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同步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_第1页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同步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_第2页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同步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2019河南鲁山一高月考)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里的“起义”指的是()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答案A2.“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前进的方向”是指()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B.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D.依靠群众,继续北伐,领导国民大革命答案C3.(2019广东佛山高一期末)1926年,毛泽东指出:“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毛泽东()A.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放弃发动工人参与革命D.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答案A4.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这反映出()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B.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D.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答案B5.(2019四川绵阳高一期末)“苗岭秀,旭日升,白鸟啼,报新春。_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_”应填()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答案C6.(2019河南焦作高一期末)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A.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C.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答案A7.(2019四川资阳高一期末)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始于1934年10月,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民国二十三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懋功会师B.民国二十四年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C.民国二十五年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D.民国二十六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星星峡会师答案C8.(2019山东潍坊高一期末)“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这表明()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B.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C.坚定的信念是长征胜利的保证D.党内要根除“左”倾错误答案C9.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过后”(长征胜利)结束于()A.1934年 B.1935年C.1936年 D.1937年答案C10.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A.陕西吴起镇 B.贵州遵义C.江西井冈山 D.甘肃会宁答案D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由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分析其分歧的实质。(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在第二次反复中,促使中国民主革命转折的历史史实。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有何启示?答案(1)观点: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2)史实: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启示: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和推动者。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列三幅图片,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材料二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1)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幅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2)材料二表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相反的道路”?答案(1)排序:三二一图一: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图二:创建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图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