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新经济学论文农业大省扩大就业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内容摘要本文从分析农业大省严峻的就业形势及导致就业不足的原因出发,阐述了农业大省扩大就业的大体思路、基本路径和这一路径选择的逻辑起点及其可行性。然后,提出了循着这一路径积极扩大就业,作者认为必须采取的五条对策措施。关键词农业大省;就业不足;扩大就业;路径选择;城镇化战略;就业优先中图分类号F240“积极扩大就业”以降低社会失业率,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十五”及今后一个时间农业大省扩大就业的路该怎样走应如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把积极扩大就业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在此,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些也许肤浅的思考和探究。一、就业不足的原因分析农业大省由于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当前男1659岁、女165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大量膨胀,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带来了巨大的失业源。加之“入世”导致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峰不期而遇,造成了当前严重的就业不足,并呈现出如下四个明显特点一是不仅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且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二是由于城镇化程度偏低,加之“入世”对近期农业的负面影响,使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化解农村就业压力的任务变得十分艰巨复杂;三是科技进步使就业增长的弹性系数下降,导致单位投资提供的就业机会锐减;四是择业观念滞后,社会劳动参与率过高,导致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可见,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大省的劳动力供需已严重失衡,致使就业不足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据调查分析,导致就业不足问题突出的原因主要是如下几点原因之一,由于“文革”时期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劳动年龄人口不断膨胀。就拿湖南来说,据推算,该省“十五”期间仍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20012005年每年新增劳动力分别为4828、5523、6269、6409、6292万人,5年累计新增2932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864万人。按照2575的城乡比例分解,全省城镇5年累计新增劳动力733万人,农村5年累计新增21991万人。到2005年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4405万人。这表明仅就城镇这一块来看,如果不增加就业机会,即使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就将使2005年该省登记失业率在2001年接近4的基础上再提高55个百分点,达到9以上。可见,由于劳动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