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论文-湛江市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探讨.doc_第1页
水利工程论文-湛江市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探讨.doc_第2页
水利工程论文-湛江市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探讨.doc_第3页
水利工程论文-湛江市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探讨.doc_第4页
水利工程论文-湛江市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工程论文-湛江市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探讨摘要:水库移民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加速城乡资源的组合与对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建设、资源产业化开发体系建设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对湛江市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希望该研究有助于制定和完善新的水库移民政策和法规,为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和未来水库移民工作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资源组合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小城镇建设1问题提出水库移民是指因国家水利水电建设需要被迁离原居住地而重建家园者。它是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发展的产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修建水利水电工程而动迁的水库移民约1250多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投入建设,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大量的水库移民和面临水库移民的规划、安置及发展问题。对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既有助于制定和完善新的水库移民政策和法规,也能为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和未来水库移民工作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湛江市是我国沿海14个重点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是广东省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广东省水库移民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之一。湛江市所辖区域内建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4座,小型水库598座。建库时共动迁移民10多万人,其中安置在全市五县四区46个乡镇144个村委会533个自然村的原迁移民有6.3万人,到2001年底已发展到16.5万余人。移民主要分布在廉江市、雷州市、徐闻县、遂溪县和湛江市的坡头、麻章区,其中廉江市80433人,雷州市33388人,徐闻县13295人,遂溪县17031人,湛江市的坡头区和麻章区650人。2移民现状由于历史、经济和移民安置理念等方面的原因,湛江市水库移民安置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主要表现在水库移民前期安置费极低,人均不足100元;后期扶持力度不够,从19611997年的36年期间,累计人均安置费不足1250元,平均每年不足35元;库区内后靠安置的移民因环境容量有限,耕地面积不足,有部分移民该外迁的未迁,有些已外迁的又倒流回库区;外迁移民由于当时安置手续不完备,地界不清,以迫赶移民为特征的山林、土地纠纷屡屡发生,移民集体上访的事情不断。在1993年实施广东省人大“水库移民议案”以前,湛江市尚有7.9万多移民未解决温饱问题,占当时移民总人数的65%;移民区的生产发展相对滞后,基本生产、生活设施落后,移民遗留问题突出。最近十年来,广东省通过实施“水库移民议案”形式逐步解决水库移民问题,有效地缓解了水库移民的矛盾。移民的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生活水平逐年有所提高。但由于水库移民人多量大,分布范围广,问题复杂且积累时间长,移民区的经济基础差,底子薄,部分地区移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1)生产发展滞后;(2)移民收入偏低;(3)生活环境差;(4)基础设施落后。3移民可持续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其核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既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也不对区域的发展构成危害。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走开发性移民安置的路子,贯彻前期补偿,后期扶持的移民安置方针;农村移民以大农业为主,以土地为依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广开生产安置门路,走农、林、牧、副、渔、企多渠道安置路子,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多行业综合安置,使移民生产有出路,劳动力有安排,逐步达到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1。笔者认为,水库移民的可持发展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水库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如何实现可持续。面对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水库移民发展与移民区建设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须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开发性移民是国家对水库移民提出的带有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方针,是在总结我国水库移民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自1984年提出开发性移民理论以来,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给人们以许多启迪1。湛江市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应在开发性移民方针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建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多行业,多渠道综合发展,使移民生产有出路,产品有销路,生活有保障,逐步达到或超过原有的生活水平;要在城乡资源的组合与对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农业产业化结构体系建设,资源产业化开发体系建设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方面做好文章。3.1加速城乡资源的组合与对接广东省“水库移民议案”的实施给湛江市移民遗留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能否抓住这个机遇,需要有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和奋发有为的精神。抓住了这个机遇,湛江市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解决就能实现跨越。移民可持续发展思路、理念举措体现落实在各种生产要素,各种资源的流动、整合、对接和放大上,其中加速城乡资源的组合对接是关键。湛江、廉江、雷州、徐闻、遂溪等县(市)里有资本资源、金融资源、产业资源、科技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市场资源,郊县和移民区内有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和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使其由固定转为流动,由分割转入融合,由各种资源的自在状态转化为自为状态。就当前而言,要注重以下四点:(1)科学规划,引导资源聚集。规划做好了,就有了灿烂的发展前景。(2)加速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外商资本三种资本向农业聚集,进入农业。当前已经做的不错,但要进一步加强。(3)加快非农产业向乡镇园区和小城镇聚集。要抓紧相关资源,尤其是移民区资源的整合。(4)加快农村,尤其是移民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转化,解决当前转移总量少,跨度小,效益低的问题。3.2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交通是“脉”,移民区应加快建设相互配套、快速便捷、多种运输方式的区域性综合交通体系。市场是“台”,湛江市及所辖的廉江、雷州、徐闻、遂溪等县(市)及移民区要加大对内开放,在市场平台上,配置区域内生产要素,建立物流平台和采购体系;同时大力营造区域信用环境。生态是“根”,针对移民区的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洁净生产或自然农法生产,走移民区发展社会经济势力增强环境良性化、生态系统稳定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展道路。信息是“金”,加快建设移民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强化信息资源共享与合作。金融是“血”;移民区要打破条块分割的要素配置体制,建设相互融通,组合与对接的区域经济功能与服务体系2。3.3农业产业化结构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结构体系建设应以大农业为主,以土地为依托,结合不同县(市)移民区的实际情况,适时将移民区的发展以农业经济推向农、林、牧、渔、企多元化产业协调发展,并由此推动资源产业化开发体系的建设,进而带动移民区及各县(市)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应围绕某主导产业和若干骨干农产品,将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环节连结起来,结合成一个新的产业体系。通过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产品由单一转为复合;通过产品与物流平台和采购体系的对接,使产品由分散转为集中;通过城乡间各种资源的流动,打破条块分割的要素配制体制,使金融与资本由固定转为相互融通,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发展与建设无疑将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的内涵延伸拓展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根据移民区现状及移民目前的生活情况,农业产业化结构体系的建设、生产的发展要因地制宜。1.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资源的存量是有限的。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随着土地资源开发难度的加大和开发成本的上升,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显著下降。各县(市)移民区面临严重的土地缺乏问题,人均土地,特别是人均耕地少。要解决移民吃饭的问题,首先要让移民有能够依托的土地。在移民现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扩大耕地面积,是增加粮食生产、解决移民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鉴于移民区山地相对较多,水旱地质量差的特点,宜通过对旱地、山地及土壤肥力的改造,提高土地质量,让有限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建设基本农田是土地资源发挥效益的首要措施,对于农田建设和保护,一是要高产稳产,解决移民的粮食自给问题;二是要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彻底扭转“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局面,实现移民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三是要严格标准,严格管理,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四是结合耕作措施,进行梯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蓄水保墒能力。继续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好、种好、管好已建成的基本农田。这些不仅是广大移民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的核心,而且也是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的核心。2.优化种植结构作物的生长及其发育依赖于土壤肥力状况,而土壤肥力的维持则与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土壤养分、水分供给能力协调同步。由于土壤养分受到自然过程的制约,其累积与迁移过程存在着特殊的规律。高强度的土地利用,不仅破坏了荒漠土壤的恢复与更新能力,而且为追求土地最大产出效益,土壤养分平衡也遭到破坏。移民区的气候条件,水土状况将决定不同作物的生长情况。所以,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土状况来安排种植结构,优化种植结构是提高现有土地资源产出效益的最佳选择。水土流失地区栽培果树,不仅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而且能在短期内收到很高的经济效益,使移民尽快脱贫致富。发展林果业不仅使移民收入增加,同时还可以与畜牧业同步发展,逐步形成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综合效益提高。发展林果业首先是农业和林业部门要加强宏观协调指导,在确定发展哪些干鲜果品和发展品种、数量上,要进行市场预测,弄清现有规模,提供综合信息;二是经济林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地方,重点应转移到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上来,以发挥更好的效益;三是不少边远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展经济林还没有起步或起步较晚,水保、农业、林业三个部门要共同组织若干技术攻关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