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_第1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_第2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_第3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_第4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2、算法的探究。对策:1、从复习十的分与合,从凑十法入手,为算法探究作铺垫。2、让学生通过摆学具来想算法。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算法。教学准备:投影、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师:小朋友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10的分与合,现在你还能说得出来吗?学生按照顺序说说10的分成。(边说,师电脑演示)二、新授1、导入师:星期天,小强、小红和小林来到了公园里,你们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师出示情境图:学生简要回答小朋友们在做什么(玩画片)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可以把你知道的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2、新授师:小朋友们,你能根据图上小朋友的这三句话,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思考并交流(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四种情况)(1) 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2) 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3) 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4) 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学生交流时候,教师简单板书。解决问题探究算法:解决问题一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容易解决?师出示问题一: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学生自主列式并计算。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交流算法师小结凑十法。解决问题二师: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好不好?师:请小朋友先把式子列出来。学生列式,简单说说算式的意思。师:怎样算24+6呢?我们先来用小棒摆一摆好不好。学生先自主用小棒摆一摆。(师巡视指导)交流:你应该怎样想,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先想一想,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师板书算法过程:先把24分成20和4,4+6=10,20+10=30。(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多说说对算法的理解)练习:师:小朋友们,你能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吗?师出示:8+42=学生自己算一算并交流算法。解决问题三师:小朋友们,下面该算什么了?师出示问题三:小明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先列式问:怎样想,怎样算?学生交流:方法一:先把24分成20和4,4+9=13,20+13=33。方法二:先把9分成6和3,24+6=30,30+3=33。(师要问一下,为什么把9分成6和3)师板书算法过程(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算法)练习: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吗?师出示:5+39=学生自主算一算并交流算法。三、巩固练习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新知识,你们愿意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师出示:1、 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先自己圈一圈,算一算,再进行交流。2、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观察后,列式解答并交流。3、 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观察后,自己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并交流。师: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学生计算并交流。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四、小结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许多新知识,大家又可以解决很多新问题。对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是什么?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