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句法结构.ppt_第1页
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句法结构.ppt_第2页
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句法结构.ppt_第3页
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句法结构.ppt_第4页
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句法结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 句法结构的演变链,中央民族民族大学 戴庆厦 朱艳华,2,解题,本文在对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的句法结构特点进行共时研究的基础上,理出选择疑问范畴的句法演变链。 文中把28种藏缅语(包括方言)选择疑问范畴的句法结构分为重叠问句、正反问句、选择问句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类型在共时上依次具有蕴含关系,形成一个等级序列。 在历时上,文中认为存在一个从选择问句到正反问句再到重叠问句的演变链。 并认为其演变受语言内部机制及语言类型特点(屈折性、分析性程度的差异)的制约;此外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也对选择疑问范畴句法结构的演变产生影响。 语料来源:28种藏缅语(包括方言),参照汉语的选择疑问范畴的研究成果。,3,研究目的,一、对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的句法结构有 一个比较系统深入的认识。 二、这一个案研究成果,有助于语言理论的建设。 三、藏缅语的语言事实能对汉语语法研究起到有益的反观作用。,4,论文结构,一、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的句法结构形式 二、选择疑问范畴的三种句法结构在藏缅语中的分布 三、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的句法演变链 四、影响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句法结构演变的因素,5,一、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的句法结构形式,(一)选择问句 (二)正反问句 (三)重叠问句,6,(一)选择问句,7,1.有标记的选择问句:,其结构形式是“A+选择疑问标记+B?”。 根据选择疑问标记的使用情况,又可分为三种类型:,8,(1)分析型:,西摩洛哈尼语: no55 ja33 tShv55 ,jv55 li;55 ,mV55s55 kh31 tShv55 ,jv55 li;55? 你 鸡 养 想(语助) (连词) 狗 养 想(语助) 你想养鸡呢,还是想养狗呢?,9,(2)屈折型:,独龙语: nA53 tjAn55i,53mA55n31_A,53 .i55 A55n31 _A,53? 你 电影 (前加) 看 戏(前加) 看 你看电影呢还是看戏?,10,(3)分析屈折兼用型:,景颇语: na,33 phaP31lap31 luP31 n31ni51, 你 茶 喝 (句尾) (Si,31n55Zai55)khaP31 luP31 n31ni51? (那样+不+是) 水 喝 (句尾) 你喝茶呢?还是喝水呢?,11,2. 无标记的选择问句:其结构形式是“A+B(+语气助词)?”。,玛曲藏语(用上扬的语调表示选择疑问) nd9 hgo kan hgo? 这 要 那 要 要这个还是那个?,12,(二)正反问句,13,1.有标记的正反问句:,其句法结构形式是“A+选择疑问标记+ 不/没A(+语气助词)?”。 根据选择疑问标记的使用情况,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4,(1)分析型:,浪速语: n31 j;35 laW31, m9#31 j;35 laW31? 你 去(语助) 不 去(语助) 你去还是不去?,15,(2)屈折型:,勒期语: naN53 a33 la53? 你 茶 喝 不 喝 (语助) 你喝不喝茶?,16,(3)分析屈折兼用型:,景颇语: na,33sa33n31ni51,(Si,31n55Zai55) n55 sa33 n31ni51? 你 去(句尾) (那样+不+是)不 去 (句尾) 你去吗?还是不去吗?,17,2.无标记的正反问句:,其句法结构形式是“A+不/没A(+语气助词)?” 仓洛门巴语: nan13 ka13 a55pa55 la55sa55 ka13 te13wa ma13 te13wa? 你 的 爸爸 拉萨(结助)去 没 去 你爸爸到拉萨去了没有?,18,(三)重叠问句,其结构形式是“A+A?”。 盐源彝语: n33 mu316338i31 bo44bo33? 你 明天 走 走 你明天去不去?,19,二、选择疑问范畴的三种句法结构在藏缅语中的分布,20,21,22,各种类型的句法结构在同一语言中的组合有下面几种情况:,1. 有标记的选择问句+有标记的正反问句+无标记的正反问句 2. 有标记的选择问句+有标记的正反问句 3. 有标记的选择问句+无标记的正反问句 4. 有标记的选择问句+无标记的选择问句+有标记的正反问句 5. 无标记的选择问句+无标记的正反问句 6. 有标记的选择问句+有标记的正反问句+无标记的正反问句+重叠问句 7. 有标记的选择问句+有标记的正反问句+重叠问句,23,蕴涵共性1:,一种语言如果能够用有标记的正反问句来表示选择疑问,也就能够用有标记的选择问句来表示。 逻辑蕴涵式:有标记的正反问句有标记的选择问句,24,蕴涵共性2:,一种语言如果能够用重叠问句来表示选择疑问,也就能够用有标记的正反问句来表示。 逻辑蕴涵式:重叠问句有标记的正反问句,25,等级序列:,重叠问句有标记的正反问句有标记的选择问句。 即:一种语言如果能够用重叠问句来表示选择疑问,就能够用有标记的正反问句来表示,也能够用有标记的选择问句来表示。,26,以盐源彝语为例:,有标记的选择问句: n33 .e55 ndo33 t.hi33 ? nd733 ndo33 da31 la55M33 ndo33 ? 你 什么 喝 愿意 酒 喝 (连词) 茶水 喝 你喝点什么?酒还是茶? 有标记的正反问句: s55 tsh33 dMi55 n33 ndM31 da31 a31ndM31 事 这 件 你 相信 (连词) 不 相信? 你相信不相信这件事? 重叠问句: s55 tsh33 dMi55 n33 ndM31 ndM31? 事 这 件 你 相信 相信 你相信不相信这件事?,27,三、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的句法演变链,28,演变链一:,无标记的选择问句有标记的选择问句有标记的正反问句无标记的正反问句重叠问句,29,演变链二:,无标记的选择问句无标记的正反问句重叠问句,30,语言的演变发展,不同的演变进程是由不同的演变机制和演变动因决定的。我们从不同语言的差异对比中,以及对每个语言系统的内部特点分析中,能够对各个演变阶段的成因提出可能的假设。,演变机制和演变动因,31,(一)从“无标记的选择问句”到“有标记的选择问句”,这一演变的动因是由于表选择疑问的连词或语气助词(词缀)的产生而发生演变的。不同语言的词源比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某种语法特点产生的先后顺序。 不同语支之间的语气助词大多不同源。如: 错那门巴语的k31,荣红羌语的u、-,格曼语的 lAi35 ,景颇语的- ni51,载瓦语的luP21,盐源彝语的a33, 白语的n;55,都是不同源的。 同一语支内部的不同语言也有不同源的。如: 普米语和荣红羌语同属羌语支,但普米语的so31和荣红 羌语的u、-不同源。,32,但同一语支内部的不同语言同源的比较多。如: 属于彝语支的武定彝语的l33 ,阿卡语的la31, 拉祜语的l,怒苏语的l;31 ,有同源关系。 这说明,藏缅语这一类语气助词的产生应该是 在语族分化为不同语支之后,如果不是这样,这 些词在不同语支之间应该是同源的。,33,表示选择疑问的连词(相当于汉语的“还是”、“或者”)在不同语言之间大多是不同源的,包括语支之间的语言和语支内部的不同语言。 例如:错那门巴语的t 31ni55,仓洛门巴语的ma138i55la,普米语的diA13,格曼语的nA55,景颇语的Si,31n55Zai55,载瓦语的a21,uWt55tsa,33,勒期语的,阿昌语的m33631、xA31633、 xAi31633,喀卓语的,33s33,卡多哈尼语的ma55S55。,34,有些语言至今尚未有表示选择疑问范畴的连词,如玛曲藏语、荣红羌语、浪速语、拉祜语、独龙语等。 有些语言表示选择疑问范畴的连词是借用汉语的,如“还是”一词,阿昌语是xA31633、xAi31633,嘉戎语是hai s9等。 有些语言表示“还是”的连词是复合构成的,历史还不长,如景颇语的Si,31n55Zai55(这样+不+是),载瓦语a21,uWt55tsa,33(不+是+的话,其中的tsa,33“的话”是借用景颇语的)。 总之,可以认为连词产生担负选择疑问的功能,其时间要晚于语气助词。,35,(二)从“无标记的选择问句”到“无标记的正反问句”、从“有标记的选择问句”到“有标记的正反问句”,这两种演变是由于类推机制的作用。 无标记的选择问句,其结构模式是“A+B(+语气助词)?”;“无标记的正反问句”,其结构模式是“A+不/没A(+语气助词)?”这两种看似不同的句法结构,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两个选项直接并列表示选择疑问的。区别只是在于,前者是不同选项的并列,而后者是同一选项的正反两方面的并列。,36,(三)从“有标记的正反问句”到“无标记的正反问句”,这一演变是由于语言经济原理的作用。 有标记的正反问句由于语气助词或连词的使用而显得比无标记的正反问句复杂、繁冗。 语气助词和连词虽然有突显选择疑问的作用,但并不承载疑问焦点。疑问焦点是由选项的肯定、否定形式承载的。 有标记的正反问句在大量、高频、反复使用之后,这一结构表达选择疑问的功能得以固化,这时,并不承载疑问焦点的选择疑问标记的作用就越来越淡化;承载疑问焦点的正反并列形式就能表达选择疑问的范畴了,因而,选择疑问标记也就可以脱落了。,37,以格曼语为例:,(1)8o53 nA55 m31sAm55 ni55 lAi35 ki53 nA55 m31 你 是 不 对 (助)(语助) 我 是 不 sAm55 ni55 lAi35? 对 (助)(语助) 是你的错还是我的错? (2)i53 k31p“An53 lAi35 k31 p“An53 mAi55? 他 好看 (语助) 好看 不是 他好看不好看? (3)xAi55ju53guAt35 lVm53lAu53 “A35 xA,53 m31 xA,53 lAi35? 那 地方 夏天 (助) 热 不 热 (语助) 那里夏天热不热?,38,(四)从“无标记的正反问句”到“重叠问句”,从本文涉及的28种藏缅语的情况来,有重叠问句的仅彝语和喀卓语这两种语言。 这一演变主要是语言的经济原理在起作用,但还有韵律的作用。 表正反疑问,不加否定词比加否定词简单、经济,而且符合双音节性的韵律要求。 藏缅语普遍都有双音节的韵律机制,构词和组织短语时要求两个音节和四个音节为一个单位。重叠问句符合这一韵律模式。,39,以彝语为例:,s55 tsh33 dMi55 n33 ndM31 ndM31? 事 这 件 你 相信 相信 你相信不相信这件事? 也可以加上连词da31 “还是”和否定副词“不”,说成: s55 tsh33 dMi55 n33 ndM31 da31 a31ndM31? 事 这 件 你 相信 (连词) 不 相信 你相信不相信这件事?,40,我们所归纳的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的这一句法演变链,显示的是句法结构演变的一般路径,并不意味着每一种句法结构形式在藏缅语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由于演变的进度不一,各语言的结构系统各异,有的句法结构在某些语言中可能已经完成其演变的过程而消失,在有的语言中可能还没有开始形成。由此就造成了选择疑问范畴在藏缅语各语言中错综复杂的句法结构形式。,41,四、影响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句法结构演变的因素,42,(一)语言类型特点对句法结构演变的影响,藏缅语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藏缅语语法类型的历史演变是从屈折型向分析型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说,古代藏缅语的语法形式具有较多的屈折式,后来屈折式逐渐衰退、消失,被分析式所代替。 今日的藏缅语,北部地区的语言如藏语、羌语、嘉戎语等形态变化比较发达,而南部地区的语言如哈尼语、彝语、缅语等分析性较强,形态变化所剩无几。景颇语介于二者之间,比南部语言具有更多的形态变化。 这种语法类型的转型,对选择疑问范畴的句法形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43,景颇语、独龙语、荣红羌语等语言,为什么没有产生“A+不/没A?”式的无标记正反问句? 这大约与存在丰富的动词形态有关。动词的前后要带几个表示动词语法意义的成分。,44,景颇语:,na,33 sa33 n31ni51,n33 sa33 n31ni51? 你 去 (句助) 不 去 (句助) 你去吗?不去吗? sa#31Za33,a31a31ni31,n55,a31a31ni51 ? 老师 在(句助) 不 在(句助) 老师在吗?不在吗? *na,33 sa33n33sa33? 你去不去? 你 去 不 去 *sa#31Za33 ,a31n55,a31? 老师在不在? 老师 在 不 在,45,南部的哈尼语、彝语、缅语等,为什么容易很容易发展出无标记正反问句? 因为这些语言表示动词谓语人称、数的形态变化都已消失殆尽,动词不必受这些形态标记的约束。 武定彝语: na33 a11dMi338i11 li11(l33) ma11 li11? 你 明天 走 (语助)不 走 你明天去不去?,46,(二)语言系统特点对句法结构演变的影响,为什么彝语产生了重叠问句的形式? 这要从彝语的内部系统来考察。彝语的动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少数常用的动词如“吃”“看”“走”能够通过重叠表示“尝试”义、“反复多次”义,彝语表“尝试”义、“反复多次”义一般在动词后添加h44“看”。,47,彝语:,tshi33 du33 tsh44 t.i33 n33 (th31l33 ) dz33h44 . 菜 这 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