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1页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2页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3页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4页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建建设设方方案案 二二七年七月七年七月 目录 i 目目 录录 总总 论论1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2 一、学院建设的外部环境与优势一、学院建设的外部环境与优势2 (一)珠江三角洲及顺德地区的地缘优势2 (二)政府高职教育发展战略:“起点高,体制新,有特色”2 (三)百万海内外乡亲携手共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3 二、学院建设的优势与特色二、学院建设的优势与特色3 (一)坚持准确的办学定位3 (二)确立了科学的办学理念4 (三)初步构建了高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4 (四)初步建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9 三、学院初步取得的办学成果三、学院初步取得的办学成果10 (一)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10 (二)教学改革成绩突出10 (三)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10 (四)学院声誉逐年提高11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12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12 二、建设目标二、建设目标13 三、具体任务三、具体任务13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24 一、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一、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24 目录 ii 二、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二、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68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家电)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家电)专业及专业群建设93 四、应用化工技术(涂料)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四、应用化工技术(涂料)专业及专业群建设130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的其他建设项目非中央财政支持的其他建设项目170 一、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一、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170 二、开放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开放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191 三、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三、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200 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208 (一)职业教育培训服务208 (二)科技开发与服务209 (三)对口交流与支援212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216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资金安排资金安排219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建设进度建设进度226 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238 一、思想保障一、思想保障238 二、组织保障二、组织保障239 三、经费保障三、经费保障240 四、政府保障四、政府保障240 五、制度保障五、制度保障241 总论 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总总 论论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于 1997 年筹建,1999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是 由顺德政府投资、民间捐资兴办的顺德地区唯一的高等院校。10 年的建设和发展 中,地方政府鼎力支持,赋政放权,政策宽松,资金到位;企业、社会热忱参与 办学,共建和谐校园,共建实训基地,共谋多赢发展;学院面向社会,以准确的 定位为前提,以科学的理念为灵魂,构建了高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 了一定的办学成绩,初步建成了让政府满意、企业满意、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 在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建设为主的新时期,为了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 国内高水平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 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教高【2006】14 号) 、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 号) 等文件精神,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院“十一五”规划的实际,特 制定本建设方案,以更好地规划学院未来几年的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 职教育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方案分为“总论” 、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具体 任务” 、 “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 “非中央财政支持的其他建设 项目” 、 “资金安排” 、 “建设进度” 、 “保障措施”七大部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和办学水平为目的,通过重点建设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制冷与冷藏技术、电子 信息工程技术(智能家电) 、应用化工技术(涂料) 、酒店管理 5 个专业及专业群,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做发展的模范、改革的先锋、管 理的标杆。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一、学院建设的外部环境与优势 2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与优势特色 一、学院建设的外部环境与优势一、学院建设的外部环境与优势 (一)珠江三角洲及顺德地区的地缘优势(一)珠江三角洲及顺德地区的地缘优势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在近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基础上,逐步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尤其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和现代化初期阶段。2003 年中央推出 cepa,对泛珠三角进行了重构,提出把泛珠三角建设成为世界上最繁 荣、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之一,其中广东要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 业基地之一。 顺德位于珠三角经济轴线的中心,毗邻港澳,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现有企业 近 2.4 万家,其中近 92的企业为民营中小企业。2006 年区生产总值超过 1000 亿元,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逐渐建成了以家用电器、电子通信、 建材家具、精细化工、医药保健、包装印刷等支柱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是全国 最大的空调器、电冰箱、热水器、消毒碗柜生产基地之一,以及全球最大的电饭 煲、微波炉生产及供应基地,拥有“家电王国家电王国” 、 “家具之都家具之都” 、 “涂料之乡涂料之乡” 、 “厨厨 师之乡师之乡”等美誉。这些都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持续、旺盛的需求,为顺 德高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政府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二)政府高职教育发展战略:“:“起点高,体制新,有特色起点高,体制新,有特色” 世纪之交,顺德政府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把创办高职教育摆在 全局性、战略性的优先发展地位,于 1997 年筹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在占 地 81 亩,实训设备总值不足 333 万元的情况下艰苦创业。由于当时的办学规模 已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顺德政府于 2000 年发起了 “兴建顺德大学筹款万人行”活动,社会捐资 3 亿元,政府投资 7. 25 亿元,建 立新校园,并提出了“起点高,体制新,有特色”的办学要求。 为了迅速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办出特色鲜明的地方高职院校,顺德政府 从国内著名大学聘请教育管理专家担任学院院长。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 兼任学院党委书记,实施“三高一放三高一放”的开放政策,即高度重视、高度关爱、高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二、学院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3 度支持,充分放权、信任、依靠并全力支持院长依法自主治校,确立了“政府宏 观管理、社会积极参与、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和“党委领 导、校长治校、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运行机制,为学院的发展营 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干事氛围。 (三)百万海内外乡亲携手共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三)百万海内外乡亲携手共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1 1全民动员建设学院新校园全民动员建设学院新校园 兴建一所高等院校是顺德人百年的“梦想” 。2000 年,全民响应顺德政府 “兴建顺德大学筹款万人行”活动,顺德企事业单位、社会大众、海内外乡亲等 63 万人次慷慨解囊,为兴建新校园踊跃捐资达 3 亿元。2003 年,郑裕彤等著名 香港实业家、海外侨胞、及社会各界人士 800 多名嘉宾出席了新校园落成典礼, 万众一心,共襄高职教育事业。 2 2共同搭建参与教学、管理与建设的桥梁共同搭建参与教学、管理与建设的桥梁 为了加强与海内外社会各界的联系,探索并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企业、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增强办学活力,学院成立董事会。校董会由 地方政府领导、海内外知名的企业界领袖、侨界领袖、学院领导组成,具有广泛 的代表性,发挥着咨询指导、资金筹措、联系社会等多元作用,是连接企业、社 会、海内外乡亲的桥梁和纽带,也是高层次政校企合作的平台。 顺德企事业单位热心参与办学,积极参加学院各种活动,与学院合作共建校 内外基地 146 个,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师资培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二、二、学院建设的优势与特色学院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一)坚持准确的办学定位(一)坚持准确的办学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学校发扬优势与特色的前提,也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学院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办学实际,明确提出“三个坚持三个坚持”的办学定位:坚 持高等职业教育方向,办出高职特色;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服务于经济社 会发展;坚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二、学院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4 (二)确立了科学的办学理念(二)确立了科学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结晶,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石,具有 凝聚意志、规范行为的作用。回顾和展望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瞄准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经过校内外专家反复论证,学院于 2002 年提出了“立足 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 立足地方,立足地方,是学院的服务面向,适应地方发展需要,承担起培养人才、科技 开发与服务、服务社会的使命;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学院办学理念的核心,学院的根本 任务是培养人,以学生为主体,学院的办学基础是依靠人,以教师为发展的第一 要务;崇尚品位,崇尚品位,是学院高质量办学的价值追求,既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也要重 视学生素质养成,提升教职工文化素养和学院的文化品位,树立精品意识和追求 卓越的精神,打造技术教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学院品牌;办出特色,办出特色, 是学院办学成果的积淀,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素质、管理模式、 校园文化等方面办出自己的高职特色。 实践证明,面对 21 世纪发展趋势,学院办学理念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符合 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要求,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在社会上和兄弟院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初步构建了高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初步构建了高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围 绕这个主题,学院经常性开展学习、研究和讨论,不断深化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模式的认识,构建了由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内容、保障机制等要素组成的, 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明确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培养目标明确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培养目标 学院遵循针对性、适应性和发展性的原则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针对性的 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学生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 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人才还应具有适应性和发展性,着眼于学生整个职 业生涯,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学院位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战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全球化时代的 用人状况, “小业依智、大业依德” ,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二、学院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5 ,健全、高尚的人格逐渐成为个人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学院始终坚 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的养成,并为知识经济 时代高技能人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 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高 技能人才。 2 2制定了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培养方案制定了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培养方案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 确定了实践体验、课堂学习、环境熏陶实践体验、课堂学习、环境熏陶多维度的人才培养途径,形成了一个完整 的高职育人方案。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将 学生实践体验作为重要培养途径,校内实验实训、企业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考证 培训、毕业实习、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校内、校外相结合, 课内、课外相结合,做事与做人得到协调发展。 (1 1)校内、校外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校内、校外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教师讲授指导为辅,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 运用技能的主线,设计了三年的实践教学体系及相关知识体系。如酒店管理专业 结合专业特点和国际标准,第一、二学年在学校学习,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基本 技能培养,同时在顺德新世界万怡酒店等星级酒店轮岗实训和顶岗实习;学生第 三学年到顺德区外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澳门英皇娱乐酒店、东莞凯悦等五星级 国际化酒店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获得适当的报酬,如在 澳门英皇酒店实习的学生每月薪酬可达 3500 澳元;有的同学获得了香格里拉酒 店集团“最佳实习生”的称号;有的同学在实习期间表现出色,被“广之旅”破 格提升为东区营业部店长,穿上了经理的制服;在万怡酒店实习的同学获得了酒 店颁发的证书,该酒店表示这些同学可以选择在其集团属下的任何一家酒店工作。 (2 2)课内、课外相结合,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内、课外相结合,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体现职业性、灵活性的课程建设原则。体现职业性、灵活性的课程建设原则。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调研地方相 应行业、企业需求出发,以实际生产过程分析和分解出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 识、技能和态度,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凸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二、学院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6 和选择上的灵活性,为深入实施学分制打下基础。同时注重信念、诚信、敬业、 责任、协作等职业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 业观。 遵循上述课程建设原则,将有关课程进行有机地整合,形成新的课程。如数 控技术专业将原来的 8 门专业课程整合为 3 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编 写教材,配套建设实训室,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机械分析应用基础”整合 了 4 门课程的内容,增加了生产现场的知识,并引入机械创新的基础知识,经过 整合后,课时减少了 1/3,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性和技能的培养,深受学生欢迎, 被评为 2006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了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 学院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在生产 或实训环境中边练边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 力。如“单片机技术”等课程,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实物环境动手操作,其中穿插 理论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倍增,课余时间自己进入实训室练习,实践能力和对 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都大大增强,自信心也有很大提高。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组织教学。学生组成小组, 自主设计项目计划,确定实验、实训内容等;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实施;项目 完成后,项目小组撰写分析报告,进行答辩;学校与企业的工程师、设计师和营 销主管等共同组成的答辩委员会评定综合成绩。学院艺术设计系、应用化工专业、 数控技术专业等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的真实需求,提高 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健全人格的塑造。注重健全人格的塑造。以思想政治课为主阵地,通过军训、入学教育、职业 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教育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历史和国 情,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独立分析各种社会问题,学 会通过法律等正当手段保护自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并能够为人生发展做好自我规划。以业余党校、团校为主阵地,通过社会实践、 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文化素质大讲堂等精品活动,使学生体验人 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养成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体验参与、合作与竞争, 树立现代人的生存意识;体验社会万象,具备责任感和心理调适能力。通过班级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二、学院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7 管理、各类社团、义工服务队等,使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锻炼成具有自为 能力的成年人和社会公民。 (3 3)营造了现代的教育环境和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了现代的教育环境和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学院着力营造现代的教育环境、健 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真实性的企业、社会环境,使之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 冶和感悟,以提升做人、做事的品位。 学院教育设施较为先进,现有多媒体教室 123 间,座位数超过 1.1 万个,其 中课间实时化教室 3 间,座位数 658 个;图书馆藏书 86 万多册;现有集教学、 科技开发、培训、考证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18 个(其中生产性实训基 地 6 个) ,下设 110 个实验实训室,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实 训基地(建设型大模式)4 个,仪器设备总值 8600 多万元;现有校外实训基地 146 个,与近 200 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不仅满足学生技能培养需要,同时使 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到真实的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 学院校园占地 1802 亩,布局整齐,环境幽雅,智慧门、日景等校园文化景 点处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 向上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健全的人格。通过“科技报告专场” 、 “文化素质大 讲堂”等系列讲座,社会实践、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激发求真的科 学精神和求善的人文精神,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尤其注重 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规范学生日常文明行为, 进行“文明修身”教育,塑造知书达礼的社会公民。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 理的主体意识,进行学风评比,加强对自习的引导和管理,形成良好的学风。 3 3形成了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形成了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学院按照适应性、动态性、前瞻性的专业建设原则,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现状及趋势设置和调整专业,基本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布局合理、相 互支持、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二、学院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8 图图 1-1-11-1-1: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与顺德产业对应关系图: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与顺德产业对应关系图 4 4建立了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学院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生命线,严格教学管理,制定了教学管理规章制 度(汇编) ,确定了系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考核指标体系等,对于课堂教学、 课程考试、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主要教学环节都有明确具体的质 量标准。学院构建了一个全程与定点相结合、多方位与重点监控相结合、注重及 时反馈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组织系统化。管理组织系统化。管理体系的具体运行分为决策、管理、信息收集与反馈、 质量评价与监控几个环节,系统运行形成循环,及时反馈,有效整改,较好地促 进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管理主体全员化。管理主体全员化。学院设立教学工作委员会,对学院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 设置、教学改革等重大教学问题发挥审议与咨询作用;面向全国招聘具有丰富经 验的专家成立督导室,直接对院长负责,对全院教学工作进行督导;各系成立教 学质量监控小组,学院中层以上干部、督导、教师、学生、用人单位都参与评教、 评学,调动全员积极性,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产业背景产业背景专业设置专业设置 制冷与冷藏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家 电) 、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等专业及专业群 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模具 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 (涂料) 、药学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群 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旅游 管理、酒店管理、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及相关 专业群 电子通信、精细化工、医药保健等 家电、家具(“家电王国” 、 “家具之都” ) 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二、学院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9 管理方式多样化。管理方式多样化。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化;设立了院长信箱、院长接待日、教 学质量监督信箱、专线电话等实时监控渠道;建立了干部听课、督导听课、同行 听课、学生问卷调查四方面相结合的评教、评学制度;举行教学基本功比赛,开 展教书育人研讨交流会等多种方式。 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建立教务处网站,启动现代教务管理系统,实现网络交互 式管理。积极开发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和实施了网上评教、 评学;利用专门的分析软件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四)(四)初步建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初步建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 1实施实施“人才强校人才强校”战略,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了科学的战略,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了科学的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 学院把教师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促进师资队伍 建设,学院于 2003 年开始着手进行以“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按需设岗、竞争 上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为原则,以岗位绩效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步形成了人尽其才,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 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淡化身份、强化岗位。破除身份上的“论资排辈” ,强化岗位,改变资历相 同,不同岗位报酬一个样的局面。教职工待遇由改革前的仅与职称、职务、课时 挂钩变为改革后的以岗位绩效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教职工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 管理转变。 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打破岗位设置上的“因人设岗” ,以岗位职责设计为 核心,以工作量为参考确定岗位;教师根据自身综合素质竞争上岗,激发教师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学校聘任教师资格,聘期三年。随着教师岗位的变化, 实行岗变薪变的办法,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2以以“双师双师”素质为核心,初步建成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素质为核心,初步建成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立专项资金延聘国际国内知名教授和行业知 名专家,带动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同时密切校企合作关系,逐步建立了专兼结 合的骨干教师队伍。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三、学院初步取得的办学成果 10 一方面学院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到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与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线人员等共同指导学生,组织教师到教育部高职高专“双 师”素质培训基地深造学习,着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育能力的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为兼职教师,来学院承担专业技能课教学,或在企业指导学生实习,紧密结合企 业实际和市场需求,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学院初步取得的办学成果三、学院初步取得的办学成果 (一)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一)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学院自 1997 年筹建以来,已培养了 9683 名合格毕业生。由于人才定位准确, 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两年学生平均就业率为 98.56,很多专业 更是 100就业。家具设计等专业学生供不应求,曾出现过 300 家企业“抢”60 名毕业生的情况。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近两年 95的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 书;普遍起薪点在每月 1500 元2000 元之间,家具设计专业有许多学生毕业两 年后即成为企业的主要设计师,有的已达 30 万元的年薪;就业岗位主要面向一 线的工艺、质检、营销、设计等岗位,还有部分学生自主创业;用人单位对毕业 生的总体满意率为 90。 (二)(二)教学改革成绩突出教学改革成绩突出 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的积极探索,已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有国家级教学成 果二等奖 2 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1 项;全国首批高职高专教学 改革试点专业 2 个;省级示范性专业 3 个,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 6 个;国家级精 品课程 6 门,省级精品课程 9 门;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4 个,省级重点实训基 地 5 个。 (三)(三)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广东顺德创业培训学院落户我院。截至 2006 年底,学院共培训 37,663 人次。既满足了社会大众希望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三、学院初步取得的办学成果 11 的需求,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更多人才。 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承建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初步 形成了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的体系,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带 动作用。现建有省级研发中心 2 个:华南家电研究院家电有害物质替代研发中心、 华南家电研究院智能家电研发中心;省级检验实验中心 2 个:广东省空调产品质 量监督检验站、广东省制冷产品实验中心;顺德政府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 个:顺 德生产力促进中心、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近两年,学院通过上述公共技 术服务平台实现科技服务到款总额 1200 多万元;横向课题 34 项;孵化高新技术 企业 50 家,孵出企业 23 家;为 82 家企业进行了科技项目申报。 为了促进高职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增强学院的辐射能力,学院积极 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目前已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延安职业 技术学院、佳木斯技师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通过双方挂职 工作与交流、共享教学资源等措施,将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与兄弟院校分 享。学院已相继派出2名中层干部到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科技学院进行为期一 年的挂职工作,帮助对方进行教学基本建设;派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2名教师, 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接收21名管理人员交流 教务管理经验;培训了13名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和精品课程建设;为131名学生的 技能培训与考证服务;在学院教师的参与下,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思想道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为了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建设课程。 (四)学院声誉逐年提高(四)学院声誉逐年提高 随着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近两年第一志愿 报考上线的学生数量是实际招生数的 4 倍,录取分数线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新 生报到率接近 90。近两年,共有 131 所兄弟院校、121 家企事业单位和 33 家 境外单位共 5774 人次来我院参观访问。学院也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王牌” , 经济参考报专门报道了日本汽配巨头来学院“微服私访” 、确认学院可以培 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后,才决定“栖息”顺德。 2005 年,学院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 认定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已初步形成特色, “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 一、指导思想 12 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创新项目。学院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截至 2006 年 12 月,共有国 家、省、市、港澳及海外媒体对我院的办学成果进行了各种报道 253 次。 10 年的高职教育办学实践中,无论是在艰苦创业期,还是迅速发展期,学院 都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行业、企业需求,满足社会大众需求, 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初步建设成了让政府满意、企业满意、人 民满意的高水平地方高职院校。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 水平。面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求, 面对广东省实现宽裕型小康、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性 跨越,要建成国内高水平、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院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把握国家示范性 高职院校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 步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大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力度,引进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和优质职教资源,培养具有国际 视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担负起带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和整体质量提高的神圣历史使命。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 理念,以“三个面向,三个坚持,三个探索三个面向,三个坚持,三个探索”为指导,即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 场,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探索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良性互动的机制; 面向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高等职业教育方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走 向世界的发展之路;面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坚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 才,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中 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做发展的模范,改革的先锋,管理的标杆,办好让人民群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 二、建设目标 13 众满意的高职院校。 二、建设目标二、建设目标 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 “上水平,出特色,创一流” ,把学 院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国内高水平的、开放式的、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遵循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整合办学资源,提升提升 整体办学实力,改善办学条件,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扩大紧整体办学实力,改善办学条件,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扩大紧 缺人才的培养规模,缺人才的培养规模,全日制在校生由目前 8,290 人稳步扩展到 10,000 人,满足 顺德及珠三角地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在“顺德制造顺德制造”向向“顺德创造顺德创造”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学院将重点建设与顺 德支柱产业密切关联的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制冷与冷藏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 术(智能家电) 、应用化工(涂料)等优势专业,适应、服务、带动顺德及珠三适应、服务、带动顺德及珠三 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丰富和深化工学结合的内涵, 努力建设成为“两个基地,三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中心” ,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区域 行业企业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区域创业教育与培训、自主 学习与终身学习中心,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辐射中心,区域性职业教育国际合 作与交流中心,成为顺德及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助推器”与与“火车头火车头” 。 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的新时期,学院将按照“明确目标,工 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的思路,深化高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人高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人 才培养模式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格健全的职业人,探索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经验, 为中国高职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 三、具体任务三、具体任务 1 1优化专业布局,打造品牌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专业布局,打造品牌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面向顺德及珠三角地区经济建设主战场,按照需求发展专业,优化专业布局, 注重专业内涵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在建设特色和优势专业的同时,辐射带 动学校专业整体上水平。通过建设,形成立足地方又服务地方、依托地方又支持 地方的,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格局;形成依托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 三、具体任务 14 专业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承担起适应、服务、带动地方经济社适应、服务、带动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的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办公 室,对校企合作实施统一的领导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学院依托办学 资源,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和员工培训等活动,提供企业 所需人才;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专兼结合 “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评价机 制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使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按照适应性、动态性、前瞻性的专业建设原 则,从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和群体效应出发,以调整现有专业为重点,通过对一 些专业的服务面向与专业方向的调整或相近专业的整合,形成整体优化、结构合 理的专业群。依托专业群拓展新专业,尤其是优先拓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地 区重点发展的电子通信业、汽配业、机械模具业、服装业、精细化工业、医药保 健业、现代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关的新专业。为此,3年内, 将建设7个左右的新专业,使专业布局与学院定位及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相一致,更好地为顺德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服务。 打造重点专业,形成品牌。打造重点专业,形成品牌。依托顺德及珠三角地区家用电器业、电子通信业、 家具业、精细化工业等支柱行业及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趋势,重点建设雕刻艺术与 家具设计、制冷与冷藏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家电) 、应用化工技术 (涂料) 、酒店管理等特色与优势专业,形成品牌。将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酒 店管理专业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中国高职教育品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中国高职教育品牌,引领地方家具业、酒店 业的发展;将制冷与冷藏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涂料)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 能家电)等专业及专业群建成国家示范专业国家示范专业,适应地方家用电器、电子通信业等 产业的发展与人才需求;将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护理、会计等专业及专 业群建成省级示范专业,省级示范专业,适应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 用与维修、护理等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形成国际、国家、地方三级品牌专业 建设格局。建设期内,建成5个国内领先专业、12个省内领先专业和特色鲜明的 专业群,辐射带动28个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发展,适应、服务、带动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 三、具体任务 15 2 2深化高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改革的先锋深化高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改革的先锋 按照“明确目标,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的思路,深化技能培养 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内容上对知识、技能、态度进行整合, 以适应顺德及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新时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新要求。 工学结合,实践训练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工学结合,实践训练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构建 实践课程体系。一年级学生在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重点训练和掌握基本操作技 能,结合入学教育,至少有 2 周时间接触企业,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了解 从事该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明确学习目标,为就业打下基础。 二年级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关键时期,第一学期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边学习边实践, 重点掌握专业技能,第二学期进入企业进行轮岗实习,较为全面、深入、熟练地 掌握专业有关知识和技能,接受态度、诚信等做人的教育,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人 才的全面要求。三年级是综合运用技能的关键时期,第一学期继续在校内实训基 地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运用;第二学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一步学习 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就生产过程中的 一个或几个问题,在教师与兼职教师指导下,进行深入的探究,写出总结或论文, 保证学生毕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的质量,完成学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 课堂学习,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