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1-12-30 颁布
  • 2012-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1533-2011标准对数视力表.pdf_第1页
GB11533-2011标准对数视力表.pdf_第2页
GB11533-2011标准对数视力表.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 13.100C56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1153S-z 011代替GB115331989标 准 对 数 视 力 表s t a n d a r d f o r 】 o g a r i t h m i c v i s u a I a c u i t y c h a r t s11丬30发布发布12-05-01实施部会中中GB 115332011曰本标准的3.1、 3.2、 3.3、 3.4、 3.5、 4.1、4.3.2、4.3.4、5.2、 5.3、5.6.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代替GB115331989标准对数视力表 。本标准与GB11533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范围(1989年版的1;本版的D。增加了术语与定义“对数记录”(本版的2.13)。修改了对近视力表最大视标大小 、 最小视标大小 、 以及可测量范围的规定(1989年版的3.6.2;本版的3.6.2)。修改了对近视力表的幅面规定(1989年版的4.2.2;本版的4.2.2)。修改了远视力表首行视标的个数(1989年版的表2;本版的表2)。修改了对近视力表视标行数 、 每行视标个数和行间距的规定(1989年版 的4.3.2、表5;本版的4.3.2、表4)。删除了用表来表述近视力表视标个数及行距(1989年版的表3)。增加了对相邻视标朝 向的要求(1989年版的4.3.4;本版的4.3.)。修改了远 、 近视力表两侧的记录值及其他印制要求(1989年版的4.3.5、 4.3.6、4.3.7;本版 的4.3.5、 4.3.6)。增加了对远视力表使用方法的另一个规定(1989年版的5.1.1;本版的5.1。D。修改了对视力表照明的规定(1989年版的5.3;本版的5.3)。删除了超常视力测定的一种方法(1989年版的5.4.2.2)。修改了近视力表所能测量的最小值(1989年版的5。4.3.3;本版的5。4.3。b )。修改了近视力表变距校正表(1989年版的表7;本版的表6)。删除了变距应用特例的两种方法(1989年版的5.5.2.2和5.5.2.3)。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标准对数远视力表”(见附录A)。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标准对数近视力表”(见附录B)。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温州医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勤美 、 王晨晓、 叶恬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1533-1989。亠刖GB11533-2011标 准 对 数 视 力 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视力表设计标准 、 印制规格 、 使用方法以及视力统计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3岁及 以上儿童 、 青少年和成人的一般体检,招生 、 招工等体检的远 、 近视力测定与视力障碍的筛查,眼科和视光学临床等方面亦可参照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视标 o p t o t y p e测定视力用的各种文字 、 数字和图形等。2.2利 吼f 扫 v i s u a a 【l g e外界物体上两点在眼结点(N)处所夹的角,以表示,单位为分()(见图D。图1 视角臼、 结点N示意囡2.3结点 o d a 1p o i n t ,N眼球屈光 系统 的光心,在眼球光轴上角膜顶点后 约7m m ,光线通过结点 时方 向不变(见图 D。2.4设计距离 d e s Eg n 山s t a n c e ,D某视标的每一笔划或缺口宽度在眼结点处所夹的角正合l 分(1)视角时,该视标至限结点的距离,亦称1视角距离或正常视力1。0的距离。以公式表达为:D=浊 (1)式 中:d 标准距离;视角 。2.5检查距离 e x a m i e 山s t a n c e ,d 实际检查距离检查时视力表至被检者 眼结点(N)的距离。距离。所有视标 的设计距离都可选作实际使用时的检查2.9GB11533-202.6标准距离 s t a n d a r d 由s t a r l c e ,d该视力表规定 的一 种检查距 离(见图D,亦称标 准检查距 离 。2.7视标增率 h c r e a s i g r a t e o F o p t o t y p e s i z e相邻两行视标大小 的比率 。2.8几何级数 g e o m e t 0c a p m g r e s s Ec | n即等比级数,指相邻两项数值之比为一常数的列,此常数为公 比。示例:本标准的视角数列为几何级数算术级数即等差级数,指示例:本标准的2.10视力记 录表达视2.11分数记同时 以达视力 。2.12的倒数表小数记以视角的对数记 录以视角的对数表达视力;2.145分记 录 m a r k r e c o r d ,L是一种对数记录,以5分减去视角的对数值表达视力,公式表达为:L=5_l g (3)为我国独创 的视力记录方式(缪氏记录法),此视力记录体系将正常视力规定为5分,无光感规定为o ,使所有视力等级连成一个完整的数值系统(见表D。2.13方式。如分离(分子)和设/D,其实质也表1 5分记录与对应的小数记录5分记录12小数记录o(无光 感)1/c (光感o .001(手动)o 。01GB 11533-20112.15照 度 m u m i n a t i 。n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大小 的物理量,单位为l m /m 2(流匚 明每平方米),即l x (勒克斯)。2.16亮度 Iu m i n a n c e表示发光面发光强弱的物理量,单位为c d /m 2坎E德拉彐 每平方米)。2.17校正值 e m e n d a t i o n ,视力表变距应用时,视力记录值应加上相应的校正值,公式表达为:=l g 笞 (4)式中:d 检查距离;d 标准距离。3 视力表设计标准3.1 视标形状采用三划等长的正方形“E”形视标,其每一笔划或空隙均为正方形边长的五分之一(见图2)。图2 “E”形视标示意图3.2 正常视力标准规定能分辨1视角的视力为正常视力标准,记为5分,即5。0,相当于小数记录的1。0视力 、 分数记录的6/6或 z O/20视力 。3.3 标准距离规定远视力表的标准(检查)距离为5m ,近视力表为25c m 。3.4 视标增率视标排列采用每10行相差l O倍,即弘面的增率(也即101,等于1.258925 )。各行视标 的视3GB11533-2011角均严格按此增率呈几何(等比)级数排列 。3.5 视力记录采用5分记录法。3.0以上视标每增加1行,记录加0.1,呈算术(等差)级数排列 。每行视标可同时附有相应的小数记录值(略值)。3.6 直接可测范围3.6.1 远视力表最大视标 的视角为10,最小视标 的视角为0.501,直接可测4。0 5.3(小数记 录o 。1 2。0)的视力 。3.6.2 近视力表最大视标的视角为19.953,最小视标的视角为0.794,直接可测3.7 5.1(小数记录o 。05 1.2)的近视力 。4 视力表印制规格4.1 纸张4.1.1 远视力表采4.1.2 近视力表4.2 幅面4.2.1 远 视3m m 。面,允 许偏差4.2.2 近4.3 格式4.3.1 远4.3.2 近视力表之间的行间距为下一行视标的高度,同视标方 向的排列组合。4.3.3 远视力表视标数据见视力表参考样品参见附录B。近视力表视标数据见表4,近m n 1217用115m m 上而下按大小各行视标个数标 。行距大小J彳习呖口囤视标玎万曰,每距为该行一个视标宽度 。0.2 1.2表3 远视力表视标数据5分记录L视角()设计距离D视标边长小数记 录V(咯值冫101=10.00050.0072.72109=7.9准339.7257.76o .124.210:=6.31031.5545.88o 。15107=5.01225.0636.45o 。20106=3.98119.9128 95o 。25GB 11533-20l 1表3(续)5分记录L视角()设计距离D视标边长小数记录V(珞值)105=3.16215.8123.00104=2.51212.5618.27103=1.9959.98102=1.5857.9311.53四9.16屉旷.、| 、,127丿丿 7蛀| 盐 52/10凵L r 6J 5f g 口7诃5)5000口PI注:p学镯亭,1的弧度数,爿6:- 冂 记 录冂l l 1Il i l i III,7;视标边长小数记录V(珞值)498。B/7.26o 。05心1012凹5.z C o 。06 1011I5: 0:0 、1010r 1、l O0吖阢y 帆6 丫 丿铀o .122 、廷31y157.7o .15=:z10叹99.s - 1.45o .25105=3.16279.11.15104=2.51262.8o 。91103=1.99549.9o 。734.8102=1.58539.6o .58101=1.25931.5o 。465.o10=1。00025.oo 。36101=0.79419.9o .295-1g 255250p4.3.4 视标各朝向数 目均等,出现的次序应随机分布,相邻两个视标朝向应不相同。4.3.5 远、 近视力表每行视标左侧列小数记录值,右侧列5分记录值(略值)。GB 1l 533-201l4.3.6 远视力表下部 、 近视力表背面各印有使用说明、 校正表和换算表 。4.4 印刷要求视标着浓黑色,墨色均匀一致,不露 白点,边界清晰,线条挺直。视标尺寸允许误差 5%。白底无黑点 。5 视力表使用方法5.1 视力表放置距离(检查距离)5.1.1 远视力表应置于被检眼(结点)前方5m (即远视力表标准距离)处;或2.6m 处,需在该距离立一面垂直的镜子,以确保经反射后的总距离为5m 。5.1.2 近视力表应置于被检眼(结点)前方25c m (即近视力表标准距离)处。5.1.3 除上述规定的检查距离之外,远、 近视力表 尚可采用其他检查距离,见5.5。5.2 视力表放置高度5.2.1 远视力表5。0行视标与被检眼等高 。5.2.2 近视力表与被检眼视线垂直 。5.3 视力表照明应采用人工照明,如用直接照明法,照度应不低于3001x ;如用后照法(视力表灯箱或屏幕显示),则视力表 白底的亮度应不低于O c d /m 2。照明力求均匀 、 恒定 、 无反光 、 不眩 目。视力表应避免 阳光或强光直射 。5.4 视力测定5.4.1 一般视力测定按视力表一般使用方法,测出被检眼所能辨认 的最小行视标(辨认正确的视标数应超过该行视标总数的一半),记下该行视标的视力记录值,即为该眼的视力 。5.4.2 超常视力测定远视力超过5.3(2。0)时,可选用下列方法测定 。被检者在远视力表前面后退至表5右侧所列某一检查距离时,测得的5分记录值加相应校正值(召)后即为其实际视力 。表5 远视力表变距校正表5.4.3 低视力测定视力不到4。0(0。D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测定:o 被检者直接走到远视力表前1m 处,测得的5分记录均须减去校正值0.7(即表5中1m 检查距离相应的校正值:),此时远视力表可测3.3 4.6(0。02 0。4)的视力;b ) 被检者向远视力表走近至表5左侧所列某一检查距离时,测得的5分记录值加相应校正值召后即为其实际视力;c ) 近视力表为现成的低视力表,可直接测定低至3.7(0.05)的视力 。5.5 视力表变距应用5.5.1 变距应用一般原则根据场地距离,本标准远 、 近视力表任一行视标的设计距离(见表3和表4)均可选为检查距离。当6状 态走 近不移动后 退检查距离(咯值)1.5校正值()0.70.60.50.厶0.3-0 20.1o+0.1+0.2+0.3GB 11533-20l l某行视标 的设计距离被选作检查距离时,该行视标 的5分记录值应记为5.0,该行原记录值与5。0的差值 即为校正值,上下各行视标的5分记录值均须用该校正值逐一加 以校正 。5.5.2 变距应用特例5.5.2.1 用近视力表测近视力时,可让被检者 自由移动检查距离,测出其最高 的5分记录值加上按该距离查表6得到的校正值,即为其实际视力 。表6 近视力表变距校正表6 视力统计6.1 采用5分记录的视力可直接进行视力水平比较及视力平均、 标准差、 标准误、 显著性检验等统计学状态移近检查距离(略值)校正值(召)-0.4 -0.2-0.15.5.2.2 远视力表变距 应5.6视 力记录5.6.1经本标准测徂彳 镒5.6.25分记7严J5.4.3记录,如5.2雀众决 坌 肀式 中:LV-录 。式LdJ各种视力J6): (5)视角()5l l I弘小数 记 录 V 彐录 d /D40c m rI4i n25c m10.04.、0.140/”1厶/1在o25/2507.94.1Q、12厢 /160、厅5 习日20/11225/2006.30.口20/1256/385/32丿否o /2s r14/8825/1605.0 2凵0/1006/305/a 巳 丿,d n o14/7025/1254.0o 6/24砌oJ,r 6/16014/5625/1003.2 2p /636/20540/12514/4425/802.5心口禹/1340/1001厶/3525/632.020/406/125/1040/801厶/2825/501.620/326/9.55/840/6314/2225/401.320/256/7.55/640/5014/1825/321.020/2040/4014/1425/25o .820/165/440/3214/1125/200.620/135/340/2514/925/160.520/105/2.55-1g 10/206/60口5/540/4014/1425/25注:f t 和 i n 分别是英尺(f o o t )和英寸(i n c h 冫的简写,表中对应的两列是现有 国外视力记 录方式 。GB 115332011处理 。举例如下 。6.1.1 视力 比较可直接用视力差数(视标行数)表示:L=L2L1 (7)式中:AL先后两次测量后5分记录值的差值;L1第1次测量时视力的5分记录值;L2第2次测量时视力的5分记录值 。6.1.2 视力平均可直接采用算术平均法:L=(L1+L2+L、) (8)刀式中:L5分记录视力的平均值;Ll 第1次测量时视力的5分记录值;L2第2次测量时视力的5分记录值;L刀 第饣次测量时视力的5分记录值;测量次数。6.2 所有小数记录、 分数记录及视角、 视标大小、 设计距离等数值均不能直接采用6。l 的方法进行比较、 统计,但可在表7查得相应5分记录值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小数记录尚可专用表8换算后统计。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