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工程论文-黄河下游治理的根本问题摘要:河口要稳定,必须远离感潮区,清水入海。最好的选择,河口置于利津。挖沙降河,挖沙造地,置河床为地下河。淤临、淤背、固堤、清水灌溉,防洪大堤可成为高速公路,建设大城市,开发旅游区,认识黄河,宣传黄河。关键词:黄河下游治理问题一、黄河口的南迁史1、公元前3000年黄河自天津入海(北纬39)。2、公元前602年黄河自河北省黄骅入海(北纬38.5)。3、公元111048年黄河自山东利津入海(北纬37.5)。4、公元1194年黄河自淮阴入海(北纬34)。5、公元1855年黄河自山东省利津入海(这条流路至今仍稳定)。二、黄河口南迁的基本因素海陆相互作用1、流速的关系。河口在洪水期间携带大量泥沙倾泄入海,海岸的沿岸潮流速度与黄河口泄流速度相差很大,观测者称黄河入海流为射流,射流会引起潮流附近有两个旋涡,南侧旋涡顺时针,表现很强,中心轴在(3730N,11915E),平均半径15km。北侧旋涡较弱,逆时针旋转。(1992年资料)当地渔民称为南烂泥、北烂泥,北烂泥是渔船避风浪的好地方。旋涡区是流体低压区,大量的泥沙向旋涡区汇聚,洪水过后形成河口大量淤积,因而流路向海延伸,向南迁移。2、淡水与咸水间有峰面作用(Frontaction)。河口射流经过河口附近两个旋涡后,继续向海延伸,淡水逐渐成为咸水的过程(含盐度1020),由于峰面的外测是海水,内侧是淡水,在峰面底下,同一水平面上,海水的静压力大于淡水的静压力,因此淡水中的泥沙,不能向峰面外侧的海水移动,所以黄河口的泥沙绝大部分沉降于峰面以内,直到峰面内的淡水含盐度达到1526后淡水中的粗沙沉于海底,细沙成为悬浮体,飘浮于水面,如云状的黄色水团,随海水漂移到水深25m以后,色泽也逐渐消失。3、东北风浪与落潮流都携带大量的泥沙向河口南侧推移,黄河口是一个弱潮河口,感潮距离约10km20km,泥沙堆积在河口,堆积高度高于海平面1m2m,长期堵塞河口,称河口的拦门沙,越来越大,必然堵塞河口流路,为了防止洪水泛滥,河口两岸也要筑大堤保安全。现在黄河三角洲的河口段,西河口的大堤高于堤背地面8m,利津大堤高于堤背地面14m。大堤加高后,洪水位也随之增高,迫使黄河下游溯源淤积,黄河下游淤积造成悬河,游荡性的河道。4、科氏力的作用(Coriolisforce),当河水流入海时,科氏力总使水流产生一种顺时针加速度,从河流横断面上看,这种力,冲了南岸,淤了北岸,对黄河入海流路,总是向南偏转移,这也是河口向南迁移的一种自然外力。总结黄河口流路不稳的四种因素,使河口流路延长,河口拦门沙使河口堵塞,河口水位抬高,两岸筑大堤防洪水,水位溯源上涨,泥沙溯源淤积,悬河随之而生。由于黄河自小浪底以下是急流,孟津到东坝头河床坡度2.3/10000,长228km,东坝头到前左是缓流,河床坡降小于1/10000,长576km,可以看出急流与缓流之间,必然是游荡性河道,即后浪推前浪的必然结果,因此,黄河自东坝头到陶城铺一段河床宽(大堤堤距)5km20km,产生斜向河、横向河、湾流、多节点的流。这些现象都是游荡性与多泥沙堆积而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必然原因是,黄河下游水力坡降不足的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降低河口高程,缩短下游河道流路的长度。清朝时期(1880年)河口在利津铁门关,船桅如林,舟楫如梭,船只在河岸以下,人们要看北洋军的轮船,必须俯首而视。黄河降于地下,河患可以免除。三、挖沙造地,降低河口高程,缩短河道流路,降河床于地下在黄河三角洲上挖沙降河,挖沙造地,可以把黄河下游降为地下河,把三角洲改为良田,形成名副其实的“地下油洲,地上绿洲”。这种做法叫做“资源重新配置”或“资源置换”。黄河口流路横贯黄河三角洲,自利津水文站到河口入海处长约120km,每年在河口流路上淤沙3亿吨,在黄河下游河段上淤沙约4亿吨,因此河口流路上东营市段,挖沙降河起到了稳定河口流路的作用(1988、1996、1998年都挖河口一次,起到良好作用),河口被泥沙堵塞黄河下游河床每年淤积泥沙厚度10cm20cm,大堤每年升高10cm15cm,新中国成立以来每10年筑大堤一次,每次筑高1.5米,现在已完成了第四次筑大堤了。挖沙造地,每年自河口挖沙3亿m3,堆积到哪里?在20世纪80年代胜利油田已经成功地在黄河三角洲上建成了平原大水库,把黄河口的水与沙,利用水泵送到平原大水库中,泥沙在水库中沉降可以造田,清水可以用于工业、城市、灌溉、水产养殖。假定每年自河口取水100亿m3,挖沙4亿m3(含沙量50kg/m3),造地20万亩,需电4亿度。河口流路稳定。每年挖沙5亿m3,取水130亿m3,造田25万亩,需电5亿度(注:轴流泵,每度电抽水26m3,含沙量50kg/m3,挖沙1.3吨/度电(1m3/度电)。4亿度电,抽水106亿m3,挖沙4亿m3,每亩地抬高3m需要2000m3泥沙)。黄河三角洲面积1.8万km2,可开发土地2000万亩(东营市与滨州市)海拔平均高程3m(黄海基准面),抬高到6m,即为良田,需要泥沙400亿m3。每年挖沙3亿m3,百年之后黄河下游可以免去防洪之苦,黄河三角洲可以成为“地下油洲,地上绿洲”,加大挖沙力度,每年挖沙5亿m3,40年内黄河下游部分河段可以降为地下河,这项工作需各方面取得共识。同时也是一种企业经营:1、免去每年防洪的困扰及投入,改悬河为地下河,改盐碱地为良田;2、黄河下游及三角洲的生态效益,很难用经济效益去衡量,这种生产过程叫“资源置换”。挖沙工程置河口于利津(汉、清时期的河口)自利津到现在的河口长约120km,挖宽1km,挖深-5m,(黄海基准面)有利于:1、避开感潮段,清水入海,避免河口的南烂泥、北烂泥的产生,即避开拦门沙的产生;2、吸收黄河河床的潜流(Submergeflow)河床长1000km,高于地面58m,内蓄水量100亿150亿m3,以潜流的方式入海;3、有利于水泵站或水泵船的运作;4、降低河口高程,缩短流路有利于下游河段泄洪,冲刷河床(挖沙降河,应用流体机械-水泵,不宜用土建机械-挖土机、拖拉机、汽车。挖沙期潮流河口,暂时堵塞,防潮汐倒灌,洪水期炸掉,含沙50kg/m3,水泵取水口应有拦沙设备)。四、淤临淤背,沉沙固堤清水运用,废除印度式的灌溉渠首,开发防洪大堤为沿河高速公路1、淤临淤背是东汉(公元69年)王景治河的延续,在防洪大堤以外约1km筑一小堤,大堤与小堤之间形成一狭长渠槽,自沿黄河大堤的灌溉闸门,自流引水到渠槽或者水泵抽水送到渠槽。浊水的泥沙在渠槽沉积固堤,清水自灌溉渠系的渠道送到灌溉区,直接灌溉,或输水补源,可以长距离输水。2、防洪大堤不变,小堤应逐年加高,淤背或淤临的台阶也逐年加高,大堤巩固,继续几十年后,淤背或淤临的台阶高出洪水期大堤的浸润线(Seepageline)防止管涌发生,台阶即可作为高速公路的基础。黄河航运可能希望不大,但大堤两岸,可以成为高速公路,繁荣沿黄经济,是完全可能的。山东鄄城县利用苏泗庄闸,引黄自流淤背(1990年)很成功,农民最欢迎的是清水灌溉免得清淤。山东东营市胜利油田(1995年)在西河口以下,淤临34km,水泵船自河槽供水,沉沙淤临,清水利用很成功。山东菏泽地区河务局规划自闫潭闸引黄淤背,直到东平湖,沿途利用10余个引黄灌溉闸,引浊水沉淤固堤后,清水自灌溉渠系进入农田,剩余进入东平湖,但未实施。沿黄河两岸都有引黄渠首,都可以淤临、淤背,防洪大堤都可以筑成高速公路。几十年后,黄河降于地下,防洪大堤的功能,可能50年、100年利用一次。如果大堤成为高速公路,效益大增。3、印度式灌溉渠首系统应该废除(IndianType:thelrrigationalheadwork)印度式的灌溉渠首包括:1、顺岸引水闸;2、闸后巨大的沉沙池;3、沉沙池后接;输水干渠、支渠、斗渠、子渠。在多泥沙河道上,渠首沉沙池,最初几年有效益,几十年后,沉沙池淤满,必须清淤,效益渐减,因而输水渠道系统也要清淤。20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数据可视化与分析-洞察阐释
- 物联网在绿色五金制造中的应用研究-洞察阐释
-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洞察阐释
- 环保型空气净化器用户行为与消费决策模型构建-洞察阐释
- 极简办公环境布局-洞察阐释
- 量子通信中的抗干扰编码优化方法-洞察阐释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给排水工程师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知识点练习
- 【云南驰宏锌锗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6300字】
- 小组工作教案
- GB/T 21671-2018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LAN)系统验收测试方法
- GB/T 11177-1989无机胶粘剂套接压缩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 钴领域:华友钴业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 内容参考zipc教程
- FZ/T 43022-2011莨绸工艺饰品
- 基金投资管理系统O32用户手册-股指期货套保系统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打印机设计说明书
- 冰山模型提出者麦克利兰教授6族胜任力分析模型
-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申报表
- 江西省中考语文备考及答题技巧——语文考点及答题策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素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