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第一节.ppt_第1页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第一节.ppt_第2页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第一节.ppt_第3页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第一节.ppt_第4页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第一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树病虫害 Diseases and Pests of Tea Plant,洪永聪 茶与食品学院 QQ:10817788,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理论学时分配计划(24学时),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 (6学时),第一节 昆虫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2学时) 第二节 昆虫的生物学与生态学(2学时) 第三节 昆虫的分类(2学时),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第一节 昆虫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 (2学时),一、昆虫的外部形态 (一)昆虫的头部 (二)昆虫的胸部 (三)昆虫的腹部 (四)昆虫的体壁,二、昆虫的内部结构 (一)昆虫的消化系统 (二)昆虫的排泄系统 (三)昆虫的循环系统 (四)昆虫的呼吸系统 (五)昆虫的神经系统 (六)昆虫的内分泌系统 (七)昆虫的生殖系统,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昆虫成虫的体躯(body):一般由头部(head)、胸部(chest)、腹部(abdomen)等3个体段组成。,一、昆虫的外部形态,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头部为感觉和取食中心:着生1对触角、 1个口器、1对复眼,通常有23个单眼或无。,(一)昆虫的头部,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触角,触角(antenna):着生在额区的触角窝,可自由活动;重要的感觉器官,主司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鉴别种类和性别的重要依据。,大蚕蛾,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触角的构造,触角的构造:一般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等部分;鞭节上有丰富的感觉器,在觅食、聚集、求偶和寻找适当产卵场所时起重要作用。,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触角的类型:丝状(蟋蟀)、刚毛状(蝉)、锯齿状(芫菁)、棒状(蝶类)、锤状(郭公甲)、栉齿状(雄绿豆象)、念珠状(白蚁)、环毛状(雄蚊)、羽状(大蚕蛾)、具芒状(蝇类)、鳃叶状(金龟甲)、膝状(蜜蜂)等。,(2)触角的类型,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天牛,蝉,白蚁,大蚕蛾,胡蜂,家蝇,郭公虫,金龟子,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2、复眼与单眼,眼(eye):包括复眼和单眼,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单眼有背单眼和侧单眼之分;除寄生性昆虫外,一般昆虫都有1对复眼,头顶上还有1到3个背单眼。,豆娘,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复眼,复眼(ommateum):通常1对,位于额上方两侧,较大,多为圆或椭圆形,突出于体壁;由许多六角形柱状的小眼组成,似蜂窝状;复眼愈大,小眼愈多,视力愈强;观察物体的形象和色彩,对运动中的物体较敏感。,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豆娘,丽蝇,蝶,突眼蝇,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2)单眼,单眼(ocellasae):辨别光的方向和强弱,不能成像;背单眼,成若虫所有,多为3或2个,极少1个或缺;侧单眼,全变态幼虫具有,位于头部两侧颊区下方,通常17对。,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3、口器,口器(mouthparts)的典型构造: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等部分组成;上唇和舌属头壳的构造,上颚、下颚和下唇是对附肢。 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构造和类型发生很多变异:取食固体食物的为咀嚼式口器,取食液体食物的为刺吸式口器。,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咀嚼式口器,咀嚼式口器:为最基本和原始类型;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围成口腔;舌把口腔分成食窦和唾窦,唾腺开口于舌基部;一对上颚尤为发达,为主要取食器官,用以咀咬固体食物。,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刺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演变而成;下唇延伸成喙;上、下颚均延长成颚针,内壁具纵槽,前方为食物道,后方为唾液道;取食时,上、下颚针交替刺入寄主中,唾液道分泌唾液,消解组织,再由食物道将消解汁液吸入体内(体外消化)。,(2)刺吸式口器,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胸部为运动中心:由前胸、中胸和后胸3个体节组成;每体节着生1对足,通常中胸和后胸各生1对翅。,二、昆虫的胸部,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足,足(foot limb):昆虫运动必需的身体构造,帮助昆虫行走、跳跃或游泳;一般分为6节,节间由膜质相连;昆虫的种类、生活习性不同,足的类型也不同。,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足的基本构造,足的基本构造:基节粗短,与侧基突形成关节;转节短小,少数节;腿节强大,与胫节以关节相连;胫节细长,边缘有刺,末端有距;跗节分1-5个亚节,常有跗垫;前跗节多退化为侧爪,或有爪间突。,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足的类型:步行足(步行甲)、跳跃足(蝗虫后足)、开掘足(蝼蛄前足)、游泳足(龙虱后足)、捕捉足(螳螂前足)、携粉足(蜜蜂后足)、抱握足(雄龙虱前足)、攀悬足(虱类)等。,(2)足的类型,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2、翅,翅(wing):昆虫飞行必需的身体构造;昆虫借助飞行选择适宜的生存环境,寻找食物和同伴,遇到危险时快速逃生;多呈三角形,分为臀前区、臀区、轭区和腋区。,脉翅,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翅的基本构造,翅的基本构造:展开时朝向前、后、外面的边缘分别为前缘、内缘和外缘;与体躯相连的角叫做肩角,翅尖的角叫顶角,外缘与后缘所成的角叫臀角。,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翅的类型:覆翅(直翅目前翅)、半鞘翅(蝽类前翅)、平棒翅(双翅目后翅)、鞘翅(甲虫前翅)、缨翅(蓟马)、膜翅(蜂类等)、鳞翅(鳞翅目)、毛翅(石蛾)等。,(2)翅的类型,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膜翅,复翅,鞘翅,半翅,鳞翅,脉翅,棒翅,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腹部为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由11节组成,通常只能见到9节;1-8节两侧各有1对气门,第8-9节着生外生殖器,腹末有尾须;节间膜上着生腺体,各种内脏器官大都在腹部内。,(三)昆虫的腹部,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雌性产卵器,产卵器(ovipositor):位于第8、9节的腹面,由3对产卵瓣组成;第8腹节的附肢演变成1对腹产卵瓣,第9腹节的附肢则变成了1对背产卵瓣,从背产卵瓣的基部再生出1对内产卵瓣;生殖孔开口于第8或第9腹节的腹面。,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蝗虫产卵器,叶蜂产卵器,姬蜂产卵状,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2、雄性交配器,交配器(copulatory organ):一般位于第9节,构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1个阳具,以及1对抱握器;阳具由第9节腹板后的节间膜内陷而成,呈锥状或管状,可分为阳茎基和阳茎;抱握器多由第9腹节的1对附肢特化而成。,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四)昆虫的体壁,体壁(body wall):又称“外骨骼”;一般可分为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基底膜。,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体壁的衍生物,体壁的衍生物:非细胞性突起,如刚毛;多细胞性突起,如距;单细胞性突起,如毒毛;皮细胞腺,如臭腺。,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2、体壁的色彩,色素色:也称化学色,是由于某些色素沉集于体壁而形成的;这些色素大多是次生代谢产物。 结构色:也称物理色,是由体表特殊的结构对光的反射和衍射而产生的色彩,是物理作用的结果。 混合色:由上述两种色彩综合而成的;昆虫的体色大都属于此类。,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异色瓢虫,紫闪蛱蝶,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体腔(body cavity):即血腔,由背、腹隔膜分成3个血窦;背血窦包含背血管和心脏;腹血窦包含腹神经索和脑;围脏窦包含消化、呼吸、生殖等大部分内脏。,二、昆虫的内部结构,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一)昆虫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消化道(前肠、中肠、后肠)和唾腺;主要功能是摄取、运送和消化食物以及吸收营养,还具有控制水分平衡和排泄作用。,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前肠,前肠(foregut):从口开始,经由咽喉、食道、嗉囊,终止于前胃(贲门瓣);接受、运送和暂时储存食物,以及具有部分消化作用。,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2、中肠,中肠(midgut):亦称胃,短而均匀的管状构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前端外方有胃盲囊;胃盲囊可增加中肠分泌和吸收面积。,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3、后肠,后肠(hindgut):可分为回肠和直肠,末端是肛门,功能是排除未经利用的食物残渣和吸收水分;回肠(幽门瓣)前端外有马氏管;直肠具有直肠垫,能扩大吸收表面积。,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二)昆虫的排泄系统,排泄系统(excretory system):用于排泄体内含氮废物,调节体液中水分和离子平衡,使昆虫体内保持正常的生理环境。,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马氏管,马氏管(malpighian tubule):昆虫主要的排泄器官;具有许多细长的管子,基部开口于中、后肠交界处,末端闭塞,游离于体腔。,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其它排泄器官:体壁、消化道壁、脂肪体、围心细胞等。,2、其它排泄器官,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三)昆虫的循环系统,循环系统(circulation system):是1条位于体腔背面,纵贯于背血窦中的背血管;输送营养、激素、无机盐和水分至各组织。,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背血管,背血管(Dorsal Vessel):通常是一条简单的直管,没有翼肌和膈膜相连;其主要作用是引导血液向前流动。,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2、心脏,心脏(heart):由系列膨大的心室组成;一般812个;有节奏的搏动,以及背腹膈的波动,使血液在背血管和血腔中作定向循环流动。,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四)昆虫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气门(spiracle),气管在身体两侧的开口;气管(trachea),主气管、支气管。 昆虫的呼吸作用:主要是靠空气的扩散作用和虫体有节奏的扩张和收缩引起的通风作用帮助完成的。,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五)昆虫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腹神经索;交感神经系统,中枢神经通向内脏的神经系统;周缘神经系统,中枢神经通向表皮下连接各感觉器官的神经系统。,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六)昆虫的内分泌系统,内分泌器官:一类为神经内分泌器官,如脑分泌细胞;另一类为腺体内分泌器官,是典型的无导管腺体构造,如咽侧体、心侧体和前胸腺。,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脑激素,脑激素(brain hormone):由脑部多数为单极神经原分泌,化学性质为多肽蛋白质;激发前胸腺分泌脱皮激素,刺激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2、脱皮激素与保幼激素,脱皮激素(molting hormone)与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甾类化合物;共同作用引发幼期脱皮;保幼激素单独作用保持幼期形态,引发滞育;脱皮激素单独作用出现成虫,终止滞育。,第一章 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