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继承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意念直观3.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a.教师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d.校长负责制4.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思想教育b.教学c.综合实践活动d.团队活动5.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后辅导d.练习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a.企业法人b.机关法人c.社会团体法人d.事业单位法人7.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关系d.无关系8.“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学生”这种做法所坚守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9.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0.国家用于全面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行为的基本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有()a.努力b.运气c.任务难度d.能力e.外界环境2.我国法律规定,中学生的身份是()a.国家公民b.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c.国家和社会的成年公民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e.接受教育的成年公民3.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有利于()a.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b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c.对各种关系的全面调节d.全面育人e.教授知识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e.道德力量5.我国中小学课程具体表现为()a.课堂教学b.课程计划c.教学目标d.课程标准e.教科书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德育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三种形式。2.是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总结出来的迁移理论。3.在课程评价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4.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5.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6.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7.教师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人的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两个方面。8.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责限期改正。9.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10.教师主要通过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师的公正2.学习准备3.因材施教原则4.元认知5.教师人格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2.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4.完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由哪些方面组成?5.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什么要求?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解析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之所以具有永恒性,是因为教育具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2.b 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3.d 解析略。4.b 解析略。5.b 解析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环节,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途径。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因此,提高课堂讲授质量是提高整个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6.d 解析略。7.c 解析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就越努力,越积极。但这并不能说明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果也越好。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呈“倒u”型关系,即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8.b 解析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当前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既要向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又要充分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9.c 解析道德品质的培养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四个方面。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道德辨识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智力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10.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国家全面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行为的基本法律。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制定教育法的重要立法依据;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制定教育法的最终目的二、多项选择题1.cd 解析稳定归因是导致行为的相对不变因素,如内在的能力、气质,外在的工作难度等。非稳定归因是相对易变的因素,如内在的情绪、外在的机遇等。2.abd 解析从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涉及学生的法律来看,对于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是从三个层次进行的。其一,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其二,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成年公民;其三,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3.acd 解析略。4.abcd 解析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四个方面。5.bde 解析我国中小学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学校和教师必须按照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进行教学。三、填空题1.艺术熏陶2.经验类化说3.学力4.不低于5.聘任6.启发式7.集体8.批评教育9.外部世界10.教职工代表大会四、名词解释1.教师的公正: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4.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5.教师人格:是指个体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性的道德行为的范式和道德品质与境界,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主体本质。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2)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义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2.答案要点(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3.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4.答案要点一个比较完整、有序、立体式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应包括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四种基本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三个基本层次是: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5.答案要点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让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2.答案要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首先,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能力表现在它明确区分教育活动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辨别哪些教育观念是正确的、符合人性的;哪些教育观念是错误的、违反人性的;哪些教育行为是有利的、应该做的,哪些教育行为是不利的、不应该做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幸福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低级庸俗的等。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在向教师阐明基本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还以系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为教师提供全面、科学认识教育活动的工具。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凭借道德预测,预见教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及某种教育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为此做好道德选择的准备。此外,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运用一定的师德观念、师德规范和准则去分析、评价自身与他人的教育行为。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c.爱弥儿 d.康德论教育 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3.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加涅 b.桑代克c.苛勒 d.我国心理学家 4.在()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a.可控制的 b.白日梦 c.自动化的 d.睡眠5.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a.生活焦虑b.睡眠障碍焦虑c.交友焦虑d.考试焦虑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a.七 b.八 c.九 d.十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原则。a.“双赢”协作 b.和平共处c.民主合作 d.领导带头9.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a.水 b.饥渴 c.寻求水源 d.喝水10.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称为()a.甲子学制 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 b.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2.属于操作条件作用范型的有()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无强化 d.顿悟3.舒茨提出的人际行为倾向中,包括以下几种()a.期待他人的公正 b.主动与他人交往c.对人宽容 d.主动表示友好e.期待他人支配4.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相关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5.知觉的恒常性包括()a.气味恒常性 b.温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e.形状恒常性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3.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为主 , 惩罚为辅的原则。4.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5.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需要是。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7.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8.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级乙等以上标准。9.动机具有、指向、强化三种功能。10.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意识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竞争4.为人师表5.教育法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2.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简述学校的义务。4.人格具有哪些本质特征?5.“发展性评价观”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措施。2.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于1806年发表了著名的普通教育学,该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2.b 解析个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互补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d 解析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在心理学界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育是通过知识、技能的传递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通过行为规范的学习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态度和品德。因此,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4.a 解析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睡眠状态。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是意识的第一状态。5.d 解析焦虑症是一种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6.d 解析略。7.d 解析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强制性。义务教育计划是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计划,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具有强制性;(2)普遍性。它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部分学生的;(3)基础性。义务教育就是要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好基础。8.a 解析略。9.b 解析略。10.d 解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一学制虽经正式颁布,但并未实行。二、多项选择题1.abcd 解析略。2.abc 解析 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范型可概括为以下四类:(1)积极强化。例如教师对学生听话给予奖励;(2)消极强化;(3)无强化;(4)惩罚。3.bde 解析人际关系的行为倾向:包容需要表现(1)主动性:主动与人交往;(2)被动性:期待与他人交往。支配需要表现(1)主动性:支配他人;(2)被动性:期待他人支配。情感需要表现(1)主动性:主动表示友好;(2)被动性: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4.abcd 解析略。5.cde 解析人们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呈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称为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三、填空题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2.学校情境3.教育4.县级5.自我实现的需要6.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7.道德两难8.二9.激活10.创新四、名词解释1.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3.竞争: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4.为人师表:即在品德学问上给人做出榜样。教师的为人师表,因其职业的特殊要求,往往成为经常化的自觉行为,具有很强的表率性。5.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活动,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1)传道者角色:道德观、价值观、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2)授业解惑者角色: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解除学习困惑,启发智慧;(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4)管理者角色:管理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5)朋友角色:与学生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6)研究者角色:发展变化的人文、科学知识,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2.答案要点(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3.答案要点(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标准,保证教育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和教师的合法权益;(4)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和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向社会公开依法确定的收费项目及标准;(6)接受主管的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督导和审计。4.答案要点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人格具有多种本质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复杂性;功能性。5.答案要点 (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考核;(2)评价结果的效益化从注重鉴定与选拔转向注重激励;(3)评价方式的动态化从注重终结性评价向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转化;(4)评价模式的质性化从单项性转向多元性和交互性。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直觉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策略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2.答案要点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教育问题和教育方针c.教育经验和教育问题d.教育方针和教育经验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4.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5.教育要把握学生学习的“关键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均衡性d.顺序性6.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a.导向性b.对等性c.强制性d.有序性7.()是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a.信度 b.效度c.难度d.区分度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 9.属于成长需要的是()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 c.归属需要d.认知需要10.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是()a.超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中习俗水平d.习俗水平e.后习俗水平2.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待遇主要包括 ()a.工资待遇b.教龄津贴c.教师住房d.教师的医疗保健e.教师补贴3.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属于()a.代表学习b.有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d.概念学习e.心智技能学习4.下列属于健康概念的是()a.自我意识正确b.获得他人肯定c.身体健康d.心理健康e.社会适应状态良好5.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体现在()a.群体性b.复杂性c.示范性d.创造性e.显效的长期性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国教师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工作的教师。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的科学。3.标准提倡采取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4.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阶段。5.依法治校是的要求,也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管理效率、保护有关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需求。6.我国教育目的主要由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几个层次组成。7.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最易获得某一特定行为的敏感期。8.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9.学校依法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教育、保护责任。10.学生的学习主要包括知识的学习、和行为规范品德的学习。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积极强化2.教师职业道德3.动机4.体育5.品德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师德建设的核心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是什么?2.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3.课堂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4.简述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意义。5.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2.某学校一位实习教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该学生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1)这位数学实习教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2)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解析高中生对“自我形象”空前关注,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非常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关注自己的相貌和性格特点。2.a 解析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3.c 解析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2001年6月7日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4.b 解析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上而下的迁移;二是自下而上的迁移。5.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6.c 解析略。7.b 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此题旨在考查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8.d 解析略。9.d 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共有七层次,这七层次又可分为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成长需要(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两大类。10.b 解析略。二、多项选择题1.bde 解析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如下:第一,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三,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6)普遍伦理定向阶段。2.abcde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章第二十五条至第三十二条,对于教师的待遇作了以下规定: 第二十五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六条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第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第二十九条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 第三十条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 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国家补助、集体支付工资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逐步做到在工资收入上与国家支付工资的教师同工同酬,具体办法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 第三十二条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3.bd 解析有意义学习是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果中原有的观念、命题,建立起客观的、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它包括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和代表学习,命题学习是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概念学习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4.cde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给健康如下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5.bcde 解析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是:(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三、填空题1.教育教学2.心理现象及其规律3.开放4.中学5.依法治教6.教学目标7.关键期8.教师资格9.管理10.技能的学习四、名词解释1.积极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加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2.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3.动机:指激起或维持某种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内部动力。4.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5.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1)要处理好与教师职业的关系,即教师要有敬业精神;(2)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3)要处理好与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克制私心。2.答案要点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3.答案要点(1)目标导向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面向全体的原则;(4)知情并重原则;(5)开放性原则。4.答案要点这条规定标志着我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免费”成为新义务教育法最大的一个亮点。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上得起学,不会因贫困辍学,使义务教育更加名副其实。5.答案要点(1)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一)坚持“一个为本”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是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二)搞好“四个调整”(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信息的单向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动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2.答案要点(1)这位数学实习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分析: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从理想层面上看,教师要热爱学生;从原则层面上看,教师要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从规则层面上看,教师不准以任何借口歧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的数学实习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对学生的严格并不错,但必须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可是这位教师,对演示不出数学题目就要骂人,甚至对教了几遍还不会的学生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甚至变相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2)严重结果:造成了这位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其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师德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2.根据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阶段属于()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c.前习俗水平 d.社会水平3.鼓励表达、深入共感、身体放松的方式属于咨询中的()a.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b.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c.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d.游戏疗法4.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5.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调节 d.自我临近6.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填鸭式b.题海式c.启发式d.注入式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8.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c.个体差异 d.心理差异9.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焦虑可持续几秒钟,也可能是几小时或几天,而后消失,又在不经意间重新出现。这是()a.广泛性焦虑障碍 b.恐惧症c.恐慌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