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pptx_第1页
安徽省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pptx_第2页
安徽省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pptx_第3页
安徽省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pptx_第4页
安徽省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的变革,20132017年中考命题分析与2018年趋势预测,考点1北京人 考纲要求:A.识记 北京人的文化遗存,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易错辨析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都过着原始群居生活,而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处于氏族公社时期;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思维拓展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 考纲要求:A.识记 半坡、河姆渡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思维拓展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在干栏式的房子中,而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中,导致他们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主要因素:影响他们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启示: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同时也表明我国远古人类已经注意到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我们应自觉地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3远古传说 考纲要求:A.识记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名师点拨传说和史实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传说虽然有后人的加工成分和臆想,但它反映了远古时代部落与部落联盟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它能帮助我们复原某些远古时代的历史场景。区别:传说与史实的最终区别在于有没有考古发现的证据。,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4计算历史年代 考纲要求:B.理解 如何计算历史年代,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5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考纲要求:A.识记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6西周分封制 考纲要求:A.识记 西周分封制,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思维拓展评价西周分封制。 通过分封制,周天子成为全国最大的奴隶主,受封的诸侯成为低一级的奴隶主,而耕种土地的平民和奴隶构成了被统治阶级。周天子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周朝的统治。但分封制本身也蕴涵着分裂的因素,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终于酿成了诸侯割据、列国纷争的局面。,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7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考纲要求:A.识记 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名师点拨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的实质。 春秋争霸的实质是奴隶主之间的掠夺战争;战国兼并的实质是封建主之间的兼并战争。 思维拓展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确立霸业的过程和方式不同,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国家富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 革新图强;勤俭治国;具有顽强毅力;具有远大志向。,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8商鞅变法 考纲要求:B.理解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思维拓展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发生“转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转型”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各有什么重大反映? 根本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提高。反映:社会经济上,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取代奴隶制生产方式;政治上,地主阶级统治逐步确立;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2.商鞅变法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对国家的启示:改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今天我们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对个人的启示: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变法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绝密猜押备课素材,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5,考法6,考法1黄帝 例1(2017安徽)走近遗迹,触摸历史,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中华民族同根同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 。 答案:黄帝(或炎帝) 例2(2015安徽)“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的“轩辕”指的是( ) A.黄帝 B.禹 C.启 D.汤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轩辕”即黄帝。传说,涿鹿之战十分激烈,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炎帝部众迷失了方向。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5,考法6,考法2计算历史年代 例3(2015安徽)公元前443年,伯利克里成为雅典首席将军,继续推行民主改革。这一年距今(2015年)( ) A.1 571周年 B.1 572周年 C.2 457周年 D.2 458周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年代的计算。跨公元元年的等于两者的和减去1。“公元前443年”和“公元2015年”属于“跨公元元年”,那么,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年,应该是:443+2 015-1=2 457周年。,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5,考法6,考法3王位继承制(启) 例4(2016安徽)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的儿子 继承王位,形成“家天下”的局面。 答案:启,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5,考法6,考法4分封制 例5(2016安徽)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西周分封制。“武王既胜殷,邦诸侯”意思是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开始分封诸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隋朝首创科举制。由此可以排除B、C、D三项。,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5,考法6,考法5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例6(2014安徽)据变迁中的古代中国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 )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时期是从约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046年;西周时期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到220年。由此可以判断,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5,考法6,例7(2013安徽)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 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纸上谈兵 D.三顾茅庐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春秋争霸”。公元前7世纪,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文公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围魏救赵”“纸上谈兵”源于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三顾茅庐”反映的是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前,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亲自到诸葛亮隐居的地方拜访了三次,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的事迹。,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5,考法6,考法6商鞅变法 例8(2017安徽)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鞅变法。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凡三十一县”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规定,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此可知,商鞅建立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由此可以排除A、C、D三项。,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5,考法6,例9(2016安徽)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 主持变法,使秦国富兵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答案:商鞅,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5,考法6,方法总结 组合列举题答题策略 组合列举题是把符合某种条件的人物、事件等按要求排列的题型,主要考查归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