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PPT课件.ppt_第1页
《桂枝加附子汤》PPT课件.ppt_第2页
《桂枝加附子汤》PPT课件.ppt_第3页
《桂枝加附子汤》PPT课件.ppt_第4页
《桂枝加附子汤》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桂枝加附子汤,【方药】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煎服】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原文】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方解】 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熟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功效】调和营卫,扶阳固表 【主治】 1、主症:恶风,汗漏不止,四肢微急,屈伸不利,小便难。 2、副症:发热,脉浮或浮大而虚。,【临证思路】 本方温阳固表,调和营卫,治阳虚漏汗证,无论是服西药发汗或中药发汗,亦或不经发汗所致者均有良效。 本方温阳摄液,可用于阳虚失摄所致的崩漏带下,出血等。 本方通阳散寒逐湿,对于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各种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阳虚寒痹者有良效; 本方温固卫阳,可治“空调病”; 因寒涉水和房事不节而诱发的睾丸肿硬冷痛,以本方加黄芪。,【验案】 (一)阳虚漏汗案 顾某,卫气素虚,皮毛不固,动则汗出,忽感风邪,始则恶寒,浙浙恶风,继则翕翕发热,头项强痛,腰臀酸楚,间以恶心,自汗淋漓。迁延两日,病势有增,四肢拘急,屈伸不利,手足发凉,十指尤冷。延余就诊,见其面带垢晦,怯手,缩足,自汗颇多,气息微喘。此太阳表证,卫虚未厥,必需一鼓而克之,否则顾此失彼,难保无肢厥脉沉之虞。乃处以桂枝加附子汤:桂枝9克,赤芍I2克,炙甘草7克,熟附片15克,生姜4克,大枣10枚。1剂而愈。(余无言医案),按语:表阳虚于前,风邪客于后,风中表更疏,而使自汗加重,阴津亦随之外泄,所幸虽手足发凉,而未至肢厥脉沉,仍宜桂枝加附子汤温经复阳,固表止汗,待阳复津回,则诸症可愈。,(二)误汗致阳虚汗漏案 王某某,男,29岁,1952年10月1日入院。患者因慢性骨髓炎住院二月余,一日下午感怕冷、头痛,医者给予非那西汀0.2克、匹拉米洞0.2克,一次服下,约半小时许,大汗不止,恶风,尿急而无尿液,急邀中医会诊。检查: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表情惶恐,全身大汗淋漓,四肢拘急,坐卧不宁,状甚危笃,脉沉微而数。诊为大汗亡阳,处方:桂枝10克,甘草6克,白芍10克,附子10克,生姜1片,大枣3枚。当即配药煎服,服1剂汗止而愈。(于鸽枕医案),按语:虚人感冒,强发其汗,不仅伤阳,而且损阴。大汗淋漓、四肢拘急、脉沉而微,有阳亡之虞,急以桂枝加附子汤温阳固表,所幸一剂汗止。若不止,当以四逆汤收功。,(三)阳虚寒凝腿痛案 丁某,男,成人,西北轻工业学院机械厂工人。1976年秋因两腿膝盖痛而就诊。患者腿痛一月,伸屈不能自如,阴天下雨则加重,畏寒怕冷,出汗怕风,口不渴,大便正常,小便色白,少而不畅,曾在某医院吃过六剂独活寄生汤,无效。详细了解病史,乃一月前因感冒吃发汗药,发汗过多而又受寒引起。舌色淡有白苔,脉浮细。病情符合伤寒论第20条,乃发汗过度而阳虚的病证,应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甘草9克、生姜9克、大枣10枚、制附子9克,水煎服。患者服一剂后,显著减轻,又服二剂而愈。,(四)痹证案(坐骨神经痛) 张某,男,35岁,北京某中学教师。右腰及臀部疼痛多年,伴有麻木困重感,阴雨天加重,西医诊断为坐骨神经痛,但服药效果不明显,1969年10月初诊,患者舌淡体胖薄白苔,脉沉弱。应用桂枝加附子汤原方,加川断、狗脊各15克,水煎服。患者服三剂后,臀部已不疼痛,仅有麻木感,但弯腰时仍有疼痛感,又服六剂后腰已不痛,麻木困重感也显著减轻,又连服六剂痊愈。,(五)阳虚鼻衄案 孙某某,男,35岁。10月病鼻纽,出血盈斗,两昼夜不止,曾服寒凉止血剂无效。脉微,口淡,身无热,二便自调,给服桂枝加附子汤2剂痊愈。(李师舫医案) 按语:鼻衄属热者固多,属寒者亦有之。本案出血盈斗,用寒凉止血,寸功未建。又观脉微、口淡、身无热象、二便自调,虚寒之机明矣。阳虚不能固摄血液,亦致鼻纽,故服桂枝加附子汤药到病除。临床用本方治衄血,应以脉迟芤微、苔白、尿清为辨证要点。,(六)乳漏案 孙某,女,38岁,1985年9月10日诊。患者生三子,未育已十载。半年前双侧乳房乳汁自溢,点滴不断,量少色清。白天内衣浸湿,需更衣1-2次,至夜乳溢自停,能安然入睡。乳房不胀不痛,治疗无效。肢软倦怠,精神不振,嗜睡懒言,畏寒喜温,月经减少,近2月未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治拟温阳敛阴以缩乳,以桂枝加附子汤化裁: 桂枝9克,白芍15克,熟附片6克,煅龙骨、煅牡砺各18克,生麦芽20克,大枣10枚,生姜4克。服6剂,乳漏减少大半,觉口渴欲饮,去生姜、龙骨、桂枝,附子减半,加麦冬9克,白人参3克,9剂。乳漏停止,精神渐振。以十全大补丸善后,月经来潮,诸症悉愈。(戴建林医案),按语: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阳虚不固,则阴不自守,汗出、乳漏诸症迭现。本案乳漏量少色清,伴神倦懒言,畏寒喜温,舌淡,脉缓,阳虚证见,故用桂枝加附子汤以温复阳气,并加龙骨、牡蛎以增固摄阴液之功。阳固阴藏,则乳漏自止,经水亦随之而通矣。,(七)寒疝案 王某,因寒冬涉水兼房事不节,诱发睾丸剧痛,多方诊治无效而就诊。症见面色青黑,神采困惫,舌白多津,喜暖畏寒,睾丸肿硬,剧烈疼痛,牵引少腹,发作则小便带白,左睾丸偏大,肿硬下垂,少腹常冷,阴囊汗多,四肢厥冷,脉象沉弦。此乃阴寒凝聚,治宜温经散寒。处方:炮附子(先煎)、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各30克,黄芪60克,大枣12克。12剂。兼服:当归120克、生姜250克,羊肉1000克。上方服后,阳回痛止,参加工作。(周连三医案),按语:房劳伤肾,又加涉水,更伤肾阳,使阴寒凝聚,经脉失煦而拘急,内经所谓“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也。用桂枝加附子汤在于温阳散寒,阳回则痛止。,(八)小腿腓肠肌溃疡案 褚某,男,28岁,通渭县工人。1957年4月6日初诊。患者右下肢小腿腓肠肌部位发生疮疡,经久不愈,不能收口,已有月余,溃疡周围青紫,无红肿,脉沉微。方用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附子3克,水煎分二次服,三剂。患者服上药后,溃疡白青紫转红,继用上方,再服三剂。服用上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