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湖南长沙一中等四省五校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联考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湖南长沙一中等四省五校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联考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湖南长沙一中等四省五校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联考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湖南长沙一中等四省五校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联考试题.doc_第4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湖南长沙一中等四省五校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联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湖南长沙一中等四省五校K12联盟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联考试题(含解析)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马铃薯茎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中心体会在间期复制B.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线粒体会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C. 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固定CO2时,需要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产生的ATP供能D. 细胞在进行旺盛的代谢时,细胞核的核孔数量往往较多【答案】D【解析】【分析】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水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合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细胞代谢旺盛,说明细胞正在大量合成蛋白质,需要细胞核内DNA转录生成大量mRNA,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进行翻译,所以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量较多。【详解】A. 马铃薯茎尖分生区细胞无中心体,A错误;B. 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C. CO2被C5固定形成C3,该过程不需要ATP;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C错误;D. 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通道,通常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相对较多,D正确。2.生物概念图是指将一组相关概念用线条和文字连接成图形,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概念图构建错误的是 ( )A. 若1表示细胞膜的成分,2-4可分别表示脂质、蛋白质、糖类B. 若1表示核苷酸,2-4可分别表示核糖、磷酸、含氮碱基C. 若1表示真核细胞具双层膜的结构,2-4可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D. 若1表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2-4可分别表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组成,有的可能还含有胆固醇;核苷酸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五碳糖、含氮碱基和磷酸构成;真核生物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详解】A. 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糖类,A正确;B. 核苷酸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构成,B错误;C.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都具有双层膜结构,C正确;D.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D正确。3.为研究赤霉素( 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 d,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d,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体现植物激素的两重性B. 在B组中,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倍C. 在B组中,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18倍D. 由图无法得知GA3和IAA在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存在协同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是研究赤霉素( 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分析A、B、C三组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单独施加GA3和IAA的离体茎芽的生长较快,说明二者均能促进生长。分析B组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13-4=9cm,GA3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6.5-4=2.5cm,IAA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4.5-4=0.5cm,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协同关系。【详解】A. 由图可知两类激素对离体茎芽伸长生长都表现为促进,没有表现抑制效应,故没有体现出两重性,A错误;B. 分析图中的B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9,GA3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2.5,因此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6倍,B错误;C. 分析图中的B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9,IAA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0.5,因此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18倍,C正确;D. 分析该图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GA3和IAA的离体茎芽的生长较快,说明二者均能促进生长,B组实验中两种激素共同处理时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说明GA3和IAA在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协同关系,D错误。4.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可通过给患者注射苯丙氨酸羟化酶来治疗B. 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C. 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D. 在某群体中该病发病率为1/10000,则携带者的基因型频率约为1/10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无法通过染色体检查进行诊断;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若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000,即aa=1/10000,则a=1/100,A=99/100,据此进行分析。【详解】A. 注射的苯丙氨酸羟化酶无法进入细胞,不能治疗苯丙酮尿症,A错误;B. 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B正确;C. 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能通过染色体检查来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C错误;D. 分析可知,a的频率为1/100,A的频率为99/10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携带者的频率约为21/10099/100=99/5000,D错误。5.突变基因经过第二次突变又完全地恢复为原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称为回复突变。玉米的一个显性基因A,决定果实中产生红色色素;等位基因a1或a2不会产生红色素。a1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回复突变,但频率高;a2较早发生回复突变,但频率低。据此,基因型为a1a2的玉米植株自花授粉所得玉米果实可能具有的特征是 ( )A. 约25%的果实具有小而少的红斑B. 约25%的果实具有大而多的红斑C. 约50%的果实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小红斑数量更多D. 约50%的果实无色,因为没有A基因,al或a2不会产生红色素【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a1发育中较晚发生回复突变,但频率高,a2较早发生回复突变,但频率低;若发生的回复突变早,则形成的斑块大,若回复突变晚,则形成的斑块小,回复突变率和形成的斑块的数量成正相关,据此分析。【详解】基因型为a1a2的玉米植株自花授粉,子代理论上有1/4a1a1、1/2a1a2、1/4a2a2,a1在发育中较晚发生回复突变,频率高,形成的斑块较多较小,a2较早发生回复突变,频率低,形成的斑块较大较少,故a1a1形成斑块较小、数量较多,a1a2形成的斑块既有小斑又有大斑、小斑数量较多,a2a2形成斑块较大、数量较少,因此子代中有25%的果实具有小而多的红斑,25%的果实具有大而少的红斑,50%的果实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且小红斑数量更多,C正确。6.以下关于高中实验表述不准确的是 ( )A. 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使用起到解离的作用B.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滴加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是因为未和脂肪粒着色的染液能溶于酒精,不会破坏脂肪组织且易挥发C.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人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人试管中D.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同样需要解离,且在解离之前需要加入卡诺氏液加大细胞的解离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使根尖细胞不相互重叠而便于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取薄片放在载玻片的中央,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染液染色,先用吸水纸吸取染液,然后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制成临时装片;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使用诱虫器取样,也可采用简易采集法,即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形较大的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形较小的可用吸虫器采集,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解离)。【详解】A.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的混合液进行解离,A正确;B.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易溶于酒精溶液,酒精不会破坏脂肪组织且易挥发,B正确;C.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人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人试管中,C正确;D.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后应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用质量分数为15%HCI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1:1混合的解离液使组织中的细胞解离,D错误。7.研究者用打孔器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绿色植物叶片上打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设法抽取圆叶片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一定范围内、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使其沉于底部,在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条件下,测量圆叶片全部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若对该绿色植物叶片中提取出的色素进行分离实验,实验原理是_。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离滤液细线最近的是_(填色素名称)。(2)实验过程中,圆叶片能上浮的原因是_。(3)据图分析,b点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小于a点的主要原因是_。【答案】 (1). 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2). 叶绿素b (3). 在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条件下,圆叶片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释放氧气,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氧气增加,使圆叶片受到的浮力增加,最终导致圆叶片上浮 (4). b点时NaHCO3溶液浓度较高,CO2供应较多,细胞光合作用强度较强,而呼吸作用强度未变,O2释放量较a点多,故上浮时间短【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强度越大,产生的氧气就越多,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越短,根据题图可知,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逐渐减少,但是NaHCO3溶液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所需要的时间开始上升,说明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上升,光合速率不断上升,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又开始下降。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从而可用层析液分离色素。层析后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1)色素分离原理是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离滤液细线最近的是叶绿素b。(2)实验过程中,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圆叶片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释放氧气,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氧气增加,使圆叶片受到的浮力增加,最终导致圆叶片上浮。(3)光合作用强度越大,产生的氧气就越多,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越短,b点时NaHCO3溶液浓度较高,CO2供应较多,细胞光合作用强度较强,而呼吸作用强度未变,O2释放量较a点多,故上浮时间短。【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实验结果的曲线,同时明确圆叶片上浮的时间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少有关,这是解题关键。8.酒精饮料作为世界六大饮料之一,深受大众喜爱。适量地饮用酒精饮料可以缓解焦虑,产生愉悦体验。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相同的安徽宣城产的名酒宣酒,以受试者一月前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以看出,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_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分泌腺_的活动加强,促进产热。如果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促进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散热加快,造成人体的实际体温会_正常体温,从而使人体的免疫力降低。(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_,从而干扰测试结果。如果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会抑制垂体等活动,从而导致_的释放量减少,最终会使尿液增多。【答案】 (1). 延长 (2). 甲状腺和肾上腺 (3). 低于 (4).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5). 抗利尿激素【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左边的纵坐标是血液中的乙醇浓度,从曲线中可以看出,乙醇的含量在饮酒后急速上升,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慢慢降低,说明人体能够调节使得乙醇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也就是说能通过调节维持稳态;右边纵坐标表示能力数值相对值,可知简单反应和视觉保留都随乙醇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乙醇浓度降低而升高。【详解】(1)由图可以看出,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随乙醇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推测乙醇会延长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2)寒冷环境中,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加强,相应的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如果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使皮肤毛细胞血管扩张,散热加快,会造成人体的实际体温低于正常体温,降低免疫力。(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干扰测试结果。如果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会抑制垂体等活动,从而导致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减少,最终会使尿液增多。【点睛】本题结合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的实验材料,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等有关知识,难度不大。9.草原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所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请回答有关问题:(1)由于温度和水源的限制作用,草原上物种的丰富度一般较低。丰富度是指_。(2)草原上,斐豹蛱蝶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蝶类种群的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影响。(3)与草丛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垂直分层现象较为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答案】 (1).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 出生率和死亡率 (3). 复杂 (4). 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解析】【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而种群密度受到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间接影响。森林自下而上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而不同层次的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动物因食性和栖息空间不同而分层。【详解】(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斐豹蛱蝶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蝶类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影响。(3)与草丛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种类更多,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能为动物提供更为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因而动物分层现象就较为复杂。【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群落丰富度概念、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影响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各小题,难度不大。10.果蝇(2n=8)是遗传学经典材料,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1)测定果蝇基因组序列,需对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2)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F2中出现这种表现型及其比例的原因是_。F2中灰身果蝇再随机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3)现有一只黑身雌蝇丙,其细胞中的I、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联会且均相互分离。如果在该变异果蝇的一个细胞中观察到6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处于_分裂_时期。【答案】 (1). 5 (2). 控制灰身、黑身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配子,同时,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自由组合 (3). 灰身:黑身= 8:1 (4). 减数第二次 (5). 后【解析】【分析】果蝇共有8条染色体,其中6条常染色体,两条性染色体X、Y,因此测定果蝇的基因组时要测定3条常染体+X、Y两条性染色体。根据题意,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据此判断灰身为显性,黑身为隐性,控制黑身和灰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据此分析。【详解】(1)测定果蝇基因组序列,需对5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2)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据此可知灰身为显性,黑身为隐性,控制黑身和灰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黑身和灰身的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配子,同时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F2中出现灰身:黑身=3:1这种表现型及比例。假设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分别为B、b,则F1为Bb,F2中灰身为1/3BB、2/3Bb,F2中灰身果蝇再随机交配,子代有4/9BB、4/9Bb、1/9bb,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 8:1。(3)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后,号染色体变成一条,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号染色体则有4条染色体,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不含号染色体则有3条染色体,则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条或6条染色体。因此若在该变异果蝇的一个细胞中观察到6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综合应用能力,本题易错点在于变异结果分析,学生需要从染色体变异细胞图中判断变异类型,并结合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和减数分裂过程进行分析。11.土壤具备了大多数微生物生活所需要的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故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可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从土壤中分离并计数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需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培养基。该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划分属于_。该培养基同时具有选择功能,这是因为_。实验过程中,利用_法在培养基上接种并统计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但统计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_。(2)土壤中也生活着大量的酵母菌。酵母菌新陈代谢的类型为_,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为_,检测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常用_来检验。【答案】 (1). 固体培养基 (2). 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3). 稀释涂布平板法 (4).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或培养基)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5). 异养兼性厌氧型 (6). (7). 酸性的重铬酸钾【解析】【分析】要从土壤中分离并计数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从用途上划分,应属于选择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稀释涂布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详解】(1)该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划分属于固体培养基。若要从土壤中分离并计数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则该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碳源,因此该培养基同时具有选择功能。若要统计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应选择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该方法统计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培养基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酵母菌属于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酵母酿制果酒原理为,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意在强化学生对微生物的筛选和分离过程的理解和运用,提高相关的实验技能。12.人肺细胞中的let -7基因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