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大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这反映出()A中央集权的发展B儒家影响的扩大C贵族政治的衰落D宗法制度的瓦解2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A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B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C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D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3周王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期以后,他们又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这一变化反映了()A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B周天子重视地方档案工作C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 D贵族垄断学术的局面被打破4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畿和诸侯封国普遍实行国野制,以周人为主体的国人压迫和剥削野鄙地区被征服的野人。战国以降,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消除国野差异,使其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这一现象()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C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D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5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时期()A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B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C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 D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6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刺史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代刺史()记载 出处 “诏书旧典:刺史班宣,周行列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 汉书 “武帝元封五年,初分十三州,刺史假印绶,有常治所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 汉旧仪 “孝武之末始置刺史,监纠非法,不过六条,传车周流,匪有定镇” 后汉书 A位卑权重B权限不断扩大C居无常所D行使监察职责7有学者指出,“(大宗)百世不迁”与“(血缘)后属疏远”是不并存的。汉初分封与周初效果的不同,在于秦汉亲属伦理中只有“后属疏远”。材料说明汉初()A儒家伦理深刻影响百姓生活B家天下局面受到严重破坏C血缘关系的政治作用已淡化D官僚政治得以迅速的推广8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逐渐放纵不羁。太宗问群臣:“当今国家何事最急?各为我言之。”高士廉认为应先抚养百姓,刘洎首推安抚边塞,褚遂良认为钦定名分最重要,太宗极为认可褚遂良。不久,废李承乾另立他人。这体现了唐朝()A君王独裁趋势不断加强B封建等级思想根深蒂固C各种社会矛盾逐渐突出D君臣互动化解政治难题9西汉初年存在三种游离于皇权的社会势力,国家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由此可知()类型 数量 特点 国家政策 世家 甚多 多是战国以来贵族后裔,宗族势力强大 打击 豪富 以万计 兼并土地,造成小农破产 迁徙、限制 游侠 数百 讲信重义、轻财好施,受民众崇拜 宽松 A重农抑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B宗法制度历史影响深远C解决地方问题条件日益成熟D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10唐律疏议规定,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这表明唐代()A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十分普遍B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C诚信成为政府倡导的价值准则D政府垄断了度量衡器具制造11两汉时期,郡太守韩延寿和许荆在处理兄弟争财的案件时都认为“教化不行”,“至令民有骨肉争讼”,“咎在太守”。韩延寿闭门思过,许荆向朝廷请罪。争讼者的族人都批评指责两兄弟,不久,“兄弟感悔”。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奉行无为而治的施政理念B财产纠纷涉及宗族的整体利益C民事调解渗透德主刑辅的思想D礼法结合的司法制度趋向完备12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清代司法实践()A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B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C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 D违背以人为本的精神13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200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 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14明代规定:凡内官或内使(皇帝身边的官员或太监)传旨,内阁和各衙门必须覆奏皇帝,再次直接得到旨意后,才能施行。这一规定反映出明代()A皇权专制开始渗入各部门B注重政治权力规范化运行C内阁大臣的职权得到扩大D行政决策正确性得到提高15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A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B社会经济的发展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D等级制度的解体16唐代法律规定:“(家庭)应分田宅及财物,兄弟均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这一规定在当时()A解决了家庭内部经济矛盾 B增加了国家人头税的收入C客观上增加了自耕农数量D有利于社会财富迅速积累17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右侧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B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C铁犁牛耕的应用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18宋元以前,我国江北、江南广大地区农民既种田又养蚕,并按规定上缴谷物和布帛等产品给国家。明朝中期以后杭州、嘉兴、湖州和珠三角一带许多农民专事蚕桑,而其他许多地区“妇女无工于蚕事”。这一变化发生的背景是,明代中后期()A政府调整了赋税缴纳方式B环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C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D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兴起19下表是元代各地的粮食岁收情况表(单位:石),据此可知元代()地区 中书省 辽阳 河南 陕西 甘肃 岁收 2271449 72066 2591269 229023 60586 地区 湖广 江西 江浙 四川 云南 岁收 843787 1157448 4494783 116574 277719 A继续维持重农抑商政策B政治经济核心优势明显C苏湖地区已成农业中心D边远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表1是中国古代前期冶金业发展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春秋晚期 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冶铁遗物 秦朝 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铁兵器很少 汉朝 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汉代冶铁使用煤为燃料,用水排鼓风 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制作兵器更加坚韧锋利 表1 A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21图7为考古发现的元代印刷的商品包装纸“裹贴”实物,上面的文字是“家打造南无佛金诸般金箔”“见(现)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坐西面东开铺”“ ”“不误主顾使用”。这一考古实物反映出()图7 A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B佛教思想出现兴盛局面C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成熟D商品生产已有名牌意识22考古学家在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23明初洪武年间规定:庶民庐舍不得超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不许涂饰彩色。正统十二年(1447年)稍有变通:“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不在禁限。”这表明()A明中期以后废除了等级制度B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削弱C资本主义萌芽改变阶级秩序D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24西周春秋时期,讲究、学习礼仪,从事国家治理活动是贵族世袭的特权。孔子突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将周礼中用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礼延伸到老百姓,将只有统治阶级才有资格学习的礼传授给普通老百姓。这()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B维护了社会等级秩序C巩固了分封宗法制D有助于突破世卿世禄制度25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如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据此可知,当时()A百家争鸣进入了顶峰B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C区域文化的融合加强D儒学的主流地位提高26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稷下学宫()A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B繁荣了春秋时期的文化教育C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 D成为荀子法家思想的发源地27郭沫若说:“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儒家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他意在强调()A儒学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B儒学日益僵化禁锢人的思想C儒学精神被歪曲退出历史舞台 D汉代儒学主要为皇帝一家服务28李贽在著作中把一向被斥为“聚敛之臣”的桑弘羊列为富国名臣。在叙述桑弘羊的主要理财措施盐铁、均输(调剂运输)、平准(平抑物价)、酒榷之后,对昔日史家作出的“民不益赋(增加赋税)而天下用饶”的评价,李贽一再赞叹道:“真,真!”材料反映了()A桑氏理财措施促进市场竞争 B汉朝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C明朝工商皆本观念开始出现D李贽重民安民的民本思想29如今国家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有学者在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进行总结时提出“要想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读小说比读古书更直截了当读小说,不仅当文学读,还当思想读。”这是因为明清小说()A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B反映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C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俗易懂D符合统治者的政治文化需求30东京梦华录是北宋灭亡后,跟随大批臣民逃亡南方的孟元老撰写的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开封方言来叙述。这()A凸显了民族矛盾的尖锐 B反映了南北文化的差异C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D激发了读者的家国情怀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40分。)31.(13分) 材料一 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另一方面,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 据罗志田等主编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材料二 传统社会,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实际上无法完成其名义上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只能由一个双重身份的社会阶层来完成,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它与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权打交道,这就是“乡绅”阶层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乡绅一方面被国家利用控制基层社会,另一方面又作为乡族利益的代表或代言人与政府抗衡,并协调、组织乡族的各项活动。 摘编自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传统“乡绅”阶层兴起的原因及意义。(7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科举隋创唐兴,唐代是中国科举发展史上的早期,当时的科第人物是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安史之乱以后,南方士子在科场中开始崭露头角,到北宋中期,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举子在科场竞争中转而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南北差异的变易,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于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争论的双方以司马光和欧阳修为代表,司马光代表了朝中长于经史的北方派,针对南方士子科场的绝对优势,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提出了著名的“逐路取人”思路。 到了明代,南方举子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继续存在,南北地域之争又起波澜,引发了科举史上有名的南北榜事件。1425年,大学士杨士奇提出南北分卷的设想。两年后,这一设想成为现实,南北卷制度正式实施,自此,科举录取按南、北、中(不易划定为南或为北的区域)进行分地域按比例录取。然而,按大的区域录取毕竟还是会造成各省取中人数的不均,一些边远省份由于教育的落后甚至出现被科举取中所“遗漏”的情况。因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北卷制度被分省定额取中制度所取代,即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会试中额”,一直实行到科举终结。 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 科举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录取名额如何分配的问题。围绕“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任选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12分)3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唐朝后期,腐败滋生,社会黑暗。唐武宗(840846年在位)继位后,大刀阔斧整顿吏治,对官吏贪赃枉法的惩治从重从严。武宗即位后的大赦天下,把贪赃枉法官员视同十恶不赦罪人,不予赦免。武宗下诏:“朝廷刑罚,理当一视同仁,官吏贪赃枉法,不应该有特殊待遇,内外文武官如果收入赃物丝绢三十匹,全部处以极刑。”武宗对官吏贪污满千钱的,即处以死刑。武宗严禁官员借婚丧嫁娶大肆敛财,严禁官员从事高利贷和典当行业,不准与民争利。在事前防范方面,武宗尽力消除导致官员腐败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因素。一是官员薪酬重点向基层一线艰苦边远地区倾斜。武宗派观察判官专管这项工作,保证专款专用,按时足额发放。二是用养廉银、公务贷帮助官员摆脱经济上的困顿。当时赴京赶考的人不少都有债务,称之为“京债”,上任后才开始还债,债务压身以至于贪赃枉法。武宗果断增加官吏薪俸,增加的部分就相当于“养廉银”,同时国家以较低利息借钱给官吏去还债,以减轻其债务压力。唐武宗大力整顿吏治,反腐肃贪,使唐帝国焕发了短暂的生机。 摘编自百度百科 (1) 根据材料,概括唐武帝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武帝反腐倡廉建设的作用。(6分)第二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 【解析】据材料先秦与西汉以来史料对周公称呼从王到公的变化,据所学周公为成王之臣,反映出西汉以来,史书记载注重君臣称呼之别,这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表现,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对周公称呼的变化,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贵族权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儒家思想影响下,注重君臣之别,体现不出宗法制的瓦解,排除D项。2【答案】B 【解析】由材料“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可知周朝用宗法制维系宗族管理,再扩大化到政权,这体现了政权与族权结合的国家观念,故选B项;材料内容主要是通过宗族管理来维系政权,没有体现抵御外族,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了统治者要“爱百姓”,但这不是材料的主体思想,材料主要体现通过强化宗族管理来维护统治,排除C项;由材料“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可知周天子与诸侯间具有相互的义务,排除D项。3【答案】A 【解析】“周王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期以后,他们又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可见周王朝的统治机构分解,原有的统治秩序破坏,故选A项;“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不是周天子的安排,排除B项;“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期以后,他们又逐渐流入卿大夫家,”说明地方势力的状大,无视统治秩序,排除C项;“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期以后,他们又逐渐流入卿大夫家”不是以教育者身份出现的,排除D项。4【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实行“国野制”,到战国时期,“消除国野差异”,并且“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使得野人“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再联系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乱纷争的史实,可知,在实现了“消除国野差异”之后,对诸侯国而言,可以实现其富国强兵,故选B项;题干主要论述前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封建土地私有制无关,排除A项;分封宗法制度的主要对象是西周时期的统治阶层,而题干述及的是“野人”,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是“野人”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这与社会阶层的流动无关,排除D项。5【答案】C 【解析】据材料“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万年永保臣天子”,可知周王通过分封诸侯,授予官职,诸侯要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履行维护周王的利益,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而未涉及到血缘关系,排除A项;依所学,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而非西周时期产生,排除B项;依所学,战国时期推行的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蕴含地方割据因素,排除D项。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周行列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监纠非法,不过六条”,表明刺史掌管地方监察的职能,故选D项;刺史本身就是掌管地方监察的官员,位与权相符,排除A项;三则材料均表明,刺史“以六条问事”,排除B项;根据材料“刺史假印绶,有常治所”,排除C项。7【答案】C 【解析】“汉初分封与周初效果的不同,在于秦汉亲属伦理中只有后属疏远”反映了汉初宗法血缘关系日益疏远,说明血缘关系的政治作用已经淡化,王国问题显现,故选C项;儒家伦理强调血缘关系,而汉初血缘关系日益疏远,排除A项;汉代仍然是家天下局面,排除B项;官僚政治得以迅速推广是在秦朝,排除D项。8【答案】D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唐太宗与群臣商议后,采纳了褚遂良的意见,废李承乾另立他人,说明唐朝通过君臣互动来解决政治问题,故选D项;材料中唐太宗与群臣商议再决断,体现了决策的开明性,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唐朝的决策方式,与封建等级思想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唐朝的决策方式,没有体现唐朝各种社会矛盾的尖锐,排除C项。9【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中的表格可知,国家对“世家”采取了“打击”政策,对“豪富”采取了“迁徙、限制”政策,对“游侠”采取了“宽松”政策,如此一来,对这三种游离于皇权的社会势力就有了比较严格的治理,这就为汉初政府解决地方问题创造了条件,故选C项;“重农抑商”政策只是针对“豪富”的做法,与其他两个无关,排除A项;宗法制度只是针对“世家”而言的,与其他两个无关,排除B项;题干主要述及西汉初年的政治问题,与文化制度无关,排除D项。10【答案】C 【解析】据材料“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可知唐朝法律注重公平、诚信,故选C项;材料强调对于不诚信行为的处罚,而非强调不诚信行为现象,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商业中诚信的重要性,而未涉及到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排除B项;“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可知材料中政府主要是对度量器进行检查,而未涉及到度量衡器具制造,排除D项。11【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中“兄弟争财案件”后,郡太守韩延寿“闭门思过”、许荆“向朝廷请罪”以及两兄弟“感悔”,说明郡守在调解民事纠纷时,主要是以品德去教诲人,故选C项;题干中的现象反映的是郡太守“积极有为”,不是“无为而治”,排除A项;通过题干中的案件是两兄弟的“争财”案件,不涉及宗族的利益,排除B项;通过题干中郡太守韩延寿和许荆处理两兄弟“争财”案件的结果“兄弟感悔”,不能过度推论为“司法制度趋向完备”,排除D项。12【答案】B 【解析】由材料“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说明清代司法实践中的例是不断更新的,因而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清代司法实践中的例不断更新,是关于司法内容,非立法问题,因而无法得出清代法律体系是否完整,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清代司法中依据的例不断更新,无关司法程序的问题,因而无法得出司法程序是否严格,排除C项;清代司法实践中的例不断更新,是为了司法更公平公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排除D项。13【答案】C 【解析】据材料“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200多人”可知,雍正朝加上了对官员的监督控制,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选C项;材料只强调向皇帝密奏的人员增加,与官员制衡机制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材料所说“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的增加,与权力机构设置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涉及的官员并非局限于特务机构,排除D项。14【答案】B 【解析】据材料“凡内官或内使(皇帝身边的官员或太监)传旨,内阁和各衙门必须覆奏皇帝,再次直接得到旨意后,才能施行”可知这个过程反映了皇权至上,政治权力的规范化运行,故选B项;“开始”的说法错误,皇权专制从秦朝就有了,排除A项;整个流程中体现的是权力的规范化,皇权至上,看不出内阁大臣的职权扩大,排除C项;皇权专制很难提高行政决策的正确性,排除D项。15【答案】B 【解析】“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体现了政府流动控制的放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故选B项;“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没有涉及到科举制,排除A项;“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是控制放松的表现,排除C项;“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没有涉及到等级制度,排除D项。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应分田宅及财物,兄弟均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分家无疑增加了自耕农的户数,故选C项;财产分配仅是家庭经济矛盾的一个方面,不能以偏概全,排除A项;人头税是针对人口而征收的税种,分财产不增加人口,排除B项;小农经济不能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值,排除D项。17【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右侧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和“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结合所学可知是铁犁牛耕的应用,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耕作形式不是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是唐朝的曲辕犁,排除B项;精耕细作是指在土地上投入过多的劳动,材料只能说明耕作方式不能说明投入过多的劳动,排除D项。18【答案】A 【解析】宋元以前国家征收赋税主要是谷物和布帛,到了明中后期许多农民专事蚕桑,实际上体现出赋税的转变,即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规定赋税一律征银,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手工业的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气候发生变化,排除B项;宋代之后,南方已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这并不能看做是明代出现农业变革的背景,排除C项;明代推行海禁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并不发达,排除D项。19【答案】C 【解析】由材料表格信息可知湖广、江西、江浙的粮食总量在全国粮食总理中占多数,说明元朝时农业中心在苏湖地区,也符合南宋经济中心完成南移的史实,故选C项;材料展现了元代各地的粮食岁收情况,与政府是否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由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元代农业中心在南方,而政治中心在北方,因而不构成政治经济核心优势,排除B项;材料中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属于边远地区,但其地粮食岁入要低于其他地区,因而未能体现其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排除D项。20【答案】B 【解析】“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表明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故选B项;不应早于东周时期的是人工冶炼的铁器,排除A项;冶金技术的突破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的,排除C项;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的是民营,排除D项。21【答案】A 【解析】材料中商品包装纸上有商品名称、店铺及地址、强调信誉等,这反映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故选A项;由一个商品包装纸得不出佛教思想兴盛的结论,排除B项;我们从材料中看不出活字印刷技术成熟与否,排除C项;材料只是商家宣传,连商品牌子都没有,不涉及到名牌意识,排除D项。22【答案】C 【解析】“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古代这些西方的人只有通过丝绸之路才能到达,故选C项;“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无法体现风俗文化,排除A项;“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这些地方可能通过陆上来进行,排除B项;“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不能说明中国与罗马的关系,排除D项。23【答案】D 【解析】通过题干中“明初洪武年间”与“正统十二年”对“庶民庐舍”的不同规定,联系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可知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由于明朝时期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等级秩序的变化”这一史实,故选D项;在古代中国,等级制度一直存在,不会被废除,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纺织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这种现象既稀疏又微弱,不会改变社会的阶级秩序,排除C项。24【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从事国家治理活动是贵族世袭的特权。孔子突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可知有助于突破世卿世禄制度,故选 D项;孔子不是统治者,排除A项;据材料“将周礼中用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礼延伸到老百姓”说明突破了原来的社会等级,排除 B项;据材料“将周礼中用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礼延伸到老百姓”可知突破分封的等级,排除C项。25【答案】C 【解析】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游走讲学”、士人游宦于列国司空见惯,体现各区域间的交流频繁,反映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区域间的文化交流,看不出百家争鸣是否进入顶峰,排除A项;材料是文化交流融合而不是文化统一,排除B项;苏秦张仪是战国纵横家,看不出儒学地位问题,排除D项。2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可知稷下学宫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故选A项;稷下学宫繁荣了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排除B项;根据材料“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成为当时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排除C项;根据材料“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成为当时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是百家争鸣的平台,排除D项。27【答案】A 【解析】由材料“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儒家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可知汉代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进行阐释,因而董仲舒儒学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故选A项;儒学日益僵化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汉武帝时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汉代儒学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因而不只为皇帝一家服务,对整个社会均具有影响力,排除D项。28【答案】D 【解析】“民不益赋(增加赋税)而天下用饶”,李贽的评价很高,表明李贽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的肯定,桑弘羊的措施是重视工商业发展,没有剥削民众,体现的是民本思想,故选D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是促进商业流通,不是促进市场竞争,排除A项;汉朝奉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工商皆本是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提出的,排除C项。29【答案】B 【解析】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明清小说兴起,明清小说是市民精神生活需求在文学上的反映,故选B项;据材料“读小说,不仅当文学读,还当思想读”可知主要反映市民精神生活需求,并且“人民群众”的概念扩大了,排除A项;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俗易懂是明清小说兴起的表面原因,排除C项;明清小说是文人创作的而不是统治者,并且很多批判现实,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排除D项。30【答案】D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东京梦华录是用“开封方言来叙述”,其内容主要记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这样就会唤醒大批逃亡到南方臣民的爱国情怀,故选D项;题干没有涉及民族矛盾问题,排除A项;东京梦华录用“开封方言来叙述”的目的在于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而并非反映南北方文化的差异,排除B项;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与东京梦华录用“开封方言来叙述”无关,排除C项。31【答案】(13分)(1)特点: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2分)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对广大地区的管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4分,写出2点即可) (2)原因:封建政权难以真正深入基层;管理范围太过广大;基层社会和地方政府缺少联系的通道;(3分)意义:弥补了传统社会地方政府管理的不足;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维护了基层社会秩序;沟通了基层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4分,写出2点即可) 32 【答案】(12分)示例1: 观点: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是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3分)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政治的重心都在北方,科举取士的人才北方也占绝对优势;从唐朝后期到宋代,伴随着北方战乱、江南经济的发展,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明清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南方举子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依然明显,导致南北分卷制度、分省定额取中制度相继出台。总之,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根源在于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这种不平衡在科举考试上就体现为地域之争。(9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