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绵阳市道德与法制部编教材培训:绵阳 八上《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_第1页
2018年绵阳市道德与法制部编教材培训:绵阳 八上《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_第2页
2018年绵阳市道德与法制部编教材培训:绵阳 八上《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_第3页
2018年绵阳市道德与法制部编教材培训:绵阳 八上《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_第4页
2018年绵阳市道德与法制部编教材培训:绵阳 八上《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攀枝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唐世明一、八上教材主要内容分析单元序次单元名称单元主题核心导向一走进社会生活社会亲近社会二遵守社会规则规则遵德守法三勇担社会责任责任学会担当四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心系家国八年级上册主要围绕“社会公共生活”展开。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是逻辑起点。从教学实践看,最重要的是第二单元,最难讲的是第四单元。因为在讲第四单元国家安全观这一块,老师们没有什么可依据的东西,上课时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或问题,后面讲这两个问题时适当地多说一点。下面分单元来说:课程标准将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作为本课程的核心,提出了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的任务。我们要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首先,要明确单元导语,归纳起来讲了两个方面:一是讲认识,二是讲行为;所谓认识就是我们要让学生怎么看待社会;所谓行为就是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做什么。(一)单元立意解读1.学生生活的扩展性,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将视野扩展至社会生活。人的生活世界是不断扩展的,一般是从家庭、学校到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生生活重心,迟早要走出温暖的原生家庭,走出充满青春记忆的校园生活,走进社会,成家立业。即使在当下,作为未成年人,学生也没有离开社会公共生活,也需要了解、关心社会。正如课程标准所说,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到了八年级,学生已经有能力也有必要就社会生活进行专门学习,我们要帮助学生把这一步迈稳、迈好,树立对社会的正确认知,这就有了教材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思考,对网络这一社会生活新空间的探讨等等。2.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增进对社会生活的了解。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而到了当代社会,正如教材所言,全球化、信息化等社会发展的洪流,使得社会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社会交往形式更加多样。我们享受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丰富商品、多样文化,便捷交流和技术创新等时代福利;但与此同时,这似乎又是一个打开的潘多拉盒子,有物质诱惑、文化冲突、技术风险等。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处的时代,为中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但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从而更好地为人处世,在时代洪流中把持好自己,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3.社会变化的快速性,需要我们帮助学生更加注重掌握观察、参与社会的能力与方法。传统社会发展变化是比较缓慢的,我们靠社会的教育、长辈的示范、自己的观察等,一遍遍地复制上一代的生活,但是面对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面对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变革,我们会发现,“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的真快!”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长辈与晚辈在许多崭新的领域中,同样都是新人。没有别人可以给我们示范,这就需要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参与社会,甚至创造、开拓新的领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需要我们不能只关注知识,而更要注重对学生观察、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和能力这方面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学会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4.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逻辑起点,起到奠基全书、统领全册的作用。本单元是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单元,作为对社会生活的理性阐释,不仅要落实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更要为全册教材起到奠基性作用。基于本单元对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与思考,后续的单元关于社会规则、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等探讨才有展开的逻辑基础和认识依据。所以,本单元既是新学年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学习起点,又是本册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以上四点,第一点是对中学生成长阶段的思考;第二、三点是对时代环境的分析,第四点是对教材逻辑结构的判断,体现了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的课程设计思路。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是完成全书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前提。(二)逻辑架构分析课程标准提出,要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等要求。概括起来,以上要求就是了解、亲近、参与、担当。从知识层面要了解,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亲近,从行为上要参与、担当。在情、理、行三个方面都得到提升。本单元则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落实。老师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本单元的标题是走进社会生活,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生活当中,即使是未成年人,如前所述,也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已在其中,何谈走进。”其实这里的“走进”讲的是思想、视野上的走进,从而指导行为、实践上更加自觉主动地走进。也就是说要实现我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思考、参与,从一种习焉不察的状态到主动自觉的状态。对整个社会主动的观察与思考,既有历史唯物主义从哲学层面的思考,也有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具体科学研究。在初中阶段进行全面的深与难的思考,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所以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最基本的内容,从而设置了这一单元。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非常清晰。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感悟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在社会中成长。因此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树立对社会生活的正确认知。第二课则走进了网络生活这一人类生活的新空间。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思考了网络的影响,并给出了合理利用网络的相关建议,从而帮助学生在网络生活新空间中,更好地把握自己,贡献社会。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编写意义,理清内在的逻辑架构,我们用思维导图进行进一步分析。第一课是说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参与。其两个框题是一种递进关系。首先,理解“我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这包括在感性上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在理性上理解我是社会的一员。其次,进一步分析出,为什么说个人在社会中成长,即社会对个人的影响,这既包括动态看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包括从静态看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所以这一切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要养成亲社会行为的结论。换个角度说,本课的两框思路,也可以说是一种知行关系,即怎么看、怎么办,正是基于对社会、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认知,所以,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第二课说对网络空间的认识与利用,其结构同样清晰。两个框题是典型的知行关系,即认识网络、利用网络,是一分为二,全面看待其利弊。包括其正面的影响,如微观地影响日常生活,宏观地影响社会运作。又包括负面的诸多问题。利用网络则首先谈如何针对前述利弊理性参与,其次是更高层次的要求,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三)主要内容分析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本单元由导语、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组成。第一课、第二课各设两框。单元导语解读 这段导语既概括了中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面临的发展机遇,又对他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具有导向作用,是对本单元核心思想的概括。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第一框 我与社会下设两目内容:第一目“感受社会生活”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用很诗意的语言表述学生所理解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七上讲学生个人周围环境,七下讲班级、学校、家庭;到八上时让孩子们的认识再往外扩展一点。社会并非远离学生的东西,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其中,我们只是告诉他,那就是我们要讲的社会。第二个问题,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这是让学生感受社会基础上在认识上进一步提升的意思;什么叫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关系的总和。第二目“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是在认识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抽象,认识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从而明确个人的身份,为后面亲社会行为、角色与责任的学习奠定基础。本目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用了两个名言来落实这个问题。相关链接: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指出“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马克思的名言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要学生理解人在社会中并不难,但是要把人在社会中抽象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理解从学科意义上怎么表达这个意思。第二个问题,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这部分要实现的是什么?从我们落地的角度来讲,重点是让各位老师讲明白为什么“我”具有不同的身份:我既是学生,又是孩子,还是消费者,还是监督者,还是别的什么身份等等。这种身份是跟你的关系对应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在认识上让学生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抽象意义上更详细,而且这种身份的界定,其实在后面是一种呼应。在后面我们讲社会角色的时候,大家觉得有些内容是重复的,其实不重复。因为这里讲我的不同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那个地方讲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担当,是因为你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一样;所以,这两个地方可以放到同一个纬度上去考虑。第二框 在社会中成长用了两个目。第一目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即让学生明确:人的社会化是人从出生时的自然生物状态成长为合格社会成员的必由之路。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我们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乃至走上工作岗位不断成长的过程。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第二个问题,“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教材第7页用了两幅插图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幅插图说的是一个农民收割的粮食到成为餐桌上的食品的过程;第二幅插图说的是一个作家从写作作品、再送印刷厂印刷、书店销售,然后我们才可以买到书阅读的过程。这对应表达的是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我们和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这个社会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是分不开的;后面讲责任时,讲心怀感恩也可以用来作为一个例子。第二目“养成亲社会行为”讲了三点内容:一是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二是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态度是讲理念判断,实践是讲行为倾向,这二者分别表示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希望学生从理念到行为都发生积极的变化。三是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要求。这正是第一课讲亲近社会的落足点。教材指向学生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老师希望学生做什么,第一课就要在这个纬度上落地。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 引言开宗明义,指出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彩。并进一步指出互联网是一种具有两面性的工具,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网络的主人?第一框 网络改变世界本框安排了三目内容。第一目“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从学生最直接感受的方面来说明网络带来哪些变化?本目讲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人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对八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这个点并不困难,即便是网络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也应该不是太困难。第二个问题,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七年级讲交友时讲过网络交友,我们这里完全可以借助七年级的那一部分内容作一个拓展。但要注意七年级重点讲交友,八年级重点讲网络。我们这里讲的传统的人际交往和促进人际交往跟前面是对应的。第三个问题,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首先设置一个“探究与分享”栏目,以网络购物和移动支付切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网络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从而导出第三个问题的主要内容。需要指出的是,第三个问题的内容与前两者在逻辑上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所作的总结和提升。第二目“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从逻辑上看,第二目是在第一目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理性提升。在人类“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已经到来的今天,对互联网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丰富日常生活”这个层面上。因此,第二目的内容提升到推动社会进步的层面,引导学生加深对互联网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一内容是本教材关于网络部分的一个重要创新点,是对互联网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回应,值得教师在教学中高度关注。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如何体现?它一定会对过去已有的东西带来强有力的冲击,这是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的。现在,我们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但今后可能有的人去当快递小哥或银行职员。我们应当如何看?我们不应该看不起快递小哥或银行职员,而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行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创造新业态,才能让社会经济变得更有活力,让人们的经济生活更加精彩纷呈。其二,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参与的便捷,使得网络政治参与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现象。过去,开“两会”我们不可能给总理提出建议;现在,每年“两会”都有专门的通道让你给总理提建议。网络政治参与有其兴起的特殊背景,也有其不可取代的民主价值。它迎合了普通公民日益强烈的民主需求,因此,具有践行大众民主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明白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去表达合理诉求,甚至影响和改变政府决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有着重要意义。其三,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正文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互联网方便了文化传播,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二是互联网促进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促进科技创新,并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学生在这些方面可能比我们老师知道得更多、使用得更多更好,学生更容易理解。第三目“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上一目充分论述互联网推动社会各方面进步的基础上,本目引导学生辩证认识互联网作为工具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不仅能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网络,为第二框的学习作好铺垫,而且能教给学生一种辩证思维方法。“双刃剑”,是在前面两目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主要聚焦初中学生常常面临的网络问题。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参与信息发布,这在使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使信息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变得纷繁芜杂、真假难辨,甚至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其二,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享受海量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忍受着“信息过载”的困扰。大量无关的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信息选择,会让人在无关的信息上面耗费大量的时间,以致影响工作、生活、学习乃至人际关系等。一些青少年还会在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上,浪费大量的时间,耽误学业。其三,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我们的信息安全在今天面临着诸多挑战。网络“人肉搜索”、黑客侵袭、信息泄密、手机窃听、窥密偷拍、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让人难以提防。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都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上述这些内容学生都不难理解,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缩小理解和行动的差距,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相信网络确实会产生这些负面影响。如果在课堂上只是问玩游戏、玩手机好不好,学生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关键在于学生的实际行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很多,但我们只要把这些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呈现出来说清楚就行了,不可能面面俱到。第二框 合理利用网络 本框“运用你的经验”设置了以下情境:奶奶和爸爸两代人对网络的不同看法。奶奶认为孩子沉迷于网络,疏远了亲情;爸爸认为移动互联网方便人们时时刻刻获取和交流信息,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这一情境中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讨论具有一定的张力。在讨论奶奶和爸爸各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引领学生进入本框的学习。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这一目的核心,是在第一框全面辩证认识互联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能够自觉抵御网络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做网络的主人。针对初中学生常见的网络使用问题,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其一,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这一层内容首先肯定互联网对于学生成长和个人自我完善的积极意义。身处信息化时代,让青少年与互联网隔绝,这是不可能也是不应该的。因此,我们是从建议的角度给学生说明网络能干什么和该干什么。其二,学会“信息节食”。其实单纯用“节食”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因为现代爱美人士的节食就是不吃好的,而我们对学生在信息问题上的建议是只要好的;所以,在这里改为“学会享受信息美食”更好!这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挑选信息,而不是什么信息都要,不是每出了一个新电影我都要下载,乐趣搞成了下载而非欣赏就不正常了!“信息节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不要不节制地使用网络。学生不能因为上网而耽误锻炼、读书、写作业等等。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其三,学会辨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前面谈到,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信息的发布不同于传统媒体,没有信息发布的门槛。因此,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暴力、色情、恐怖等信息不能根绝。相比较而言,网络谣言不易辨识,信谣、传谣的现象更为普遍,因此,教材设置“方法与技能”栏目,给学生一些辨别网络谣言的方法。 其四,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这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需要加强法律管理,更需要每一个使用者自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如一个人利用网络侮辱警察,结果被抓了起来,群众在网上评论就是该抓!在汶川大地震后的全国默哀是,全国各地都停止了娱乐活动,各大网站都关闭了网络服务器,有一个女孩因为玩不了游戏便在网络上骂骂咧咧;当时,法律并没有将她绳之以法,但许多网友通过人肉搜索,在网上公布了这个女孩的姓名、电话、住址和父母姓名。这种利用网络伤害别人、互相伤害的事情太多,使我们感觉网络很乱,失控了!“探究与分享”栏目用学生在贴吧随意发帖诋毁、丑化他人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正确对待这种现象,由此引出网络道德与法律这一行为底线,并在“相关链接”栏目介绍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学生很容易接受,这也是我们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第二目“传播网络正能量”。前一目指向的主要是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的底线,本目指向的是网络行为的上线,即倡导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课程设计上看,本目的理论性、意识形态上、抽象性上比前一目高一层;但是,从实践的要求上讲,这个高一层不是在空喊大口号;我们是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公民;这个担当在哪里?老师必须告诉学生除了要有担当的意愿之外,还要有担当的能力,合理利用网络就是担当的能力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本目主要讲了两层意思。其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网络为普通公众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渠道,青少年学生应该学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理性表达诉求,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促进网络公共生活与传统公共生活的有效联结和互动,让网络成为汇集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呼应第一框第二目中“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的内容,这一层次的教学,是对该内容由认识层面到行为指导层面的深化,是由“知”到“行”的演进、提升,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这一内容的教学,重在行为引领。其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网络正能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特性,在网上弘扬和传递正能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润人心、滋养社会,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拓展空间”活动,提供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我国网民规模和普及率等相关数据,告诉学生我国公民使用互联网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回到自身问题的分析处理,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从而把本课的教育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本单元由导语、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组成。第三课设两框,第四课、第五课各设三框。见PPT本册教材的语境是社会生活。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因此,在承接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本单元介绍了社会规则的一般知识,以及道德与法律两种具体的社会规则。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规则,学习规则,知道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学习和维护改进社会规则。(一)单元立意解读1.帮助学生学习和遵守社会规则,有助于社会的良好运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生活有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而规则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各方面的努力,自然也包括具有规则意识和素养的公民。对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需要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各种社会规范,如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守时、诚信、遵守法律等等。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公民。2.学生在规则方面的知行状况是本单元的学情基础。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由他律转变成自律的过程中,他们既能明白社会规则对自己和他人的约束作用,同时,又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会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也就是心目中的我和实际中的我会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社会规则,积极促进自己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成为规则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维护者、积极改进者。3.学生认知和实践水平的提升,需要我们扩展学生对规则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小学阶段,学生对规则认识主要集中于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如按时完成作业、尊敬父母、排队购物等。对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是不是所有规则都是反映人们意愿的、规则能不能修改的问题,他们尚未形成准确认识。随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如何帮助学生从规则产生、规则的运行、规则的修订等角度认识规则,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规则,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修订规则意识的培养,既能够扩展学生对规则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又能够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本单元遵循“一般特殊”的逻辑顺序,先介绍社会规则的一般知识,再介绍道德和法律两种具体的社会规则。首先对社会规则形成总体性认识,再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内容具体展开,提出要培养道德修养、提高法治意识,从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具体规则基础之上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掌握社会规则一般原理。(二)逻辑架构分析课程标准提出要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本单元的标题是遵守社会规则,规则是这一单元的教学主线。本单元一共设三课。第三课是从总的层面认识社会规则,社会规则又主要包括道德和法律。因此,第四课和第五课分别从道德和法律两个维度具体展开。每一课的知识结构比较清晰,大多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展开的。首先了解规则、道德、法律的含义,其次理解规则、道德、法律的价值和意义,及我们为什么要维护规则、践行道德、遵守法律。最后,落脚到日常生活中面对规则、道德、法律,我们应该怎么办。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编写立意,理清内在逻辑架构,我们用思维导图进行进一步分析。第三课遵循生活、秩序、规则的逻辑线索,分为维护秩序和遵守规则两框。第一框介绍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规则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认同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价值。以此为基础,第二框深入阐述了自由和规则的辩证关系,以及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要求,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增强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及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最后还介绍了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的内容;这是对前面遵守规则的内容进行了延伸与充实。第四课介绍了与人际交往和社会运行关系密切的三个维度,尊重他人、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在学生弄懂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将其所学付诸实践。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努力,共同创建和谐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生活。而每个具体维度也都遵循着“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逻辑顺序展开。第五课介绍了法律这一重要的社会规则。前两个框题讲违法与犯罪,侧重于帮助学生用法律约束自己,自觉守法,加强自我防范。而第三框题善用法律,则侧重于帮助学生用法律保护自己,以及自觉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三)主要内容分析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本单元由导语、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组成。第三课设两框,第四课、第五课各设三框。单元导语解读单元导语从社会规则的功能切入,意在引导学生认同社会规则,对个人、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再帮助学生认识到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要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公共参与精神和良好的公民意识。单元导语既是本单元核心观点的概括,又是本单元内容的起点。本单元是八上的重点单元。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 引言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规则的意义和我们应有的态度,从而帮助学生感受全课的整体思路。这一段话点出了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生活的整体作用和“划定边界、保障自由”的内在原理,以及“遵守”“维护”“改进”的行为要求,从而做到“与规则同行,创建美好生活”。第一框 维护秩序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第一目“社会生活有秩序”。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秩序的关系,即感悟社会秩序的存在,以及社会秩序的意义。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感悟社会秩序的存在。教材首先点出“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秩”指条理,“序”指次序,社会秩序就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社会的运行可以分为良性、中性和恶性运行。良性运行就是“有序运行”,指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各要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发生作用,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做过度的理论引申,只要能让学生感悟“有序”即可。 其二,社会秩序的意义。这是本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这是从社会层面谈秩序的意义。这一层次由一个“探究与分享”与一段正文组成。重点解释“为什么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教材从承认每个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出发,指出大家有序地占有资源和承担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这里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我”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 其次,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这是从个人层面谈秩序的意义。这一段也照应了上一段中“我”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正是由于较好地处理了“人我”“群己”的关系,“我”的生存与发展才得以保障,这体现了个人、集体、社会利益的根本一致性。 第二目“维护秩序靠规则”。引导学生感受“秩序规则”的逻辑,了解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有哪些形式,以及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其一,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则,如道德、纪律、法律等。其二,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这是本框教学的又一个重点、难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秩序包括两个方面,即宏观层面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与微观层面的“人我”“群己”的关系。只有社会生活各方面、各要素都处于一定的良好秩序和结构中,整个社会才会处于有序化的状态,也就是教材所说的“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规则对社会各方面、各成员都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只有每个社会组成部分都找到其合理的“职”“位”,大家才能各尽其责,各得其所。如当明确了“一米线”的规则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怎样做才是合适的。 其次,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两类处罚,既包括法律、纪律等强制性手段,也包括道德、风俗等非强制性手段。前者主要依靠社会组织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后者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社会心理等得以实现。第二框 遵守规则 本框共安排三目内容。 第一目“自由与规则不可分”。了解自由与规则的辩证关系是增强遵守规则自觉性的前提,也是本框内容的逻辑起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其一,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自由的边界就是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具体划定这一界限的就是各种规则。遵守规则就是尊重彼此的自由和利益,不越过自由的边界。 其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人们一般对规则如何“约束”人感受更深刻,但是对其如何“保护”人不太了解。教学中应当予以重点分析。 本目的两个层次要辩证统一地看,规则既限制“自由”,又保护自由,“限制”才能更好地“保护”。守规则,得自由;无规则,失自由。可以说,自由就是一种权利,即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享有这种权利的条件就是遵守规则,自由只属于那些遵守规则的人们。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逻辑成立的重要前提是规则制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其背后体现的个人、集体、国家的根本利益的统一性。否则,这种规则和自由的统一就难以实现了。第二目“自觉遵守规则”。自觉是建立在思想认识基础上的自主行动,是由责任感产生的一种自我约束力。上一目中“自由”和“规则”的辩证关系解决的是“自觉”的思想认识基础,本目则侧重于如何“自主行动”“自我约束”。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其一,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探究与分享”设置的情境出自宋元时期许衡的典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在这一事例中,别人认为乱世之中,梨子已经没有主人,就可以拿取,是看重外在的规范;而许衡的观点是,虽然乱世之中梨没有主人了,但是非我所应有的财物也不应取用,人应该有自我约束。教材分析了遵守社会规则的两种约束机制:种是外在约束即他律,一种是自我约束即自律。由他律向自律转变,需要做到三个方面:严于律己,即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自省中发现的不良行为。从现实生活中督促人们遵守规则而言,他律和自律要结合起来。自律自觉的人则是规则的主人和自己的主宰,自觉遵守规则的人也不会感受到规则是一种束缚。他们在态度上是积极的,在情绪上是愉快的,在行为上是主动的。 其二,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本层内容是对上层内容的补充和深化,也是上层内容在行为上的要求。这一层次由一个“探究与分享”与一段正文组成。“探究与分享”围绕“闯红灯”行为展开讨论,一个场景是“随大流闯红灯”,一个场景是夜间在无人街头闯红灯。这两个场景涉及三个问题:首先,“法不责众”,别人破坏规则,我们也可以跟着破坏规则吗?其次,没有人看到、管束,就可以破坏规则吗?再次,如果破坏规则后没有危险,就可以破坏规则,如果有危险就不破坏吗?对这些困惑,教材正文给出了正面同答,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遵守社会规则。正文指出,对于规则,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即“内化于心”,以及“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即“外化于行”。做自觉的人,需要我们把规则内化为心中的法则,这也符合中华文化所讲的“慎独”的精神,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君子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表里一致,严守本分。 第三目“维护与改进规则”。这是“自觉遵守规则”的进一步引申。仅仅自己遵守规则是不够的,还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也就是“维护规则”,另外要在社会变迁的基础上学会改进规则。这样才能营造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其一,坚定维护规则。我们既要自己遵守规则,又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敢于批评纠正不良现象,做到大家遵守规则、大家维护规则,从而营造遵规守纪的良好氛围,形成良好的环境。维护规则的一般性的方法和技巧要求有“礼”、有“理”、有“节”;即有礼貌以示尊重,讲道理以理服人,适可而止以保护自己。 其二,积极改进规则。首先,随着社会的变迁,规则也要与时俱进,加以制定、废除、调整和完善。其次,社会成员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就是要积极参与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从而使改进后的规则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也就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里一方面要求坚定维护规则,另一方面又要求积极改进规则。那么,究竟要求学生坚定维护呢?还是要求积极改进呢?因此,必须讲清楚:坚定维护规则是规则发生作用时;积极改进规则是规则落后于社会现实时。那么,在没有改进规则之前怎么办?我们还是要遵守、维护原有的规则。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本课由引言和三框内容组成。 引言首先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说明本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联。随后,点出本课的三个主题: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本框在知行关系上更强调践行道德实践。第一框 尊重他人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引导学生了解尊重的表现,体会尊重的复杂性,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从而将心比心,激发尊重他人的意识。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尊重的含义和表现。尊重主要包括尊敬和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否则,只是徒有其表的作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权利,这是最为基本的表现。其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人们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其三,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发自内心的尊重能够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关系,才能建立融洽的社会关系;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尊重的意义和价值的体会和认识。 第二目“尊重从我做起”。教材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把握尊重他人的理念、途径、方法等。本目主要表达了四个策略。 其一,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首先要积极关注他人,对他人给予细致、耐心、周全的认识和对待,冷落他人、忽视他人的感受和情绪情感,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其二,平等对待他人。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尊重他人的复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但是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平等待人,既是道德的规范,也是法律的要求。 其三,学会换位思考。教材引用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原义是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这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这般待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遇到事情要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包容他人,真正做到像尊重自己那样尊重他人。“阅读感悟”引用杜甫关心、体谅邻居老妇人到他家门前打枣的例子,引发学生思考体谅和为他人着想的社会价值,促进学生尊重美德的提升。 其四,学会欣赏他人。教材引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善于发现每个人的潜质和特长,与他人彼此欣赏,才能共同进步。 小学、中学都在讲尊重他人,是不是在简单重复强调做无用功呢?其实不然,小学更强调学生应该这样做;中学考虑的是学生能够做什么,关键在于情境要设计好。第二框 以礼待人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待人礼为先”。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其一,礼的含义和表现。教材引导学生认识,礼体现了一个人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在一定意义上说,礼体现了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另一层意思是,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通过人们的语言、仪表、举止等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礼。注意细微区别:礼仪侧重于仪式感,礼节侧重于表现形式,礼貌侧重于外在的一种状态,如彬彬有礼;我们更强调关键在于怎么做。其二,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文明有礼体现人的一种态度、素养和能力,表达一种善意,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对他人文明有礼,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以礼相待。引用了孔子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习礼貌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进一步说明礼对于立德树人是至关重要性。 其三,促进社会和谐。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在人际交往中,文明有礼能够给人以亲切感、受尊敬感等,正如莎士比亚所言:“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团结友爱,促进社会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由此,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明有礼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 其四,体现国家形象。我国是文明古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完备的礼仪规范和传统美德。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人热情好客、以礼待人的民族形象和国家形象,让学生体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言行,提高文化自信。 第二目“做文明有礼的人”。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与人交谈,要多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盛气凌人。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使用文明用语。其二,仪表整洁和举止端庄。教材引导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要有高雅的气质、整洁的仪表。其三,文明有礼、重在践行。从两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一方面,做文明有礼的人,既要学习有关礼的知识,懂得礼的来龙去脉,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观察、不断践行。另一方面,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形成共同进步的氛围,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第三框 诚实守信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诚信无价”。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 其一,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实守信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美德。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诚信也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师要从民事活动中有关诚信的具体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诚信原则,体会诚信原则的意义。 其二,安身立命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也就是说,诚信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顺利实施自己的人生计划和奋斗目标。相反,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没有朋友,没有伙伴,更没有合作者,人生和事业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命。 其三,企业无形资产。在我国企业的传统经营理念中,诚信就是一块金字招牌。现代社会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说就是一种信用经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要讲诚信。诚信经营对企业来说,是无形的资产。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生产、诚信经营,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经济效益才能持久、长盛不衰。反之,企业就会失去客户,失去存在的根基。 其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一层意思是,诚信对于一个社会、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另一层意思是,诚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再一层意思是,国家之间的交往,也要靠各自的形象和声誉维持。只有诚信声誉好的国家,才能在与其他国家交往的过程中得到认可,才能逐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自己身边的诚信故事,提高对诚信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第二目“践行诚信”。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树立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做诚信之人的基本条件,没有诚信观念和意识,很难自觉做到诚信待人做事。诚信意识看似简单,但是在实践中能够时时刻刻做到,需要不断锻炼和强化。 其二,运用诚信智慧。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面对复杂的两难诚信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要树立正确面对的态度,并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他人诚实发生冲突时,首先,应该遵守法律的规范和要求,法律是底线,不能逾越,如果违反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应遵循伦理原则,面对两难的诚信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运用伦理原则时,不同的伦理原则是有排序的,如由高到低的生命原则、利益原则等,因此,要遵循低层次原则服从高层次原则的要求进行选择。要让学生知道,真正的诚信是有智慧的,诚信要看效果。其三,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现代社会是信用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收益,失信者处处受限,从而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社会信用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如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就是诚信记录。中国一个留学生在德国因为一次乘座公交车逃票,在德国求职时处处碰壁。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本课由引言和三框内容组成。引言首先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阐明了尊法守法的必要性,然后对学生提出了行为上的要求。第一框 法不可违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违法无小事”。此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其一,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法律规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作用主要有五个,但我们只讲重点两个。指引作用,即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行为,而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地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评价作用,即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行为评价标准有法律、道德、纪律等,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说明法律规范的重要性,它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最后,得出结论:法不可违,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其二,理解违法行为及种类。首先阐述了违法行为的含义,然后说明违法行为的分类,并从违反的法律、应承担的后果两方面举例说明三种违法行为的含义。可采用图表的方法进行归纳。 其三,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说明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不同,但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目“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此目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行政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教材指出了这类行为的特点、危害性及处罚其二,民事违法行为。教材通过两类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具体阐述了民事违法行为是怎样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鉴于民事活动的广泛性,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讲清楚了民事违法行为的实质,其危害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收集资料,选择典型事例,利用视频等方式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危害,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