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第一复习资料1-4-1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_第1页
2012年高考第一复习资料1-4-1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_第2页
2012年高考第一复习资料1-4-1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_第3页
2012年高考第一复习资料1-4-1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_第4页
2012年高考第一复习资料1-4-1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导学,内力作用,第 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核心突破,1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2)图中、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 ) A泥沙沉积 B岩层断裂 C侵蚀作用 D水平挤压,解析:(1)由图中岩层的排列顺序可知,沉积岩2是最先形成的,后 受到水平挤压作用岩层弯曲;而后岩浆沿着沉积岩2的薄弱地带喷 出形成山峰;岩浆岩1侵入了岩浆岩2和沉积岩1,可见先沉积了 沉积岩1,后岩浆侵入形成了岩浆岩1;断层面穿越了所有岩层,可 见最后发生的是断裂。 (2)山峰的成因是岩浆喷出凝固而成;洞穴是流水的溶蚀作用; 是岩层断裂;是岩层受到巨大的水平挤压作用而发生弯曲。 答案:(1)A (2)D,2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 回答(1)(2)题。 (1)下列地貌与所示外力作 用对应正确的是 ( ) A溶洞或 B裂谷 C沙丘 D戈壁 (2)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 于 ( ) A B C D 解析:读图可知,为风化、侵蚀作用,为搬运作用,为堆积作用;溶 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A项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戈壁 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 力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 答案:(1)A (2)C,1岩石圈的组成 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不同岩石由于形成 过程、物质来源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被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 环,如下图所示,3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 (1)(2)题。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1)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 A外力作用 B固结成岩作用 C地壳下沉 D高温熔化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和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在 岩浆岩中花岗岩侵入岩石的内部,玄武岩分布在地壳表层,所以乙为花岗岩。 (2)读图可知,为冷却凝固作用,为风化、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 为重熔再生作用,为变质作用,为固结成岩作用。所以为外力作用。 答案:(1)B (2)A,热点考向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案例】 (2010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例 上层洞穴下层洞穴石钟乳、石笋岩石 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 A B C D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命题立意:本题以喀斯特地质地貌剖面图为情境,着重考查根据地理基本原理推 断地理过程的能力,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影响。明确地表和地下喀斯特 地貌的形成过程和条件是合理推理的前提。 解题思路:第1题,图中有落水洞、溶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对各地貌形态,图例 分别作了说明。它们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可溶性岩石最先形成,然后地表水沿岩 石裂隙溶蚀岩石,产生洞穴;由于溶蚀由表及里,上层洞穴形成的时间早于下 层,溶洞形成之后,含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滴落,产生碳酸钙沉淀,形成石钟 乳、石笋等。图中的序号按形成先后排列为:或(或不能确定 先后顺序)。第2题,喀斯特地貌区降水丰富,以水蚀作用为主,岩石多是可溶性 的石灰岩,由于多溶洞,地下水丰富,地表水缺乏。喀斯特地貌位于石灰岩山 区,水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答案:1.D 2.C,规律总结:辨别不同地貌的成因及其区域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1(2011吉林长春)岩石及地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有关。图中各字母表示地质作用的 不同类型。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表示干旱环境下的风力沉积作用 Bb表示地壳运动中的外力侵蚀作用 Cd表示流水溶蚀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De表示流水搬运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下列人类活动,能够加重c过程的是 ( ) A退耕还林 B围湖造田 C陡坡垦荒 D营造薪炭林,解析:图中显示的是云贵高原的地貌形成过程,云贵高原因石灰岩发育,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多溶洞的喀斯特地貌。a表示湿润环境下的沉积作用,b表示因内力作用上升形成高原,d表示溶蚀后水中物质的随水流失,e表示沉积作用形成钟乳石和石笋。在陡坡垦荒会造成植被破坏,从而加大水土流失,使地表更加崎岖不平。部分同学因不能正确分析岩石及地貌与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而造成误选。 答案:(1)C (2)C,热点考向2 岩石圈物质循环,【案例】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和_。 (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 ( ) A具有层理构造 B具有气孔构造 C常含有化石 D坚实致密 (3)图中序号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 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4)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 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右图)最为著名。 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 头”危机。你认为其“玉颈”变细是受_ 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图中的_(填序号)。 (5)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 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的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岩石等相关知识,以及对示意图的判读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该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表示冷凝作用、表示外力作用、表示变质作用、表示重熔再生作用。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台湾的“女王头玉颈”是在海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不断变细的。家庭装潢用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大理岩属变质岩。 答案:(1)岩浆岩 变质岩 (2)AC (3) (4)海水侵蚀 (5)甲:花岗岩;乙:大理岩。,方法技巧: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此类图在实际考题中有很多变式图,在判断时牢记以下“窍门”,便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是自岩浆始,到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三是沉积岩中含有化石。,2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1)(3) 题。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 )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 ) 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的三大类型与成矿规律、矿物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