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资料.doc_第1页
切削液资料.doc_第2页
切削液资料.doc_第3页
切削液资料.doc_第4页
切削液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切削加工中,合理使用切削液,可以改善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摩擦状况,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并能减小工件热变形,抑制积屑瘤和鳞刺的生长,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减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所以,对切削液的研究和应用应当予以重视。 l 切削液的分类 金属切削加工中常用的切削液可分为三大类:水溶液、乳化液、切削油。 1.水溶液 水溶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它的冷却性能好,若配成液呈透明状,则便于操作者观察。但是单纯的水容易使金属生锈,且润滑性能欠佳。因此,经常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的添加剂,使其既能保持冷却性能又有良好的防锈性能和一定的润滑性能。 2.乳化液 乳化液是将乳化油用水稀释而成。乳化油是由矿物油、乳化剂及添加剂配成,用9598水稀释后即成为乳白色或半透明状的乳化液。它具有良好的冷却作用,但因为含水量大,所以润滑、防锈性能均较差。为了提高其润滑性能和防锈性能,可再加入一定量的油性、极压添加剂和防锈添加剂,配制成极压乳化液或防锈乳化液。 3.切削油 切削油的主要成分是矿物油,少数采用动植物油或复合油。纯矿物油不能在摩擦界面上形成坚固的润滑膜,润滑效果一般。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加入油性添加剂、极压添加剂和防锈添加剂以提高其润滑和防锈性能。 动植物油有良好的“油性”,适于低速精加工,但是它们容易变质,因此最好不用或少用,而应尽量采用其他代用品,如含硫、氯等极压添加剂的矿物油。 、切削液的冷却作用 切削液能够降低切削温度,从而可以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和加工质量。在刀具材料的耐热性较差、工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大以及两者的导热性较差的情况下,切削液的冷却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切削液冷却性能的好坏,取决于它的导热系数、比热容、汽化热、汽化速度、流量、流速等。一般地说,水溶液的冷却性能最好,油类最差(表81),乳化液介于两者之间而接近于水。 二、切削液的润滑作用 金属切削时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摩擦可分为干摩擦、流体润滑摩擦和边界润滑摩擦三类。真正的干摩擦只发生在绝对清洁的摩擦表面间,这时摩擦系数很大。如在真空中两金属表面间的摩擦系数可达10100,而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金属的抗剪强度。在大气中进行金属切削(即干切削)时,虽然刚刚产生的刀屑摩擦表面是十分清洁的,但是和空气接触后迅速氧化(时间约为百分之一秒到几千分之一秒)4,形成氧化膜而降低了磨擦系数(一般在l以下)。采用切削液以后,其润滑作用又有所提高,可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使切削过程进行得更顺利。 切削液的润滑作用,只是在切屑、工件与刀具界面间存在油膜形成流体润滑摩擦时,才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但在很多情况下;当切屑、工件与刀具界面间承受的载荷增加,温度升高,油膜的厚度便要减薄。如载荷与温度继续增加,则油膜厚度进一步减薄,一直到相当于金属表面的凹凸不平度时,流体油膜便部分地被破坏,而由凸起的金属峰尖直接接触(图81),起不到良好的流体润滑作用。但是由于润滑液的渗透和吸附作用,部分接触面仍存在着润滑液的吸附膜,起到减小摩擦系数的作用,这种状态就称之为边界润滑摩擦。边界润滑时的摩擦系数值大于流体润滑,但小于干切削。 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大多属于边界润滑。边界润滑一般分为低温低压边界润滑、高温边界润滑、高压边界润滑和高温高压边界润滑四种。 一般的切削油在200左右即失去其润滑能力,因此只适用于低温低压边界润滑摩擦。而在某些切削条件下,切屑、刀具界面间可达到6001000左右的高温和1.52.0gpa(150200kgfmm2)的高压11,这就形成了高温高压边界润滑,或称极压润滑。 边界润滑的摩擦力ff可用下式表示: ffarm1十(1m)2 (81) 式中 ar真正的接触面积; m发生金属接触的面积在真正接触面积中所占的比例; l较软一方金属的抗剪强度; 2润滑膜的抗剪强度。 如果切削液的极压性能良好,润滑膜布满金属表面,金属接触的面积很小或接近于零(即m0);则润滑情况接近于流体润滑,其摩擦力为 ff=ar2 (82) 如果不用切削液,也不考虑产生氧化膜等因素,则形成干摩擦,此时m1,摩擦力为 ffarl (83) 在流体润滑中,润滑液的承载能力,随润滑液的粘度增加而增加。而在边界润滑中,由于不存在完全的油膜,其承载能力已与油的粘度无关,而取决于润滑液中的“油性”。所谓“油性”,是指在动植物油脂中,包含着对金属有强烈吸附性的原子团,能在切屑、工件与刀具界面间形成物理吸附膜,即润滑膜。在一般金属的低速精加工切削时,主要是添加动植物油脂的油性添加剂(或直接采用动植物油)。但是,大多数难切削金属的加工,属于极压润滑状态,此时油性添加剂在金属摩擦表面所形成的润滑膜,也将被高温高压所破坏,这就必须依靠极压添加剂(详见下节)形成另一种性质的润滑膜。这层润滑膜是极压添加剂在高温高压下,进入切屑、工件与刀具界面间,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氯化铁、硫化铁等化学吸附膜,使边界润滑层具有较好的润滑性。 由上述分析可知:大多数的金属切削过程是在边界润滑摩擦条件下进行的,采用恰当的能适应这样摩擦状态的切削液,就有可能改善切削过程的摩擦条件,达到提高切削效果的目的。 三、切削液的清洗作用 当金属切削中产生碎屑(如切铸铁)或粉屑(如磨削)时,要求切削液具有良好的清洗作用。清洗性能的好坏,与切削浓的渗透性、流动性和使用的压力有关。为了增强切削液的渗透性、流动性,往往加入剂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和少量矿物油,用大的稀释比(水占9598左右)制成乳化液或水溶液;可以大大提高其清洗效果。为了提高其冲刷能力,及时冲走碎屑及粉屑,在使用中往往给予一定的压力,并保持足够的流量。 四、切削液的防锈作用 为了减小工件、机床、刀具受周围介质(空气、水分等)的腐蚀,要求切削液具有一定的防锈作用。防锈作用的好坏,取决于切削液本身的性能和加入的防锈添加剂的作用。在气候潮湿地区,对防锈作用的要求显得更为突出。 除以上四个方面以外,对切削液还有价廉、配制方便、性能稳定、不污染环境和对人体无害等要求。任何一种切削液,都难以全面满足各项要求,只能根据具体条件适当选定品种,发挥其某些主要方面的作用。为了改善切削液的性能所加入的化学物质,称为添加剂。常见的有油性和极压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霉添加剂、抗泡沫添加剂以及乳化剂等(详见表82)。 一、油性添加剂和极压添加剂 油性添加剂主要应用于低压低温边界润滑状态,它在金属切削过程中主要起渗透和润滑作用,降低油与金属的界面张力,使切削油很快渗透到切削区,在一定的切削温度作用下进一步形成物理吸附膜,减小前刀面与切屑、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在极压润滑状态下,切削液中必须添加极压添加剂来维持润滑膜强度。常用的极压添加剂是含硫、磷、氯、碘等的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高温下与金属表面起化学反应,生成化学吸附膜,它比物理吸附膜的熔点高得多,可防止极压润滑状态下金属摩擦界面直接接触,减小摩擦,保持润滑作用。常用极压添加剂如下: (1)含硫的极压添加剂:在切削液中引入硫元素有两种方式,一是用元素硫直接硫化的矿物油,叫硫化切削油;二是在矿物油中加入含硫的添加剂,如硫化动植物油、硫化烯烃和硫、氯化动植物油等,制成极压切削油。硫化切削油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加工时气味大,已逐渐被极压切削油所代替。含硫的极压切削油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和金属起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铁。硫化铁没有像氯化铁那样的层状结构,比氯化铁摩擦系数大,但熔点高(硫化铁熔点1193,二硫化铁熔点117l),硫化膜在高温下不易破坏,故切削钢件时,能在1000左右的高温下,仍保持其润滑性能。 (2)含氯的极压添加剂:常用的含氯极压添加剂有氯化石蜡(氯含量为4050)、氯化脂肪酸或酯类等。氯的化学性能活泼,在200300时即能与金属表面起化学反应。氯化物的摩擦系数低于硫化物,故含氯极压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含氯极压添加剂的切削液约可耐600的高温,特别适合于切削合金钢、高强度钢、钼以及其他难切削材料。氯化石蜡等有腐蚀性,必须与油溶性防锈添加剂一起使用。有的资料30认为含氯添加剂的重点应放在四氯化碳这一类高挥发性的添加剂,因为它能渗入切屑、工件与刀具界面间的微裂缝中,同时又能防止冷焊磨损的发生。但因四氯化碳会挥发出有害气体,所以国内很少采用。 (3)含磷的极压添加剂:在切削液中,常用的含磷添加剂是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锌。这类添加剂有中等的极压性能,与钢铁接触即被吸附,并起化学反应,生成磷酸铁化学润滑膜,降低摩擦、减小磨损的效果比含硫、含氯的极压添加剂更为良好。 为了得到效果较好的切削液,往往在一种切削液中加入上述的两种或三种添加剂,复合使用,以便切削液迅速进入高温切削区,形成牢固的化学润滑膜。 二、防锈添加剂 为了使机床、刀具、工件不受腐蚀,要在切削液中加入防锈添加剂。它是一种极性很强的化合物,与金属表面有很强的附着力,在金属表面上优先吸附形成保护膜,或与金属表面化合形成钝化膜,保护金属表面不与腐蚀介质接触,因而起到防锈作用。常用的防锈添加剂,可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两大类: (1)水溶性防锈添加剂:水溶性防锈添加剂的品种很多,其中以亚硝酸钠在乳化液和水溶液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亚硝酸钠基本上没有润滑性能,在碱性介质中对钢铁有防锈作用,用量一般控制在0.25左右,浓度再高则对操作者皮肤有害。亚硝酸钠的防锈作用,对有色金属(如铜、铝及其合金等)无效,甚至起腐蚀作用。加工铜的乳化液或水溶液,宜用苯骈三氮唑为防锈添加剂,加入0.010.1即见效果。应当注意,水溶性防锈添加剂用于乳化液时,用量不宜过大,因为它们大多是电解质,用量过大会破坏乳化液,致使油水分离。 (2)油溶性防锈添加剂:油溶性防锈添加剂主要应用于防锈乳化液,也有用于切削油的。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将各种具有不同特点的防锈剂复合使用,以达到综合防锈的良好效果。如添加氧化石油酯及其皂类,能提高耐大气腐蚀性能;添加胺类,能提高油脂的抗氧化性,中和酸性物质,添加羊毛脂及其皂类,能提高吸附性。 三、防霉添加剂 乳化液长期使用以后,容易变质发臭,这是由于细菌繁殖的结果。只要加入万分之几的防霉添加剂,即可起到杀菌和抑制细菌繁殖的效果。但防霉添加剂会引起操作者皮肤起红斑、发痒等,所以一般不用。 四、抗泡沫添加剂 切削液中一般都加入防锈添加剂、乳化剂等表面活性剂,这些物质增加了混入空气而形成泡沫的可能性。如果泡沫过多,会降低切削液的效果。若加入百万分之几的抗泡沫添加剂(如二甲基硅油),可以有效地防止形成泡沫。在高速强力磨削时,由于会产生比较多的泡沫,所以必须在磨削液中添加适量的抗泡沫剂,并作消泡试验。 五、乳 化 剂 乳化液是使矿物油和水乳化形成稳定乳化液的关键性物质。它能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形成坚固的吸附膜,使油很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乳化液。 (1)乳化液形成的机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油水本来是互不相溶的,经过高速搅拌也能形成分散体,但静置后不久还会分离。若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再加搅拌混合,油就会以微小的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乳化液,即使静置也难分离。这是因为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的分子是由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两个部分组成助。极性基因是亲水的,叫做亲水基团,可溶于水;非极性基团是亲油的,叫做亲油基团或憎水出由,可溶于油。 加入油和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定向地排列吸附在油水两相界面上,极性端朝水,非极性端朝油,把油和水连接起来,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使油以微小的颗粒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水包油(0w)乳化液,如图82所示。这时水为连续相,称为分散介质或外相;油为不连续相,称为分散相或内相。反之就是油包水(wo)的乳化液,如图83所示。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应用的是水包油(ow)的乳化液。 表面活性剂在乳化液中,除了起乳化作用外,还能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润滑膜,起油性添加剂的润滑作用。 (2)表面活性剂的种类: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牌号很多,但按其性质和分子结构,大体可分为四类: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在配制乳化液时,应用最广泛的是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详见表82)。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乳化性能好,并有一定的清洗和润滑性能,有的还有定的防锈性能,但抗硬水能力差,易起泡沫。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乳化液和水溶液中不产生离子,所以不怕硬水,也不受ph值(酸碱值的大小)的限制,而且分子中的亲水、亲油基可根据需要加以调节。 (3)乳化稳定剂:乳化液中加入稳定剂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使乳化油中的皂类借稳定剂的加溶作用与其他添加剂充分互溶,以改善乳化油及乳化液的稳定性;二是扩大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范围,提高稳定性。但是,在使用乳化稳定剂低分子醇时,应特别注意,因它同时又是破乳剂,如用量过大会造成油水分层。应当根据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加工方法和加工要求,选用不同的切削液。如选择不当,就得不到应有效果。常用切削液的配方及其选用可参考附录8。 高速钢刀具粗加工时,应选用以冷却作用为主的切削液,主要目的是降低切削温度;硬质合金刀具粗加工时可以不用切削液,必要时也可以来用低浓度的乳化液或水溶液,但必须连续地、充分地浇注。精加工切削时(包括铰削、拉削、螺纹加工、剃齿等),应选用润滑性能好的极压切削油或高浓度的极压乳化液。硬质合金刀具精加工时采用的切削液与粗加工时基本相同,但应适当注意提高其润滑性能。切削高强度钢和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对切削液的冷却、润滑作用都有较高的要求,此时应尽可能采用极压切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