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件.ppt_第1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件.ppt_第2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件.ppt_第3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件.ppt_第4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概论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3 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 1.4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配置 1.5 计算机病毒 1.6 多媒体计算机,本章学习目标,l掌握计算机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l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l掌握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数制转换 l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其硬件配置 l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类及防治措施 l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返回首页,1.1 计算机概论,1.1.1 什么是计算机 1.1.2 计算机的特点 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1.4 计算机的分类 1.1.5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返回首页,1.1.1 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简称,是一种自动地、高速地进行数值运算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主要由一些机械的、电子的器件组成,再配以适当的程序和数据。程序及数据输入后可以自动执行,用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计算机中的各个物理实体称为计算机硬件;程序和数据则称为计算机软件。,返回本节,1.1.2 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自动化程度高 4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 5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6通用性强,返回本节,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自动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逻辑关系加工及人工智能 6计算机网络,返回本节,1.1.4 计算机的分类,1巨型机 2大、中型计算机 3小型机 4微型机,返回本节,1.1.5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1计算机的产生 1822年英国人Charles Babbage提出了“自动计算机”概念, 1834年他所设计的差分机及分析机已经具备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 20世纪中叶,电子技术发展迅速, 1943年在美国陆军部的主持下,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系的John Mauchly和Presper Eckert博士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计算机ENIAC,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使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5000多个继电器、电容器、耗电150KW的庞然大物拉开了人类科技革命的帷幕。,2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8年)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浦线,其特点是主存存储器容量小、速度慢、机器体积大、重量大、功耗大、成本高。 (2)第二代计算机(1959年1964年)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元件,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其特点是主存储器容量加大、运算速度加快、减小了体积、重量、功耗及成本,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1年)基本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几十至几百个/mm2),其特点是功能进一步增强,体积功耗进一步降低。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万至几千万个/mm2),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容量大大增加,外存主要有磁盘、光盘,运算速度可达几亿次/秒,计算机开始向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多元化的方向前进。,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 (2)网络化 (3)巨型化 (4)微型化 (5)多媒体化,返回本节,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2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2.3 计算机软件,返回首页,1.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计算机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相关文档的总称。,返回本节,1.2.2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图1.1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1运算器:用于加工、处理数据的部件,主要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 :是计算机的控制部件,它控制其他部件协调统一的工作,并能完成对指令的分析和执行。 3存储器 :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主要是存放程序和数据。 4输入设备:是从计算机外部向计算机内部传送信息的装置。其功能是将数据、程序及其他信息,从人们熟悉的形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部。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扫描仪等。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传送到计算机外部供计算机用户使用的装置。其功能是将计算机内部二进制形式的数据信息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或其他设备能接受和识别的信息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图1.2 运算器示意图,图1.3 内存储器原理,图1.4 CPU访问内、外存储器的方式,返回本节,1.2.3 计算机软件,1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中最重要的程序,用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大型程序。 (2)语言处理程序:必须和计算机语言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结合起来。 (3)服务性程序:是指为了帮助用户使用与维护计算机,提供服务性手段,支持其他软件开发,而编制的一类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种:工具软件 、编辑程序 、调试程序、诊断程序。 (4)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计算机中所存放的大量数据进行组织、管理、查询并提供一定处理功能的大型系统软件。,图1. 5 汇编、编译与解释过程,2应用软件 (1)文字处理程序 (2)电子表格处理程序 (3)软件开发程序 (4)用户应用程序,返回本节,1.3 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1.3.1 计算机中的各种数制 1.3.2 二进制的算术、逻辑运算 1.3.3 数制之间的转换 1.3.4 数的定点与浮点表示法 1.3.5 数字化信息编码,返回首页,1.3.1 计算机中的各种数制,在计算机内部,信息广泛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有时还会使用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十进制使用广泛,它主要用在计算机外部。特点:一是十进制由十个不同的数符组成:0、1、2、3、4、5、6、7、8、9,即基数为“10”;二是十进制遵循每相邻两位“逢十进一”的原则。 二进制是用于计算机内部描述各种信息的一种数制。特点:一是二进制由“0”和“1”两个符号构成,即基数为2;二是每相邻两位遵循“逢二进一”的原则。 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是为了弥补二进制数字长过长而出现在计算机中的,它们主要用来描述存储单元的地址。,返回本节,1.3.2 二进制的算术、逻辑运算,1算术运算 算术运算是指利用、()等符号连接二进制数完成的运算。 2逻辑运算 二进制的逻辑运算包括And(与)、Or(或)、Not(非)三种运算。,返回本节,1.3.3 数制之间的转换,1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互相转换 2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同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3二进制数同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互相转换,返回本节,1.3.4 数的定点与浮点表示法,1数的定点表示 (1)定点整数 :将小数点固定在数的最低位之后,其格式如图1.6所示。 (2)定点小数 :将小数点固定在数的符号位之后、最高数位之前,其格式如图1.7所示。 2数的浮点表示 浮点表示法中的小数点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浮动的。任何浮点数都由阶码和尾数两部分组成,其格式如图1.8所示。,图1.6 定点整数的存储格式,图1.7 定点小数的存储格式,图1.8 浮点数存储格式,返回本节,1.3.5 数字化信息编码,数字化信息编码是把少量二进制符号(代码),根据一定规则组合起来,以表示大量复杂多样的信息的一种编码。一般来说,根据描述信息的不同可分为: 1数字编码 2字符编码 3汉字编码 (1)国标码 (2)汉字输入码与机内码,表1.1 ASCII表,返回本节,1.4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配置,1.4.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4.2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1.4.3 微型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及系统维护,返回首页,1.4.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常用外围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主机芯片都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为了与外围设备连接,在主机板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接口插槽,可以在这些插槽上插入不同外围设备连接的接口卡,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信息通过两种接口传输。一种是串行接口,如鼠标;一种是并行接口,如打印机。,计算机中传输信息的公共通路称为总线(BUS)。 按照总线上传输信息的不同,总线可分为: (1)数据总线(DB):用来传送数据信息,它主要连接了CPU与各个部件,是它们之间交换信息的通路。数据总线是双向的,而具体的传送方向由CPU控制。 (2)地址总线(AB):用来传送地址信息。CPU通过地址总线中传送的地址信息访问存储器。通常地址总线是单向的。 (3)控制总线(CB):用来传送控制信号,以协调各部件之间的操作。,常用的总线结构有: (1)ISA总线 (2)MCA总线 (3)EISA总线 (4)VESA总线 (5)PCI总线,微型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有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及外存储器。外存中常用的有硬磁盘(硬盘)、软磁盘(软盘)和光盘。如果需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配置打印机、绘图仪、投影仪;同时为了联网,还可以配置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 微机用键盘按照按键个数多少可分为84键、101键、104键等几种,目前广泛使用的是101键、104键标准键盘。这两种键盘一般可分为四个区域:主键盘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数字键区)。,显示器种类杂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如下所示。 按显示内容可以分为:字符显示器、图形显示器、视频显示器。 按显示颜色可以分为:单色显示器、彩色显示器。 按显示分辨率可以分为:低分辨率(300200)、中分辨率(600350)、高分辨率(640480或1024768以上)。分辨率越高,组成字符与图形的点密度越高,显示器显示的画面越清晰。,鼠标器(Mouse)简称鼠标,也是一种常用的输入设备。它通过串行接口与主机相连。其使用方法有移动、点击和拖曳三种。从结构和原理上进行分类,鼠标可分为多种,如机械鼠标、光学鼠标、光机鼠标、两键鼠标、三键鼠标等。 微型机配备的打印机可分为击打式打印机和非击打式打印机两大类。,图1.10 磁盘的盘片结构,磁盘的盘片结构 图1.11 3.5英寸软盘,返回本节,1.4.2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表1.2 PC机系列发展表,返回本节,1.4.3 微型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及系统维护,1使用环境 (1)环境温度:在室温1535之间能正常工作。 (2)环境湿度:放置微型机的房间的相对湿度在20%80%之间。 (3)洁净要求:应保持机房清洁,使磁头、磁盘读写准确。 (4)电源要求:微型机一般使用220V、50HZ的交流电。最好提供不间断供电电源UPS,并装有可靠的地线。 (5)防止干扰:微型计算机附近避免强磁场干扰。,2系统维护 (1)微型机开关的顺序。 (2)机器应常处于运行状态,不应长期闲置不用。 (3)软盘的使用及保存过程中应防磁、热、强光或受潮霉变。 (4)工作过程中不应经常搬动,它会使软盘、硬盘磁头受到伤害。 (5)显示器的保护应做好防强磁场的措施。 (6)打印机必须在干净无尘的环境中工作。,返回本节,1.5 计算机病毒 防治,1.5.1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1.5.2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作用 1.5.3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5.4 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及传染途径 1.5.5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5.6 计算机病毒的,返回首页,1.5.1 什么是计算机病,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e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通过非授权入侵隐藏在可执行文件或数据文件中。 当计算机病毒程序运行(病毒发作)时,会影响其他正常程序及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还会造成计算机软、硬件的损坏。,返回本节,1.5.2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作用,其一,破坏计算机运行安全; 其二,破坏计算机软件安全; 其三,破坏计算机实体安全。,返回本节,1.5.3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传染性 2破坏性 3隐蔽性 4潜伏性 5激发性,返回本节,1.5.4 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及传染途径,(1)来源于计算机专业人员或业余爱好者的恶作剧,如CIH病毒。 (2)软件公司为保护自己研制的软件不被复制(盗版)而采取的不正常的惩罚措施。 (3)恶意攻击或有意摧毁计算机系统而制造的病毒。如“犹太人病毒”。 (4)在程序设计或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未估计到的原因而对它失去控制所产生的病毒。,返回本节,1.5.5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1病毒入侵的途径 (1)源码型病毒 (2)入侵型病毒 (3)操作系统病毒 (4)外壳型病毒 2病毒的破坏程度 (1)良性病毒 (2)恶性病毒,返回本节,1.5.6 计算机病毒的,1人工判断方法 。如磁盘的非正常读写、文件容量变大等现象都可能说明有病毒潜伏或发作。 2使用防病毒硬件 。利用发现的每一种病毒的特征代码及防治方法并将其存入防病毒卡的ROM中,用以及时发现病毒并清除它。 3使用防病毒软件。常用的防病毒软件有KV3000、瑞星和金山毒霸等。,返回本节,1.6 多媒体计算机,1.6.1 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1.6.2 多媒体计算机 1.6.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返回首页,1.6.1 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媒体(Media),又称介质,是存储、传播、表现信息的载体,是承载信息的有形物体。 多媒体是指多种媒体的集合,它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与计算机通信融为一体的信息环境的总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