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1.ppt_第1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1.ppt_第2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1.ppt_第3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1.ppt_第4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故事: 在纽约的一些地方遇到大风雪天气,公司、商店都会停止上班,学校也会停课。令人费解的是某公立小学,雪已积得让人举步维艰,学校仍坚持上课。于是,有家长打电话责问学校。每个打电话的人,反应都是一样;起先怒气冲冲,接着道歉声声,然后微笑着挂了电话。原来学校解释说:“在纽约有许多百万富翁,但也有不少贫困家庭。这些家庭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餐,孩子的营养几乎全靠学校的免费午餐,他们甚至可以多拿些午饭回家当晚饭。学校如果停课一天,那么这些孩子就要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老师们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愿停课。”也有家长继续问:“为什么不让富裕的孩子留在家里,让贫穷的孩子到学校呢?”学校的答复是:“我们不愿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护受施舍者的自尊。”,你所在的学校也能这样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吗?当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呢?想知道的话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吧!,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人格尊严不可辱,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 (1)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例1、,某中学一名学生在宿舍里丢了一块表,班主任老师怀疑是本宿舍的学生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就让同学们投票“选小偷”。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例2、,上图是某学校因犯了错误,老师要求学生全体下跪的情景。对这一情景,你怎样看待?,班主任老师侵犯了学生人格尊严权,教材P34你的看法是什么?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1、王律师的观点是正确的。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都有受人尊重的需求,未成年人也不例外。老师对学生的正确批评教育无可厚非,但不应使用侮辱性语言或体罚、变相体罚,这样的行为都是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还可能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我国未成年人保护费对于人的人格尊严权也作为明确保护。因此,郭老师的行为也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 2、会感到非常气愤,会努力、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要求侵害人郭老师赔礼道歉,消除影响。,2、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例3、,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 1、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2、人格尊严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3、人格尊严不可辱 4、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2 3 4 B、1 3 4 C、1 2 4 D、1 2 3,B,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1、名誉的含义及良好名誉的作用 (1)含义: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2)作用: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的名誉者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教材P35好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益处?试举例说明。,人的名誉是指对特定的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每一个人都处在这种评价中,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有良好的名誉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谚语所谓“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正说明了名誉对于一个人正常的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例4、阅读上图,可以得出的观点是?,有良好名誉者可获得经济利益,2、法律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权的原因,(1)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崇尚“士可杀而不可辱”,以自己的主观努力追求一个好名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 (3)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例5、王武家门锁被撬,柜中数千元现金被盗,柜前留下一个脚印。王武怀疑是邻居小白所为,就把小白找来,责令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比脚印,小白无奈,边哭边踩下脚印。王武经比较后确认小白就是“贼”。几天后,真凶落网,小白才得以洗清冤屈。王武的行为侵犯了小白的( ),A、名誉权,B、肖像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A,教材P36(1)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但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公正客观的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例如,有时,一个诚实的人会被污蔑成骗子,以致蒙受奇耻大辱,社会评价降低,精神异常痛苦。针对这种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法律赋予了被侵害人保护自己名誉权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对名誉权的保护作了规定。,(2)而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一方面要从事实出发,证明事实真相;另一方面,要有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的法律意识,对于诽谤、侮辱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材P37你对上述观点怎么看,为什么?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1、对于小明污蔑大江作弊一事,大伟希望晓明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正确的。但大伟将小明的行为性质简单地归结为心理问题,认为只是情绪失控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既没有认识到小明行为的严重性,也不利于小明改正错误。嫉妒是一种心理现象,但小明因嫉妒二而诽谤他人的行为则违反了道德和法律。小辉的观点看到了小明行为的不道德性,但是他认识的不够全面,没有认识到到小明的行为也属于违法行为,同时缺乏权利意识。小敏的看法是比较全面的,因为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小明因妒忌二污蔑大江作弊,致使一些同学怀疑大江的人品,小明的行为不仅有悖道德,而且是违法行为,这是一种以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贬损他人人格、侵害大江名誉权的行为。小明的侵权行为轻则会伤害同学感情,重则会造成严重后果,要负法律责任。2、大江的做法可取,根据我国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被侵害人有权要求或者向法院起诉要求侵害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的法律后果。大江采取与小明协商的办法行使自己的名誉权,一来能够融洽同学关系,二来能较好地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可谓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3、名誉权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1)含义: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主要表现: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到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例6、李某因怀疑女友与自己分手是由于吴某插足,因而对吴某大肆进行谩骂、侮辱。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李某向吴某公开道歉,并向吴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费5000元。这表明?,1、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2、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教材P38(1)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小立因长得矮胖,而被人起外号,有讽刺、嘲笑、挖苦小立身材矮小的意思。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侮辱和诽谤他人。有人给小立起外号为“武大郎”,正是对小立的侮辱,侵害了小立的名誉权。,(2)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把有关内容填入下表。,在我们身边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时有发生。例如:侮辱他人的行为主要有谩骂他人、给他人起外号、绘制丑化他人的图画、讽刺他人、强迫他人爬过自己胯下等。诽谤他人的行为主要有造谣、散发写有虚假信息的文字材料等,这些行为都会使他人人格、名誉受损,轻则受到舆论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4、侵害公民名誉权的具体行为及其危害,(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2)危害: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承担法律责任。,例7、小明在一次考试中作弊,被同桌小华告诉了老师,从此小明便对小华怀恨在心。在上网聊天时,小明捏造“事实”说小华是被收养的私生子,消息很快传开,同学们都用一样的眼光看待小华,给小华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1、网络是虚拟的、不真实的,小明的做法不会侵害小华的名誉权 2、小明的行为只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无可厚非 3、小明的做法既不道德,又违反了法律,侵害了小华的名誉权 4、小华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1 2 B、2 3 C、1 3 4 D、3 4,D,例8、王某与梁某曾因生意产生过矛盾,梁某一直怀恨在心。一天,王某收到了一条梁某群发的一条短信,说王某因生活不检点得了艾滋病,短信给王某及家人带来了许多苦恼。王某将梁某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梁某向王某赔礼道歉,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据此回答(1)(2)题:,(1)梁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什么权利?,名誉权,(2)该案例启示我们 ( ) A、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 B、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让短信远离我们的生活 D、通过打官司维护公民合法权益,B,例9、李老太太的丈夫刘老汉生前为人老实,2010年6月的一天早上,刘老汉一大早就开始打扫房前屋后,打扫过道时将过道上的积水扫到了邻居张某家的水沟里,却遭到了邻居张某的谩骂,刘老汉受辱,一气之下昏倒在地,三天后死去,李老太太为讨回公道,一张诉状将张某告上法庭。法院判决被告张某赔偿原告相应的损失费,并承担本案的鉴定费和受理费。,本案的判决是否正确?并简要评析。,本案的判决是正确的。因为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享有名誉权。公然辱骂他人,是一种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中的名誉权的违法行为。刘老汉正是遭到张某的无端辱骂而诱发死亡的。张某的侵权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法院对张某的判决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教材P39如果你是法官,你会作出什么样的判决?,保安人员的做法是违法的,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和名誉权。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如果为了搜查犯罪证据,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或可能隐藏犯罪证据的人进行身体搜查,但必须出示搜查证。商店的保安人员既不属于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又没有搜查证。因此,无权搜查他人的身体。而且保安人员的搜查行为既是不尊重小华的行为,又贬低了他的人格,使小华的人格尊严受到损害。保安人员客观上实施了侵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