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附件》PPT课件.ppt_第1页
《凸透镜成像附件》PPT课件.ppt_第2页
《凸透镜成像附件》PPT课件.ppt_第3页
《凸透镜成像附件》PPT课件.ppt_第4页
《凸透镜成像附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物距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也越大。 u=2f 时, v=2f,成 倒立、等大、实像。 u=f时,不成像,光屏上出现一个圆形光斑。,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规律: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也越大(物近像远像变大) 例:小明先照全身照,再照半身照,摄影师应如何操作? 小明应 相机,同时 暗箱长度。 1;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若光屏上得不到像, 可能是:1;物体放在焦点以内。 2;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实验时,若用纸板挡住透镜一半,不影响成像,只是像的亮度减弱。 3;若实像偏左,要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则透镜不动,光屏应向左移动,或蜡烛向左移动。,1实验时若蜡烛燃烧变短,则光屏上的像偏 , 应立即向 移动光屏。(填上或下) 2;如何验证物体和实像是否左右相反? 向左扇动烛焰,观察光屏上烛焰的像的晃动方向。 3;实验时,若在烛焰和光屏之间放置近视镜片,则像将向 移动,要让光屏上的实像变得清晰,应向 移动光屏。(填左或右),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 做实验时,发现蜡烛燃烧变短了,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_(选填“上”或“下”)调节。 (2) 如下图,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_ 的实像,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若将下图中的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光屏上将得到_,_、的实像,_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 (4)小明用该凸透镜看报纸上的字,要让看到的字变小,应如何操作? 。 (5)小明想探究光屏上的实像是否左右颠倒?应如何操作?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高大建筑物外面的玻璃幕墙易形成光污染,实质是镜面反射。 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屏幕,是因为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入射光线沿纸板平行射出,这是因为光线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便于显示光路。 若右侧纸板向后弯折,发现反射光线消失。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6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 若将AO向ON 靠近,则OB_(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_。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是因为: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虚像的位置。 若实验时,玻璃板后方出现蜡烛的两个虚像,这是因为:玻璃板太厚,前后两个表面都能成像。 若实验时,在玻璃板正前方找不到蜡烛的虚像,这是因为: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放置。 实验时,蜡烛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不变。 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比较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如何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3)如果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 (4)用刻度尺测出一次点燃的蜡烛和像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得到实验结论,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应该 。 5)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物体与像的对应点是:A、A1. B,B1. C,C1. 你将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并得出结论。 。,练习1、如图所示,在O点放置一平面镜,使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太阳光经O点反射后,水平射入窗口P。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例如:水中看树位置高。 3、光从水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例如:岸上看鱼位置浅。,光的折射规律:(作图),入射光线,A,O,折射光线,反射光线,1、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画折射光路图时,空气中的夹角总是最大的。,眼球晶状体焦距的调节: 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大,让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 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小,让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 例题:当眼睛由远到近的观察物体时,眼球晶状体的焦距变 。若晶状体的调节功能消失,则像将成在视网膜的 方。,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2.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七种颜色的光汇合后变成一条白色光带,叫色光的混合。 3、红光经过三棱镜后,偏折程度最小,焦距最大,所以位于彩色光带的最上面。 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二、物体的颜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黑色物体,如黑板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白色物体,如白墙能反射各种色光。 红玻璃只能透过红光;无色玻璃能透过各种色光。 红旗只反射红光;白墙能反射各种色光。 例:通过红玻璃看白墙和红纸,将看到 墙、 纸,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红外线有热作用。 其应用有: 1;电视遥控器 2;步枪夜视仪 3;红外胶片 紫外线有杀菌作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其应用有:1;验钞 2;手术用紫外线灭菌 3;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 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近视眼却需要配戴凹透镜来进行调节,远视眼则需要配戴凸透镜来进行调节。,眼镜的度数: =,4.眼睛,1、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 2、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说明物体的视角大小随物体大小而变化 物体越大,视角越大,注:凸透镜越凸,焦距越短。,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一 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F); 3.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f)。,三类特殊光线:,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9、在图中分别根据光线的传播完成光路图。,自左到右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低,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f)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物距 (u) 像到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v),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 投影机的镜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3; 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成虚像时,物距、像距、虚像大小变化一致。 4.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4、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 A倒立的缩小实像 B倒立的放大实像 C正立的放大虚像 D无像,B,D,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2、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图34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图34,A,A,5、拍毕业照时,摄影师用一个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们拍照,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全身像,为了多留些纪念,同学们要求摄影师帮他们拍半身像,则摄影师应该让( ) A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A,7、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如图35)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上”或“下”)移动;在屏幕上成的是 像(填“实”或“虚”),图35,增大,下,实,10、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37):烛焰透镜光屏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 (2)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使烛焰向右移动2cm, 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 “左”或“右”)移至另一位 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缩小” 或“等大”)的清晰实像。,下,10,右,放大,2、图38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38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凸,照相机,远离,3、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