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策法规课件1.ppt_第1页
农村政策法规课件1.ppt_第2页
农村政策法规课件1.ppt_第3页
农村政策法规课件1.ppt_第4页
农村政策法规课件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说明,农村政策法规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 等专业本科阶段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传授农业和农村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使学生更好把握和理解、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和国家的涉农法律、法规。,本课程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综合性。本课程既包括农村政策,也包括重要的农村法律法规。在农业领域,政策和法律联系非常密切。要准确认识涉农法律的主要制度,就必须理解相关的政策。同时,由于农业立法的滞后性,农业政策和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综合理解政策和法律之间的关系。 (2)时代性。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农业尤其如此。我国现行的重要农村政策和涉农法律均体现了这一时代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第一,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立法进程较快,适应农村改革深化的要求,不断有新的农业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第二,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国家不断制定新的政策用以指导农村经济活动。为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基于我国农村改革的进程理解课程内容,同时需要主动学习新的政策和法律。 (3)实践性。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颁布,是基于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因此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既要理解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更要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践相结合,要能够根据学习的农业法律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 本课程平时作业采取与形成性考核合二为一的方式进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平时作业(含形成性考核册的内容),由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的成绩按30的比例计入课程考核的综合成绩。 课程终结性考试 本课程教学内容全部完成后进行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卷面成绩按70的比例计入课程考核的综合成绩。终结性考试的命题应适当安排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两部分内容。,群众应学习和掌握的法律法规,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方面的法律法规 如: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收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农业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如: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种子法、森林法、渔业法等 关于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 如: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担保法等。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 如: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信访条例等。,第一章 农业法基本理论,农业法概述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法律制度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农民权益保护 农业资源法律制度,第一节 农业法概述,农业法概述 农业概述 农业法与农业政策,我国农业法的概念,农业法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农业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目标、原则和基本制度等进行规定的基本制度。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广义的农业法指调整干预农业经济运行及其相关活动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农业的概念,什么是农业?,农业的概念,“农业”是指农作物生产业、畜产业、林业及与此有关的产业,是指大统领令规定的产业。 韩国农业农村基本法第三条 农业是利用自然资源及农用资材,从事农作、森林、水产、畜牧等动植物产销之事业。 我国台湾地区“农业发展条例”第三条,农业的概念,农业法第2条规定:农业法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特点: 1、采用“大农业”的概念。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广义包括农、林、牧、渔四大产业。 2、将农业密切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也纳入管理范围。,农业概述,1、农业发展阶段,原始农业,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原始农业迁移农业,读图描述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体力、畜力劳动; 劳动工具简单; 自给自足,独户经营; 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土地私有,租种普遍; 产量不稳定,效率低; 技术进步靠经验积累.,传统农业阶段,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早期,传统农业生计农业,现代农业商品农业,1.集约经营:生产规模大。 2.高度社会化:生产工艺高度分化与联 合经营。 3.商品化生产:高商品率,建设农业基地。 4.技术密集型:机械化生产,应用现代 科技成果,消耗劳动力少(2-4%)。 5.高产型:单位面积产量高,源于化肥、 农药、燃料的使用。,六种模式: 种植园农业 牲畜育肥农业 乳品业 市场园艺农业 谷物农业 大牧场,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国家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的一些国家和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美国农场,生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加拿大农场,美国牧场,市场园艺农业,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 保鲜与存储有特别要求。,农业法的基本原则,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科教兴农的原则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业法律与农业政策,概念:农业政策是指由执政党或者各级政府制定的不以法律形式表现的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农业政策包括:指导性政策,对一国的农业管理活动和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全局性指导作用的政策。执行性政策,是指由各级政府制定的为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指导性政策而制定的政策,一般表现为部门政策和地方政策。,农业政策与农业法律的关系,农业法律和农业政策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农业法律和农业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党和国家指导、调控、保护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新中国农业政策演变历程,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让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推行农业合作化。 公社化的时期,浮夸风盛行,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组织农民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改革开放后的30年,首先是放开搞活农村经济 ,土地承包,兴办乡镇企业。 十六大以后 ,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取消农业税,实行对农民的补贴,免费实行农村义务教育,推行新型的合作医疗和逐步建立农村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现在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长,会进一步健全 农业投入的保障制度 价格支持政策 健全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更好的制度保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一、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1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 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 3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4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 5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二、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6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 7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 8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9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 10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 11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12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三、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13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14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15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16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 17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四、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18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9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20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21积极推进林业改革。 22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23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 24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25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26进一步完善符合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27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国农业立法概况,一、中国农业立法回顾 二、现行主要农业法律法规 三、现行农业立法存在的问题 四、农村法制建设的完善,中国农业立法回顾,我国的农业立法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一)以政策调整为主、法律调整为辅的时期(建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 这个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1、建国以后到文革开始以前(1949-1965) 1949年共同纲领对土地改革、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私有财产、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恢复和发 展农业生产作了明确的规定。,1950年土地改革法把封建地主所有制改为农民个人所有制。1954年宪法对农民包括土地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农民组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等作了规定。1953年中央发布了“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建议”,1955年合作化达到了高潮。1956年3月和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高级农业合作社师范章程。1961年党中央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2、文革时期(1966-1976) 这一阶段,整个法制建设遭到破坏,农业法制建设也不例外,农业领域几乎没有制定过新的法律、法令。在农业税被取消前仍然沿用的主要有:农业税条例、屠宰税暂行条例等。 这一时期立法特点:前期比较重视,后期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农业法制建设停滞不前,农业管理主要依靠政策、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进行。,前期农业立法的特点: 1、农业立法的针对性比较强,不拘泥于法律的结构要求和完整性。 2、法律语言比较通俗易懂,但发布形式、章节体例等不太规范; 3、基本上没有设定法律责任,法律的贯彻实施主要依靠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信。,(二)既依靠政策调整、又依靠法律调整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除制定政策外,还十分重视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特点: 1、农业立法不断加强,农业领域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2、农业行政执法不断加强,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3、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不断加强立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行政监督等。,二、现行主要农业法律法规,近年来,适应加入WTO和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农业立法不断加强,农业领域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形成了以农业法律为主,农业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与农业有关的司法解释相配套的农业法体系。具体情况是: 1、农业基本法:农业法(97年制定,2002年修改) 2、农业经营体制方面: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年),农业专业合作社法(2006,10,31),3、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 土地管理法(1986制定,1998修订)、 草原法(85制定,02年修订)、森林法(84年通过,98修订)、渔业法(86年通过,2000年修订)水法(88通过,02修订)、水土保持法(1991)、水污染防治法(84年通过,96修订)、 水污染防治法(84年通过,1996年修订) 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通过,04年修订)、水土保持法(1991)、防沙治沙法(200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草原防火条例(93)野生植物保护条例(96)、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87)森林防火条例(88)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89) 4、农业科研与推广方面: 农业技术推广法(1993)、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7) 5、农业生产安全方面: 防洪法(1997)气象法(99)动物防疫法(1997),进出境动物检疫法(1991)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6、农业生产资料方面: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4)种子法(2000)、种畜禽管理条例(94)农药管理条例(1997)、兽药管理条例(1987)、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进出境动物检疫法(199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99年发布,01年修订) 7、其他方面:乡镇企业法(1996)、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等。,三、现行农业立法存在的问题,1、农业立法滞后。 2、农业立法薄弱。 3、农业法规分配不均匀。 4、农业法律带有浓厚的计划管理的痕迹。 5、农业立法质量不高。 6、农业法配套法规的立法跟不上。,四、农村法制建设的完善,1、加快和加强农业立法,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法律体系。 2、强化农业行政执法。 3、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 4、培养和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法律意识。 5、建立农业法制建设研究机构。 6、建立农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监督体系。,农业基本法律制度,农业基本法的制定和修改,农业法是1993年7月2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同日起施行的。 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1、修改原因: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农业管理和支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二是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不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三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趋缓,不仅制约农村消费增长,也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面临国际市场的挑战,需要采取新的措施,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总体来看,现行农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为了应对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好地向前发展,需要对农业法加以修改。,2、修改内容 现行农业法共有9章66条,修订后共有13章99条。比修改前增加了4章33条。 其中,有7章保留了原有的章名,分别是: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第三章农业生产,第七章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第八章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第十三章附则。,新增加了4章,分别是: 第五章 粮食安全, 第九章 农民权益保护, 第十章 农村经济发展, 第十一章 执法监督。 两章名称进行了修改, 第四章 由“农产品流通”改为“农产品流通与加工”,第六章 由“农业投入”改为“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农业基本法的框架,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第三章 农业生产发展措施 第四章 农产品流通与加工 第五章 粮食安全 第六章 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第七章 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 第八章 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 第九章 农民权益保护 第十章 农村经济发展 第十一章 执法监督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附则,第二节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在一定的农业基本经济制度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制度。它的内容,主要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设立和认定,一定主体从事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准则和规程。从法律意义上说,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关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责、权、利关系和不同生产经营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定。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基本形式: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类型,分散经营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类型 联合经营 集中经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历史演变: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五次变迁。 这五次变迁分别是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 社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目前实行的农地使用权长期不变并可以流转的制度。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小自耕农生产经营体制;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农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体制; 3、1978年后建立了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承包制及其创新,家庭承包制的变迁过程 1、包工到组、包产到组(农民生产小组按承包的工作或产量计酬) 2、包产到户(农户个人按承包的产量计酬) 3、包干到户(大包干:农户交够国家和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并不是所有地方都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形成“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新体制,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集体“统一经营”的内容: 对承包土地的发包、调整、流转的管理; 保证国家合同定购任务的落实和完成; 在农业和非农业领域开展集体经营; 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和福利事业。,第三节 稳定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主体,(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自然村或者行政村为单位设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 如人民公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农工商总公司等),(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念: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以对成员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销售、加工环节为合作重点,以维护成员利益、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积累的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通常所说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及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2006年10月31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2、有利于集中销售和采购,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交易能力,降低农民单独交易的成本; 3、有利推广农业新技术,开展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加工,促进流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获取农产品的价值增值; 4、是有利于更直接有效地享受国家的惠农政策。 5、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基层民主管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内涵: (1)不是一个人办,而是一个合作组织; (2)是专业合作,围绕同类农产品的生产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者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价格,实现成员共同的经济目的。 (3)农民的法律,以农民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基本原则,1、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2、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3、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4、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 5、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产和责任形式,1、财产来源: (1)成员的出资; (2)公积金、储备金; (3)国家扶持资金; (4)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 财产。 2、责任形式有限责任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四条第2款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第5条规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责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条件,1、有五名以上符合法律规定的成员; 2、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章程; 3、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组织机构; 4、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 5、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宁阳乡饮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利益的保护,1、成员账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账户主要记载下列内容: (1)该成员的出资额; (2)量化为该成员的公积金份额; (3)该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 成员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明确合作社与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作为盈余分配的依据。,2、盈余分配。 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按照下列规定返还或者分配: 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 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3、财务公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或者理事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组织编制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于成员大会召开的十五日前,置备于办公地点,供成员查阅。 4、财务审计 由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负责对本社的财务进行内部审计,审计结果应当向成员大会报告。 成员大会也可以委托审计机构对本社的财务进行审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1、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 2、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 3、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 4、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把千家万户的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按照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来划分,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 2、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户 3、市场带动型: 专业市场+基地+农户 4、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基地+农户,乐百氏(丰润)有限公司,乐百氏(丰润)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是在丰润区提供土地厂房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前提下,由广东乐百氏公司投资成立的,该公司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达9928万元。公司建有8000头左右奶牛基地,并与基地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建立了相对稳定的鲜奶购销关系,解决了农户“卖难”和企业“断奶”问题。企业货源充足,农民收人有保证,基地农户每月平均增收1300多元。在其带动下丰润已建立26个百头以上规模奶牛养殖场,5头以上的养殖户达1870个。,南街村产业化经营的典范,南街村从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以发展粮食加工产业为主线,先后建成挂面厂、方便面厂、啤酒厂、鲜湿面厂等企业,以及印刷厂、包装厂、调味品厂等系列配套企业。南街村集团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百家重点企业之一,拥有26个企业、总资产近20亿元的国家大型一档集团公司,产品有面粉、方便面、啤酒、巧克力棒果、饮料、调味品等11个大类、10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法律措施,1、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2、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合机制。 3、加快农业产业化的配套制度改革。 4、加大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四)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和购销大户,以及与之相关的科研、教学和其他组织、个人参加,为谋取、维护和增进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自愿组成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具有非营利性和自律性的社团法人。,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功能,1.行业服务。 2.行业自律。 3.行业代表 。 4.行业协调。,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要特点,一、起步晚,落后于其他行业。 二、多头管理体制。 三、规模小,功能弱,存在浓厚的官办色彩。 四、发展不平衡。 五、组织形式单一,官办多,民办少。 六、收钱的多,有效服务的少,传统的多,创新少。 七、工作人员多,人才少。,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立法缺失。 2.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3.协会发挥作用的空间狭窄。 4.行业协会基础薄弱。,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的思路,1、明确协会性质:民间性、广泛性 、自愿性 、服务性 、中介性 。 2、合理定位政府职能。 3、规范协会角色,明确职责范围:中介人 、服务员 、组织者 、联络生 、权益卫士。 4、加大政府对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 5、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求发展”的原则来组建管理协会 。,第四节 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法律制度,农业生产法律制度,1、农业发展规划和生产结构调整法律制度 农业发展规划法律制度 农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市场经济特点,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提出适合基本情况(土地、技术、特色等)的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农业资源区划制定农业发展规划。,2、农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农业结构调整:目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协调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种植业: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调整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 林业:加强林业生态和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防沙治沙工程,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营造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和薪炭林。,畜牧业: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加快发展畜牧业,推广圈养和舍饲,改良畜禽品种,积极发展饲料工业和畜禽产品加工业。 渔业:渔业生产应当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调整捕捞结构,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远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法律制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生产和生活设施,如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能源和电网、农产品物流、渔港、良种基地、农产品市场设施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 节约用水,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 国家对缺水地区发展节水型农业给与重点扶持。,4、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1)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 。 加快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 、动植物疫病以及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2、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的认证和标志制度: 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的认证和标志制度; 鼓励和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 优质农产品可以申请使用有关标志; 我国得到公认的认证制度有三种: 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有机食品是国际有机农业联盟提出的概念,是指在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的,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发证书的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质量将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经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农产品。强调农产品的安全性,标准较低。,优质农产品标志,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第一,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第二,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两到三年的转换期。 第三,有机食品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他食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实行动植物防疫检疫制度 健全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加强对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杂草、鼠害的监测、预警、防治,建立重大动物疫情和植物病虫害的快速扑灭机制,建设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实施植物保护工程。,5、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建设法律制度,扶持良种选育、推广法律制度 种子工程,包括良种引育、生产繁殖、加工包装、推广销售和宏观管理五个系统,提高种子质量和科技含量。,畜禽良种工程的内容: 加强畜牧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加强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 加强畜牧兽医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国家学术交流,提高科技队伍整体水平;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运行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推进规模化养殖,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农业机械化法律制度: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产品流通法律制度,一是明确了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方向,规定农产品的购销实行市场调节。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的购销活动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二是明确了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规定建立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三是规范市场流通秩序,疏通“绿色通道”。支持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农产品收购、批发、贮藏、运输、零售和中介活动。有关部门保障农产品运输畅通,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四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乡镇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国家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五是国家鼓励发展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第五节 农业投入和支持保护制度,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 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是指国家、集体、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开发、农产品流通、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资金和物资投入,以及国家对农业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的特征,1、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效益的社会公共性。 2、农业投资的高风险性。 3、农业投资经济上的低效性及回收的滞后性。 4、农业投资的区域性。 5、农业投资的适时性和不可替代性。,农业投入来源,1、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国家财政、农业信贷资金。 2、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业的投入:农业贷款、乡镇企业支农资金、自身积累、借款、股份基金及其他。 3、农业利用外资。,农业投入和支持保护的法律规定,(一)国家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财政投入 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 农业支持体系 生产资料供应 市场信息 科技推广 教育培训,2009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比2008年增加15.2 。从1996年到2007年,中央财政收入增长了7.7倍,但是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仅仅增长了4.6倍。投入的绝对数增加了,但是支农资金占中央财政总收入比重由原来的21.1下降到15.2。,(二)明确了财政预算内投入农业资金的使用方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健全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加强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杂草、鼠害防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监督体系、农产品市场及信息服务体系;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保障农民收入水平等。,(三)多方筹集农资金,增加农业投入,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资金来源 社会资金 农业利用外资,(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包括生产资料供应、生产技术、资金、信息、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五)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1、国家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制度 2、有关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措施提供农业信贷支持。 有关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增加信贷投入,农村信用合作社应当坚持为 三农服务的宗旨,国家通过贴息等措施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贷款。,(六)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七)做好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第六节 农民权益保护,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 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中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农民在出售产品和购买生产资料时的利益保护 农民权益的行政保护 对农民权益受损时的行政和司法救济,一、切实减轻农民负担,1、禁止向农民非法收费、罚款、摊派 2、禁止非法在农村进行集资、达标、升级活动。 3、禁止以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 4、农村中小学不得向学生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禁止任何机关或者单位通过农村中小学校向农民收费。 5、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接受各种有偿服务,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二、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依法筹资筹劳 1、筹资筹劳的程序 2、筹资筹劳的标准 3、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四、禁止压级压价收购农产品。 五、对农民造成的损失应依法赔偿。 赔偿额包括购货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 六、农民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 七、农民工权益保护。,第七节 农业资源法律制度,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水资源的法律保护制度 森林资源的法律保护制度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草原和渔业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国家建立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制度 农业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第二章 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和法律制度,农村土地承包法概述 家庭承包 其他方式的承包 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3年3月1日起施行。,农村土地承包法概述,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目的 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土地承包法的调整范围,土地承包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理解:(1)本法调整的范围是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2)具体包括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农村土地承包的基本制度,1、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2、国家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3、农户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4、保护妇女的承包经营权,5、农村土地承包应当公开、公平、公正 6、土地承包应当保护生态环境 7、土地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8、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法律保护,土地承包的的管理,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的指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家庭承包,一、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一)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1、发包方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2、发包方的权利,(1)发包本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本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 (2)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 (3)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3、发包方承担下列义务,(1)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2)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依照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4)执行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1、承包方 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一、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 二、按照每个农户家庭的人口、劳动力数量等计算承包地面积,以农户为单位进行承包; 三、承包地主要是耕地、林地和草地; 四、承包过程中强调公平,人人有份; 五、承包地具有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性质。,2、承包方的权利,(1)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权;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 (3)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4)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的其他权利。,3、承包方承担下列义务,(1)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 (2)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二、承包的原则和程序,1、土地承包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 (2)民主协商,公平合理 (3)承包方案劲大部分成员同意 (4)承包程序合法,2、土地承包的程序,(1)选举承包工作小组; (2)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3)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4)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5)签订承包合同。,三、承包期限和承包合同,(一)承包期限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 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 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 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二)承包合同,1、承包合同的内容 (1)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2)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3)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4)承包土地的用途;,(5)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6)违约责任。 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 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2、承包权的确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除按规定收取证书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3、承包合同的保护,(1)发包方不得随意解除、变更承包合同 (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或者变更、解除承包合同。,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案例: 陈清棕是厦门市同安区亭洋村一组的村民,1996年1月他承包了该组1.5亩土地,并取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002年1月陈家全家迁到了同安区大同镇并转为非农户,陈家迁出后,他所在的村民小组就把他家的承包地调整给其他村民。2003年,陈家想要要回自己的承包地,村小组不给,遂发生纠纷。,请问陈清棕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吗?2005年,该村民小组的一部分土地被国家征收了,其中包括陈家以前承包的一亩地,但是没有分给陈家征地补偿费,陈某要求村民小组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共计17400元,请问,他的要求能够得到支持吗?,(一)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发包方不收回承包地是一项基本原则 承包方进镇落户的,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保留承包经营权或依法进行流转 承包期内承包方迁入社区的市并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交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二)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承包期内发包方原则上不得调整承包地 特殊情况下的个别调整必须依法进行: 一是只有出现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 二是只限于个别农户之间 三是只限于耕地和草地 四是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承包合同约定不调整的不得调整,(三)将一定土地用于调整承包地或解决人地矛盾,机动地 依法新开垦的耕地 承包方依法交回的耕地,(四)承包方可以自愿交回承包地,条件:1、承包方家庭成员发生重大变化,没有能力耕种又不愿意进行流转;2、承包期末捏,一部分农民脱离农业,发展二、三产业,获得稳定的收入。 应当提前通知的发包方 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 承包土地,(五)保护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案例 祁某系该县某村农民。1999年1月,以祁某为户主的一家4口承包了本村6亩承包地,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003年12月,祁某女儿小红结婚嫁到外村,但在夫家始终未取得家庭承包地。2004年7月,祁某所在村委会依据自定的村规民约,抽回了祁某女儿 1.5亩承包地,补给本村村民魏某经营管理。,后来,祁某多次要求村委返还却遭拒绝。于是他将村委会及村民魏某告上法庭,要求归还1.5亩承包地的使用权并赔偿经营损失3200元。 被告村委会辩称,村规民约是村委与全体村民集体约定的,祁女婚迁后抽地是沿习传统做法,符合群众利益和村情民意,村委并未侵权,故拒绝赔偿。 问:祁某能否要回出嫁女儿的承包地?,案例,陈英1997年与丈夫张昊结婚,1998年生一女,1999年张昊所在的集体进行土地承包,张昊是以他父亲为户主承包的,陈英和她的女儿每人分了0.5亩承包地。2000年陈英和张昊离婚了,陈英搬回娘家居住,但是她想要回承包地,张家认为承包期间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不同意给,请问陈英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吗?,妇女结婚:,嫁入方所在地应当按照规定优先解决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在没有解决之前,出嫁女家所在地的发包方不得强行收回其承包地。,妇女离婚或丧偶: 妇女离婚或丧偶后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原居住地应当保证该妇女有一份承包地;妇女离婚或丧偶后不在原居住地生活而迁入其他地方的,新居住址所在村、村民小组应当为妇女解决一份承包地,在解决之前,原居住地发包方应当保留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错误认识,r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离婚、丧偶妇女不是我们村的人, - 不能种祖宗留下的地。 - 祖宗的地变成钱也没有她的份。 - 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享受平等的村民身份。 - 不能住在祖宗的地面上。,错误认识,r 她嫁到别处就应该依赖夫家生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r 她已经有老公养活了,不应当与村民争利。,错误认识,错误认识,r 没有补偿费的时候,她也不回来种地,有了补偿费,她就想回来分钱。 r 看着村里富裕,人口只进不出,村里的收益很快就会越分越少 r 离婚妇女回娘家居住太不吉利。,错误认识,错误认识,r 村里人都认为,我也没办法 - 应该把她的地收回来 - 不应该给她分钱 - 不应该给她收益分配 - 不应该给她宅基地,错误认识,(六)承包收益和承包权的继承,案例: 赵振红:我父母生前系某村一组村民,在该组承包1.5责任田。我1976年5月嫁至邻村生活。1986年9月,我将父母接到自己家中生活,父母仍承包耕种的1.5亩责任田,但主要是由我夫妇俩人代为耕管。1995年9月、2001年5月我父、母先后去世。 2002年3月,一组即将我父母承包的1.5亩责任田收回由本组村民承包,我要求继承父母承包的1.5亩责任田,遂发生纠纷。 此纠纷经某村所在乡政府调解认为:一组收回我父母原承包的责任田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不服,请问我能否继承父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案例,江有渔:1996年,村里将集体所有的10亩林地发包给我父亲,承包期限为30年。可在即将收获时,我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村里就找到我通知要收回林地,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