育成期体重标准不是件容易的事。 体重到了可以光照刺激提前开产。 营养不平衡的饲料多余的营养素会转化成脂肪沉积,容易发生产蛋早期脱肛和脂肪肝的现象。 理想的育成期饲料通常要比产蛋料成本高20-40元/吨。,57,2、均匀度,均匀度是指体重在鸡群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占鸡群总数的百分比。,58,体重和均匀度的管理,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吻合度和均匀度,是准确反映育成期间饲养质量的重要尺度,从而保证蛋鸡的遗传性能在以后的产蛋阶段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体重标准的确定主要以确保母鸡性成熟的同时积累的脂肪最少为目的,这样也使得育成期的生产成本最低. 体重的测定:根据进鸡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称重。,59,随机在鸡舍前中后选择6-8个点,每次围鸡数量50-100只,每次要将围子内的鸡数全部称完。1-4周可用盒子装,算平均重量,5周后分个体称,除算体重外还要求算均匀度。40周龄前每周称重,40周龄后每4周称重一次。,60,蛋鸡育成成绩与产蛋期主要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61,体重不达标鸡群-产蛋突降,产蛋减少20-30枚,62,均匀度不达标鸡群-产蛋下降快,72周少产蛋15-20枚,63,理想的均匀度和体重,64,均匀度标准,80%-均匀度良好,鸡群开产整齐,产蛋高峰上得快,高峰明显且持续时间长。 75-80%-合格。 75%-均匀度差,鸡群不能同步开产,产蛋高峰不明显或即使出现高峰也表现高峰晚、持续时间短,脱肛、啄肛多,死淘率高。 临近开产的鸡群看体重均匀度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要看鸡群性发育均匀度(体形和鸡冠发育)。,65,均匀度的计算方法应为:平均体重正负10%的体重范围的鸡数,占全部称重鸡数的百分比. 良好的均匀度标准,66,鸡群均匀度差的原因,断喙不当 -断喙不当,影响鸡采食,影响鸡群的均匀度。 育雏育成期内鸡群密度过大。 水位或料位不足,给料量不足(鸡群抢料)。 转群 -因各种原因,转群延迟,鸡群密度过大。 -没有育成笼,直接转入产蛋鸡笼,鸡只小,采食、饮水有问题。 环境控制不良。 疾病,67,断喙不好的鸡发育迟缓,68,育成期密度过高,69,育成期密度过高,70,育成期密度过高,71,32日龄过早上笼设备和喂料问题,72,控制鸡群均匀度的方法,定期称重、测均匀度。 分群饲养,不同体重的鸡群给予不同的日粮标准。 每周挑选鸡群,调整鸡群均匀度。 必须说明的是:鸡群均匀度一旦出现问题,挑鸡分栏饲养只是一种补救措施,或多或少会影响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 -对鸡群造成的应激大 -增加工人工作量 -喂料量不易确定 -远离生长标准的鸡只,虽然通过调整体重达到标准,但仍不可避免地影响今后生产性能的发挥。,73,3、蛋鸡育成期管理目标,加强饲养管理,使鸡群始终保持良好的均匀度并沿着育种公司提供的体重标准生长,是获得蛋鸡高产的管理要诀。 人们往往只看重当天回报的产蛋期,而忽视育雏、育成期的投资管理,殊不知,没有投资哪来回报,蛋鸡管理的关键时期恰恰在开产前,确切地说应该在产蛋高峰前。,74,光照程序,蛋鸡在817周龄间会因自然日照的渐增或渐减而影响性成熟的提早或延迟.因此在此期间若不实施人为的恒定光线的光照程序时:103月份孵化的雏鸡将会提前产蛋,即体重尚未达到成熟(未达1400g)而鸡已开产;而在49月份孵化的雏鸡以后将会延迟开蛋,即鸡已达成熟的体重也不开产的不良后果. 因而好的饲养管理,须要再配合正确的光照程序,才能得到最佳的产蛋效果.光照程序必须依循下列二个基本原则: 1.8周龄起到体重达到1400克(大约17周龄)之间要实施恒定光线的光照程序,不可让光照时间递增或递减. 2.点灯刺激进入产蛋期后,要让有光线的时间做阶梯式的递增;光照增加以后,决不可再减少.,75,密闭式鸡舍光照程序的制定 若使用密闭式鸡舍,雏鸡无论在任何地区,在任何月份孵化,均可依照下列的光照程序实施.,76,开放式鸡舍光照程序的制定 开放式鸡舍的恒定光线时数是依据8周龄与体重达到1400克(大约17周龄)之间的最长自然日照时数而决定的. 例如:在北纬30度的地区,3月20日孵化的小鸡,其光照程序的制定如下: 1.先查出此批鸡其8到18周龄间的日期为:5月15日-7月25日. 2.经由日照时数表再查出此段时间最长的自然日照时数为6月20日的14小时. 3.所以8周龄起其恒定光线时间即定为14小时,一直实施到体重达到1400克,开始点灯刺激.,77,78,79,开产期的管理,有关开产期的营养大部分养户错误地认为这时候鸡群产蛋率不高,没有必要给产蛋高峰料。 大部分养殖户使用含钙量2%左右的产蛋前期过渡料,这样做的后果虽然对鸡群产蛋高峰有多大影响没有确切的数据,但肯定会影响产蛋高峰延续时间,甚至影响产蛋期死淘率。 所以,产蛋高峰前要用产蛋高峰料.,80,1、产蛋初期饲喂产蛋高峰料?,蛋鸡开始产蛋时自身的生长发育并没有停止(开产头10周体重增加将近500g); 产蛋初期产蛋率急剧上升; 产蛋初期蛋重急剧增加。 开产之初,某些鸡会每天产一个蛋(100%产蛋率),某些鸡可能正在准备产蛋(0%产蛋率),但开产的鸡会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鸡会每天产一个蛋,因此,这个时候,营养供给应满足100%产蛋率鸡的需要。 产蛋高峰前的营养储备。,81,正大褐商品蛋鸡生产性能表,82,83,84,2、在开产前2周使用产蛋高峰料,建立骨骼中钙的储备(当后备母鸡鸡冠变红时会在长骨的“骨髓腔”中形成髓骨,大约储备2-4克钙.) 给性成熟前体内钙代谢变化一个过渡 避免因产蛋鸡料钙含量过高而影响采食量 -高钙日粮适口性比较差,换料时期会影响采食量,提前换料可以减少开产初期的应激。,85,3、开产初期要尽可能鼓励蛋鸡多吃料,与产蛋初期要用产蛋高峰料同样的道理,开产初期要尽可能鼓励蛋鸡多吃料。 有些养户不重视开产初期的采食量,虽然不一定影响产蛋高峰(动用体内储备的营养),但影响产蛋高峰延续时间。 开产初期采食量严重不足的鸡群会出现产蛋高峰上不去现象。 检测蛋鸡的增重情况可以反映产蛋初期的营养供给状况。 -35周以前每周称重,以后每隔4周称重1次(开产后不需要逐只称重)。 观察鸡冠和羽毛色泽变化及羽毛衰败情况可以判断鸡群的营养状况,也就能预测下一步的产蛋趋势。,86,与母鸡营养平衡有关的产蛋下降,87,开产体重小的145日龄蛋鸡,88,开产体重小采食量又上不去的192日龄蛋鸡 (体重只有1.6-1.7kg,产蛋率85-86%.),89,体重和产蛋接近正常的189日龄蛋鸡,90,开产体重小采食量又上不去的209日龄蛋鸡 (采食量/体重上不去,产蛋率降至83-84%.),91,4、如何促使蛋鸡多吃料?,下列措施可适当提高蛋鸡采食量: -过渡换料:蛋鸡喜爱颗粒状的饲料(大型料厂粉碎机转速快,生产的蛋鸡料颗粒比较小,换料时一定要有7-10天的过渡.)。 -短暂空槽:保证白天和晚上可获得饲料,允许中午短暂空槽的目的并非限饲,而是让蛋鸡吃尽料糟内的细小饲料(“V”型料槽有利于蛋鸡吃到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细小饲料)和防止料槽内残留饲料霉变。 -匀料:经常用手匀料槽内饲料(保证饲料分布均匀、刺激采食)。,92,某蛋鸡场空槽时间太长饥饿 (鸡冠泛白、萎缩、远端发紫),93,某蛋鸡场喂料不匀,94,5、决定蛋鸡产蛋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断喙 周龄末体重 育成期体重控制(每周达到标准或稍超标准) 鸡群均匀度 产蛋高峰前的营养储备,95,蛋鸡最佳经济效益的营养,育种的要求:由于蛋量的提高和饲料进食量的降低,使高产蛋鸡所需营养素包含在每日随意进食量中日益困难. 能量是影响饲料进食量的因素:当日粮能量水平提高时鸡采食较少,而低能日粮则相反. 为达到最高产蛋量,全部营养必须保持平衡。,96,氨基酸平衡木通原理,97,饲料营养的消化利用,98,高产蛋鸡的营养需要,99,体型发育与营养摄取的关系,饲料营养供给的方法决定体型的发展 前段(56日前)着重骨架的发育,后段(56日后)着重体重的增长。 小鸡料的蛋白含量决定骨架的发育 ,要有良好的骨架发育,在8周龄前必须要使用含高蛋白的饲料,大约需要17周时间完成产蛋前发育,即体重达1400克, 营养推荐: 1-4周龄:供应21蛋白的幼雏料; 5-8周龄:改换成18-19蛋白的小鸡料,100,育成料的热能与粗纤维含量,9周龄起,小鸡料换成大鸡料,只到16周龄,大鸡料应含有3%的粗纤维,目的在育成期间是训练母鸡有较好的采食胃口,进入产蛋期可以获得较高的产蛋高峰和更多的产蛋量; 大鸡料与产前料之间的代谢热能差别,以不相差50千卡为宜,2750-2800千卡/公斤,如相差太多,将会降低日后产蛋期的采食量而影响日后的性成熟及产蛋量,101,后备母鸡饲喂的原则,按鸡群年龄体重提供配方,给雏鸡饲喂高营养浓度的日粮,直至达到年龄的目标体重。 如果后备母鸡体重较小,不管饲喂方案如何,这些小母鸡将生产小蛋。 性成熟时体重较大的鸡在整个产蛋过程中的体重也较大,潜在的能量储备也较大,102,转群,15周龄前完成,骨架发育好,尚未见蛋,并完成4联苗的接种 改变日粮,17周(113日龄)将大鸡料改换为产前料,若来不及转群,在育成舍改换为产前料,不可等转群后才换料; 小心抓鸡,避免造成骨折或损伤到正发育中的卵巢 转群后,巡视鸡群,观察耗料饮水是否正常,数次喂饲,最后一次在熄灯前两小时,103,点灯刺激的时机,育成期要经常注意鸡群的体重的增长,在17周末体重达1400克,此时机体发育成熟准备开产,可以点灯延长光照时间,刺激产蛋,应注意以下两点: 1、每周增加一次光照,可做7-8次(7-8个星期)的递增,一直到产蛋高峰,每次不超过1小时为限。 2、到最后有光线的时间必须在15小时以上,但不得超过17小时,104,改换高峰料的时间,17周龄改换产前料后,当产蛋5%时,就要换成高峰料。正常情况下,罗曼褐蛋鸡在17周末体重应可达1400克,此时开始延长光照,点灯刺激产蛋,大约19周即可达5%,此时要把产前料换成高峰料; 高峰料不依采食量的多少来喂饲,必须无限制的一直使用到30周龄产蛋高峰,所有健康的鸡都在产蛋为止,此时每只鸡每天大约需要300千卡的热能。,105,产蛋料里添加油脂,油脂是提高饲料里代谢热能的一种含高热能的原料,由于在鸡体内不须经过肝代谢转换,而直接被鸡体利用,且只会产生非常低的体热,在夏季高温环境更显出其特性。如果添加的是植物油,由于含有高量的亚油酸还可促使蛋重增加; 产蛋料里必须添加1-2%的植物油或动植物混合油,在夏季超过35度高温时,可添加到3-4%,以维持产蛋率和蛋重,,106,使用浓缩料在混合饲料时应添加1-2%油脂的优点,油脂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不可缺乏 可使蛋鸡粉料更均匀,减少粉尘,减少呼吸道疾病的诱因 可让产蛋高峰更高、持续更长,还可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夏季高温环境下,是最好的热能原料 如添加含丰富亚油酸的植物油,可促使蛋重的增加,107,钙与磷的需求,产蛋高峰料应含有3.5%的钙(3.85克/只日)和0.4%的有效磷(0.44克/只日)。产蛋进入后期时,每只每天应摄取4.4克的钙和0.33克的磷。 产蛋从始至终,饲料中的钙必须有三分之一以上要以大颗粒(3-5MM)的形式供应,如石灰石或贝壳粉。,108,影响最佳产蛋量的营养素,能量对最佳产蛋数最重要,蛋白质进食量对于蛋重的影响更为重要。 如果考虑日产蛋量(产蛋率*蛋重),则产蛋数的效果处于支配地位。,109,营养与免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酸的不平衡与缺乏以及由于污染及抗营养因子引起的问题将导致对寄生虫、病毒及细菌攻毒更为敏感。 疾病感染刺激免疫系统,用与生长的营养素转向抗体生产,生产性能下降,营养需要随之改变。,110,均匀有效抗体对鸡群的重要性 如何保证均匀有效抗体的产生,四、健康的保证-均匀有效的抗体,111,概念: 抽测比例:5; 抗体:保护范围之内; 均匀度:85以上; 离散度:4以内;,均匀有效抗体的重要性,112,中 国 的 养 殖 环 境,大群体,小规模,饲养密集,缺乏有有效隔离,缺乏统一管理,疫苗使用混乱,进口鸡品种,疫苗的引进,疾病流行范围广,种类多,均匀有效抗体的重要性,113,均匀有效抗体的重要性,养殖户的困惑? 疾病控制不住, 鸡没法养了!,114,均匀有效抗体的重要性,现实 有收无收在于防; 收多收少在于管;,115,均匀有效抗体的重要性,怎样防治疾病? 实践证明: 在硬件(大环境)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将软件(品种+营养+环境+管理+疾病防控体系)做完美也能把鸡养的很好! 免疫,使鸡群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是防治疾病的关键。,116,子代均匀有效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