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第二讲民法的基本原则.ppt_第1页
M-第二讲民法的基本原则.ppt_第2页
M-第二讲民法的基本原则.ppt_第3页
M-第二讲民法的基本原则.ppt_第4页
M-第二讲民法的基本原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总论第二讲 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第三节 自愿原则 第四节 诚实信用原则 第五节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第六节 公平原则 第七节 公序良俗原则,民法通则法条,第三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条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七条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概述,一、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与特点 (一) 含义: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其效力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和规范之中的民法根本规则,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进行民事活动的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行为准则。,(二)特点 1内容的根本性 民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反映民事活动、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 2效力的贯彻始终性 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应当贯彻民法效力的始终,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进行民事活动带有普遍指导意义。,3形式的非规范性和不确定性 民法的基本原则不具有法律规范所要求的具体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的逻辑构成,因而不属于民法规范,而属于非规范性的规定。 同时,民法的基本原则,大多属于弹性的不确定条款,没有全面具体地规定权利义务享有者或承担者的行为条件,只是运用抽象概念授予司法机关以自由裁量,考虑具体情况解决问题的权力,因而又具有不确定性。 4功能的强行性与补充性 民法基本原则是强行性规定,即不能由当事人自由选择,而必须无条件地一体遵循的规定。民法基本原则的这种强行性体现着国家对民事关系的干预。,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1. 指导功能 (1)指导立法 (2) 指导司法 法院等司法机关或执法机关利用基本原则来解释法律、补充法律漏洞、修正法律不合理的规定,从而发展和演进法律。 (3) 指导守法 2. 约束功能 民法基本原则对民事立法、民事行为和民事司法都有约束力 3. 补充功能,第二节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一、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的含义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互不隶属、地位平等,各自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其合法权益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案例1:某区政府计划新建政府楼,遂与其辖区内的某建筑公司订立合同,约定先付定金,其余费用等新政府楼建成后支付。新楼建成后,区政府因种种原因未能按约定付款,建筑公司因急需资金周转,遂向人民法院起诉。问:本案中双方处于什么地位?法院可否受理本案?,案例二:2000年5月4日傍晚,刘某约几位客户到樱花咖啡厅,进入大堂后,樱花咖啡厅的服务员用日文询问,当知道刘某及其客户为中国人时,告知刘某:“本咖啡厅不接待中国人,只接待日本人。”并以店堂告示为凭,拒绝刘某及其客户入座。刘某十分恼怒质问其原因,并发生冲突,引起纠纷。 问:樱花咖啡厅的行为是否违反平等原则?为什么?,二、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 (一)民事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平等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平等 3自然人与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平等 (二)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三)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任何社会组织,只要符合法人的成立要件,都可以取得法人资格,具有平等的民事权利能力,法人不存在大小和级别之分。至于法人的目的事业范围,不是对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限制,而是对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0条的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本条解读1 : 任何公民,无论其民族、性别、年龄、精神状态、宗教信仰和文化程度等有何差别,他们的民事权利能力都是平等的;公民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时间也是平等的,均自出生的开始,至死亡时终止;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是一致的,任何公民都享有与他人在范围上完全一致的权利能力; 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任意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公民自己也不得放弃或者自我限制其民事权利能力,本条解读2: 根据民法通则第8条第2款的规定:“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此,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中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和中国公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能力。 不过,这种“国民待遇”往往是有条件的,通常有以下两种限制: 第一,以该外国人所属国家对等地给予我国公民国民待遇为条件或前提; 第二,根据某些特别法的规定,外国人或无国籍人不能成为某些特别民事权利或民事义务的享有者或承担者。如国外律师不得在中国执业,我国的诉讼业务必须有中国执业律师代理。,民事主体在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当事人; 主体之间应当平等地分摊权利义务,一方主体不能主张高于对方的特权; 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单位,在民事活动中也是平等的主体,均无高下优劣之分,上级单位不能因享有行政权力而凌驾于下属单位之上。 即使是国家作为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也必须受民法规范的约束,与其他民事主体保持平等的地位;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能因其经济实力强大、行政地位的优越或独家经营,而向对方主张特权,或操纵、控制经济实力较弱的另一方当事人; 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民事主体,其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任何民事主体合法的民事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都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和救济; 如果他们非法侵害其他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也同样受到民事制裁或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三、确立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的意义 1. 有利于明确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界线,表明我国民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从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民法体系。 2. 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与发展。 3. 有利于完善我国民事立法,促进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练习,下列现象中,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 ) A 甲公民(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13周岁)不可以结婚 B 甲公司(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房地产公司)则不可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 C 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税收征管法律关系中使用强制手段,无视纳税人的意志而依法进行税收征收 D 某市合同管理干部认为,在本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市委领导的亲戚具有优先的订立合同的权利,第三节 自愿原则,一、自愿原则的含义 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意志独立、自由和行为自主,即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以自己的真实意志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自愿原则在传统民法中又称为意思自治原则或私法自治原则。,案例三:张男与王女通过网络聊天认识,因意气相投,相互羡慕,遂互留地址,互递照片,并决定交友。但双方一直没有见面。1年后,张男通过网络约会王女于2009年2月14日在玫瑰餐厅见面。王女同意了张男的邀请。王女十分重视此次约会,不仅专门到美容店进行了美容,且按约定时间到玫瑰餐厅。但玫瑰餐厅从从日上中天直至日没西天,也没见到张男的影子。王女十分恼怒,便按照地址找到张男,质问此事。双方为此发生争执。王女怒而诉至法院,要求张男赔偿其精神损失费1万元。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二、自愿原则的具体内容 (一)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有一定的意志自由 (二)认许民事主体依法设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三)意思表示的内容具有优先于任意性规范而适用的效力,民法的绝大多数规范为任意性规范,它赋予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极大的自主权,赋予当事人对外表达合法意愿的自由,这种自由主要包括: (1)当事人有依法进行某种民事活动和不进行某种民事活动的自由。他方不得对这种自由进行干预,不能强迫一个民事主体为某一民事行为或不为某一民事行为。 (2)当事人有选择行为的相对人、行为的内容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3)当事人有依其意愿选择适用法律的自由。这主要是在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依法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准据法。,当然这种意志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一般来说应具备下列条件: (1)“自愿”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虚伪的。(2)“自愿”不能违反禁止性规定。 (3)当事人真实的意愿必须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他人所感知。 (4)在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中,必须双方自愿,协商一致,民事法律行为才能成立,仅有单方自愿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三、自愿原则的作用 我国民法确立自愿原则,给予了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充分自主和意志自由,有利于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尊严;有利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防止欺诈、胁迫行为的发生,保障市场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第四节 诚实信用原则,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及其具体表现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 诚实信用原则简称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应本着善意、诚实的态度,即讲究信誉、恪守信用、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合法、不规避法律和曲解合同条款等。,(二)诚信原则的具体表现 (1)不为欺诈行为; (2)恪守信用、尊重交易习惯; (3)不得规避法律和曲解合同条款;(4)正当竞争,反对垄断; (5)尊重社会利益、不得滥用权利等,练习,甲知其新房屋南面邻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佯装不知,将房屋卖给乙。半年后,南面高楼建成,乙的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此例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 ) A 平等原则 B 自愿原则 C 公平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二、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 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守构成了法律上往来的基础,因而凡有法律上特别约束时(如债法、物权法)均可适用。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市场交易道德的法律化,因而只适用于市场交易领域,三、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 1. 指导当事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功能 2. 补充功能 3. 解释合同的功能 4 .解释与补充法律规定不足的功能,第五节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民法通则第7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德国民法典的226条:权利的形使不得以损害他人为目的。”通常被认为是权利滥用禁止原则的首次真正亮相。 此后瑞士民典2条:滥用权利,不受法律保护 意大利民法典833条:所有权人不得从事旨在损害或者骚扰他人的活动 日本民法典总则第一条:不许滥用权利,一、权利滥用禁止原则的构成 1. 须有权利存在。因为若无权利存在,则无滥用的问题。 2. 须有权利人行使权利的行为。权利人行使权利是其滥用权利的前提。 3. 须有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过错。权利滥用的构成须行使权利之人有利用权利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过错。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故意,但有时候也表现为过失。如防卫过当行为,虽亦构成权利滥用,但行为人大多为过失。 4. 须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利益。,二、评价标准 1. 故意损害标准说:即强调有主观恶意. 2 . 缺乏正当利益说:主要指对已无利益对他人却造成损害的行为 3. 选择有害的方式行使权利说 4 . 损害大于获益说:这是一种意在提供定量比较的司法操作的观点 5. 违反权利存在目的地行使行为说:探究内心与考察行为结合的方法 6. 违反侵权法的一般原则说:以侵权要件来判断的方法,三、滥用权利的主要民事法律后果 1. 滥用的行为无效 2. 受害者可请求行为人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 3. 限制或剥夺滥用者的权利 4. 权利失效 权利失效是指权利人在相当期间内不行使其权利,依特别情事足以使义务人正当信任权利人不欲其履行义务时,则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权利人不得再为主张权利。权利失效是禁止权利滥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案例七: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同住一栋二层楼。李某为一层所有人,二层归张某所有。因张某家人需经一层上楼梯才能进入二层楼,而李某不允许张家进入一层,张某家人只能从窗口进出。张某要求李某允许其使用楼梯,而李某称一层房屋为自己所有,有权禁止任何人通行。因此,张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允许其经由楼梯进出。 请问本案该如何处理?,第六节 公平原则,一、公平原则的含义及其具体表现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本着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司法机关对民事纠纷行使裁判权时,也要体现社会主义及公共道德的要求。,案例四:原告马某家贫,但家有祖传古画一幅,被告古董商李某得知后多次找马某愿以高价购买,均被马某拒之。马某之子在一次出游中遭遇交通事故,受重伤,需移植肾脏,急需一大笔钱做手术。马某四处筹借仍欠缺一大部分,只好找李某商议卖画。李某得知马某情况后,便大幅度压价,称此画已大大降价,只肯出原价的一半收购。马某无奈,只得同意。 事后,马某找到李某,希望李某再追加一点钱,作为补偿,但李某称马某是自愿出卖,不愿追加。马某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追加价款。 请问本案该如何处理?,二、公平原则的具体表现 (1)民事主体有同等机会参与民事活动,行使和实现自己合法的民事权益。 (2)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具有对应性,不得显失公平。 (3)民事主体合理承担民事责任,在通常情况下适用过错责任,责任与过错的程度应相适应。双方都无过错的,应由双方对损失合理分担。 (4)当实际情况发生显著变化已导致维持原法律关系效力即显失公平时,其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也应得到相应的变更。,三、公平原则的本质及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 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一般来说,应从社会正义的角度,以人们公认的价值观、是非观作为标准,也包括人们公认的经济利益上的“公正”、“合理”。,四、公平原则的功能 1. 公平原则是适用法律的原则,它可以弥补民法规范规定的不足。 2. 公平原则是一项重要的民事司法原则。 这一原则适用于合同责任具体表现为显失公平和情势变更制度,适用于侵权责任具体表现为公平责任原则。 司法机关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应遵守公平原则,使案件的处理既符合法律,又公平合理。,第七节 公序良俗原则,一、公序良俗原则的含义 (一)用语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 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因受前苏联民事立法的影响,没有使用“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概念,而是使用所谓“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的概念 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并非法律规范用语,从有利于国际民事经济交往出发,我国有关立法宜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概念。,二、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判断基准 在现代多元化开放的社会中,关于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难有一公认权威的判断基准,在审判中终究有赖于法官个人的认识。 民事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应就法律行为的内容、附随情况,以及当事人的动机、目的及其他因素综合加以判断。,案例六:请讨论下列行为是否违背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则: 甲女受雇于乙单位,约定任职中结婚时,即为辞职。 甲男为维持与乙女同居,赠与乙某屋,约定一旦终止同居关系,乙应返还该屋。,三、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 1公序良俗原则是将基本权利纳入民法保护领域不可或缺的媒介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主要涉及国家和私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虽然私法规范必须符合宪法的要求,但是宪法一般并不涉及私人之间的法律行为。 2对私法自治进行必要的限制 在私法自治原则下,当事人可以依其意愿塑造法律关系,然而这种法律上的自由,必须在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