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铁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铁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铁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4页
铁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铁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26 页铁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1、必须遵守矿山一般安全规程,2、使用通用设备、工具必须遵守其安全技术规程。3、工作人员应熟悉和掌握使用的各种设备、铁路器材的性能、技术标准及要求。4、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5、夜间作业必须有良好的照明条件。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安全检查与安全防护1、工作前,必须将使用的各种设备、工具、工件、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准备齐全,并检查有无缺陷,是否符合使用要求。2、施工前,必须按规定向生产总调度、车间调度、铁路所辖车站等提出施工申请,并制定出详细、具体、可靠的安全措施。3、必须按规定办理线路的封锁手续,设置好停车信号标志牌、安全警戒监护人员、施工作业标志牌等安全防护措施。4、施工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在检查确认无误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入施工作业现场。5、在区间线路上施工的安全防护方法:、在单线铁路上施工时:在施工区域两侧20米处,应各设置移动停车信号标志牌;在两侧300米处,各设置一名安全警戒监护人员。、在单线铁路上施工的300米安全警戒区间有铁路道岔、信号机时,应在铁路道岔、信号机处设置安全警戒监护人员,其它防护措施不变。、在复线其中一条线路上施工时,应在设置安全警戒监护人员300米处的另一条铁路上,同时设置施工作业标志牌,其它防护措施不变。、在复线上两条线路同时施工时,应在每个施工区域两侧20米处,各设置移动停车信号标志牌;在整个施工区域的两侧300米处,各设置一名安全警戒监护人员。6、在各车站内的某一条线路上施工时,应在施工区域两侧20米处,应各设置移动停车信号标志牌或安全警戒监护人员,同时设置施工作业标志牌,并将通往施工现场的铁路道岔锁闭或钉牢,使机车不能通往施工现场。7、在采场、排土线上进行拆、移、铺道作业时,在施工地点来车方向一侧50米处,应设置停车信号标志牌或一名安全警戒监护人员,并将通往采场或排土线上施工现场的铁路道岔锁闭或钉牢,使机车不能进入施工现场。8、在进站道岔以及信号机至道岔之间的线路上施工时,除按规定在施工地点两侧设置停车信号标志牌、安全警戒监护人员外,应同时将信号机关闭进行防护。9、在区间线路上进行一般性的施工作业时,应在作业区两侧各200300米处设置安全警戒监护人员或施工作业标志牌。10、施工现场的移动信号标志牌也可用安全警戒监护人员的手信号代替。11、停车信号标志牌、安全警戒监护人员、施工作业标志牌等安全防护措施的设置与撤除必须根据施工指挥人员的指示进行。12、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时的指示信号为:展开的红旗做圆形转动。13、撤除安全防护措施时的指示信号为:卷起的红旗或黄旗在头顶上左右摆动。14、下列工作必须按规定提前办理线路封锁手续,设置安全防护措施;临时开通时,可视具体情况,办理开通手续,并限速运行:、成段更换钢轨;、成段更换(清筛)轨枕下的道碴;、成段更换混凝土轨枕;、成段更换道岔和岔枕;、起道高度超过100MM或一次使用冻害板超过40MM时;、固定线一次拨道量超过100MM或移动线移道;、新建、改建工程的接点。15、下列工作经车站值班员或行车调度员承认,利用行车间隔时间施工,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开通时可不限速:、单根更换钢轨;、拆开接头成段调整轨缝或使用轨缝调整器调整轨缝;、同时拆开两个以上接头的鱼尾板;、更换尖轨、辙叉等道岔主要部件;、使用弯轨器调直钢轨;、在视线不清地段使用起道机起道;、清理线路上或周围有碍行车的障碍物等;、使用可随时撤下线路的施工机械时。第二节巡道作业1、负责巡道工作的人员应选择独立工作能力强,熟悉线路状况的人员担任。2、巡道时,工作人员应认真仔细地检查线路,发现有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若不能立即处理,必须采取好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立即向车站值班员或其他有关人员报告,3、巡道或进行处理线路故障时,必须经常观察线路前后及两侧相邻线路上有无机车运行,发现有车,应立即下道,注意躲避。4、通过桥梁、隧道时,应先确认两端是否有车,确认无误后,方可通过。5、巡道工作结束后,应认真填写巡道检查记录。6、巡道过程中,注重检查的项目有:、钢轨、道岔及主要连接部件有无折损,原有的伤损标记处有无变化;、路基沉陷、塌方、落石、水害等情况;、有无侵入限界的障碍物;、轨距、水平、线形等有无严重超限情况;、有无未经有关部门、单位批准,且未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而擅自在铁路上或周围进行有损于线路的各种施工。7、巡道人员应进行处理的工作项目:、打紧浮起的道钉;拧紧松动的螺栓;整修道岔的零部件及防爬设备、扣件等,缺少或损坏的零部件应及时补充更换;、疏通排水沟及侧沟;、清扫无人看守道口的钢轨轮缘槽;第三节线路上作业时1、在道空口上作业时,除注意铁路上的机车车辆外,应注意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必要时,应在道口两侧的公路上设安全监护人员。2、使用起道机时,对面不得有人,起道机安放应平稳牢固,与铁轨应保持全接触,两台以上一同作业时,抬压应一致,做好联系确认,呼唤应答。3、进行捣固作业时,作业人员之间必须间隔三根以上轨枕的距离,前后移动时,应行动一致,做好联系确认,呼唤应答。4、捣固前,应先将轨枕空内过满的道碴扒开,将轨枕底部的道碴击打牢固。5、拨道时撬棍应插牢,与地面应保持400600的角度,做好联系确认,呼唤应答。6、起道钉时,撬棍的岔口与道钉帽应接触牢固,支撑可靠,注意双手下部有无钢轨、石块等障碍物,缓慢操作,不得用力过猛。7、在线路中间同时起钢轨内侧的道钉时,应间隔两根轨枕以上的距离。8、在行车线路上,直线不得同时连续起掉三根(曲线两根)枕木上的道钉,特殊情况应采取防护措施。9、打道钉时,应先将道钉栽牢后,方可用锤击打,击打时,应稳、准,锤具运动范围内及正面不得有人,分组作业时,应间隔五根枕木以上的距离,每块垫板应钉三个道钉(内侧两个外侧1个),曲线地段应适当加强。10、使用撬棍顺线路压撬枕木、钢轨等物件时,撬棍与枕木、钢轨等物应接触牢固,支撑可靠,防止滑脱,头部应与打钉者错开,作业时,应与其他人员做好联系确认,呼唤应答。11、使用撬棍翻动钢轨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必须按钢轨的长度合理安排多组作业人员,操作时应动作一致,做好联系确认,呼唤应答。12、扛枕木时,应缓慢操作,防止扭伤,单人扛运时,应前轻后重,两人扛运时,应密切配合,动作一致,行走时,应注意脚下障碍物,落放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人。13、扛运油枕时,应注意做好安全防护,防止中毒。14、更换轨枕时,禁止同时抽出两根以上相邻的轨枕,两处同时抽出两根轨枕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六根轨枕的距离。15、抽、放枕木时,要用枕木钳夹牢,不得用力过猛,防止滑脱伤人。16、调整轨枕的方正时,应使用木锤,注意不要碰伤左右人员或损坏轨枕。17、在曲线上卸螺栓和夹板时,应站在曲线内侧,防止钢轨崩直伤人。18、使用铲具处理锈死的夹板螺栓或钢轨飞边时,两人配合作业应错开,把握铲具应牢固,准确击打,不得用力过猛,操作人员应佩带好防护眼镜,防止铁屑伤人。19、拆卸钢轨时,应先检查钢轨轨缝有无间隙,防止拆卸后钢轨崩起伤人。20、抬钢轨、混凝土轨枕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和安全监护,应使用专用的卡具或用绳索绑挂牢靠,不得使用铁线。21、同组抬钢轨、混凝土轨枕的人员高矮应搭配好,工作人员应服从指挥,起落动作应一致,肩靠肩,脚外支,行走时,注意脚下的障碍物。22、抱钢轨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必须按钢轨的长度合理安排多组作业人员,操作时应动作一致,做好联系确认,呼唤应答。23、安装、拆卸防爬支撑时,两人不得同时在同一组范围内作业,拆卸防爬器时,应注意观察,防止销子飞出伤人。24、使用铲刀削平枕木时,操作人员应两脚叉开,缓慢、准确操作,不得用力过猛,并注意脚下和周围的工作人员,铲刀运动范围内及对面不得有人。25、进行硫磺锚固作业时,熔化硫磺的操作人员必须佩带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熔化硫磺应选择在远离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地点,站在上风头,灌注时,应缓慢操作,防止飞溅或溢出。26、使用移道机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和安全监护,监护人员应远离车轮1米以上。27、横过铁路时,必须注意了望,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不得脚踩钢轨和道岔拉杆等,应从停放车辆两侧5米外通过。28、作业时,必须经常观察线路前后及两侧相邻线路上有无机车运行,发现有车,应立即下道,注意躲避。29、开挖土方时,应从上至下挖掘,保持一定的安全坡面,挖出的土石应放置到距边缘500毫米以外的地点,发现有地下管道、电缆等设置时,不得强行挖掘,应及时报告。30、填土打夯时,应动作一致。第四节设备、材料等物品的装卸与运输1、各种车辆上装载的设备、材料、工具等物品应放置稳妥,不得偏载、超载和超出限界。2、装卸时,应设专人负责指挥和安全监护,合理配置好各种设备、工具及操作人员,在指定的地点进行装卸,不得随意乱卸。3、进行人工装卸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必须按设备、材料的重量、长短等条件,合理安排作业人员,操作时应动作一致,做好联系确认,呼唤应答。4、运载车辆与电机车摘机后,应拧紧车辆手闸并采取好止轮措施。5、打开车箱门时,工作人员应站在车门两侧操作,不得站在车门正面。6、使用小平板车运输时,必须将物件放置平稳,且固定牢靠,重量不得超过两吨;长度不得超过4.5米;宽度不得超过2.6米;高度不得超过1米。7、小平板车下坡不准溜放,推车人应注意脚下障碍物,在大于4的坡道上使用时,应有制动装置或防止溜车的措施,否则,禁止使用。8、使用单轨车运输时,货物应放置牢靠,外侧不得有人。9、运货车辆通过铁路道岔时,应由扳道员扳道,若无扳道员,可由熟练的人员操作,通过后应将道岔恢复原位。10、在区间使用小平车、单轨车在了望条件不良处,应在车辆前后各200米处派出安全监护人员,11、装卸重物时,应使用起重设备,设专人负责指挥和安全监护,应检查作业现场有无障碍物和各种高低压线路,作业时,必须停电。12、指挥人员应熟悉指挥信号,与吊车司机密切联系,做好联系确认,呼唤应答。13、使用的各种吊索必须按规定进行绑挂,吊轨排的四条吊索长短应一致,钩头应无变形等缺陷,挂钩人员将钩头挂牢且离开后方可起吊。14、蒸汽吊车旋转或前后移动时,指挥人员必须确认旋转范围内或前后轨道上无任何危险后,方可指挥旋转或移动。15、轨排对接好后,每个接头最少应安上一对螺栓,并将枕木下方垫牢后,汽吊方可向前移动。16、禁止蒸汽吊车在20以上的坡道上进行作业。17、蒸汽吊车坡道上作业时必须有电机车配合,且电机车必须在汽吊的下方。18、蒸汽吊车满负荷吊装物件及在曲线上作业时,必须使用支持梁和卡轨器。第三章安全技术规程1、巡道时,禁止用衣帽等将两耳遮住,视听条件不良的场所及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工作人员应更加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状况,注意脚下有无障碍物,禁止奔跑及跳跃。2、在电动道岔尖端作业、行走时,不得将手、脚及工具、工件等物伸入尖轨移动的空挡内。3、禁止将手、脚伸入抬起的轨枕下面。4、禁止两人在同一轨枕空的道心内进行扒道碴作业。5、安放各种垫板或清除轨枕上、钢轨底下等处的杂物时,禁止将手、脚伸入钢轨与轨枕之间。6、使用撬棍时,禁止用肩扛、坐压或腿骑跨等违章作业方式,移动时,禁止横拿。7、禁止在钢轨上平直道钉,出现弯曲、磨损过限、有裂纹等缺陷的道钉,禁止继续使用。8、上夹板时,禁止将手指伸入接缝和螺栓孔内,防止钢轨错动挤伤。9、锯轨时,禁止将腿、脚伸入钢轨下方。10、钢轨、混凝土轨枕、枕木等重型材料,禁止人工边走边卸。11、各种运货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禁止工作人员站、坐在设备、材料等物品上或车辆前后的空挡处。12、运货车辆未停稳时,禁止打开车箱门。13、移道机拨道作业范围内禁止有人作业或停留。14、起重设备吊起重物后,吊臂的旋转半径内、吊物上或吊物下禁止有人作业、通过或停留。15、禁止在运行线路的钢轨、枕木上躺坐;16、禁止在临时停放的车辆下休息、乘坐或躲避雨雪。17、上下车时,应先检查车梯扶手、踏板有无断裂、开焊、变形等缺陷,有无冰、雪、各种油脂等易滑物,禁止跳上跳下。18、禁止手持工具、工件上下车或攀登作业;19、车上、车下禁止抛仍工具、工件等物品。20、挖掘土方时,禁止上下同时作业。21、禁止使用气焊割轨烧眼,因抢修事故等紧急情况下使用气焊烧割的钢轨必须在限期内更换,禁止长期使用。第四章移动线路铺设的技术标准及要求一、纵断面和平面应符合下列标准:1、曲线半径一般不小于200米,在困难条件下可采用150米,在行驶固定轴距3500毫米机车的线路上,可采用120米;只在特殊困难条件下,在短期内存在的线路,方可采用80米的曲线半径。2、翻卸作业的停车线,应铺设在平道或坡度不大于2.5的坡道上,当机车不摘钩作业时,坡度一般不得大于10,在困难条件下不得大于15。3、向曲线内侧卸车的翻车线,曲线半径一般不小于300米,困难地段不小于250米。4、直线地段线间距:线间无电柱时,不小于4.5米;线间设有一旁弓电柱时,不小于6.5米;线间设有两旁弓电柱时,不小于8.5米。5、曲线地段得线间距,应按规定加宽,一般曲线半径在100150米时加宽不小于600毫米;在150200米时加宽不小于450毫米;大于200米时,可按300毫米加宽。6、采场铁路中心距台阶边缘不小于2米,不足时,应加防护栏杆。二、钢轨与轨枕1、移动线路采用43、50公斤/米的轨型。2、轨枕配置为每公里16801760根。3、翻卸作业线的中心线至翻卸侧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4米,但路基为不稳定岩石或砂土时,应不小于1.7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合理搭配岩土,防止线路下沉。抬道时,应根据土质情况,预留适当的沉降量。4、使用短轨时,直线和曲线里股不得短于1米,曲线外股不得短于3米。5、使用短轨头(长度为5070毫米)时,必须上一个螺栓,在一个接头处不得连续使用,相对使用应错开1米以上。三、轨距1、一般情况按固定线路的技术标准及要求执行。2、在曲线半径不易确定,按标准及要求设置轨距加宽有困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及半径300米以上的曲线轨距为1455毫米;半径在300米以下的曲线轨距为1445米。、移道后验收时,轨距容许误差为+104毫米;变化率不得大雨3%。四、水平1、翻卸线翻卸侧的钢轨要适当抬高,根据路基土质和翻卸车的实际情况确定超高度,在直线地段不得大雨80毫米,一般采用60毫米;在曲线地段向曲线外侧翻卸时,最大不得超过125毫米;最小不得小于40毫米;一般采用80毫米;向曲线内侧翻卸时,根据情况也可采用60毫米以内的反超高,一般采用20毫米。当翻卸线变为走行线时,则应按一般线路标准改设超高。2、移道验收时,水平容许误差为10毫米。水平变化率及所有超高顺坡均不得大于3,在延长18米的范围内不得有10毫米以上的三角坑。3、在日常养护中,水平容许误差为15毫米,变化率为5,在延长18米的范围内不得有15毫米以上的三角坑。五、方向曲线目视圆顺,用10米弦量正矢连续差不得超过20毫米。六、验收标准各种移动线在移道后要进行试车和验收,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下列表1和表2:表1:移动线路验收标准序号项目验收标准1轨距1、误差不超过+10、-4毫米;2、变化率直曲线均不得大于3%。2水平1、误差不超过+10、-4毫米;2、所有超高顺坡坡度均不得大于3,3、在延长18米的范围内不得有10毫米以上的三角坑。3方向1、直线用10米弦量误差不超过15毫米2、曲线用10米弦量正矢连续差不得超过20毫米。3、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第一项的规定4高低1、用10米弦量误差不超过20毫米2、尽头线末端20米范围内应适当抬高5捣固空吊板不超过20%,连续不超过3块6钢轨及接头1、无重伤2、短轨及短轨头应符合第二项第4、5条的规定3、内侧错牙不超过3毫米7连接零件1、无严重损伤,无缺少,作用良好2、每个接头不少于4个螺栓,3、浮起2毫米以上的道钉不超过5%,连续失效道钉不超过三根枕木4、轨距杆无失效8轨枕1、接头处无失效,其它处无连续失效,2、间隔不超过700毫米,偏斜误差不超过100毫米9道床枕木盒内道碴不少于半槽10路基应符合第二项第3条的规定11标志1、尽头线应设置好车档盒停车信号牌2、警冲标完整,位置正确12旧料回收收集运回或分类堆放整齐表2:移动线路道岔验收标准序号项目验收标准1轨距转辙器及辙叉部分误差不超过+3、-2毫米连接部分误差不超过+6、-2毫米2水平误差不超过10毫米,导曲线无反超高。3方向直线用10米弦量误差不超过8毫米,导曲线支距误差不超高5毫米4高低用10米弦量误差不超过10毫米5捣固空吊板不超过15%,连续不超过3块6查照间隔心护距离不小于1391毫米翼护距离不大于1348毫米7钢轨及连接零件钢轨无伤损连接零件齐全,作业良好8轨枕接头处无失效,其它处无连续失效,间隔及偏差不超过100毫米9道床枕木盒内道碴不少于半槽10路基应符合第二项第3条的规定第五章固定线路铺设的技术标准及要求第一节路基、道床1、路基应经常保持干燥、稳固、外观整洁,所有排水设置应保持完好,流水通畅。2、发现的各种路基病害应查明原因,彻底根治。3、路肩宽度不小于0.6米;特殊地段不小于0.4米;立正弓电柱处应特殊加宽。4、侧沟、排水沟、截水沟的深度和底宽不得小于0.4米,土质边坡比为1:11.5;沟底纵向坡度不得小于2,特殊地段不得小于1。5、路堤、路堑应整修好排水及防护、加固措施,并及时清除危石。6、有水害、雪害的地段应有防护措施。7、在影响路基排水、防护、加固的区域内,禁止开荒种地、挖取土石、排弃废水、垃圾等。8、在路基上进行的任何施工或修理作业,必须保证路基的稳固和不影响排水。9、道床应经常保持饱满、均匀、边坡整齐、无杂草,并根据具体情况清筛或补充道碴。10、道床顶面宽度:级先为3米;其它先为2.9米,曲线外侧加宽0.1米;道床边坡为1:1.5。11、木枕道床顶面应低于轨枕顶面30毫米;混凝土轨枕端部埋入道床深度为150毫米;轨枕盒内道碴在轨枕中部0.6米范围内应低于枕底30毫米。第二节轨枕1、轨枕配置数量应根据运量、轴重、运行速度及线路设备条件而定。轨枕间距如下表:轨枕间距钢轨轨枕根数接头间距(毫米)12根间距中间间距类型长度每节轨每公里木枕混凝土木枕混凝土木枕混凝土50公斤12.52022232425160017601840192020004404404404404405205205205945245344694795975325446405805505305056355755452540444648501600176018401920200044044044044044052052053749745947244058955952763557555052550463057054543公斤12.51820222324251440160017601840192020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604564541504491449669564541504720640575550525505710640575550253640444648501440160017601840192020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6215995655375095006215995655377056305705455225007056305705452、轨枕(包括岔枕)失效标准。、混凝土、坏裂或折断,不能保持轨距及两端钢轨的均衡承力。、承轨槽面混凝土压溃,不能保持两股钢轨均衡支承。、螺栓孔损坏、挡肩破损无法修理。、木枕、腐朽失去承压能力,钉孔腐朽无处改钉,不能持钉;、折断不能保持轨距;、机械磨损,经过削平或除去腐木后,起厚度不足100毫米;、严重烧伤或砸坏,不能承压盒保持轨距;、劈裂或其它情况不能承压、持钉者。3、混凝土轨枕的扣件应按规定装设,扣板式扣件在曲线地段应采取加宽铁座。扣件应经常保持位置正确,作用良好,顶严、压紧、密贴。螺栓应每年涂油12次。4、使用混凝土轨枕,铺设初期,应以捣固、调整扣件为重点,线路基本稳定后,再进行全面维修。捣固要做到承力部分均匀、坚实,并适当加强轨底接头,防止伤损轨枕。5、混凝土轨枕局部破损,可采用环氧树脂进行修补;木螺栓失效或松动,应进行硫磺锚固处理。6、旧木枕应及时回收,分类保管,作到物尽其用。7、改道或改动钉孔时,应使用木塞,方正木枕和起打道钉、捣固作业,军不得伤损木枕。8、木枕被铁垫板切压深度达5毫米以上或影响改道时,应进行削平,宽度一般不超过100毫米,削平面应光滑平整。9、线路上劈裂的木枕,应在距木枕端80毫米处用镀锌铁线捆扎。根据需要可在开裂前或施工前预先捆扎。10、铺设木枕应宽面在下。并尽可能使树心面向下。11、铺设铁垫板的新木枕,一般应钻孔;除移动线外,不得使用素枕。12、钢轨接头处应使用木质较好的木枕,并尽可能同时更换。第三节钢轨及连接零件1、线路上的重伤钢轨,应立即更换;轻伤钢轨应注明标记,经常检查;在桥梁上或隧道中的轻伤钢轨应及时更换。2、伤损钢轨标准:、轻伤钢轨:、钢轨头不磨耗超过表1所列限度之一者;、轨头下腭锈透,其长度不足30毫米;、钢轨低头,用1米直尺测量超过4毫米(包括踏面压伤和磨损在内);、轨端或轨头踏面有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15毫米、深度超过4毫米;、钢轨检查人员认为可能有伤损的钢轨。表一:钢轨头部磨耗限度(轻伤)分类总磨耗垂直磨耗侧面磨耗正线其它线正线其它线正线其它线50公斤43公斤129141487短期超过,不影响行车安全129短期超过,不影响行车安全、重伤钢轨:、钢轨在任何部位有裂纹,轨头下腭锈透,其长度超过30毫米;、轨端或轨头踏面有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30毫米、深度超过8毫米、钢轨在任何部位变形(轨头扩大,轨腰扭曲厂不直或鼓包等),经判断确认内部有暗裂;、钢轨锈蚀除去铁锈后,轨底厚度小于5毫米或轨腰厚度小于8毫米;、钢轨头部磨耗超过表2所列限度之一者;、钢轨检查人员确认为有危及行车安全的其它缺陷。表二:钢轨头部磨耗限度(重伤)钢轨类型垂直磨耗侧面磨耗50公斤101843公斤9133、伤损的夹板应及时更换,各种连接零件应数量齐全,连接严密,作用良好,对失效或不良的应进行修理或更换。4、伤损夹板的标准如下:、折断;、中间裂纹(指中间两螺栓孔范围内),平直及异形夹板超过5毫米,双头夹板超过15毫米;、其它部位裂纹发展到螺栓孔。5、线路上个别插入短轨的长度:正线、联络线应不短于6米,其它线不短于4.5米。6、轨缝、钢轨接头应根据钢轨的长度和温度设置适当的轨缝,轨缝尺寸计算公式:轨缝尺寸=0.0118(Tt)LT当地最高温度(摄氏);T计算轨缝时的轨道温度(摄氏);L线路上单根钢轨的长度;为便于现场使用,轨缝尺寸可根据下表参照设置:钢轨长度夏季冬季12.5米26毫米614毫米25210毫米1015毫米、维修时应注意调整轨缝,处理连续三个以上的瞎缝和超过下表规定的大轨缝:钢轨长度夏季冬季12.5米10毫米16毫米2512毫米17毫米、绝缘接头轨缝,在当地最高温度时不得小于6毫米。第四节轨距一、轨距及加宽值1、线路轨距在两股钢轨头部内侧顶面下16毫米处测量,直线规定为1435毫米,曲线轨距加宽按下表规定执行:曲线半径(米)轨距(毫米)加宽值(毫米)350以上349300299250249200199以下14351440144514501455051015202、半径在150米以下的曲线,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轨距1460毫米(加宽25毫米,必要时,应设护轨,其轮缘槽宽度70毫米)。3、计划维修验收时,按上述标准,轨距容许误差为+62毫米,每米变化值容许为2毫米。4、日常维修中,轨距容许误差,正线、联络线不得超过+62毫米;其它线路不得超过+84毫米;每米容许变化值不得超过3毫米。二、曲线轨距加宽的递减1、曲线轨距加宽应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递减;如没有缓和曲线,应以园曲线始终点向直线方向递减。递减率为1,如条件限制,最大不超过3。2、复心曲线的两曲线轨距加宽不相等时,应在正矢递减及超高顺坡范围内,由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递减。3、两相邻曲线间的距离不能满足两端轨距加宽均按2递减时,允许保留剩余的加宽量,或将两曲线的轨距加宽直接相连。第五节水平一、轨面超高1、线路在直线地段的两股钢轨顶面应保持同一水平;曲线地段外轨超过高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h=7.6v2/RR曲线半径(米);V该曲线的最高行车速度(公里/小时)。2、根据计算结果,超高值取5毫米的整倍数。最大不得超过125毫米。3、当行车速度或线路发生变化,出现钢轨偏磨,木枕切压严重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超高。4、计划维修验收时,按上述标准,容许误差为6毫米,在18米范围内容许最大三角坑为6毫米。5、日常维修中,轨距容许误差,正线、联络线不得超过+62毫米;其它线路不得大于下表的规定:水平容许误差表单位:线路类别容许误差容许三角坑深度每米允许变化值正线、联络线683其它线路8103二、曲线超高度的顺坡1、曲线超高度一般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完成,顺坡坡度应不大于1;如缓和曲线长度不足,顺坡可延至直线上。2、如没有缓和曲线,则在直线上顺坡,其顺坡坡度为1;如因条件限制,最大不超过3;仍不能满足时,顺坡可延至园曲线内或适当减少超高度,必要时,限制行车速度。3、复心曲线的两曲线超高度不相等时,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由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度均匀顺坡。4、两同向曲线超高度均按不大于2顺坡后,顺坡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小于25米,不足25米时,则在不小于25米的直线部分可保留按2顺坡后剩余的相等超高度;当直线长度过短时,则在直线部分由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度均匀顺坡。5、两反向曲线超高度均按不大于2顺坡后,顺坡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小于25米,困难地段,两顺坡终点间可直接相连,仍不能满足时,超高顺坡可延至园曲线内或适当减少超高度,必要时,限制行车速度。第六节方向于高低一、方向1、直线要求直顺。计划维修验收时,用10米弦量,容许误差为6毫米;在日常维修中,容许误差为8毫米。2、曲线要保持园顺,按正矢进行检查(在轨面下16毫米处测量),正矢大小根据曲线半径及测量的弦长计算确定。3、园曲线正矢按下列公式计算:f=L2/8R1000f园曲线正矢(毫米);L测量正矢的弦长(米);R曲线半径(米)。一定弦长的简化公式如下:L=20米f=50000/RL=10米f=12500/RL=5米f=3125/R。4、曲线正矢容许误差,在计划维修验收时,不得大雨下表规定;在日常养护中不得大雨下表规定的一倍。曲线半径(米)10米弦20米弦曲线正矢连续差(毫米)园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差(毫米)缓和曲线实测正矢于计算正矢差(毫米)曲线正矢连续差(毫米)园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差(毫米)缓和曲线实测正矢于计算正矢差(毫米)651米以上450650350449250349150249150以下6810912153458101214161215182124456785、在复心曲线大小半径连接处,实测正矢于计算正矢的容许误差按大半径曲线中的缓和曲线规定执行。6、曲线与直线连接处不得有反弯或“鹅头”。二、高低1、在直线地段线路轨面应保持平顺。计划维修验收时,用10米弦量,容许误差为6毫米;在日常维修中,容许误差为10毫米。2、起道时,要注意白痴变坡点处的竖曲线。第七节道岔一、轨距1、道岔的各部轨距,按道岔定型图或设计图执行。2、直尖轨在第一连接杆处的标准动程为152毫米;最小动程为142毫米;曲线尖轨最小动程为152毫米。旧型号道岔不符和规定的暂时保留。二、各部分轨距的递减1、尖轨尖端轨距加宽部分按不大于6的递减率向外递减。2、尖轨根端直向轨距加宽部分递减距离,向撤岔方向为1.5米(加宽10毫米的为4米)。3、导曲线向两端的轨距递减距离:、57号道岔:至导曲线始点位2.5米,至导曲线终点为3米。、812号道岔:至导曲线始点位3米,至导曲线终点为4米。4、曲尖轨道岔、双开道岔等按定型图执行。5、撤岔侧向轨距有加宽时,按不大于6的递减率向岔后递减。6、对口道岔:两尖轨尖端轨距均按不大于6的递减率递减,但中间应有不短于6米的相等轨距地段,不足6米时,则将两尖轨尖端轨距直接连接。7、倒茬前端与另一道岔的后端连接时,尖轨尖端递减率不应超过6,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将前面道岔的撤岔部分轨距适当加宽。现有设备有困难时,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允许超过6。8、道岔与曲线连接时,在直线长度较短的困难条件下,曲线至撤岔的轨距递减率不应超过3,仍不能满足时,可参照第六条执行。三、导曲线园度1、导曲线园度,应按支距设置:如因数据不足,计算有困难时,也可按正矢设置。2、支距(在轨距线处测量)的允许误差:在计划维修验收时为3毫米;正矢以5毫米弦测量,连续差不得超过3毫米,最大最小差不得超过5毫米。四、道岔的整治或更换标准1、道岔两尖端轨互相脱离;2、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不密贴,间隙超过2毫米;3、尖轨被轧伤,轮缘有爬上尖轨的危险;4、在尖轨轨面宽50毫米以上的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超过2毫米;5、基本轨垂直磨耗,在正线超过8毫米,其它线路超过10毫米;6、在撤岔心宽40毫米的断面处,撤岔心垂直磨耗在正线超过8毫米,其它线路超过10毫米;7、撤岔心使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距离小于1391毫米;或翼轨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距离小于1348毫米;8、撤岔(撤岔心、翼轨)损坏;9、尖轨或基本轨损坏;10、护轨螺栓折断,危及行车安全。五、轮缘槽宽度1、护轨平直部分(与撤岔咽喉至心轨宽50毫米对应处)的轮缘槽宽度:标准为42毫米,缓冲转折点为68毫米,开口处为90毫米;侧向轨距有加宽时,则为标准值加上加宽量。2、撤岔理论尖端至心轨宽50毫米处,轮缘槽宽度为4548毫米,标准为46毫米。六、水平与曲线1、道岔应在同一水平面上,但导曲线允许从尖轨根端起设置6毫米的超高度,并在轨距加宽递减范围内顺坡,导曲线不允许有反超高。2、道岔前后的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道岔与曲线连接时,其长度:在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6米,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3米。第八节道口与标志1、道口应按标准铺设,平整牢固,原则上道口宽度应与道路宽度相同,路面与轨面相平。2、道口轮缘槽宽度为70110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