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32004-1996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pdf_第1页
FZT32004-1996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pdf_第2页
FZT32004-1996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pdf_第3页
FZT32004-1996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pdf_第4页
FZT32004-1996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 z / T 3 2 0 0 4 一 1 9 9 6 前言 亚麻短纤维与棉混纺纱线的生产, 在我国已有近十五年的历史, 但没有一个完整的、 统一的产品标 准。 十几年来, 随着亚麻棉纱生产的日 益扩大及产品内外销售的迫切需要, 依据“ 纺科标( 9 3 ) 2 8 号” 八 五规划期间国标行标项目 制定任务计划的要求, 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行业标准由亚麻纺织标准化技术 归口单位黑龙江省纺织产品检测中心负责制定。 自 接受任务以来, 由黑龙江省纺织产品检测中心组织牵头, 组成了以黑龙江省纺织产品检测中心、 黑龙江省纺织工业厅技术处、 哈尔滨纺纱厂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标准起草小组。 起草组经过一年的时间, 做了大量的工作, 通过对省内外标准情报研究所及有关企业采标、 调研、 咨 询、 实地考察和采集样品进行统检, 对比检测, 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同时将标准初稿经过起草组及部分企 业的反复讨论和修改, 于 1 9 9 5 年 3 月1 6日完成了征求意见稿。该稿请有关专家及主管部门讨论, 并经 函审, 反复征求意见, 请企业试套, 综合完成了审定稿。于1 9 9 5 年8 月1 6 - - 1 7 日 在牡丹江召开了审定 会, 通过了标准文本。 经调研, 目 前该产品只有我国生产, 国外尚未生产。本标准是以G B / T 3 9 8 -9 3 ( 棉本色纱线 为基 础而制定的。该标准的水平可达国家先进水平。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亚麻纺织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黑龙江省纺织产品检测中心、 黑龙江省纺织 工业厅技术处、 哈尔滨纺纱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 刘桂荣、 梁洪江、 赵志娟。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纺 织 行 业 标 准 亚 麻 棉 混 纺 本 色 纱 线 F Z / T 3 2 0 0 4 一 1 9 9 6 F l a x c o t t o n b l e n d e d g r e y y a r n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亚麻短纤维与棉纤维混纺 , 含麻量在 5 0 %及以上的纱线( 以下简称麻棉纱线) 的产品 品种规格、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 气流纺纱机制成的麻棉纱线品质。 特种用途和特殊要求的麻棉纱线品质可 按供需双方协议执行。 2 弓 1 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3 9 8 -9 3 棉本色纱线 G B 2 5 4 3 . 1 -8 9 纱线捻度的测定 直接计数法 G B 2 5 4 3 . 2 -8 9 纱线捻度的测定 退捻加捻法 G B 3 9 1 6 -8 3 单根纱线的断裂强力及伸长试验方法 F Z / T 1 0 0 0 7 -9 3 棉及化纤纯纺、 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 F Z / T 1 0 0 0 8 -1 9 9 6 棉及化纤纯纺、 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 3 产品品种规格 3 . 1 麻棉纱线的线密度以1 0 0 0 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B ) 表示, 称为特克斯( t e x ) , 3 . 2 麻棉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根据麻棉干重混纺比加权平均计算。亚麻公定回潮率为 1 2 %, 棉公定回 潮率为 8 . 5 %。公定回潮率计算到二位小数, 精确至一位。计算见式( 1 ) , 公定回潮率( %) = 麻公定回潮率 x麻含量干重比例 +棉公定回潮率 x棉含量干重比例 1 0 0 常用麻棉混纺纱线的公定回潮率见表 1 , 表 1 原料混比公定回潮率, % 麻/ 棉5 5 / 4 5 1 0 . 4 麻/ 棉6 0 / 4 0 1 0 . 6 麻/ 棉 6 5 / 3 51 0. 8 3 . 3 麻棉纱线的标准重量 : 一 1 0 0 m麻棉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 g ) = 特克斯数 1 0 中国纺织总会1 9 9 6 一 1 2 一 2 7 批准1 9 9 7 一 0 7 一 0 1 实施 F z / T 3 2 0 0 4 一1 9 9 6 1 0 0 m麻棉纱线的标准干燥重量( g ) = 标准重量( 9 ) 1 +公定回潮率 (3) 3 . 3 . 1 麻棉混纺纱的公称特克斯系列及 1 0 0 m的标准重量见表 2 , 表 2 麻/ 棉 混Lt 特克斯数( 英制支数)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里量, g / 1 0 0 m 标准干燥重量, g / 1 0 0 m 5 5 / 4 5 1 3 0 ( 4 . 5 )1 3 . 0 0 0 1 1 . 7 7 5 9 6 ( 6 . 1 )9 . 6 0 0 8 . 6 9 6 9 0 ( 6 . 5 )9 . 0 0 0 8 . 1 5 2 8 4 ( 7)8 . 4 0 0 7 . 6 0 9 8 0 ( 7 . 3 )8 . 0 0 0 7 . 2 4 6 7 4 ( 8) 7 . 4 0 06 . 7 0 3 7 0 ( 8 . 4 )7 . 0 0 0 6 . 3 4 1 6 6 ( 9)6 . 6 0 0 5 . 9 7 8 6 0 ( 9 . 8 )6 . 0 0 0 5 . 4 35 5 8 ( 1 0 . 1 )5 . 8 0 0 5 . 2 5 4 5 4 ( 1 0 . 9 )5 . 4 0 0 4 . 8 9 1 5 0 ( 1 1 . 7 )5 . 0 0 0 4 . 5 2 9 4 6 ( 1 2 . 8 )4 . 6 0 0 4 . 1 6 7 4 2 ( 1 4)4 . 2 0 0 3 . 8 0 4 4 0 ( 1 4 . 7 )4 . 0 0 0 3 . 6 2 3 3 8 ( 1 5 . 4 )3 . 8 0 0 3 . 4 4 2 3 4 ( 1 7 . 3 )3 . 4 0 0 3 . 0 8 0 3 2 ( 1 8 . 4 )3 . 2 0 0 2 . 8 9 9 3 0 ( 1 9 . 6 )3 . 0 0 0 2 . 7 1 7 2 8 ( 2 1)2 . 8 0 0 2 . 5 3 6 2 6 ( 2 2 . 6 ) 2 . 6 0 0 2 . 3 5 5 2 4 ( 2 4 . 5 )2 . 4 0 0 2 . 1 7 4 3 . 3 . 2 麻棉混纺线的公称特克斯系列及 l o o m的标准重量见表3 。 t 6 6 F z / T 3 2 0 0 4 一 1 9 9 6 表 3 麻/ 棉混比特克斯数( 英制支数)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 g / 1 0 0 m标准干操重量, g / 1 0 0 m 5 5 / 4 5 1 3 0 X2 ( 4 . 5 / 2 ) 2 6 . 0 0 02 3 . 5 5 1 9 6 只2 ( 6 . 1 / 2 ) 1 9 . 2 0 01 7 . 39 1 9 0 只2 ( 6 . 5 / 2 ) 1 8 . 0 0 0 1 6 . 3 0 4 8 4 X2 ( 7 / 2 ) 1 6 . 8 0 01 5 . 2 1 7 、 8 0 X2 ( 7 . 3 / 2 ) 1 6 . 0 0 01 4 . 4 9 3 7 4 火2 ( 8 / 2 ) 1 4 . 8 0 01 3 . 4 0 6 7 0 X2 ( 8 . 4 / 2 ) 1 4 .0 001 2 . 6 8 1 6 6 K2 ( 9 / 2 ) 1 3 . 2 0 01 1 . 9 5 7 6 0 X2 ( 9 . 8 / 2 ) 1 2 .0 001 0 . 8 7 0 5 8 X2 ( 1 0 . 1 / 2 ) 1 1 . 6 0 01 0 . 5 0 7 5 4 X2 ( 1 0 . 9 / 2 ) 1 0 . 8 0 09 . 7 8 3 5 0 X2 ( 1 1 . 7 / 2 ) 1 0 . 0 009 . 0 5 8 4 6 X2 ( 1 2 . 8 / 2 ) 9 . 2 0 08 . 3 3 3 4 2 X2 ( 1 4 / 2 ) 8 . 4 0 07 . 6 0 9 4 0 X2 ( 1 4 . 7 / 2 ) 8 . 0 0 07 . 2 4 6 3 8 X2 ( 1 5 . 4 / 2 ) 7 . 6 0 06 . 8 8 4 3 4 X2 ( 1 7 . 3 / 2 )6 . 8 0 06 . 1 5 9 3 2 X2 ( 1 8 . 4 / 2 ) 6. 4 0 05 . 7 9 7 3 0 X2 ( 1 9 . 6 / 2 ) 6 . 0 0 05 . 4 3 5 2 8 X2 ( 2 1 / 2 ) 5 . 6 0 05 . 0 7 2 2 6 X2 ( 2 2 . 6 / 2 ) 5 . 2 0 04 . 7 1 0 2 4 X2 ( 2 4 . 5 / 2 ) 4 . 8 0 04 . 3 4 8 3 . 4 麻棉纱线特克斯数与英制支数换算: 特克斯数 二” , (4) 折 算 系 数 一 5 9 0 . 5 X 圣 帐器器裴 (5) 麻棉纱线特克斯系列与英制支数换算折算系数见表4 0 表 4 麻棉混比英制公定回潮率, %特克斯制公定回潮率, %折算系数 5 5 / 4 5 1 1 . 01 0 . 45 8 7 . 2 6 0 / 4 0 1 1 . 21 0 . 65 8 7 . 6 6 5 / 3 5 11 . 31 0 . 85 8 8 . 0 1 6 7 F z / T 3 2 0 0 4 一 1 9 9 6 4 技术要求 环锭纺单纱的技术要求见表 5 , 环锭纺股线的技术要求见表s 气流纺单纱的技术要求见表7 0 414243 表 5 麻/ 棉混比 特克斯数 ( 英制支数) 等 别 单纱断裂 强力变异 系数 CV, % 不大于 百米重量 变异系数 ( V, % 不大于 单纱断裂强度 c N八e x ( g f / t e x ) 不小于 百米重 量偏差 % 不大于 黑板条干 均匀度 1 0 块板比例 ( 优 : 一 : 二 : 三 ) 不低于 一克内纱 结杂质总 粒数 不多于 粗节 个/ 4 0 0 。 不多于 实际 捻 系 数 5 5 / 4 5 5 4 9 6 ( 1 1 . 9 - - 6 . 1 ) 优1 8 . 0 2 4 . 0 2 8 . 0 4 . 0 6 . 0 7 . 0 (: . : ) 士 3 5 7:3:0.C 0:7:3:C 0:0:7:3 1 0 0 1 5 0 2 0 0 0 2 4 4 5 0 户 6 0 0 3 8 - 5 4 ( 1 5 . 4 1 1 . 9以上J 一 优 二 1 6 . 5 2 2 . 5 2 6 . 5 4 . 0 6 . 0 7 . 0 (: . ; ) 7:3: 01C 习 :7;3=C 0:0:7:乏 1 2 0 1 7 0 2 2 0 0 2 4 4 5 0 尸 、 , 6 0 0 2 4 - 3 8 ( 2 4 . 5 一工 5 . 4以上、 优 1 6 . 0 2 2 . 0 2 6 . 0 4 . 0 石 . 0 7 . 0 (: . : ) 713:01C 0:7131 0:0,7:3 1 2 0 1 7 0 2 2 0 0 2 4 4 5 0 6 0 0 表 6 麻/ 棉混比 特克斯数 ( 英制支数) 等 别 单线断裂强 力变异系数 cv % 不大于 百米重量变 异系数 CV % 不大于 单线断 裂强度 c N/ t . . ( g f / t e x ) 不小于 百米重量 偏差 % 不大于 一克内纱结 杂质总粒数 不多于 实际捻系数 5 5 / 4 5 5 4 X 2 - 9 6 义2 ( 1 1 . 9 / 2 6 . 1 / 2 ) 优1 4 . 0 2 0 . 0 2 3. 0 4 . 0 5 . 5 6 . 5 (: . ; ) 士 3 , 5 9 o 1 3 0 1 8 0 4 5 0 - 6 0 0 9 5 1 4 0 1 9 0 4 5 0 - 6 0 0 3 8 X 2 -5 4 X 2 ( 1 5 . 4 / 2 - 1 1 . 9 / 2以上: 优1 3 . 5 1 9 . 5 2 2 . 5 4 . 0 5 . 5 6 . 5 (: . : ) 1 0 0 1 5 0 2 0 0 4 5 0 - 6 0 0 2 4火2 - 3 8 沐2 K 2 4 . 5 / 2 - 1 5 . 4 / 2以上: 优1 3 . 0 1 9 . 0 2 2 . 0 4 . 0 5 . 5 6 . 5 (: . ; ) 1 6 8 F z / T 3 2 0 0 4 一 1 9 9 6 表 7 麻/ 棉混比 特克斯数 ( 英制支数) 等 别 单纱断裂 强力变异 系数 CV % 不大于 百米重量 变异系数 CV % 不大于 单纱断裂强度 c N八e x ( g f / t e x ) 不小于 百米重 量偏差 % 不大于 黑板条干 均匀度 功 块板比例 ( 优 :一 二 : 三 ) 不低于 一克内纱 结杂质总 粒数 不多于 粗节 个/ 4 0 0 。 不多于 5 5 / 4 5 5 4 - 1 3 0 ( 1 1 . 9 - 4 - 5 ) 优1 5 . 0 1 8 . 5 2 1 . 0 4 . 0 6 . 0 7 . 0 (:. ; ) 士 3 . 5 7:3:0,C 0:7.3:C 0:0: 7,3 1 0 0 1 5 0 2 0 0 0 2 4 3 85 4 ( 1 5 . 4 - 1 1 . 9以上) 优 1 5 . 0 1 8 . 5 2 1 . 0 4 . 0 6 . 0 7 . 0 (: . ; ) 7:3:0:C 0:7,3:C 0:0:7:3 1 0 0 1 5 0 2 0 0 0 2 4 2 4 3 8 ( 2 4 . 5 1 5 . 4以上) 优1 5 . 0 1 8 . 5 2 1 . 0 4 . 0 6 . 0 7 . 0 5 . 2 ( 5 . 3 ) 730:0 0.7: 3: C 0:0:7:3 9 0 1 40 1 9 0 0 2 4 环锭纺纱条干均匀度标准和纱结杂质疵点样照编号见表8 。 表 8 特克斯数( 英制支数)编号 5 4 - 9 6 01 . 9 -6 . 1 ) 优等 7 2 0 一等 7 2 1 3 8 - - 5 4 05 . 4 -1 1 . 9以上)一等 7 2 3 2 4 - 3 8 ( 2 4 . 5 1 5 . 4以上) 一等 7 4 纱结、 杂质7 2 5 注: 好于7 2 3 , 7 2 4 一等样照的按优等评定 气流纺纱条干均匀度标准和纱结杂质疵点样照编号见表 9 , 表 9 特克斯数( 英制支数)编号 5 4 1 3 0 ( 1 1 . 9 - 4 . 5 ) 一等 7 2 6 3 8 5 4 05 . 4 - 1 1 . 9以上) 一等 7 2 7 纱结、 杂质7 2 8 注: 好干7 2 6 , 7 2 7 一等样照的按优等评定。 4 . 6分等评定 麻棉纱线规定以同品种一昼夜三班的生产为一批, 按规定的试验周期和各项试验方法进行试 , 并按其结果评定麻棉纱线的品等。 .2门 麻棉纱线的品等分为优等、 一等、 二等, 低于二等指标者为三等。 麻棉纱的品等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 v ( %) 、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 V ( 0 o ) , 黑板条干均匀 东验4. 4 . 6 度、 粗节和一克内纱结杂质总粒数评定。当五项的品等不同时, 按五项中最低的一项评定。 4 . 6 . 4 麻棉线的品等由单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 V ( %) 、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 v ( %) 和一克内纱结杂 质总粒数评定。当三项的品等不同时, 按三项中最低的一项评定。 F Z / r 3 2 0 0 4 一 1 9 9 6 4 . 6 . 5 麻棉纱线的断裂强度或百米重量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 在麻棉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 V ( % 和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 v ( 0 o ) 原评等的基础上作顺降一个等处理, 如两项都超出范围时, 亦只顺降一 次。降至二等为止。 4 . 6 . 6 麻棉纱线重量偏差月度累计, 应按产量进行加权平均, 全月生产在1 5 批以上的品种, 应控制在 士1 . 0 %及以内。 5 试验方法 5 . 1 麻棉纱线的混纺比试验方法按照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提出的“ 麻/ 棉混纺纱、 织物的定量分析方 法” 执行。 5 . 2 麻棉纱线混比控制范围由供需双方按协议定。 5 . 3 麻棉纱的粗节: 长2 5 m m及以上, 粗为原纱直径 3 倍及以上者。 纱结: 由纤维集结而成结。 a ) 纱结不论颜色、 形状或大小, 以检验者的目 力所能辨认者即计; b ) 纤维聚成团, 不论松散与紧密, 均以纱结计; c ) 附着纱结以纱结计; d ) 纱结上附有杂质, 以纱结计, 不计杂质; e ) 凡麻棉纱条干粗节, 按条干检验, 不算纱结。 杂质: 附有纤维的粒屑、 碎叶等杂物。 a ) 杂质不论大小, 以检验者的目力所能辨认者即计; b ) 凡杂质附着纤维, 一部分纺缠于纱线上的, 以杂质计; c ) 凡一粒杂质破裂为数粒, 而聚集在一团的, 以一粒计; d ) 附着杂质以杂质计; e ) 油污、 色污、 虫屎及油线、 色线纺入, 均不算杂质。 5 . 4 麻棉纱线的试验方法除本规定外, 均按G B / T 3 9 8 的试验方法执行。 6 检验规则 按照 F Z / T 1 0 0 0 7 规定执行 。 7 标志、 包装 按 F Z / T 1 0 0 0 8 执行。 8 其他 用户对产品品种有特殊要求者, 生产厂与用户可另订协议。 F z / T 3 2 0 0 4 一 1 9 9 6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榴结杂质条干均匀度试验方法 除棉结、 杂质的确定和条干均匀度的评定以外, 均按G B / T 3 9 8 -9 3 附录A内容执行。 附录B ( 标准的附录) 麻/ 棉混纺纱、 织物的定t分析方法 B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兰 麻: 亚麻与 棉混纺的原色 纱、 原色布及经加 工后的 纱及印 染布等混纺比 的 定量 分析方法。 B 2 方法摘要 由于竺麻、 亚麻和棉都是植物性纤维素纤维, 混纺后既不能用手工或简单的机械方法将它们分离 开, 又不能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它们的成分含量, 因此只能用显微镜和显微投影仪方法将它们进行定量 分析。 B 3 仪器设备及试剂 a ) 显微镜; b ) 显微投影仪; 。 ) 哈氏切片机( H a r d y T y p e Ml c r o i o m e ) 或P M- 2 型切片机; d ) 楔形尺, e ) 火棉胶; f ) 矿物油或液体石蜡( p a r a f f i n o i l ) ; 9 ) 纤维鉴别剂: 由上海进出口 商品检验局纺织品检验三处配制。 B 4 抽样 从一批纺织品中所抽取的样品, 应尽可能做到具有该批纺织品的代表性。 如样品为纱, 所抽取试样应不少于2 m长, 假如一批筒子纱5 t , 可以抽1 0 个筒子, 则每个筒子至少 要抽取2 0 c m ( 1 O X 2 0 c m = 2 0 0 c m 二2 m长) , 依此类推。 如样品为织物, 所抽样品应包括一个完整花样中所有的纱, 其尺寸一般至少5 X5 c m , 若干块。 B 5 显微镜试验法操作程序 B 5 . 1 试样准备 称取约0 . 5 g 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用纤维鉴别剂c 1 按浴比1 : 3 0 , 染料浓度2 . 5 0 o 煮沸1 - 2 m i n 进 行染色, 用水冲洗至无浮色, 干燥后备用。如果是染色纱或染色布不需要用鉴别剂染色。 B 5 . 2 载玻片的制作 B 5 . 2 . 1 纤维纵断面载玻片 将上述样品用哈氏切片机切取。 . 3 -0 . 5 m m均匀长度的纤维, 长度太短, 虽容易制成均匀的纤维 F z / T 3 2 0 0 4 一 1 9 9 6 悬浮液, 但鉴别较困难, 切好的粉末状纤维移至直径5 c m的表面皿上, 加人液体石蜡 1 -2 m L , 用细玻 璃棒充分搅匀。制成一个良好的密集的纤维悬浮液, 以促使棉和麻纤维分离, 然后将悬浮液滴在载玻片 上, 盖上大号盖玻片均匀展开并固定样品, 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液体石蜡, 即成待测载玻片。 排列成纤维总 根数1 0 0 0 根以上供计算用, 排成每种类型纤维1 0 。 根以上供测纤维直径用。 B 5 . 2 . 2 纤维横截面载玻片 如B 5 . 1 所准备好的纱样退去捻度, 变成松散状纤维, 或用代表性纱样的原棉和原麻纤维, 整理纤 维形成相互平行排列、 混合均匀的一簇纤维束。 用哈氏切片机或P M - 2 型切片机切成2 0 - 4 0 p m厚度的 纤维横截面薄片, 将此纤维横截面薄片移至载玻片上, 供作面积测量使用。 B 5 . 3 纤维计数 B 5 . 3, 从显微镜下观察纤维, 将按照B 5 . 2 . 1 所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一个配有十字线目 镜, 放大倍数 在2 0 0 -2 5 O X( 倍) 的显微镜有标本移动器的载物平台上, 从靠近视野的上角或下角, 开始计数纤维, 当 载玻片沿水平方向缓缓移动越过视野时, 识别和计数通过目 镜十字线中心的所有纤维, 在越过视野的每 个行程以后, 将载玻片垂直移动1 -2 m m后再沿水平方向缓缓移动越过视野, 识别和计数纤维, 重复这 样操作程序, 直至全部载玻片都看完, 其计数总量应在1 0 0 0 根以上, 如果载玻片上中途测定根数超过 1 0 0 。 根以上则不能中断, 必须继续将载玻片全范围内计数完毕。 如载玻片的全范围不足 1 0 0 0 根, 则需 另制载玻片, 务使累计纤维总数达到1 0 0 0 根以上。 B 5 . 3 . 2 纤维计数的投影仪法, 将显微投影仪校准, 使它达到在投影平面上放大到2 5 0 倍。 然后将按照 B 5 . 2 . 1 所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显微投影仪载物台上, 盖玻片朝着物镜, 由二个人同时从视野上角或下 角开始计数纤维, 一个人数麻、 一个人数棉。参照B 5 . 3 . 1 所述方法正确地进行计数。 B 5 . 4 纤维直径的测定 校准显微投影仪, 使它在达到投影平面上, 能放大到5 0 o x( 倍) , 然后将按照B 5 . 2 . 1 所准备好的载 玻片, 放在标本移动器的载物台上, 使载玻片的面积能全部投影到, 并使每个单纤维能很清楚并精确地 用楔形尺测量到, 调整尺的位置, 使纤维的影子能够清晰地象一根细线一样投射进楔形尺上, 而且要将 一根纤维长度中央的宽度, 作为一点投射到楔形尺上, 测量每种纤维的直径, 但是注意不要去测量那些 测量点在二根纤维交叉处的纤维, 和那些短于1 5 0 p m的纤维, 每种类型纤维最少测量1 0 0 根, 将在混合 纤维中, 被分析所得每根纤维的直径平方。并计算每种类型纤维的平均数, 最后的数值应用Ji m 表示 之 B 5 . 5 纤维横截面面积的测量 因为棉和麻纤维的横截面均不呈圆 形, 所以要精确测量混纺织物中每种纤维的混纺百分率, 必须测 量每种纤维的横截面面积, 先校准显微投影仪, 使它在达到投影平面上能放大到5 0 0 X( 倍) 以上, 然后 将B 5 . 2 . 2 准备好的载玻片, 放在标本移动器的载物台上, 使载玻片的面积能全部投影到, 然后在投影 平面内放一张有一毫米方格的图表纸上, 用一支削尖的铅笔, 将纤维图像描绘在方格纸上, 注意不要去 描绘先前已经描绘过的纤维图像, 假如在载玻片上的每一种类型的纤维不足1 0 0 根, 就要用另一簇纤维 重新照上述方法制备另一块载玻片, 务使每种类型纤维达到1 0 0 根以上, 在此载玻片上, 继续计数和描 绘, 直到每种类型的纤维有1 0 0 根被描绘和计数到, 计算方格数和方格的部分, 测定每种类型单根纤维 的横截面面积总和, 除以该种纤维测得的总数, 就计算出该种纤维的横截面面积, 最后所得数值以m m z 表示之。 B 6 计算 s , ( %) = P , ND节 r , P , + Nz “ D22 r , P z X 1 0 0 “ 。 “ . (B 1) z 2= 1 0 0一 石,. . . . . “ “ . (B2) F z / T 3 2 0 0 4 一1 9 9 6 式中: x , -麻纤维含量的重量百分率, %; , 2 棉纤维含量的重量百分率, %; N,麻纤维的计数所得的根数; N Z 棉纤维的计数所得的根数; 瓦 麻纤维的直径平方的平均数; 瓦 棉纤维的直径平方的平均数; r i -麻纤维直径平方折算面积的系数; r i 棉纤维直径平方折算面积的系数; P ,麻纤维的密度, g / c m ; P = 棉纤维的密度, g / c m , 上式中 r , 和 r , 一般取值为: r , = 0 . 4 2r , =0 . 2 9 3 9 . B 7 讨论 如 B 5 . 5 所述“ 由于棉和麻横截面均不呈圆形, 所以要精确测量混纺织物中每种纤维的混纺百分 率, 必须测量每种纤维的横截面面积” , 但测量横截面从制作载玻片直到描图计算, 整个过程步骤十 分精细, 技术要求极高, 一个样品检验约需耗时间一周以上, 因 此一般的工作人员要马上掌握检验方法 略有困难, 对要求立即配合出证, 尤其工厂内要快速知道产品的混纺比显然不宜采用。因此促使我们研 究切实可行的办法, 设想棉和麻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 模拟羊毛) , 就可以直接测量每根纤维的直径, 这 祥一个样品一二天就能完成全项检验工作, 大大缩短了检验时间, 但是不可忽视的误差较大, 为了两全 其美, 我们认为每个部门或地区, 应就本地生产用的棉纤维和麻纤维在平时认真作好横截面面积的测量 工作, 积累纤维横截面面积的数据平均值, 当样品来后只需作二种纤维的计数试验, 将已知的平均横截 面面积代人求得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