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思想》PPT课件.ppt_第1页
《佛教伦理思想》PPT课件.ppt_第2页
《佛教伦理思想》PPT课件.ppt_第3页
《佛教伦理思想》PPT课件.ppt_第4页
《佛教伦理思想》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教伦理思想,一、佛教概述,(一)佛教的产生 佛教产生于大约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者是悉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 相传释迦牟尼的父亲是以迦毗罗卫城为中心的释迦族居住区域的统治者,被称为净饭王,他虽然生活在条件优裕的皇室中,但也体悟到了人的生老病死等痛苦,感受到了世间事物的无常。他为求人生的解脱之路而出家,经过长期苦行,他最后在菩提树下证悟佛道而成为“佛”,即“觉悟者”。由此创立了佛教,开始了化导弟子、建立僧团的道路。 佛教的经典分为经、律、论三部分,称为三藏。,如来佛与释迦牟尼?,(二)佛教的发展: 1、小乘佛教: (1)原始佛教:约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 (2)部派佛教:约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中叶 2、大乘佛教: 约公元1世纪中叶至公元7世纪,主要有两派: (1)中观学派:代表人物是马鸣、龙树和提婆 (2)瑜伽行派:代表人物是弥勒、无著和世亲,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 1.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否认有实有的我体,但不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大乘佛教则主张”我法二空“,既否认有一个实有的我体,也否认有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 2.在修持的方法和结果方面,小乘佛教主张求得自己的解脱,大乘佛教则要求普渡众生,因此在修持的内容和方法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三)佛教传入我国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两汉之际。东汉末年,佛教开始流行,魏晋南北朝的混论局面使得佛教发展迅速,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全盛时期,隋文帝大力护持佛教,广建佛寺,唐朝的玄奘取经更说明佛教在我国的广泛发展。 佛教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发展原因:一方面,社会的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底层群众普遍对社会失望,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另一方面,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的意志,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一种新的思想工具。,(四)佛教早期思想 早期佛教注重个人的精神解脱,其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较偏重修行者个人的身心修养和道德实践,以五戒、十善作为信徒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实践,通过修行而求得阿罗汉果为最高道德理想。 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谎话、不搬弄是非、不说脏话粗话、不说华而不实之辞、不贪欲、不嗔怒、不邪见 “阿罗汉”,本来意思是“应供”、“杀贼”,修成阿罗汉果位者,内心已经断灭了一切烦恼,杀尽了“心中之贼”,成为佛教道德理想的体现着,应受到众生的供养。,(五)大乘佛教的思想: 大乘佛教除了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外,还强调”普渡众生“,以救渡众生”脱离苦海“为自己的宗教修行实践,并将这种修行实践称为”菩萨行“。 在道德实践方面,大乘佛教强调”六度“、”四摄“,认为”六度“、”四摄“是菩萨具有的道德品格,因此将之作为修行的道德行为准则和道德理想,凡符合于此的一切修行实践皆称为”菩萨行“ 。 大乘佛教的修行一慈悲为道德准则,并尊崇菩萨“大慈大悲”怜悯众生之心和为解救在现实生活的苦海中受苦难的众生而甘愿下“地狱的道德精神。这样以求得修行者彻底的精神解脱,证得无上之”觉悟“,也就是成为佛教的最高道德理想。,六度:指六种修行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又称”六波罗蜜“,具体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四摄:指与众生相处,共同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具体指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六)与中国宗教的结合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不断地吸收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适应了中国社会民众的需求,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在中国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 儒家思想一直是我国的主导思想,但儒家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宋代以后,儒佛道三教融合的趋势成为了我国思想发展史的主流,佛教伦理思想和道德学说通过文学、艺术、戏曲等各种形式,在民间流行越来越广泛。 目连救母的故事。,佛教教义既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套指导日常生活的伦理准则。佛教认为,“法”支配人的命运,而且是可以理解的普遍法则。人与人的关系都应该遵从这一适用于一切事物而又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法”。因此,佛教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的宗旨是企图让人们从所谓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一种超现实的佛的理想境界,而不是大讲与人的活动和求证觉悟无关的问题。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玉皇庙里主殿正中供奉的是中国道教中最高的天神玉皇大帝,左右两边由托塔李天王和太白金星守护,西殿供奉的是道教中一位专管天上人间财富的神仙,即财神爷,东殿供奉的则是佛教的观世音菩萨。这位美丽慈慧的佛教女神曾发下一个宏愿,无论我在何处,世间即使有一个人没有解脱苦难,我也誓不成佛。,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她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她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呗咪吽”,汉字发音为:嗡(ng)嘛(m)呢(n)叭(bi)咪(mi)吽(hng), 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故也称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念诵本咒即特别启请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公元7世纪,一位叫安道一的高僧来到泰山传教宏法,他将佛教经典之一的金刚经用大字体整部地抄写在宣纸之上,他想改变以往以纸质经书传法的方式,发下一个宏愿,要尽自己一生的精力将这部手书的金刚经镌刻在泰山之上,每写下一段佛经,弟子们就在巨石上凿刻出一个个大字。这个艰辛的工程持续了几十年。佛经铺陈在两千多平方米的巨石之上,这就是现在泰山上被誉为摩崖石刻鼻祖的经石峪,刻于高山永留不绝。,佛教伦理的根本问题,善与恶:佛教伦理的根本问题 何为善?恶? 释迦牟尼曾经告诫弟子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认为善是与善心相应的一切思想行为,而佛教所说的善心就是契合佛教教义的心理思想活动。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十善、十恶的教说。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有正确见解,佛教伦理思想主要内容,一、业报轮回思想和因果报应说 二、佛性论:佛教伦理的道德依据 三、道德实践和道德理想 四、菩萨论:佛教的道德人格 五、人生观,一、业报轮回思想和因果报应说,业?原意是“造作”,指内心的思维活动和由内心思维活动所引起的一切语言、行为、意志等。 业报轮回基本思想:佛教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个体,不管其生于什么种姓,也不管他从事什么职业,总是依据其自身的意识和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即业力在六道中生死相继。在这里,众生轮回的唯一依据是其本身所作的“业”,众生因自身的业力而在生死六道中流转,周而复始,如同车轮转动那样,因此成为“六道轮回”。 因果律: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 业报轮回学说和因果律是结合在一起的,“业报”,也就是由身、口、意诸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佛教的因果论认为:任何一种果,都会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其中直接的、起主导作用的,或是事物内在的“原因”成为“因”;非直接的、起次要作用额原因则称为“缘”。因和缘即使有不同,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将因和缘放在一起合成为“因缘”。 佛教的因果论与业报轮回说相结合,构成了以因果报应说为基础的宗教伦理学说。,二、佛性论:佛教伦理的道德依据,佛性论,是佛教的人性论。人性论讨论的是关于人的本质属是什么,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等问题;佛性论关心的则是什么是佛性,是否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即众生成佛的可能性、成佛的依据等问题。 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得到人生的解脱,要获得到最高的觉悟,要达到彼岸世界的、精神上完全彻底的自由界境。佛教追求的并不仅是个人的成佛与否,更重要的是要挣断轮回的锁链,获得永恒的解脱。一旦达到了这种境界,也就成了佛。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唐朝发展迅速,此时期内出现了一位高僧:慧能大师,他佛性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佛性论。 慧能主张以众生本有之心性(自性)为佛性,将心性论与佛性说结合起来,倡导“即心即佛”说。他认为佛性就是人的自性,或者是人的本心,是清净无染的,而这清净无染的本心,就是佛性。,慧能还认为,不仅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且众生佛性并无差别,因而主张佛性平等。 佛与众生的不同? 慧能认为差别在于悟与未悟,“不悟即是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佛就是悟了自性的众生,众生就是还未启悟自身的佛性、还未观照自性所具有的般(bo)若(re)之智者。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要想成佛,只能依靠自己,要从内心发现自己的自性,因此成佛应当“自度”。,三、道德实践和道德理想,佛教的道德规范和实践主要体现在戒和律中。戒和律都是佛教徒关于日常生活及宗教修行时应当遵守的各种准则,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往往并称为“戒律”,泛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指定的行为规范。但严格来说,是有区别的。戒通常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信徒指定的戒规,其主要是防非止恶。律则是佛教对出家的信徒指定的禁戒,在一般情况下,在家信徒不得听闻。 戒,意为“惯行”,指习惯、行为、性格等。按性质分为两种: 1性戒:指所犯之事本质为罪恶的,如杀生、偷盗等行为,原本就是一种罪行,性质是恶,犯此等之戒称为性戒; 2遮戒:本身并不能算是一种恶行,但这种行为能诱发其他罪的,为防止这样的行为而制定戒,比如饮酒,五戒:佛教最基本的戒,是一切戒的基础。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八戒:在五戒基础之上进行了扩充,加上了不眠坐高广华丽的床,不装饰打扮和观听歌舞,不食非时之食。,律:意为“调伏”,即调伏烦恼。 律是由佛所制定,而为佛弟子们在日常生活及宗教修行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规范和禁戒。它是为了适应僧团共同生活以及更有利于宗教修行而制定。 律的制定一般是随时应事而制,即所谓随缘制戒。 律的内容分为两部分: 1波罗提木叉:意为“别解脱”、“从解脱”,这是僧众必须遵守的戒条,违反这些戒条,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反之如遵守这些戒条,则能从其而而得解脱。 2犍度:关于佛教僧团日常生活中,处理相互之间关系时应当遵守的一定的礼仪、规范和众僧在修道过程中关于教团的仪式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前者属止持,需要禁止的事项;后者属作持,为应当遵守的事项。,四、菩萨论:佛教的道德人格,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精神解脱,进入精神上永恒的寂静状态,这样的一种精神境界,也即“涅槃”境界,达到了这种精神境界就永远摆脱了一切烦恼而彻底的“觉悟”。 佛是“觉着”,“觉”就有觉悟、觉察之义。除此之外,“佛”还有三层意思: 1自觉:指修行者本人已经领悟和证得了宇宙间无上、至高的真理 2觉他:指觉悟者以这种至高真理去启发、教化世间的未觉悟者,让他们按自己所获的觉悟之道理和方法去实践,去修行,去接近终极真理、认识终极真理、把握终极真理,使现在未觉悟者将来也能掌握这种最高真理,去证得同样的觉悟 3觉行圆满:修行者已经完成佛教教义规定的一切修行实践,并证得了至高的真理,获得了彻底的觉悟,相对于大乘佛教的“菩萨众”而说的,菩萨?梵文原意是“觉有情”,是已获觉悟的有情众生。 菩萨与佛的区别? 按大乘佛教教义说,达到“菩萨”阶段的修行者,虽能自觉、觉他,但还未达到彻底圆满的阶段,也就是“觉行”未“圆满”,故而尚未成佛。 菩萨既为“觉有情”,因此他是未来的佛,其将来必定成佛。 由于菩萨是以发大乘之心,上求无上智慧,下化无量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因此佛教后来也将一些大乘佛教的出家修行者或居士也尊称为菩萨。佛教传入中国后,对菩萨的信仰也很快发展。,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中国佛教四大菩萨 五台山 文殊菩萨 峨嵋山 普贤菩萨 普陀山 观音菩萨 九华山 地藏菩萨,佛教的道德精神: 发菩提心论“菩萨发心,慈悲为首” 慈悲,是大乘佛教修行者,即菩萨行者的根本道德精神,所谓“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俗话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本”,指的就是这个精神。 什么是慈悲精神? 佛教宣称,佛、菩萨爱护众生,给予众生欢乐的叫“慈”(与乐);怜悯众生,拔除众生苦难的叫“悲”(拔苦) 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片苦海,世上众生都是生活在一片苦海中,承受着种种煎熬。佛菩萨由于怜悯众生,所以要“普渡众生”,要解救众生,即让世间一切众生都信奉和接受佛教教义教理,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大悲心”。,五、人生观,佛教的“三法印”学说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反映了佛教对世界万物以及人的生命本事的看法。 “诸行无常”,指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不断的生灭流转之中,一切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一切都是变化无常。人的生命是这样,其他一切事物也是这样。宇宙万有,都是处于变化无常之中,所以叫做“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指一切事物现象,包括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离开了各种因缘关系,一切事物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一切事物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本质实体或是主宰者(即”我“),这就所谓“诸法无我”。,世事无常,这是佛教世界观和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