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页
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2页
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3页
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4页
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禽流感流行病学进展,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dong University,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要 点,禽流感病原学,流感流行病学,禽流感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概 述,预防控制,禽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一、概 述,禽流感定义 禽流感的历史 我国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状况,禽流感定义 (Avian influenza, AI; bird flu),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感染和/或疾病 综合症,主要引起禽类的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传染病。 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HPAI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禽流感的历史,1878 Perroncito 首次报道在意大利发生,并称为“鸡瘟”(应区别现“鸡瘟”) 1901年 Centanni & Savunozzi 发现了该病是由“可滤过”的病毒引起 1955年 Shaffer 证实了该病毒是A型禽流感病毒 1972年Slemons 证实了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储存库,1979年 Klenk&Rott 证实病毒的毒力和血凝素的可裂解性 1997年 Subbarao 等发现了禽流感病毒H5可从家禽传染给人 1983年美国滨州等地区爆发禽流感(H5N5) ,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3.49亿,被称为历史上危害最大禽流感爆发 2003年 Holland 发现了禽流感病毒H7可从家禽传染给人 2004年,亚洲多个国家发生禽流感,血清型为H5N1,并可感染人,引起死亡 2005年,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发生H5N1禽流感流行,据 WHO报告,自03年12月26日至05年11月17日,亚洲多个国家(印尼、越南、泰国、柬埔寨)发生H5N1型人病例130例,死亡67例,病死率50。,我国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状况,1972年5月我国台湾省台北淡水镇发生鸭流感,分离的病毒为H6N1 1975年1980年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对香港本地和从广东、广西进口的鸡、鸭、鹅进行市场监测,分离了41株(输入)和21株(本地)禽流感病毒,主要血清型是H4N6,还有H3N3、H3N9、H5N4和H1N1 1980年 我国学者韩冲和徐为燕在南京鸡、鸭加工厂分离出流感病毒,分属于H4、H5和H6,1992年 陈博伦、张泽纪等从鸡体中分离到了H9N2禽流感病毒 19961998年 唐秀英等从发病的鸡群和鸭鹅中分离到了H4N6、H9N2、H3N2、H1N1、H3N8禽流感病毒 1997年4月,香港流浮山3个鸡场4500只鸡发病,突然死亡。分离病毒为H5N1 1998年我国多个地区发生了以H9N2为主要亚型的禽流感,导致鸡群产蛋下降,2001年6月,韩国从我国进口的鸭产品中分离到H5N1病毒,导致韩国、日本禁止从我国进口家禽及禽类制品 2001年和2002年,在香港不同地区的菜市场和鸡场发生了H5N1亚型的禽流感 2004年,我国不同地区发生了以H5N1为主要亚型的禽流感,造成鸡群的死亡 2005年,截至11月24日,我国内蒙古、湖南、安徽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地发生禽流感疫情,并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例,截至2005年11月16日,二、病原学,流感病毒的分类 A型流感病毒亚型 流感病毒命名 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分类,根据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的抗原性不同分为A、B和C型 A型:除可感染人外,还可以感染禽(禽流感),以及许多其他种属的动物,如马、猪、海豹等。 B型:主要感染人 ; C型:主要感染人 ,偶尔也可从猪分离到,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不同可将A型流感病毒分为不同亚型: HA有16个亚型:H1H16 NA有9个亚型:N1N9 从理论上:这16个HA和9个NA亚型的任意组合皆成为一个新亚型,现在流行的H5N1即为此种组合的结果,A型流感病毒亚型,流感病毒命名,包括:型(A、B或C),宿主来源(除人外),地理来源,毒株编号(如果有)和分离的年代,后面圆括号内附以H和N的抗原性说明 如:1997年在香港从鸡和人体内分离到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则被分别命名为: A/Chicken/Hongkong/220/97(H5N1) A/Hongkong/156/97(H5N1),禽流感病毒形态结构,分类: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 形态:椭圆形,有囊膜,直径80120nm,囊膜表面覆盖有紧密排列的纤突,分别为病毒的HA(三聚体棒状结构)和NA(四聚体蘑菇状结构)蛋白 核酸:负链单股RNA;核酸为大小不同的8个节段的基因组,编码10种蛋白: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聚合酶蛋白(PB1、PB2、PA) 核蛋白(NP) 基质蛋白(M1、M2) 非结构蛋白(NS1、NS2) 其中M1含量最多,病毒粒子,流感病毒结构,NA,M2 蛋白,HA,核糖核蛋白RNP,双层类脂质囊膜,基质蛋白M1,血凝素(HA)的作用,将病毒粒子吸附在细胞表面受体(唾液酸低聚糖)上 在对病毒的中和作用和抗感染保护中,抗HA抗体非常重要 变易性很强,是病毒发生抗原变易的主要原因 HA识别和结合宿主细胞受体的特性,决定了被感染宿主的范围或种类 HA的裂解决定了病毒的毒力和感染性,神经氨酸酶(NA)的作用,避免病毒粒子的聚集,有利于新生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对病毒在感染细胞周围的扩散能力有很大影响 NA蛋白也可中和抗体,可抵抗HPAI的攻击,但其作用弱于HA 能影响对HA的切割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导致病毒致病性的不同,病毒的抗原变异,可以发生多种变异: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传播力和毒力、对抗体亲合力等都可发生变异 最突出最重要的是抗原变异 A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最强,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B型较小,常引起中度流行或局部暴发; C性比较稳定仅引起成人散发或婴儿感染。,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原理(1),抗原漂移(antigen drift): 抗原性漂移是由编码HA和/或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 HA和NA的抗原漂移是互不联系独立进行的,是基因突变和人群免疫力对病毒压迫和选择的结果,它可引起致病性更强病毒的出现 其13年出现一次新变种,引起一次中小规模的流行,新变种多在我国南方出现。,H,抗原漂移,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原理(2),抗原转换变(antigenic shift): 当两种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感染一宿主细胞时, (人IV人IV、人IV动物IV)两者的基因片段发生遗传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发生变化 此时HA和/或NA完全发生了变异,形成新亚型,是抗原的质变 往往引起世界性大流行,间隔时间一般没有规律。,抗原转换,A型流感病毒宿主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一般情况下,各种A型流感病毒侵害的动物仍是其自然宿主,较少发生交叉感染 马流感病毒主要感染马 猪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 人流感病毒不能在鸡、鸭等禽类体内复制 禽流感病毒(AIV)在灵长类动物体内的复制能力也极差 但这种宿主特异性又不是十分严格,有些流感病毒仍然可以在不同种属的动物间传播,病毒宿主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2),流感病毒入侵动物组织细胞,必须通过流感病毒的HA吸附在组织细胞膜的相关受体上,才能入侵宿主细胞 细胞受体和病毒HA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是决定流感病毒宿主特异性的主要因素,病毒宿主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3),常见细胞受体有两种: 唾液酸a 2,3半乳糖(Saa-2,3Gal)受体:多数禽流感病毒优先结合于该受体 唾液酸a-2,6半乳糖(Sa-2,6Gal)受体:人流感 病毒优先结合于该受体 ? 不同流感病毒HA结合受体特性不同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HA上受体结合位点的第226位氨基酸密切相关,病毒宿主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4),若该位氨基酸残基是谷氨酸(Glu),则有唾液酸a 2,3半乳糖(Saa-2,3Gal)受体结合特异性(易感染禽) 若该位位氨基酸残基为亮氨酸(Leu),则为Saa-2,6Gal受体结合特异性(易感染人) 若第226位氨基酸为蛋氨酸(Met),则同时对Saa-2,3Gal和Saa-2,6Gal均具有相同的结合能力 (禽、人均易感染) 97年香港禽流感第226位氨基酸为Met,可能是导致香港AIV感染人的真正原因,AIV致病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不同动物感染A型流感病毒后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不同的A型流感病毒分离株即使是同一亚型,对同一宿主的致病力也有很大差异 禽类感染A型流感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与病毒毒力有关 若为非致病力毒株或低致病力毒株(H9) ,病毒只在局部粘膜(如消化道或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不表现或只表现轻微的临床症状 若为高致病力毒株(H5、H7),病毒常常侵入全身各组织器官,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乃至造成大批死亡,AIV致病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2),流感病毒毒力取决于AIV囊膜上的HA是否容易被切割成HA1和HA2两个部分。 如果HA容易切割,其致病性较强 如果HA不容易切割,其致病性较弱或没有 HA蛋白裂解活性决定了病毒的组织嗜性,而HA蛋白裂解活性又是由HA蛋白裂解位点上游的氨基酸组成和裂解位点附近的糖侧链存在与否决定的 HA蛋白裂解位点上游的氨基酸均为碱性氨基酸,同时附近又有糖侧链存在,则病毒为低致力毒株 如无糖侧链,则为高致病力毒株,禽流感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A型流感病毒是囊膜病毒,对去污剂等脂溶剂比较敏感,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灭 对热比较敏感,56 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6570加热5分钟即丧失活性。 紫外线可迅速破坏其感染性,直射阳光下 4048小时即可灭活 流感病毒在有机物的保护下可极大地增强其抗灭活的能力,尤其的粪便中的病毒 病毒的传染性在4条件下可以保持长达3050天,20时为7天,在羽毛中存活18天,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存活10个月,三、禽流感流行病学,禽流感的传染源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禽流感易感宿主 禽流感易感人群 禽流感高危人群,禽流感的传染源,病禽和带毒禽为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 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被感染家禽主要从呼吸道、结膜和粪便中排出病毒,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水平传播,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养殖场间的人员和物品流动是主要的机械传播 传播方式有感染禽和易感禽的直接接触传播以及气溶胶(微滴)传播或同受到病毒污染的各种物品间接接触传播等。 感染的母鸡,可在所产蛋的蛋黄、蛋清和蛋壳中分离到病毒,故目前认为该病毒可能存在垂直传播 ? H5主要以直接接触、经消化道传播,H9主要以呼吸道传播,禽流感的传播形式,主要的形式是同种间的传播:人人(?),猪猪,鸡鸡等 偶而也会出现同类但不同种动物之间的传播:猪人,野鸭家养火鸡 近来出现不同种间的传播:鸟人,鸟猪等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AIV的易感宿主,宿主范围非常广泛 自然界以鸟类带毒最多见,已发现带毒的鸟类88种,野禽多为带毒或隐性感染,鸽子可以带毒,但很少自然发病。 水禽中,特别是鸭分离到的病毒比其它禽类多,多为隐性感染或带毒,有时也能大批死亡。 家禽中以火鸡最易感,鸡次之。 猪、马和人也可感染某些毒株,感染禽群及病毒亚型,鸡:H5N1, H5N2, H7N3, H7N7, H7N4,H9N2 火鸡: H5N1,H5N8,H5N9,H7N1, H7N3, H7N7 鸭:H5N1 鹅:H5N1,禽流感易感人群及高危人群,易感染群: 一般认为,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易感,但有感染者。 尽管任何年龄均可被感染,但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 高危人群: 从事家禽养殖业者 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 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 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四、禽流感的临床特点,禽流感的潜伏期 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 低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 水禽流感症状 禽流感的诊断,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14天不等 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毒力 的强弱有关 因感染途径、感染的禽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我国主要以H5N1为主 各种日龄和品种的鸡均可发病 潜伏期短,发病急,舍内传播迅速,但传播范围往往不大 禽群突然发病,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体温升高(可达43C以上),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废绝。 母鸡的产蛋量急剧下降,甚至停产。 呼吸道症状表现不一,咳嗽、打喷嚏、罗音,呼吸困难。,病禽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无毛皮肤发绀(冠和肉垂)或见有坏死 神经紊乱,排黄绿色稀便 病鸡腿部鳞片有红色或紫黑色出血 有的有神经症状 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理变化,喉头、气管充血、出血 肺部水肿、淤血和出血,气囊膜增厚 心外膜、冠状沟脂肪出血,腺胃乳头出血,有脓性分泌物,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带状出血 12指肠及小肠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溃疡 盲肠扁桃体出血,直肠黏膜及泄殖腔出血 胰脏发炎并出血、坏死。肝脏肿大,有出血点 卵泡充血、出血,呈紫红、紫黑色,H5亚型禽流感染,2003年前爆发高致病性AI的国家(地区)和血清型,1959年 苏格兰 H5N1 1994年 澳大利亚 H7N3 1961年 非洲 N5N3 199495 墨西哥 H5N2 1963年 英国 H7N3 1995,2001 巴基斯坦 H7N3 1966年 加拿大 H5N9 1997 澳大利亚 H7N4 1975年 澳大利亚 H7N7 1997 意大利 H5N2 1979年 英国 H7N7 19972002 香港 H5N1 198384 美国 H5N2 19992000 意大利 H7N1 1983年爱尔兰 H5N8 2002 智利 H7N3 1985年 澳大利亚 H7N7 2003 荷兰、德国、比利时 H7N7 1991年 英国 H5N1 1992年 澳大利亚 N7N3,低致病性禽流感,我国主要以H9N2为主,产蛋鸡多发,商品肉鸡也可发病,青年鸡和雏鸡发病较少 潜伏期长,发病缓和,死亡率较低,但疫情范围往往较大。 症状:咳嗽,有呼吸罗音或呼吸困难,眼结膜发红、流泪,鼻窦肿胀,鼻腔流出分泌物,头部肿胀、变大,鸡冠、肉垂肿胀,变厚、变硬,排水样稀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产沙皮蛋、畸形蛋,蛋壳退色。孵化率下降。,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病理变化,卵泡充血、出血,有的破裂,卵黄液流入腹腔,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输卵管水肿,内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有的出现干酪样物质 肾脏肿大,肾小管中含有尿酸盐,H9亚型禽流感感染鸡,水禽流感症状,主要致病血清型为H5N1。 潜伏期很短,约数小时至l2天。 病鸭体温升高,食欲骤减,饮水增加,粪便稀薄白色或黄绿色。,精神沉郁,出现神经症状,有的出现头部肿胀,眼睛流泪,呼吸困难 产蛋鸭感染后数天内鸭群产蛋率由90以上可降至10,鸭流感,禽流感的诊断,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学 病原学 血清学,病 料,病毒分离,血 清,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组织培养,鸡胚培养,ELISA,HA(血凝),RT-PCR,AGP(琼脂扩散实验),HI(血凝抑制),ELISA,实验室检测方案,Probe,高致病力AI临床诊断,有流行史 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发病急、病死率高 且能排除鸡新城疫和中毒性疾病,五、流行病学特征,人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流感是一种古老的呼吸道传染病。早在公元前412年,希波克拉底就在医学典籍中记述了与流感临床特点颇为类似的呼吸道疫病流行。,1918年大流行时的临时医院,流感病毒对人类威胁的严重性主要取决于其流行的规模。 甲型流感病毒常常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故危害更大, 流感的世界性 大流行已经发 生多次,均是 甲型流感病毒 感染引起。,20世纪发生的人类流感大流行,人流感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 主要为急性期病人 隐性感染者 动物? 传播途径 以飞沫传播为主 病毒污染饮食、餐具、毛巾等间接传播的可能性也存在。 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病毒极易变异,三个型别之间以及同型病毒的亚型之间均无交叉免疫,感染后免疫保护维持的时间不长,人流感分布特征,时间 季节性:任何季节均可;温寒带冬春高发,热带、亚热带夏季流行;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 周期性:大流行1015年;中小流行24年 长期变异: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暴发:极易发生,且多在城市 人群:男女无差异;616岁年龄最高;职业以有聚集性者为高(学生、工人、服务行业) 地区:全球均有,差异巨大,先城市后农村,先平原后山区;沿交通线发展,人感染禽流感状况,1981年,美国有禽流感病毒H7N7 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 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 ,导致18人感染,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第一次跨越物种障碍传染) 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03年1名兽医死亡)、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Cumulative Number of Confirmed Human Cases of Avian Influenza A/(H5N1) Reported to WHO 17 November 2005,Total number of cases includes number of deaths. WHO reports only laboratory-confirmed cases.,禽流感的流行特点,禽流感感染的宿主多样性,使得禽流感的防制异常艰难和复杂 禽流感病毒基因的多节段性决定了其血清型众多和极强的变异性 不同毒株间的毒力差别巨大,同一毒株的不同阶段其毒力也有差异,危害程度不一 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快 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宿主,一些对水禽无致病性毒株对家禽有较高的致病性,禽流感发生与季节的关系,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气候变化剧烈的冬春季节时发生居多 主要在11月次年4月份 通过对水禽的病毒分离也证实了这一点: 病毒分离率自11月份开始上升,12月3月最高,4月份开始下降,影响禽流感发病和死亡的因素,禽的种类:火鸡 鸡 鸭、鹅 病毒的种类: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亚型 病毒的毒力和数量 易感动物的年龄、性别、应激及环境因素 饲养管理条件 有无并发疾病或继发病,六、预防控制,环境控制 禽群管理 人员管理 病死禽处理 疫病监控体系 计划免疫制度 血清监测制度 预防性用药 封锁、隔离、消毒和扑杀,禽流感的预防控制,禽流感的生物安全措施,1. 避免家禽与野生鸟类、各种水禽的接触 2. 养禽场及其周围不饲养鸭、鹅、猪和各种宠物 3. 对进出养禽场的车辆要进行彻底消毒,生产区应设立消毒池,并保持经常更换消毒液,定期对禽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4.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引进家禽时要来自无禽流感的养禽场 5.严格杜绝其他养禽场人员和不相关的人员进入场区,尤其的鸡贩子 6.对家禽粪便和垫料进行发酵处理,不能用鸡粪去喂猪 7.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衣、帽及鞋子 8.对病死鸡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或深埋 9.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家禽的抵抗力,减少各种应激,在秋冬、冬春季节交替时,作好保暖防寒工作,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应采取的措施,早期诊断:采集病料,密封后送实验室确诊。 及时报告 划定疫区 封锁 扑杀:3公里以内 消毒 紧急免疫接种:35公里以内,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时应采取的措施,上报有关部门,经确诊后末也需隔离、封锁发病禽场,严禁病鸡流通 加强消毒工作 加强饲养管理,补充维生素,添加广谱抗菌素,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紧急免疫 治疗:中药、金刚烷胺、病毒唑、病毒灵等(要遵守国家的兽药管理规定),人群预防,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动物防疫部门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应立即通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职业暴露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与家禽或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标本并送至指定实验室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原,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条件者可在48小时以内口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严格规范收治禽流感患者医疗单位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戴防护镜、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具体的消毒隔离措施和专门病房的设置应参照执行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的相关规定。 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药物预防 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预防,或采用中医药方法辨证施防,5、对禽流感的免疫应答,鸭火鸡鸡,鸭免疫后的抗体滴度相对低于鸡 6、我国现已经成功研制出用于预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 7、一般在免疫7天后产生免疫力,14天保护率可达80%或更高,34周,抗体达到高峰,免疫期为4个月,基因工程疫苗和未来疫苗,禽流感亚单位疫苗(HA): - 鸡痘病毒载体疫苗已经投入使用 - 昆虫细胞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HA亚单位抗原 针对NP、M1、M2 疫苗(保护各种血清型) -NP、M1没有保护作用(不产生中和抗体) -M2 产生部分、有限的保护 DNA疫苗:将禽流感病毒HA基因插入到特异的细菌质粒,该质粒进入禽类细胞后能高效表达HA蛋白而刺激家禽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植物为载体: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HA蛋白,产生大量的疫苗抗原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反向遗传学技术人工合成流感病毒基因组,筛选减毒的、免疫原性好的疫苗毒株 反向遗传学技术:利用病毒核酸的适当形式在一定条件下转染细胞,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或者说是从克隆的cDNA制造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所以又称感染性克隆) 我国已于2005年研制成功H5N1重组基因工程灭活疫苗,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疫苗毒株: 免疫原性;稳定性;血清型;毒力 疫苗质量: 免疫佐剂;乳化效果;抗原量,保存 家禽 种类;日龄;免疫状态;免疫抑制病 免疫次数,人流感疫苗接种建议,工作单位通风差员工应注意接种: 公交、商业等公众服务行业和在人员相对集中且通风条件欠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