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独立·理解·温情.doc_第1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独立·理解·温情.doc_第2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独立·理解·温情.doc_第3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独立·理解·温情.doc_第4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独立·理解·温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传播学论文-独立理解温情摘要提一个好问题,这是所有记者的梦想,怎么才能做到呢?方法层面的建议固然很多,不过本源性的思考也许更能给人启迪,那就是,相比操作性的技巧和手段,基于健康的社会心理,尊重常识、常情、常理,才是提一个奸问题最内在的、根本的和基础性的原则。在每一次访问时,记者都必须做到:第一、保持独立的观察视角:第二、真诚地理解;第三,给予适度的温情。关键词访问好问题独立理解温情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提一个好问题,是记者展示职业才能和社交风采的重要途径。怎么提一个好问题呢?方法层面的建议固然很多,不过本源性的思考也许更能给人启迪。对此,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些提问:“终于成功了,你高兴吗?”“比赛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你的教练是不是给了很大的帮助?”“这么多人都为你的遭遇难过,你现在最想对他们说什么?”“从小就练习弹钢琴,你觉得苦吗、累吗?”扪心自问,这些问题是非得由受访者来回答的吗,换句话说,是不是就算对方不回答受众也能想到或者猜到八九分呢?因为,要么是理所当然取得成功,能不高兴并感谢所受到的帮助吗,要么是人之常情得到他人的关心当然最应该表达的就是谢意,要么是众所周知的共识哪个练习器乐的人不是又苦又累如此,这样的提问有何意义。可就是这样的明知故问,却似乎任何场合都通用。已知的老问,真正未知、想知的偏不问,可见,相比操作性的技巧和手段,基于健康的社会心理,尊重常识、常情、常理,才是提一个好问题最内在的、根本的和基础性的原则。这正如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在其著名的新闻学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说的那样:“记者不仅要不断发展采访报道的技巧,还要扩展对人的理解,对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的理解。”在此前提下,接下来的工作也就顺理成章:了解受众的诉求,“问什么才是人们需要的?”同时,体察访问对象的心理,“怎么问才能问出人们需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优秀的记者,其实是自己最大的、持续不断的受访者,内心总是充满强烈的好奇、深刻的反省、坚韧的质疑。问好别人,先问好自己,一个好问题,才能引出更多的好问题。第一、独立:既不能轻慢,也不能卑微;既要诚挚地理解,也要忠实地呈现;既不得疏于大局的考量,又必须尊重社会的常识;既追求专业主义理念,又不可逾越基本的道德底线。开口提问之前,记者必须首先对对方的受访心理做出独立的判断。有些人认为记者来访,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某些公关、宣传部门更是把配合记者看作自己的工作义务,因而非常乐意;有些人则希望借此向社会发表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或者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意见;当然也有这样的人,他们欢迎记者,是乘机搞宣传、作秀第二类访问对象游走于也可、也不可的心理波动中,或许是因为缺乏记者那样的职业敏感,没有意识到采访的必要,或许是因为不了解记者的访问意图,茫然困惑,或许是因为不了解新闻的工作流程,紧张拘束,总之是对访问没有感觉,说不清愿意还是不愿意。不过,对于常年孜孜不倦地劝说他人接受采访,花在联系访问对象、争取访问机会等外围工作上的时间远远多于真正的访问时间的记者来说,没拒绝就已经几乎等同于答应了。第三类情况是明确地表示不接受访问。出现这种情绪的动机非常复杂。那些身处敏感事件或敏感职位的敏感人士刻意回避公众关注,对记者拒之门外;违法犯罪或者做了有违社会公德之事的人,害怕舆论监督,更是对媒体避之唯恐不及;还有一些照说不应该回避采访的人,但出于担心报道过度反而打乱正常生活的顾虑,也不乐意接受采访;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不愿意被记者打扰,也可能消极对待记者的访问请求总之,原因各种各样,有能够理解的,也有意想不到的。在上述三种访问心理中,最常见、也最具挑战性的是最后这一种。那些资历较浅、人脉不广的记者尤其懊恼于此,把难以“对付”这类访问对象列为最大的职业发展障碍。当然,现实生活中可能碰到的访问对象的态度和心理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那砦经历丰富,声名显赫的;那些个性鲜明,倍受争议的;那些命运坎坷,遭遇过重大人生悲剧的当他们坐在记者面前,怀着各种微妙的、完全不能用简单的愿意还是不愿意来区分的心绪,以各种迥异的表情,难以捉摸的目光面对记者的访问时,你会不会在刹那问觉得,这哪里只是一次工作意义上的新闻采访,简直就是一次寻幽索微、探访人类精神世界与心灵秘密之旅!我,一个记者,肩负告知公众的神圣职责,却也同样困惑:如何才能让面前的他表达出真正想或者愿意表达的东西?既不能轻慢,也不能卑微;既要诚挚地理解,也要忠实地呈现;既不得疏于大局的考量,叉必须尊重社会的常识;既追求专业主义理念,叉不可逾越基本的人伦底线。第二、理解:面对那些迥乎不同的受访心境,记者需要铺陈开最熨贴的访问话语北京市大兴人民法院对相声演员郭德纲诽谤师傅案作出判决后,有记者凑过去采访郭德纲:“您坐在被告人席上的感觉怎么样啊?”郭德纲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要不您上来坐会儿,感受感受?”之后,郭德纲又连珠炮般抛出了一大串问题:“你是哪个媒体的啊?干了几年啦?开车过来的,还是坐车来的?早点吃了吗?代我问你们领导好!”不怪人家奚落!打官司原本就是件烦心的事,偏又对“被告人席”格外强调,即使没有什么阴暗心理,至少也是不懂基本的人情世故,而且还暗含倾向。访问对象也不含糊,夹枪带棒,好一顿反击。你说,这样的访问气氛还能和谐吗?和谐的访问气氛,离不开采受双方的积极配合,但记者的努力是更为关键的因素。以己度人,人同此心把握这个基本的交往原则,记者才有可能走进对方的心灵,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不过,访问对象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不同的访问对象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人生经历、气质特点,加之访问的任务、目标纷繁多样,其与访问对象的厉害关系各不相同,访问对象由此也就有了不同的心理表现。这在访问中呈现为各具特点的多变的情绪或情感。然而,对记者而言,要想访问成功,只能让访问对象具备特定的情绪或情感,这样才能为记者提供所需的新闻素材。因此,记者必须对访问对象的心理活动进行某种意义上的疏导、调节与控制,比如,平复焦虑、抚慰伤痛、树立信心、恢复理智、适时跟进等,以便最终促成理想的访问效果。在刚刚过去的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各路媒体的新闻竞争也成了引人瞩目的焦点。赛场内外,胜败之间,如同一个丰富的人性大舞台,记者们则尝试着用各种钥匙去打开心灵的大门。成功了,激动、欣喜、陶醉、感慨,自然皆可想像:失败时,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内心可能更为复杂。记者该怎样面对这些迥乎不同的受访心境,铺陈开最熨贴的访问话语呢?可以这样吗“全国观众都不知道你伤好到什么程度了,你能不能对着镜头给我们蹦两下?”“我都蹦一天了,你还让我蹦!”说完对方头也不回地走了,“蹦一个蹦一个!”记者在后面紧追不舍。某记者在一场比赛结束后对女排运动员赵蕊蕊的访问“你奋斗了二十多年,参加了四届奥运会,而只获得了一枚铜牌,你觉得你有愧祖国吗?”某记者对50米手枪铜牌得主谭钟亮的访问“全场观众给你的掌声和刘翔一样多,你作何感想?”(之前刘翔已经退赛)“我还不能适应这么多的掌声。”“没有刘翔陪伴,你有压力吗?刘翔给你鼓励了吗?”“我们本来说好一起跑的,可是”某记者对最终没能进入决赛的刘翔队友史冬鹏的访问也许对胜者的访问容易些吧,那么,可以这样吗“拿了冠军队员们高兴吗?”“都挺高兴的”“那你高兴吗?”即使是在旁人看来,这些访问似乎都搭错了一跟“筋”难怪被网友集纳为“弱智记者采访语录”!因为,一个很自然的问题便是:记者理解了或者试图去理解对方了吗?弄懂了对方以及受众真正需要的问题是什么吗?这样的访问能调动起受访者的兴致、创造一个和谐的交流气氛吗?第三、温情:有策略地亲近。一位记者意外地发现访问对象和自己是老乡,于是立即改用家乡话交谈;一位记者了解到自己和访问对象有一个共同的朋友,或者都是某一个作家的崇拜者,于是谈话从这个朋友、这个作家的一本新书谈起以上这些引起淡话的小物件、小借口照片、同龄、同乡、一支歌、一个朋友、一本书等等,就是记者和访问对象联络感情的“桥梁”,其实也就是和访问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它可以是双方共同熟悉的人和事,可以是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是双方相似的经历和爱好,也可以是打动双方情感的某一实物等等。有了这些“桥梁”,交流双方的信息就能流通,感情就能“共振”,气氛自然和谐。在访问对象谈话的时候,不要打断他;而且在大多数场合,不管对方说些什么,最好不露赞否之意。那些不含褒贬的表示,例如:“嗬、嘿”、“是的,我明白了”或者只是点点头,往往足以促使对方谈下去。在对访问对象的态度上,即使是赞扬,也要注意恰如其分,对事不对人。“哟,我觉得你真了不起,”这话听起来很令人尴尬,特别是出自陌生人之门。然而,“我确实很喜欢您最近写的这本书”,这种话赞赏的是对方的业绩,而不是人本身,常常更让人信服。无论如何,记者对对方的兴趣应当是出于工作需要,而不是个人意愿。此外,记者还可以通过设身处地地研究访问对象的感受,用自己的感同身受亲近对方的心灵,获得对方的信任,引导其向你倾诉。曾两度获奥斯卡奖,在美国影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