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诗》PPT课件.ppt_第1页
《先秦两汉诗》PPT课件.ppt_第2页
《先秦两汉诗》PPT课件.ppt_第3页
《先秦两汉诗》PPT课件.ppt_第4页
《先秦两汉诗》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先秦两汉诗,第一节,概 述,一、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尊为经典,诗经成为定名。,(一)诗经的分类,根据音乐不同,分为: 风 雅 颂,风,“风”即国风,是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诗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15国风,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间诗歌,反映普通百姓的爱情婚姻、农业生产、征战劳役等生活,是诗经中的精华。,雅,“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小雅74篇,多为下层官吏的怨刺作品,也有一部分民间诗歌。大雅31篇,多为朝廷宴享时所用的乐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所用的舞曲乐歌,分为周、鲁、商三颂,共40篇。,(二)、诗经的 艺术手法,赋 比 兴,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也就是比喻。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诗经中的比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通篇是比,作品类似于寓言诗;第二种情况,是个别的、局部的比喻。,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字的本义是“起”。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 内容作铺垫,是诗歌中一种特殊的开端。,(三)诗经的主要内容,祭祀颂德; 宴飨; 反映王道兴废、政教得失; 婚恋诗; 农事诗; 征战傜役。,(四)诗经的语言特点,大量运用双声、叠字、叠韵等语词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富于形象,便于合乐歌唱。 重章叠唱。 四言诗的高峰。,四家诗,西汉初,传诗的有四家,即齐、鲁、韩、毛。齐人辕固所传的叫齐诗;鲁人申培所传的叫鲁诗;燕人韩婴所传的叫韩诗;鲁人毛亨所传的叫毛诗。后来,齐诗、鲁诗、韩诗相继亡佚,唯毛诗因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作笺而盛行于世,直到今日。,二、楚辞,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在江汉一带兴起的一种新体诗歌。 作为一种新诗体,楚辞在句式上以六言、七言为主,在隔句的句尾多用“兮”字。,楚辞的特征,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云:“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楚辞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辞的结集:,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是由西汉刘向负责整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纂而成。 楚辞收录了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诗歌作品25篇。,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创了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的先河。,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志行在其诗中有集中的表现。 屈原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诗人,他的远大政治理想和“美政”主张,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诗歌的重要内容。,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带有自传性质的最长的抒情诗,它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离骚共373句,2409字。,离骚解题,司马迁云:“离骚者,犹离忧也。” 班固云:“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离”与“罹”) 王逸云:“离,别也;骚,愁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 游国恩:离骚犹牢骚。鲁迅亦云:不得帮忙之牢骚。 离骚犹“劳商”,乃古乐曲名。 离骚即与“骚”相离,告别忧愁之意。,离骚在艺术上的成就,1、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2、充分应用比兴、象征的手法。 3、结构宏伟严密。 4、它突破诗经四言为主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新诗体,从而更加有效地塑造形象和抒发情感。,九章,九章由九篇作品组成。九章的内容与屈原的身世有关,这与离骚相似。涉江是九章中的第二篇,为屈原晚年被顷襄王流放以后的作品,记录和自己渡江而南的行程和最后独处山中的感受。 湘夫人、湘君 是姊妹篇。,屈原小结:,诗人在楚辞中引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因此作品充满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屈原的作品打破了四言诗的格调,吸收了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七言为主参差灵活的新体裁楚辞体,这是诗歌形式的一次解放,使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楚辞诗经语言上的区别:,诗经是四言诗的一个高见,基本上是四字一句,其间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以至八言的句子;诗经多用赋、比、兴的手法,采用当时的口语来写,语言准确生动。 楚辞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体为主的格式,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七言为主的长短不齐,灵活多变的楚辞体,更能充分表达复杂深刻的内容,自由驰骋丰富神异的想象,使我国的古代诗歌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三、汉乐府,汉乐府民歌流转至今的约有60首左右,多为东汉时期的作品,它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多为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之作,故其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的成就,1、具有生动的故事性。 2、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灵活自由的句式和朴实凝练的语言。 4、在语言上,多用口语叙事言情,朴素自然,生动活泼。 5、语言的组成上,虽对四言及杂言诗均有尝试,但基本上已经以五言为主。 6、汉代乐府民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有不少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四、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东汉班固的咏诗是最早一首文人五言诗。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编的文选,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善于运用比兴和写景来抒发感情。 在句法韵律上,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韵律轻柔优美,悠扬婉转,很适合歌唱和吟诵。,1、卫风氓,第二节 文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听朗诵 卫风氓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一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二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三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四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决绝,婚变,恋爱, 随着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恋爱 婚变 决绝,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强,诗歌意象理解:氓诗中三处写淇水有何意味?,送子过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沉醉爱河,心如帷湿,回头是岸, 综观全文,你认为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女 主 人 公,婚前:生活幸福,婚后:受尽屈辱,氓,婚 “氓之蚩蚩” 前 “信誓旦旦”,婚 “二三其德” 后 “至于暴矣”,热情、温柔、纯真。,刚烈,认识清醒,用情不专、暴虐 没有责任心,写作手法对比: 男女主人公婚前后的对比。,心情急切、热烈, 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涵咏诗句:诗中如何描写热恋中的男女的表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第一章(男):方式含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第二章(女):感情外露,写作手法赋: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写作手法比、兴,比:“以彼物喻此物”,即打比方。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 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第四节中把“我”喻为“桑”又表明什么?,第三节里将女主人公比作“鸠”为了说明什么?,明确:说明女性容易动情,且难以自拔,就如鸠一样贪吃嫩桑叶会致醉昏迷 。同时抒写了内心的痛苦,告诫他人不要轻易涉入感情。,明确:形象描绘女子因经历苦难、悲惨的生活而失去了青春的光华。,第三节第一、二句和第四节第一句起 兴分别有何作用?,明确: 第三节以“鸠食桑叶”起兴类比说明女子 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为后文起铺垫作用。 第四节以桑叶的“黄而陨”起兴烘托女子 年长色衰。,应如何看待诗中的爱情悲剧? 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学习本文之后, 谈谈你对爱情婚姻的看法.,自由讨论,生活仅有勤劳和必备的物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情趣。时间在流动,那生活也是流动的,生活需要创新。 时刻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寻找乐趣,摄取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在许多雷同的日子里发现生活的新意,那样我们才不会对生活厌倦,才不会对身边的人厌倦,婚姻不再是爱情的坟墓。正如太阳,每天清晨它都从东边升起,但每个日出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婚姻更多的是一种对对方的责任。,重点:氓中是怎样表现女主人公的性格?,女主人公的性格是通过出色的艺术描写来表现的。 A巧用对比手法: B 精心的心理刻画手法: C贴切的比兴手法:,2、王风黍离,关于黍离的主旨,士大夫闵宗周所作; 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郭沫若) 流浪者诉述忧思;(余冠英) 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蓝菊荪) 难舍家园说。(程俊英),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走上旧地脚步缓,心神不定愁难消。,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梁已结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事沉沉昏如醉。,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子实成。,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郁结塞如梗。,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一节,见:,苗,摇摇,问:,质问苍天,第二节,见:,穗,如醉,问:,质问苍天,第三节,见:,实,如噎,问:,质问苍天,黍离之悲,重章的艺术手法,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作者运用了重章手法,三章间结构相同,只更换了六个字用于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貌,“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方玉润诗经原始)。,3、秦风蒹葭,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央 。,Jin Ji,S hu,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蒹 葭 萋 萋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j,ch,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 跻:登,上升 坻:水中小洲,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s,zh,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企慕情境,钱钟书管锥编 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可以向往追求却永远达不到追求目标的一种意境。这一情境具有典型意义,它反映了一人生中一种普遍的境界。,蒹葭的艺术表现手法,全诗的主要特点是:意境朦胧,含蕴不尽。 全诗采用重章复沓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白露”之“为霜”、“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寻时间的延伸;“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移动,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虽然只用了几个字来表现,但其间的微妙变化和幽深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4、涉 江,屈原,行程图,作者介绍,涉江纪行,时代背景,篇章结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语言特色,作者介绍 屈原是战国时的政治家,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名平,字原,楚国人,传说为湖北秭归县人。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学识丰富,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主张对内革新政治,对外联齐抗秦。曾辅佐怀王图议国事,处理内政、应对诸侯。但遭以上官大夫靳尚和令尹子兰为代表的反动贵族和亲秦派的诽谤、进谗,被两次流放,长达30年之久。公元前278年春,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遂于当年夏历五月初五日怀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身殓国。屈原在流放生活中接近人民,在吸收民间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文学形式。他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屈原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涉 江 原 因,到 达 鄂 渚,溯 沅 而 上,进 入 溆 浦,涉 江 感 慨,余好奇服 世莫余知,反顾郢都 欸叹绪凤,余心端直 僻远何伤,幽暗荒凉 不知所如,愁苦终穷 董道不豫,阴阳易位 怀信将行,涉江纪行,涉江是屈原被第二次放逐江南时的作品。当时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彻底走上了对秦妥协投降的道路;主张联齐抗秦的屈原,更受到残酷的打击,再被迁逐。他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命运,很不愿偏处荒远之地。而后再被迁逐的残酷现实,又逼着他非走不可。主观炽热的爱国感情和客观残酷的现实的尖锐矛盾,撞击着诗人的心扉,也就构成了贯穿涉江全诗的思想感情的主线。,时 代 背 景,篇 章 结 构,第五段,表达对世俗的不屑和愤慨,再次重申虽然身在江湖,但忠心不变。,第四段,用历史的眼光冷静地分析现实,进一步坚定自己的信念。,第三段,写山居的迷茫与孤寂,但穷且益坚。,第二段,述写涉江的过程与心情,用走向僻远的辛苦和困难的经历来证明其坚贞不屈的品格。,第一段,写涉江的原因。并指出涉江路线。,1 余幼好此奇服兮, 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 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珮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 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比寿, 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旦余济乎江湘。*,我小时候就喜爱这奇异的服饰啊,现在虽然已经年老,但这种喜好并没有减弱。佩戴着长长的宝剑啊,头顶着高高的帽子。身上还装饰着珍珠和美玉。世上这样混浊,没有人能了解我啊,我将高昂地前行,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青龙白龙驾着车啊,我将和虞舜一起去游仙宫。登上昆仑山顶,吃着精美的食品,我将要和天地一同永存,和日月一样放射光芒。可悲的是楚国人没有谁了解我啊,天亮的时候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水。,1.奇服:奇特的服饰,指下文的长铗,切云,明月和宝璐。用奇服比喻志向,即比喻德行的高洁,忠直以及志向的远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奇服有比喻的作用。,6.莫余知兮 这是一个宾语提前的句式。余,代词,作宾语“我”的意思。提前到动词谓语“知”的前面。莫余知兮,即莫知余兮,称之为宾语前置。下文中的“莫吾知兮”也属这一类句式。,7.骖:驾在车子两侧的马,这里用作动词。,2.长铗之陆离:即“陆离之长铗”,定语“陆离”后置。下句“切云之崔嵬”同。,3.冠:名词用作动词,戴。,4.被,通“披”;佩,同“佩”。,5.溷浊:即“混浊”,肮脏。,*写诗人奇伟瑰丽的服饰和始终如一的爱好,表现他高洁的品质和坚贞不渝的精神。,*写诗人身处黑暗的世道,虽遭迫害排斥,但决不妥协、坚持真理的精神。,*写诗人在现实世界中陷入孤独苦闷,不得不凭借幻想去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在想象中表现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坚强意志。,*写诗人怀着痛苦的心情,被迫远离故国,走向僻远的南方。这既交待了远行的原因,又自然引出下文。,2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来路,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让我的马走上山冈啊,驾着我的车来到方林。坐着船沿沅水向上游前进,船夫们一齐摇桨划船。船却慢慢地不肯往前走啊,停留在回旋的水流中。早晨我从枉陼出发啊,傍晚住宿在辰阳。如果我心是正直的啊,即使被流放到边远的地方,又有什么关系呢?,1.欸秋冬之绪风 这是一个省略句,既省略了主语“余”,又省略了介词“于”。在“欸”字之后省略“于”,即欸(于)绪风,对着的意思。这样特点的句子。,2.步 步,行走,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行走。步余马,让我的马走。一个“步”字,表现出不忍离去,但又不得不离去的心情。下文中的“邸”字用法与此同。,3.上 上,名词用作动词,上行,意思为逆流而上。,4.朝() 朝,早晨,名词作状语。下文中的“夕”与此词。,5.僻远 僻远,偏僻,边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被放逐到边远的地方去。,3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进入溆浦我又迟疑起来啊,心里迷惑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幽深的树林是那样的昏暗啊,是猿猴居住的地方;山又高又险遮住了天日啊,山下又阴又暗经常下雨;雪花纷飞一望无际啊,浓云密布好像压着屋檐。哀痛我活在世上却毫无兴趣啊,一个人孤独寂寞地住在这深山野岭之中。我决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就必然要忧愁苦闷终身不会得志。,4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接舆剪去头发,桑扈裸体走路。忠臣不一定得到任用啊,贤人也不一定得到任用。伍子胥遭到灾祸,比干也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整个前代都是这样啊,我又何必埋怨现在的人?我将毫不犹豫地坚持正道,这就必然会陷入重重昏暗之中而结束自己的一生。,1.接舆髡首 接舆剪去头发。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躬耕以食”,佯狂不仕,故亦称楚狂接舆。论语微子记载他以凤兮歌讽刺孔子,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并拒绝和孔子交谈。庄子人间世亦有类似记载。唐李白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句。接舆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2.忠 忠诚的人,指忠臣,形容词用作名词。下文中的“贤”字用法与此同。,4. 比干菹醢( ) 相传比干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商代贵族,纣王叔父,官少师。菹醢,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泥。菹,切碎。醢,肉鱼等制成的酱。,3.伍子逢殃 伍子遭到灾祸。伍子,伍子胥(?前484)春秋时吴国大夫。名员,字子胥。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伍奢被杀,子胥历经宋郑等国入吴。后帮助阖阁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整军经武,国势日盛。不久,又攻破楚国,以功封于申,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时,劝王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渐被疏远。后,吴王夫差拘囚越王勾践,他劝夫差杀勾践以免后患。夫差不听,最后赐剑命他自杀。,5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尾声:鸾鸟和凤皇,一天天地飞远了(忠臣,贤士一天天地被疏远了)。燕雀乌鹊,在朝廷祭坛上筑巢搭窝啊(奸臣,小人却把持着朝政)。露申辛夷这些芳香的草死在了荒野间草木丛生的地方啊(忠臣、贤士被疏远,放逐,将在这边远的地方了结一生。)腥臊肮脏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芳香的东西却不能接近(奸臣、小人受到重用,忠臣,贤士却被排挤)。自然界极端混乱(楚国政治混乱),我生不逢时啊。我怀着一片忠诚,却不得志,我将飘然远行了啊。,1.鸾鸟凤皇 比喻贤士、忠臣。鸾鸟,即鸾,传说中的神鸟,有彩色羽毛,鸣叫声如奏乐。凤皇,即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为凤,雌为凰。下文的“露申辛夷”也是比喻贤士、忠臣。总之,作者用神彩之鸟,芳香之花这类美好的事物比喻贤士、忠臣,比喻即新奇又贴切。,2.燕雀乌鹊 比喻小人佞臣。燕雀乌鹊,都是鸟名。作者用鸣嗓的小鸟一类事物作比,比喻鲜明,深刻。,3.巢 筑巢的意思,各词用作动词。“巢堂坛兮”,在朝廷上筑巢。一个巢字把对奸佞把持朝政的愤恨与蔑视感情写了出来。,4.腥臊 又腥又臊的东西,形容词用作名词,比喻小人佞臣。这个比喻突出了奸佞丑恶的本质,流露了诗人的厌恶之情。,5.芳 芳香的东西,形容词用作名词。,6.阴阳易位 自然界极度混乱的现象。这里用来比喻当时楚国政治混乱的现象。,1、语言感情色彩十分强烈:大胆抨击黑暗,严斥奸佞小人,表达宁死不变之心志,爱憎分明,斩钉截铁。 2、诗末的乱辞,又连用比喻和象征手法,经鸾鸟、凤凰、露申、辛夷喻贤才,经燕雀、乌鸦和腥臊臭气喻小人,又以天象为喻,感叹生不逢时。 3、“兮”字是楚辞的标志性用语,楚辞中有许多“兮”字,其在诗中的作用是:1.调整音节,使音律协畅。2.起着一部分虚词如“于”、“以”、“之”、“而”等的语法作用。 涉江这首诗不但大量用“兮”,而且用法多样,有的用于句中,有的用在奇句末,有的用在偶句末,灵活多变,无不妥帖,显示了高超的语言造诣。,语 言 特 色,五、上邪,上 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相知:相爱。长:永远。命:使,让。绝:断绝。衰:衰减。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陵:山头。竭:枯竭 。雷,用作动词,打雷。雨:用作动词,落下。乃:副词,才。敢:肯。 ,上 邪,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全诗共9句,分为两层。 前三句,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 。 余下部分,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从反面证实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上 邪,简析题:,(1)作者假设了哪几种她认为不可能的自然现象?,五种:高山夷为平地,江水干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一。,(2)为什么说“山无陵”以下六句,突出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因为作者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就体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上 邪,写作特点 这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 前三句指天发誓,用的是直笔。后六句则用曲笔。 作者一连假设了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恰因如此,使末句包含的实际语意与字面显示的语意正好相反,有力地体现了主人公“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坚定、永不变心的坚强性格。,延 伸 阅 读,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说明这首词通过坚定的誓言表现了健康忠贞的爱情,与上邪有异曲同工之妙。休,作罢,停止,指不再相爱。“青山烂”和“秤砣浮”、“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都是用来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物。,汉 乐 府,陌上桑,六,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属相和歌辞,写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使君”即太守之类官员调戏的故事,歌颂她的美貌与坚贞的情操。最早题名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称之为陌上桑。以后便成为习惯。“陌上桑”,意即大路边的桑林,这是故事发生的场所。因为女主人公是在路边采桑,才引起一连串的戏性情节。,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下面各组诗句都是写罗敷的美貌的,其中属于直接描写的是:( ),A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B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C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D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 裙,紫绮为上襦,1)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 ) 2)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说明下面各组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借代 设问,讨论课文,1、诗歌都写了哪些人物? 发生了什么事? 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2、罗敷是一个美丽的女子, 她的美主要表现在哪里? (要求结合诗歌的内容来分析) 3、诗歌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罗敷的?,罗 敷,行者 少年 耕者 锄者,侧面烘托,外在美,严 拒 使 君,内在美,服饰打扮,正 面 描 写,善蚕桑,勤劳、勇敢坚贞、机智,年轻、貌美,大胆质疑,罗敷真有如她自己所说的 丈夫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妇女地位低下,正常情况下,妇女在家相夫教子,真有这样的夫君,她还用采桑吗?她可能没有一个随从丫鬟吗?她的夫君允许她在外面抛头露面吗?这些都不符合当时的社会习俗。罗敷的“夸夫拒绝”实在是一种机智的敷衍之辞。,使君听了罗敷的一番致词后 会离去吗?也谈一谈你的看法。,1、太守见了人家的漂亮姑娘,就贸然求爱,顶多说明这位有些轻浮和草率。但一个“谢”字和“宁可共载不”的语气,足以说明这位太守的求爱方式还是很含蓄、很文雅、很有君子风度的。如此看来,太守应该会羞愧而离去。,都有可能。要看太守的个人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无论那个时代的统治阶级中,都不乏无耻之徒,也不乏谦谦君子,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假如“使君”是一位谦谦君子,也许会就此罢休;如果是一位“荒淫无耻”的好色之徒(这种可能性很大),后果则不堪设想。,使君听了罗敷的一番致词后 会离去吗?也谈一谈你的看法。,2、不会轻易放弃。“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她们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特别是有姿色的女子,往往成为权势者的猎物、玩物”。这种情况下,作为一郡之守,要娶一位毫无地位可言的民女,求爱不得,让手下直接抓走就是了。,罗敷是一个年轻貌美、勤劳坚贞、敢于反抗、善于斗争的采桑女子。这首民歌通过叙述罗敷严词拒 绝使君无理要求的故事,歌颂了劳 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 的性格,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腐朽的 丑恶灵魂。,课堂小结,七,简 介,从文人五言诗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有关历史事实综合考察,估计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大概不出于东汉后期数十年之间,即至早当在顺帝末年,至晚亦在献帝以前(约公元140-190)。 古诗十九首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等内容的描写,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 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刘勰认为“古诗”是“五言之冠冕”。,艺术特色,作者都是中下层文人,从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汲取营养;同时也接受了诗经、楚辞的优良传统,因而造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长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 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艺术特色,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炼,含义丰富,十分耐人寻味:,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赏 析,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 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 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