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1页
“十几减9”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2页
“十几减9”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3页
“十几减9”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4页
“十几减9”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几减9”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加和减(二)中第二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从日常生活过程中抽象数的过程,了解加减法的关系,掌握十几减9的运算技能。2能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十几减9这一数学问题的大致过程。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4在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5在他人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流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故事导入: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鹦鹉弟弟一大早就挎着小篮子上街去了,走着,走着,正好白云姐姐经过,白云姐姐说:鹦鹉弟弟,你到哪里去呀?鹦鹉弟弟对着天空说:白云姐姐,今天是马戏团的小丑刺猬哥哥过生日,我去给小刺猬买礼物呢!说完,就继续往前走,鹦鹉弟弟来到水果超市,看到又大又红的苹果,开心极了,就对蓝猫先生说:蓝猫先生,我想买一些苹果。蓝猫先生说:可爱的鹦鹉,我只剩下一箱苹果和这3个苹果了。你想买几个苹果呀!鹦鹉弟弟说:蓝猫先生,我想买9个苹果。(教师边讲故事,边演示故事情节)故事讲到这儿,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请小朋友想一想,一箱苹果再加3个苹果,蓝猫先生一共有几个苹果?(2)蓝猫先生有13个苹果,鹦鹉弟弟买了9个苹果,求还剩多少个苹果?算式怎样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9继续提问:那么13-9等于几呢?该怎样计算呢?评析: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买苹果一事,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中对买苹果的一些生活经验,带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逐步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二、主动探索知识。体会形成过程第一层次:个体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学生操作:先摆10个苹果,再摆3个苹果。2教师提问:在13个苹果中去掉9个苹果,该怎么算呢?你能为蓝猫先生想想办法吗?看谁想的方法最多。3学生独立开始动手操作。评析:使每个学生有了较明确的操作目的,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尽量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践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13减9的计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层次:同桌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同桌开始交流,边操作边说出13个苹果中减去9个的操作过程。评析:这一层次的设计,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同桌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第三层次:师生交流,寻求各种解决方法。教师提问:你为蓝猫先生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呢?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呢?(边说边演示)此时,学生感情投入,积极性很高,教师抓住机会,指几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边说边演示操作过程,若学生操作过程说得不完整,教师可作引导。在学生的回答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想法一:从13个苹果里一个一个地去减,1、2、39,最后还剩4个。此时,教师提问:(1)从13个苹果里一个一个地去减,那么13-9等于几?(板书 13-9=4);(2)哪些小朋友的想法是和这位小朋友的想法一样呢?(学生反馈)还有哪些小朋友不是这样想的?那么你们又是怎样想的呢?谁想来说说?想法二:先从10个苹果里减去9个苹果,还剩1个苹果,再把1个苹果和箱子外面的3个苹果合起来是4个苹果。教师引导:原来你是这样想的,那你能告诉大家,把13个苹果分成几个和几个?也就是把13分成几和几?(10和3), 板书: 13-9=410 3先算几减几呢?再算几加几呢?完成板书: 13-9=410 3那么13-9等于几?老师了解一下,有哪些学生是用这种方法算的,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想法很好,从13个苹果中减去9个苹果,可以先从10个苹果中减去9个苹果,还剩1个,再把1个苹果和箱子外面的3个苹果合起来是4个苹果,所以13-9可以这样想,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9=1,再算1+3=4(边说边演示)。想法三:箱子外面有3个苹果,因此先减去3个苹果,然后减去箱子里面6个苹果,这样一共减去9个苹果,最后还剩4个苹果。教师引导:你真聪明,你的想法很特别,老师喜欢,你是先减去3个苹果,再减去6个苹果,那你们猜猜看,这是把9个苹果分成几个和几个?也就是把9分成几和几?(3和6)板书:13 - 9 =43 6为什么要把9分成3和6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那么13-9等于几呢?完成板书:13 - 9 =43 6想法四:把13个苹果分成9个苹果和4个苹果,因为9个苹果和4个苹果是13个苹果,所以13个苹果减去9个苹果等于4个苹果。教师引导:你的想象力真好,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他在计算13减9的时候,想了一个什么算式呢?(加法算式)能说一说是哪一个加法算式吗?(9+4=13)因为9+4=13,所以你就想到了什么?(13-9=4)教师小结:因为9+4=13,所以13-9=4。刚才,小朋友为蓝猫先生想出了好多办法,我们在计算 13减9等于几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减,也可以把13分成10和3,10-9=1,1+3=4;也可以把9分成3和6,13-3=10,10-6= 4;还可以这样算,9+4=13,13-9=4(接着板书,小结)。当然,方法还有许多种,课后可以相互讨论,看看谁还可以想出其他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评析:教师找准了教学的重难点,运用师生共同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各自发表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把各自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交流中,学生不仅理清了知识的结构,而且提出了不同的计算13-9的方法。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第四层次: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1出示12-9= 16-9=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指名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引导说出不同算法)在此,教师有意识地找原来用第一种方法计算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现在为什么不用第一种方法计算了?评析:培养学生在敢于发表自己的观念的同时,能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并能从交流中获益。2口算(出示演示题),直接说得数。11-9= 14-9= 18-9= 15-9= 17-9=学生口算后,引导观察:14-9= 12-9= 16-9= 11-9= 18-9= 15-9= 17-9=你有什么发现吗?当学生发现第一个数都是十几,减去的数都是9时,揭示课题:十几减9。评析:在这里学生已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了,然后引导观察,后揭示课题,真是水到渠成。另外,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自然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三、巩固深化,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继续以故事引入:聪明的鹦鹉弟弟穿过树林,来到小丑哥哥的家,小丑哥哥家热闹极了,熊猫买了许多蛋糕,小山羊买了许多黄瓜,前来祝贺。那么到底熊猫买了多少蛋糕呢?小山羊买了多少黄瓜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说图意,列式计算。这一练习先引导学生看图、讨论、体会、交流算法,可以利用加法写得数。2小狗买了许多汉堡包,真奇妙,汉堡包上面有奶油制成的题目呢!小朋友,你们有信心完成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这一练习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强求统一算法。3小松鼠和公鸡正在玩卡片游戏呢。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那好,我们和小松鼠、公鸡一起来做游戏。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1)同桌小朋友,一人移动卡片9,一人计算,然后交换。(2)集体算一遍。评析:这一游戏,一方面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调控课堂气氛,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新知。4海洋上的金鱼也来凑热闹了。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这一练习让学生比较每道题的相同和不同,感知相互间的某种联系,体会可以用相邻的算式推算得数。5小丑哥哥捧着生日蛋糕走了出来,小动物一起唱起了生日歌。小朋友,我们也唱起来吧,一起祝小丑哥哥生日快乐。师生同唱生日歌。唱完后,让学生同桌说一说题意,互相交流和启发。评析:这一练习为后面学习简单应用题作了铺垫。这一层次的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情趣,练习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步步深入,把全课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四、引导总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1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及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2如果鹦鹉弟弟买了8个,那么还剩几个呢?你能运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吗?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先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归纳本课内容,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天到底学什么。通过谈感想,谈收获,使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