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2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为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并“恤工惠商”,鼓励民营经济发展。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商法和奖励实业的政策。“实业救国”思潮兴起。(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且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官办洋务企业民营化趋势明显(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2)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生产始有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3)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乎全部转为民办。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逐渐扭亏为盈。1913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1928年以后的国家资本企业,全部是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创建的。二、“短暂春天”(19121919年):在与外资竞争中改革发展1原因(1)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5)北洋军阀政府对经济的软弱控制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在19121927年间,北洋中央政府对全国经济的控制能力很弱,各行业自组的经济团体已经初步形成全国性的组织网络。民营商业银行的实力超过中央的国家银行。袁世凯死后,地方势力割据自治,实业建设全由社会力量自相筹划。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资本主义可以自由发展。 2.表现 (1)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2)化工、皮革和卷烟业也有相当发展。 (3)为了增强竞争能力,民营企业开始出现产业集团化。荣氏的申新棉纺织企业和无锡面粉业连续兼并扩张。孙氏面粉集团、郭氏永安集团都在这个时期形成规模。3特点快发展速度快短时间短暂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没有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4.结局20年代初,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三、“白银时代”(19281936年):民营工业发展,国家资本初步建立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1)措施:整顿税务。国民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统税,是国民政府对国内工业产品征收的税。统税按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征收以后,就可以通行全国,沿途不再征收厘金、杂捐,改变了从前“厘卡林立,重叠征收”的弊病。国民政府还实行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整顿税务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控制金融。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负责经营国库、发行钞票和公债。它们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逐渐形成一个金融垄断网。改革币制。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集中货币发行和使用权。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完粮纳税、公私款收,一律使用法币;白银归国家所有,禁止流通,所有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蒋介石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做了简要解释。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内容共有八条,即提倡征工、振兴农业、鼓励垦牧、调节消费、振兴工业、开发矿产、流畅货运、调节金融。(2)评价:积极方面法币政策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改造,防止白银外流;“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经济复苏发展,特别是轻工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业有相当的发展,重工业也有所发展。关税自主政策使列强承认了中国在关税上的对等权利,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消极方面国民政府依赖帝国主义,便利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列强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官僚资本的形成,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民族工商业受到压制2.民营工业的发展(1)民营工业在发展中出现资本集中、联合经营的状况,如以周学熙为主的华北企业集团、荣氏家族的企业集团、以张謇为首的南通企业集团,银行业中的北四行集团、江浙财团的南四行,等等。(2)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和橡胶工业,均获得较大发展。(3)制碱工厂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3国家资本初步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办国家资本企业,主要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于经营的领域,如重工业、能源工业、军事工业、铁路航空等。1936年之前,国家资本企业没有与民营企业争利,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四、日益萎缩,陷入绝境(19371949年):在内忧外患中走向崩溃1走向衰落原因(1)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日本侵华战争对民族工业的沉重打击。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1937年后沦陷区经济全部成为日本的战争资源,民营企业严重萎缩。抗战以来,国家直接干预生产,官僚资本膨胀,“国进民退”,压制了民营经济发展。(2)美国商品倾销的影响:民营产品还面临美国货的竞争。战后美国大量剩余物资和商品,通过正常渠道和走私途径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美国资本在华投资也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商品和美国资本不仅重创了民营资本,国家资本也感到了巨大压力。(3)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对民营经济的致命性打击则是通货膨胀。内战带来的军费大幅度增加,使赤字愈演愈烈。庞大的军费完全靠中央银行垫支,也就是靠无限发行纸币解决。恶性的通货膨胀直接摧垮了民营经济。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1)原因:七七事变后,华北地区的民族工业几乎全被日本占领。为了使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免遭日本摧毁,保存国家的经济命脉,于是出现了民族工业的大举内迁。(2)过程:第一阶段:从八一三事变到上海失守是内迁的发动时期。第二阶段:从上海沦陷到武汉失守是内迁的高潮期。第三阶段:从武汉失守到宜昌沦陷是内迁的结束期。(3)影响:内迁工厂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的发展;为大后方迅速建立起新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大后方工业的门类和发展框架;给大后方带去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众多的技术人才。内迁工厂给大后方幼弱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加强了大后方近代工业的力量。工厂内迁迅速改变了大后方各省的经济结构,从而改变了战前我国近代工业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使中国的工业布局渐趋合理。1(2019漳州高三调研)导致下表中工厂数和资本数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时期工厂数资本(千元)18701894年164 82918941913年136103 153A.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D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解析本题时间定位于18701913年,考查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19世纪末,清政府为支付马关条约的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2(2019中山高三统考)“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张謇的上述言论主要反映了()A洋务运动商业立国主张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C民族危机及救国的意识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解析材料信息“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说明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故B项正确;材料不认可“商务立国”,故A项错误;C、D两项在题干中有所体现,但并非材料主旨,排除。答案B3(2019滨州期末)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都()A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B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C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D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解析洋务运动是洋务派领导的,不可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故A项错误;洋务派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而20世纪初的工业化浪潮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推动下出现的,政府没有起主导作用,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20世纪初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41935年吴蕴初先生创办我国第一家合成氨工厂天利淡气制品厂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当时最新技术,率先在国内制造硝酸类、液体氨类等产品。经审核批准,被国民政府实业部授予“在上海市区域内享有五年专制权工业奖励执照”“减免产品转口税、运输费工业奖励执照”,以资鼓励。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A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C民国初民族工业发展D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解析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到一战前,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题目中显示的是近代民族工业,并非官僚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民国初期是指辛亥革命之后到20世纪20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是在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与题目中的时间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5民国末期,上海市民经常拥挤在米店门口抢购大米,有人抱怨说: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甚至有报刊以醒目标题六十亿元值几何?仅买七十七粒米刊出相关报道。这突出反映了()A上海市场上大米等食品奇缺B不法商贩囤积居奇扰乱了市场C社会动荡推动米价居高不下D国民政府的金融体系走向崩溃解析根据“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可知,这主要反映了当时纸币贬值,物价飞涨,国民政府的金融体系走向崩溃,而不是市场上大米等食品奇缺,故D项正确,A项错误;米价飞涨主要与纸币贬值有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社会动荡导致米价居高不下,故C项错误。答案D命题点一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史料实证史料一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它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例如棉纺织业,当时创建纱厂的资本家中,有很多就是军阀官僚和地主,只有少数才是真正由工业资本不断积累起来的。摘编自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卷解读:阅读史料一时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地域信息,即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另一个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信息。史料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图解读:史料二数据的变化说明在面粉业中中国民族企业的生产能力逐渐超越外国在华企业,实质上说明了民族企业发展迅速。【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及其成因。试答: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沿江地区。成因:较早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外来技术、设备;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经济基础较好。【探究2】根据史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试答:政治: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历史理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地位和作用(1)特点:产生与发展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诞生环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结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发展历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2)地位和作用: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政治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上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处境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没有摆脱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素养提升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练习1(2019呼和浩特高三期末)1914年10月张謇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棉纱土布,无论何种花色种类,所有常关、海关、厘金、落地捐等项税厘,一律免除。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呈文反映了()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主权意识增强C列强经济侵略加剧D民族工业缺少保护解析材料所提建议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不能说明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免税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主张说明,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国内有识之士维护经济主权意识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且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政府采取了一些政策保护民族工业,故D项错误。答案B【思维升华】近代中国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中要加以关注:图中的是自然经济;是洋务经济;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命题点二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史料实证史料一解读:史料一“焚烧日货”“本店不进日货”体现了近代史上的“抵制日货”运动,反映了对日本侵华的愤恨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史料二民国时期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解读:史料二体现了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法币政策的实行,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探究1】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抵制日货的呼吁或行动。“抵制日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非战手段”,结合史料一谈谈你的认识。试答:认识:“抵制日货”代表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它放大了中国微弱的声音,彰显了民族主义的胜利,也为民族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探究2】根据史料二说明19481949年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和措施的角度,简述其原因。试答:境地:处于困境。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便于美国的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历史理解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素养提升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练习2(2019湛江模拟)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实业救国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他的核心思想是()A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B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C实业泛指农、工、商业,重点则在近代工业D办实业既是救贫致富之术,又是富国御侮之道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没有反映材料的主旨,均排除。答案D【思维升华】“实业救国”思想上题考查了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思想。“实业救国”论是近代进步思潮之一,“实业救国”是近代社会各阶层实现救亡图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最早萌发于鸦片战争时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投资设厂,以实际行动践行“实业救国”的主张;在辛亥革命影响下,“实业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但一战后,帝国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重新压迫使民族工业逐渐衰退,这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民族工商业就不可能得到独立发展,“实业救国”就不可能实现。题源史料大领悟史料(摘自海南高考)根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高考原题)试答:特点: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高考原题)试答:原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3)20世纪初,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新创题)试答: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经济基础。微课说法大提能定位:不能全面掌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典例下表是18941920年间中国产业资本的估计情况。由此可得出认定的史实是()中国产业资本估计资料根据赵德馨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P143所提供数据编制。A国家大力扶植私人产业资本B国有企业已经走向全面衰落C民国政府鼓励发展产业经济D近代工业化的力量不断增强解题悟法定时空:18941920年,中国抓关键:私人资本的金额和比重不断增加析选项:历史追问结合上题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私人资本主要可能投资于哪些行业。为什么?试答:行业: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原因:轻工业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容易获利;当时中国经济落后,资本薄弱;重工业投资大、风险高;中国发展重工业的技术薄弱;列强对中国矿业等的操纵,内忧外患,政局不稳,不利于重工业投资;教育落后,缺少发展重工业的人才;一战期间对纺织品、面粉等需求的刺激;等等。(言之成理即可)查错补短用“一、二、三”解读民族资本主义1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2两个阶级和两面性: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革命性。3民族资本主义的“三个三”:三个产生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三次发展机遇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名家评史大收获观点1张謇(18531926 )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足轻重的巨擘,也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同时,1903 年从日本考察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张謇的撑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等【问题设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慈善公益思想的特点,并简析其思想产生的原因。试答:特点:将慈善与发展教育相结合;以工代赈;注重公益事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注重发挥公益事业的多功能性。原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或古代乡绅责任的影响);儒家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近代西方慈善思想的影响;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结果;传统救济方式不适应近代形势的需要。观点2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美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王巍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问题设置】根据材料指出法币改革的目的。如何理解“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归纳影响货币变化的因素。试答:目的:防止白银外流;缓解经济危机,巩固统治。理解: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成功集中国内资金,为抗战作了物质准备。影响因素: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国内政局、国际环境等。1(2017全国卷)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从材料信息可知,此时期中国出现了兴办实业的高潮,这得益于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故选D;这一时期,维新变法运动并未影响经济领域,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并未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大大增加,C项与史实不符。答案D2(2017江苏高考)根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从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的占比情况来看,美国占44.10%,比例最大,说明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这与抗战胜利后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有关,因此D项符合题意;二战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美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排除A项;B项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中“完全”的说法太绝对,且与史实不符。答案D3(2016全国卷)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解析从题干中“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关键信息,可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加强,故选D;A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仅从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一件事不能说明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B项以偏概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答案D资料1国民政府法币改革对抗战的贡献第一,币制改革后,国家以法币收兑了民众手中及社会各方面持有的白银和银元,这是一种强有力且有效的资金集中手段,便利了国家在战争全面爆发后最大限度地调度现金、最大可能地集中白银等贵重金属,以作为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军火物资的经费之用。第二,法币发行之初规定可以在指定的金融机构中无限制买卖外汇,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大量搜罗法币然后运至上海、香港去套取外汇资金,再以此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侵华战争所需的军用物资。面对这种情况,国民政府在1940年取消了法币“无限制买卖外汇”的规定,结果有利地打击了日本利用法币套汇的阴谋,造成其资金方面的困难。这种政策的调整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