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ppt_第1页
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ppt_第2页
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ppt_第3页
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ppt_第4页
2013高考政治启示类答题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观性试题答题方法探讨之十,启示类答题方法,高三政治组,题型四: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启示类主观题的材料一般是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漫画、哲理小故事、名言警句等,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悟出材料说明的道理; 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着重回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 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启示类分析归纳法,【设问方式】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答题策略】 第一步:读设问和背景材料,明确设问的指向和规定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启示。 第二步: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中去分析材料反映的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为什么要(或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的危害】并上升到相关理论依据。这是解答好“启示”的关键。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明确今后应该借鉴哪些经验,避免哪些失误。 第三步:从原因的分析中提炼和感悟出可供借鉴的经验或应吸取的教训,即应怎样做,不应怎样做。这是解答好“启示”的落脚点。 一般不答原理,只答方法,启示主要就是方法。 答案最好是方法论与材料的统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解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参考答案:,联系是普遍的,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2002年全国卷38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l2分),【答题分析】本题应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变围湖造田为退耕还湖),其哲学依据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规律的客观性。为什么能这样做,其哲学依据是人的认识能力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不这样做的危害是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分析的基础上即可组织出答案。 【答案】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答案最好表述为“坚持联系的观点,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2000年文综(京皖春季高考卷)第39题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同时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自地心说到日心说一直到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认识是由浅入深,由不全面趋于全面发展过程,认识不会终结。认识受人们观察事物的手段和条件的制约。 注:若答出“人的认识过程受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可酌情加分。,【解析】从题中设问的指向性提示,综合历史、地理的有关知识可知,“地心说”因其荒缪终被“日心说”所替代,然而“日心说”也有它的不正确的地方。现代天文学一方面证实了“日心说”的合理性、真实性,另一方面又丰富和发展了日心说的理论,纠正了它的不足之处。但是现代天文学并没有穷尽真理,仍然需要在进一步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把认识向前推移。所以,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一直到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认识论道理:认识是由浅入深、由不全面趋于全面的发展过程,认识是永远不会终结的,而一切僵化、静止的观点,终极真理的认识都是错误的。当然,日心说、地心说、现代天文学又代表不同时代人们对天体的不同认识,每一代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这因为人们的认识要受到其观察手段和条件的制约,也要受到其认识能力和当时代人素质高低的限制。这就进一步说明,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不全面到全面的逐步发展过程,认识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提高。,【个案典例】(2007北京)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 “成长期”到“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其运动轨迹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衰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完成下列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 首先明确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然后围绕“第二曲线”开辟与发展谈启示,开辟暗含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发展要体现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现质变及发展的趋势。 答案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预见企业发展趋势,居安思危,认识到“第二曲线”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利益。,(2)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创新要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变。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会受到习惯势力、传统思想的干扰和制约,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应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促成新事物的成长。,【跟踪体验】有一则寓言故事叫西邻教子。文 中写道: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 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 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焉。 通过阅读上述寓言材料,你得到哪些哲学启示? 解析 故事中的这位家长是一个高明的“成功教 育者”。他的五个孩子先天素质都不太好,但他能 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制定了符合各自特点的学习和 成才目标;同时他还能够根据这五个孩子的身体、 智商等状况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孩子个性发展和生 理特征的目标定位,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哲学上分析既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也体现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 作用,它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地说,这五个孩子的先天素质都不太好,但)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制定了符合各自特点的学习和成才目标。 (2)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的原则。(这五个孩子的身体、智商都不一样),家长要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孩子个性发展和生理特征的目标定位,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古罗马政治家塞涅卡说,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某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很多事情才难以做到。 请从哲学角度谈谈这句话给予我们哪些启迪? 解析 本题强调自信才能做到很多事情,给我们的启示可以从意识的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考虑。,答案 (1)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信,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而失去自信,则使人悲观、消沉,无所作为。 (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自信都是做事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3)做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同高度的革命热情结合起来。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例: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雍水暴益,荆人勿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其先表示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我矣,荆人尚犹循表而渡之,此其所马败也。 阅读上文,试分析荆人渡雍的启示。,提示: (1)(原理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绝对不运动的事物是没有的,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预见未来,做好工作,就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当作一个过程来考虑,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