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土地与赋役制度.ppt_第1页
封建土地与赋役制度.ppt_第2页
封建土地与赋役制度.ppt_第3页
封建土地与赋役制度.ppt_第4页
封建土地与赋役制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封建土地与赋役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秦汉的土地与赋役制度,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 呈现阶段性的下移特征,1、从“王有”到“君有”:土地国有制的发展 2、列国采邑制度的发展和贵族之间争夺采邑的斗争: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3、各国土地制度的改革: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战国时代各国的变法与改革,魏国李悝的变法 楚国吴起的变法 韩国申不害的改革 齐国邹忌的改革 秦国商鞅的变法,变法、改革运动的基本内容,镇压民从的反抗、惩治“盗贼”,保护私有财产和维护新兴的封建统治秩序 奖励耕战,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发展个体小农经济 改革旧的爵禄制度,论功行赏,打击旧贵州势力,培植新的封建地主、官僚 整顿吏治、选贤任能,中央及地方的主要官吏由国王任免,从国家支取俸禄,中央集权。,一、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主要途径: 一是通过大量行赏与授田,将国有土地私有化; 一是通过土地买卖,这是土地私有制成熟的标志。,诸侯向卿大夫的赐田,如春秋后期,晋叔向对韩宣子说:“大国之卿,一旅(500人)之田(即500顷);上大夫,一卒(100人)之田(100顷)。” 晋卿赵简子专权时,曾赐名医扁鹊田4万顷。 秦汉以后按军功论赏赐田更甚,如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从而造成秦汉时期的土地高度兼并。,春秋战国向农民的授田与垦荒:,大致按“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魏国“之行田也以百亩,唯邺地二百亩,是田恶也。” 授田是一次性的,一旦无田可授,允许百姓自垦田以充百亩之数,如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诏令:“使黔首自实田。”,战国以来的土地买卖,左传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最早的土地买卖。 韩非子外储左上:“中牟之人,弃其田耘,卖其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中原最早的土地买卖。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括)将(赵)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汉代的土地买卖,已经出现契约合同,并要“报官过户”。,孙成买地券,建宁四年九月戊午朔廿八日乙酉,左驭厩官大奴孙成从雒阳男子张伯始卖所名有广德亭部罗佰田一町,贾钱万五千,钱即日毕。田东比张大卿,南比许仲异,西尽大道,北比张伯始,根生土著毛物,皆属孙成。田中若有尸,男即当为奴,女即当为婢,皆当成为孙成趋走给使。田东、西,南、北,以大石为界。时旁人樊永、近义、孙龙、异姓、樊元祖皆知张约,估酒各半。,1、秦汉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结构的形成,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结构,由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这三种形式构成。在两汉时期,这种基本结构已经形成。后两种形式都是土地私有制。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中,地主土地私有制是主导形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是附属形式,而国家土地所有制则是土地私有制的补充形式。,2、秦汉国有土地的经营,秦: 秦设有官吏专门管理国有土地。 一 部分给官奴隶即“隶臣”或”隶臣妾”耕作。从事工作的隶臣每月给口粮禾二石,隶臣妾1.5石,不事工作的不给。 一部分用租佃的方式交给民人耕作。 汉:山林川泽、苑囿园池、牧苑、公田、还有屯田,秦设有官吏专门管理国有土地,这些官吏称“薔夫”、“部左”、“田典”、“牛长”等 职能:管理包括播种、耕作、水犁和保护耕牛注视灾情以及收租等 各级田官要管理不同庄稼应播的种子数量,“部佐”还掌管收租,这说明国有土地采用的是租佃制。,2、两汉国有土地的经营,其典型的经营方式: 、“假民公田”,即国家土地租佃经营方式。“假田制”下的农民,是国家的佃农,对封建国家有较强的依附关系,只缴纳地租,不承担赋税。 、屯田。该制创始于秦朝。秦时,利用谪戍边疆的罪人进行屯田。两汉时期,国家大规模发展屯田。主要分布在边境地带,如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地区及西域地区,目的和作用,是对匈奴战略性防御措拖,减少内地对边境的粮食供应。,“假民公田”和“赋民公田”的区别,“假”于百姓即租田给百姓,是西汉公田的最重要经营方式,不仅行于边郡也行于内郡。但耕田者交给官府的“假税”重于土地税,因此豪强地主侵占公田,掠吞“假税”,成为汉代的普遍现象。 “赋民公田”是封建政府把国有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被“赋田”的农民对于所赋之田拥有合法的所有权,也不必缴纳“假税”。,3、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经营,经营方式: 、租佃制:如西汉时“宁成买陂田千余顷,假贫民,役使数千家。” 、雇佣制:如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少时“尝与人佣耕”,即是一个雇农。 、使用奴婢进行耕作。,荀悦所言的“泰半之租”,荀悦讲汉代田租:“然豪富强人,占田逾侈,其赋太半,官收百一而税,而人输豪强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4、秦汉的土地兼并与国家政策: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秦汉地主的主要组成成分:贵族、官僚、地方豪强和大商人等。 土地兼并的途径主要有: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1)皇帝赏赐:秦汉都有按军功赏赐土地的规定。,秦: 统一全国之前已实行奖励耕战政策。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商君列传 赐爵的同时,还按爵位等级赐予不同数量的土地、田宅。如,“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商君书境内 刘邦十分重视论军功赏爵位、田宅的政策。西汉建立后,征战者“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续汉书百官志,(1)皇帝赏赐:秦汉都有按军功赏赐土地的规定。,西汉景帝以后,对有功将领赏田的记载较少,但皇帝赐田臣下的记载却较前增多了。如,汉武帝封同母异父妹为修成君,赐公田100顷田(汉书外戚传);拜卜式为中郎,赐田10顷(汉书食货志)。 东汉政权建立后,大封功臣。如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封功臣135人,外戚恩泽侯20人,大侯封4至6县之地,小侯封千户万户。(钱大昭:后汉书补表),(2)仗势非法掠夺,淮南王安“擅国权,侵夺民田宅,妄致系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宦官侯览“前后请夺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顷”(后汉书宦者列传)。,(3)土地买卖:,如据记载,丞相张禹“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灌溉,极膏腴上贾” 汉书张禹传,秦汉土地买卖的几个特点:,秦汉权贵之家利用经济手段买地时,往往渗透着政治暴力,或压价购地,或半买半卖。 丞相萧何,曾“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史记萧相国世家 凭买卖兼并土地,商人表现最突出。 原因:秦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社会身份较低,因而富商大贾企图通过购买地产,身跻富豪行列以改变社会地位。 商业具有风险,买地收租则有稳固的经济效益。因此商人走“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道路。 在经济手段兼并土地的过程中,高利贷资本起过重要作用。 西汉政治家晁错指出,高利贷者向农民“取倍称之息”,迫使农民破产,不得已“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且是“半贾(价)而半卖”(汉书食货志),兼并的结果:促进秦汉大地主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制的发展。,如崔实在政论中所说的局面:“上家累巨亿之资,斥地封君之土,故下户崎岖,无所踌足,乃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帅妻孥,为之服役。”,秦汉租佃制的发展,无论是国有土地还是地主土地的经营,主要都是建立在租佃制基础上。秦汉地租剥削主要以实物分成租为主,其剥削量大概在%。如董仲舒说秦:“或耕豪民主田,见税什五”,两汉末年王莽也在诏令中说:“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什税五也。”而荀悦则有“太半之赋”说。,两汉的土地兼并高潮与国家的土地政策,、西汉中期第一次土地兼并高潮与董仲舒的限田论和武帝的抑制兼并政策 、 西汉后期第二次土地兼并高潮与哀帝时的限田方案和王莽的王田制 、 东汉时期第三次土地兼并高潮与光武帝的度田令的失败,东汉政权采取的妥协放任政策,董仲舒的“限田论”,文帝之前,“未有兼并之害”,但到武帝时,董仲舒指出“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因而提出“限田论”的建议:“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汉武帝的抑制兼并政策:,针对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武断乡曲的做法,于元封五年(前106)置部刺史,巡视各郡国,干涉豪强田宅逾制和以强凌弱,并大规模迁徙天下豪强与兼并之家。 限制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占田。规定“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 颁布告缗令,没收大批商人的财物与土地。史称“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哀帝(前6前2)的限田方案,但100多年后,土地兼并依然突出。哀帝时,大司马师丹上书:“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钜万,而贫弱愈困”,社会矛盾突出,因而提出对民田及奴婢“宜略为限”。 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提出限田方案: 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三十顷。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期尽年,犯者没入官。,王莽(920年)的王田制,王莽指出西汉社会 “故富者犬马余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因而提出王田制。 王田制:“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 三年之后(12年)即宣告失败:“诸名食王田皆得以卖之,勿拘以法”。,光武帝的度田令(39年),建武十五年,光武帝下令“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结果遭到权贵与豪右的极力反对,引起一些郡国大姓骚乱。镇压之后,终汉之世,不敢再作度田检核之举,到东汉末,“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仲长统昌言理乱),二、秦代的田租、口赋和力役,秦代赋役的基本特征 秦代田租、刍稿的征收 秦代的口赋 秦代的傅籍问题与更卒、正卒,秦代赋役的基本特征,“夏之贡、殷之助、周之籍,皆十而取一,盖因地而税。秦则不然,舍地而税人,故地数未盈,其税必备,是以贫者避赋役而逃逸,富者务兼并而自若。” 杜佑通典食货志赋税上 真正意义是:口赋、力役重于田租 为什么秦会“舍地而税人”?,为什么秦会“舍地而税人”?,井田制的影响:形成的一夫占有“顷亩”土地的概念。人户可以代替土地作为征收单位。 杜佑:“故地数未盈,其税必备”。即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于三十一年(前)“使黔首自实田”,说明当初很多百姓占地不足,不利于政府按顷亩标准征收田租。,(一)秦代田租、刍稿的征收,田租征收:“訾粟而税,则上一而民平。”(商君书垦令篇)说明是按比例来征税的。具体数字不清楚。 刍稿征收:按顷亩(即人户)征收,“入顷刍稿,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顷入刍三石、稿二石”。 且是固定税率。,(二)秦代口赋:“头会箕敛”,什么是“头会箕敛”? 集解引汉书音义:“家家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此解为错。 淮南子氾论训高诱注:“头会,随民口数,人责其税。”所谓“箕敛”,秦律金布律:“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即按人头出口赋,所征收的是钱,非谷物。,(三)力役,力役:更卒(徭役)、正卒(兵役) 董仲舒:“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 更卒:在本县服徭役,每年一个月。 正卒:在本郡县服兵役,一生一年。 屯戍:一生要外出屯戍边疆一年。,秦代徭役之重:,秦代对更卒的规定 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音岁,责骂);六日至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 秦人一生不止两岁正卒与戍边。 服役者的悲惨命运:“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死亡率相当高,“戍死者固十六七”。 力役繁重:秦朝约调动力役万人,占人口总数的%。 秦的傅籍制度:,秦代人口约2000万,北抗匈奴30万,南戍五岭50万,修长城50万,此外修建宫殿陵墓150万,加上其他徭役,约有300万人被驱使,高占人口总数的15%,和男丁的30%。,秦的傅籍制度,汉书高帝传:“傅,著也,言著名籍,给公家徭役也。” 秦人虚岁傅籍起役。,繁重的力役促成秦迅速灭亡,(秦)转海滨之粟,至于西河。当是之时,男子疾耕不足以粮馈,女子纺绩不足以盖形。遣蒙恬筑长城,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满野,流血千里。于是百姓力屈,欲为乱者,十室而五。又使尉佗逾五岭,攻百越行者不还,往者莫返,于是百姓离心瓦解,欲为乱者,十室而七。兴万乘之驾,作阿房之宫,收大半之赋,发闾左之戍欲为乱者,十室而八不一岁,陈、吴大呼,刘、项并和,天下响应。 汉书伍被传,三、汉代的租赋和徭役,汉代租赋特点:轻租与重赋 租:田租、田税;赋:口赋,人头税。 汉书食货志注:“赋谓计口发财,税谓收其田入也。”,(一)汉代田租,低税率:三十而税一 高祖刘邦:“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惠帝即位,“减田租,复十五而税一” 邓展注:“汉家初十五税一,俭于周十税一也。中间废,今复之也。” 文帝二年、十二年,“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初露“三十税一”的端倪。 文帝十三年至景帝二年年之间,取消田租。 景帝二年五月,“令田半租”,即恢复三十税一。,汉代形成“三十税一”的传统,两汉的“三十税一”之制在文景年间基本定型,并且成为一种传统。 东汉光武帝即位之初,曾因战争需要,改行“什一之税”,但很快就恢复了。建武六年(30):“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租三十税一,如旧制。”,汉代轻田租的影响,在两汉初期,采取三十税一的政策,与民休息,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但由于田租轻省,豪强地方大量霸占土地,役使农民为佃客,地主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汉末荀悦的评论,古者什一而税,以为天下之中正。今汉民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强富人占田逾侈,输其赋大半。官收百一之税,民输大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是上惠不通,威福分豪强矣。,(二)汉代的重赋,算赋:成年人,钱。 “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以治为兵车马。”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口赋:未成年人,钱。 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武帝加钱,以补车骑马。 更赋:代役钱。更有卒更、徭戍。 户赋与军赋,汉书昭帝纪与如淳注,“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 “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谓卒更也。贫者欲得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谓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徭戍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因便往,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谓过更也。”,关于户赋和军赋的几种说法,宋徐天麟: “秦汉之制,列侯封君食租税,岁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则二十万,朝觐聘享出其中。” “惠帝即位,令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所与。” 于琨奇秦汉“户赋”“军赋”考认为:“户赋即是军赋”,是战时的一种临时性加赋。 “往者军队数起,用度不足,以赀征赋,常取给见民”。,(三)汉代杂税,盐铁之税: 汉初“驰山泽之禁”,允许民间采盐治铁铸币,而向经营者征收盐铁之税。 武帝时因扩战需要开始实行盐铁专卖。 至东汉又重新开禁,盐铁之利为豪强所夺。 算缗钱:武帝时元狩四年开征的打击商人兼并势力的一种税收政策。 假税:以往一直误为“假民公田”的租税;其实是一种向民间开放山林陂泽而征收的自然资源税。,征收算缗钱的背景,武帝元狩年间,由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加上自然灾害发生,“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会以振贫民,犹不足”,而“富商大贾或滞财役贫,转毂百数,封君皆低首仰给。治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因而一面加收盐铁之利,一面开征算缗钱,以打击商人兼并势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