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缺氧相关肺动脉高压1.ppt_第1页
高原缺氧相关肺动脉高压1.ppt_第2页
高原缺氧相关肺动脉高压1.ppt_第3页
高原缺氧相关肺动脉高压1.ppt_第4页
高原缺氧相关肺动脉高压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原缺氧相关肺动脉高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潘磊,前言,世界上超过1.4亿人生活在海拔2500m以上的高原 8千万生活在亚洲,3千5百万生活在安第斯山脉 我国是“高山之国”,特别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平均海拔4000m以上),面积最大(250万平方公里),人口相对最多(约1200万)的高原。 对高原医学的研究,对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原环境的特点,2000m以上,人体出现缺氧反应 3000m以上,人体氧离曲线陡峭,缺氧 明显 4500m以上,大气压接近于海平面1/2, 人体出现明显低氧血症,并引起显著生理反应和一系列临床问题 5500m以上,称特高海拔,人类无法生存,高原病:通常指人体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人体不能适应高原环境而引起的疾病, 可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 急性轻型高原病 高原肺水肿 高原脑水肿 慢性高原病 高原心脏病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高原血压异常 高原衰退症,急性重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高原肺水肿(HAPE),高原性肺水肿是海拔 3000m及以上高原特有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对低氧适应不全而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所致的临床综合症 发病急、病情变化快, 如不及时抢救, 常危及患者生命 发病多在进入高原1-3d 发生 易患因素 平原快速进入高原者 久居高原者进入更高海拔地区 在内地停留一定时间后重返高原时 高原肺水肿有明显的再发倾向 曾患过 HAPE 者如果再次迅速进入4 559 m 以上高原,其复发的机会高达 60%, 可能和他们的低氧通气反应较低有关 进入高原的速度 劳动强度 环境气候易患因素 寒冷季节发病率高(11月-次年5月发病率77.8%,夏秋季节发病率22.2% 正规习服满1w与未正规习服满1w及未习服者,患病有较大差距分别为13.9%、29.2%、56.9% 预服抗高原反应药物可能减少发病并缩短治疗时间,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是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基本因素 高原肺水肿无论发病初期或恢复期其肺动脉压明显高于海拔高度相同的正常人 有些易感者的肺循环压可超过体循环压 缪氏在4700m使用右心导管测定了1例高原肺水肿伴脑水肿病人的肺动脉压,结果急性期平均肺动脉压为41.25mmHg,恢复期为33.7mmHg Hultgren对5例再入性高原肺水肿的导管检查,平均肺动脉压为45mmHg 肺内高灌注 急性缺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血流重新分布,使肺血流量明显增加 缺氧使肺肌性小动脉不均匀收缩,而非肌性血管如毛细血管前细小动脉因受肺动脉高压的冲击而扩张,因而使该区血流增多出现肺内高灌流(Overperfusion) 凝血及纤溶机制的障碍,肺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血流被阻断致使肺的全部血液转移至未被阻塞的区域,造成局部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及压力突然增加,水分向间质及肺泡渗出 高原肺水肿是一种高流量、高流速和高压引起的高渗透性水肿(high-permeability edema) 高原肺水肿者的肺泡冲洗液中蛋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含有大量的红细胞,白细胞和巨噬细胞 尸检发现,肺水肿液中蛋白量明显增加 肺泡有散在性出血 血管壁有纤维蛋白渗出及透明膜形成,肺内高流量引起的微血管切应力,肺动脉高压,毛细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释放各种趋动因子: 一氧化氮,内皮素1、IMD 、 ADM、VEGF、TNF-a等,这些因子将导致毛细血管膜的张力衰退,毛细血管扩张 管壁变薄,内皮细胞空隙变大,血管通透性增加,高原肺水肿的诊断,在高原发病现场主要依据症状和体征对HAPE 作出快速诊断, 主要依据: 近期抵达高原( 一般指在海拔3 000 m 以上) 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状痰, 全身乏力或活动能力减低 一侧或双侧肺野出现湿性啰音或喘鸣 中央性发绀, 呼吸过速, 心动过速 胸部X 线 以肺门为中心, 单侧或两侧肺野呈点片状或云絮状浸润阴影 常呈弥漫性, 不规则性分布, 亦可融合成大片状阴影, 心影多正常 亦可见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增大征象 经临床及心电图等检查排除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肺炎等其他心肺疾患 经卧床休息、吸氧等治疗或下送, 症状迅速好转, X 线征象可于短期内消失。,高原肺水肿影像学改变,高原肺水肿影像学改变,Radiograph of a 37-year-old male mountain-eer with HAPE that shows a patchy to confluent distribution of edema, predominantly on the right side,CT scan of27-year-old mountaineer with recurrent HAPE showing patchy distribution of edema,高原肺水肿影像学改变,高原肺水肿治疗,卧床休息 一旦发现病人, 严禁继续登高, 绝对卧床休息 下送原则 氧疗 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 效果显著, 应早期充分给氧 一般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 4 8L/ min) 对缺氧严重者可给予高流量持续吸氧( 10L/ min) 有条件时可应用进行高压氧治疗, 效果更好 氧疗加NIPPV治疗 降低肺动脉压的药物 硝苯地平 氨茶碱 酚妥拉明 山莨菪碱 利尿剂 其他 激素 2受体激动剂吸入,double-blind study 14 healthy volunteers 100 mg sildenafil or placebo was administered exposure to hypobaric hypoxia at rest and after exercise to 5,000 m of simulated altitude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 heart rate (HR), tidal volume (VT), respiratory rate (RR),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EF), and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PAP) were measured first at rest in normoxia, at rest and immediately after exercise during hypoxia, and after exercise in normoxia The increase in systolic PAP produced by hypoxia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sildenafil at rest from 40.9 +/- 2.6 to 34.9 +/- 3.0 mmHg (-14.8%; p = 0.0046); after exercise, from 49.0 +/- 3.9 to 42.9 +/- 2.6 mmHg (-12.6%; p = 0.003).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found in normoxia either at rest or after exercise,Sildenafil, vardenafil, and tadalafil resulted in dose-dependent pulmonary artery relaxation only tadalafil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 (52.08% +/- 7.65% tadalafil versus 88.63% +/- 8.96% vehicle; 98.61% +/- 10.04% sildenafil; 68.46% +/- 15.84% vardenafil). Hypoxia-induced upregulation of TNF-alpha and IL-1beta mRNA in pulmonary artery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tadalafil, but not sildenafil or vardenafil pretreatment.,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CMS) Monges disease,CMS是最常见的慢性低氧损伤所致的高原病 CMS患者绝大多数为高原移居者 人群患病率2.5%-5% 全世界高原地区约560万人患有CMS 我国高原地区约25万人患有CMS 是一严重影响高原居民健康的疾患 表现形式为过度的红细胞增多和显著的肺动脉高压,病程迁延,最终因右心衰竭死亡,海拔高度与肺动脉压,海拔增高,大气压下降,PiO2随之下降,PaO2下降,SaO2%降低,机体出现低氧血症,肺血管出现低氧收缩反应,PVR增大,PAP随海拔高度升高,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海拔正常人的肺动脉压,高原低氧状态下运动增加氧耗将加重缺氧,而导致肺动脉增压反应,PAP增高;高海拔区剧烈运动,将发生显著肺动脉高压,易导致HAPE,而长期过度运动,肺动脉高压持续,将导致慢性高原病,高原运动与肺动脉压,机体对高原环境的习服-适应机制,通气增强 心排出量增加 酸碱平衡的调节 增加血液的携氧能力 改变氧离曲线的形状以及对体、肺、脑和微循环调控 获得性习服:健康的平原人到高原后可以逐步达到在细胞水平上氧分压趋于正常,保证机体需要 遗传适应(自然习服):高原世居者通过遗传,建立起与低氧环境的对立统一,高原世居人群肺血流动力学改变,青藏高原藏族人 3100m-3900m, mPAP15-28mmHg 4200m, mPAP17.2mmHg 安第斯人 3100m-3900m, mPAP20-27mmHg 4200m, mPAP19-28mmHg 达拉克人 3100-3900m,mPAP20mmHg, 北美白人 3100-3900m,mPAP18-25mmHg,薄壁肺小动脉,肺小动脉无异常肌化,肌性肺小动脉,薄壁肺小动脉,肌性肺小动脉,肺动脉干增厚,平滑肌向远端扩沿,藏族人HPVR钝化,保持与海平面正常人相近的PAP值。,高原世居人群肺血流动力学改变,世居拉萨藏族人 低氧时(吸入14%O2),极低的肺血管收缩反应 静息时吸入大气氧及低氧,mPAP均正常 运动负荷增加时(95%VO2max),轻度增压反应,mPAP25-33mmHg.PVR不增高。 作为高原适应人群,PAP应正常或轻度增高 肺动脉高压对其无生理适应意义,而只是导致高原病,慢性高原病的危险因素,高原移居者 高海拔 低氧通气反应(HVR) 高原睡眠呼吸障碍 慢性基础性肺病 肺动脉增压反应 长期劳动强度,EPORBC,PAP,CMS,慢性高原病病理生理机制,慢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