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竞争案例_第1页
不正当竞争案例_第2页
不正当竞争案例_第3页
不正当竞争案例_第4页
不正当竞争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混淆行为2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2【案例】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不正当竞争案3【分析】3【法律风险提示及防范】5【案例】某某诉某某侵犯商标专用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6【分析】7二、与知名商品相混淆;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8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14【案例】廉贻橡胶厂诉沈银根等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纠纷案14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16【案例】16【分析】16第二节 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17【案例】17【分析】18第三节 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19【案例】19【分析】20第四节 商业贿赂行为21【案例】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太原分公司商业贿赂案21【分析】22第五节 虚假宣传行为23【案例】 长虹兰州销售分公司虚假宣传案23【分析】25第六节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29【案例】30【分析】31第七节 低价倾销行为33【案例】33【分析】34第八节 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行34【分析】35第九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35【分析】37第十节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行为39【案例】40【分析】40第十一节 招标投标中的串通行为41【案例】42【分析】43案例第一节 混淆行为一、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案例】白银市工商局平川分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从2005年开始,烟台市建设机械厂在白银市平川区销售标有未经授权的“海霸”商标的塔式起重机。并于同年销售给白银市平川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第十三项目部标有“海霸”商标的塔式起重机台。2006年5月21日,在刘白高速公路新墩收费站,平川工商分局依法扣留了当事人准备销售给白银市平川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第五项目部的第2台标有“海霸”商标塔式起重机。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构成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违法行为。经查证后,平川工商分局没收当事人烟台市建设机械厂被依法扣留的侵犯“海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塔式起重机1台;对当事人烟台市建设机械厂处以10000元罚款,上缴国库。【分析】本案中,当事人是从事类似商品的经营者,应当知道“海霸”商标的塔式起重机属于山东华夏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另外,山东华夏集团有限公司“海霸”商标的塔式起重机已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为公众所知悉,当事人实施了未经授权使用和销售他人的注册商标商品名称的行为,并足以使消费者造成误认、误购,当事人的行为最低限度也是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2)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进行销售的;【案例】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不正当竞争案2007年3月14日,金昌市工商局根据投诉举报,在对金昌市汽车站附近流动销售商品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其销售的商品中标有河南省孟州市喜相逢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依利”纯香奶135箱涉嫌违法。经查,当事人销售的“依利”纯香奶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利”纯牛奶在商标图形和包装装潢图案色彩及排列组合上极为相似。当事人于2007年2月开始购进“依利”纯香奶后,多次在金昌市汽车站附近的商店、超市中批发销售。经查证确认后,金昌市工商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的“依利”纯香奶135箱,并罚款1万元【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相同,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二者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伊利”与“依利”均是两个中文文字商标,并且读音一样。同时销售的“依利”纯香奶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利”纯牛奶在商标图形和包装装潢图案色彩及排列组合上极为相似,视觉上相差不大,容易造成混淆,当事人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还进行销售,其行为使购买者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侵犯他人的商标专用权。(3)仿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仿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将构成犯罪,要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案例】生产荣华月饼的厂家荣华饼家有限公司源自于1950年成立的香港元朗荣华酒楼。香港荣华公司自1966年开始在香港本地以及英国、荷兰等国家投入大量的荣华月饼广告。1987年后,在广州、北京、上海等20余省市也进行了大量宣传。而香港荣华月饼更是在内地各类评比中先后获得过“国饼十佳”、“最佳特色月饼”等美誉。2006年9月28日,香港荣华公司申请东莞市公证处对位于东莞市世博广场的广州市好又多百货商业有限公司世博分公司销售月饼的情况进行了证据保全。涉案侵权产品系由中山市今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包装铁盒中间有“荣华月饼”字样,深蓝底色盒面上为月季花和月亮图案,并点缀着“花好月圆”等小图章。铁盒周面还注明授权商:澳门荣华饼家。这个包装与香港荣华公司2001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花好月圆”图形商标极其相似。同年9月5日,好又多公司提供今明公司的荣华月饼发货单,证明自己所售月饼具有合法进货途径。同年10月16日,香港荣华公司和东莞荣华公司将好又多公司及其世博分公司、今明公司推上被告席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立案后,法院依申请追加苏国荣为本案第三人。另查明,同年7月,今明公司曾与苏国荣经营的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苏氏荣华食品厂签订商标许可合同,约定顺德荣华厂将其注册的“荣华+圈”商标许可今明公司使用;其在侵权产品上所使用的“花好月圆”图案则是依据案外人澳门居民余国华的授权而使用。【分析】本案属于商标专用权人起诉生产商和销售商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民事诉讼,故在分析本案时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梳理线索:第一个层次,“荣华月饼”是否应当认定为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3条第3款规定:“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是指知名商品独有的与通用名称有显著区别的商品名称。但该名称已经作为商标注册的除外。”判断一个名称是否为某一具体商品所特有,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该名称是否成为明显区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特定商品的标识。本案中,“荣华月饼”的优良品质和香港荣华公司对该产品长期、持续、大量的宣传和销售,使得市场一般公众已将“荣华月饼”与香港荣华公司联系在一起,故应当认定为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香港荣华公司具有排除他人相同使用的专有效力。第二个层次,今明公司是否因澳门荣华公司的商标授权行为而取得在内地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依据商标权保护的地域性特点,在一个国家取得的商标权利只能在该国内部获得保护,其他国家不当然承认此项权利。鉴于两岸四地的现实国情,两岸四地任一地区的注册商标并不当然享受四地中其他地区的商标权保护。本案中,尽管余国华在澳门注册了与香港荣华公司“花好月圆”图形商标相似的商标,但仅限在澳门地区使用,无权授权他人在中国内地使用,因而其授权行为不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今明公司没有在内地使用余国华注册商标的权利。第三个层次,今明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款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今明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关键是判断今明公司的行为是否会引起消费者的“误认”,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款的规定以及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2条第2款的规定可知,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上所称的误认,包括实际误认和可能误认两种情形,也即仿冒商品只要有引人误认的可能,就可以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本案中,今明公司将苏国荣许可商标的圈内文字单独抽取出来,摹仿香港荣华公司,将“荣华月饼”作为其商品名称,足以给消费者造成误导,故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第四个层次,三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责任。从上述的分析可知,今明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第1款、商标法第56条第1款、第2款的有关规定,法院判决今明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根据商标法第56条第3款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广州好又多公司及世博分公司销售了侵犯香港荣华公司、东莞荣华公司“荣华月饼”知名商品特有名称权的产品,但有合法来源,故只承担停止侵权的法律责任。【法律风险提示及防范】知名商标由于其在公众消费者心目中的较大影响,以及其潜在的品牌效应和巨大商业价值而成为大家竞相追逐和模仿的对象,搭便车现象已经日益演化成如今的“山寨文化”,足见其巨大的发展力。那么在涉及侵犯知名商标的专用权的各方主体中,要做到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1、首先,对于知名商标的所有人来说,其对知名商品的品牌效应的树立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享有知名商标的专有权,获得驰名商标的认定及跨类的扩大保护是其维护自身权益的较好方式。同时发现有搭便车的侵权行为时,要保存好侵权证据,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其次,对于其他存在竞争的商家而言,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才是正确的生财之道,虽然打擦边球的模仿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可以获得一时的短利,但是对于整个公司的发展却是极为不利的,很有可能身陷官司而导致较大的违法成本。3、最后,对于量贩超市等为商家提供营业席位的销售厂商而言,在选择生产厂商时也需留意,对于存在侵权行为的生产厂商,应当及时制止,否则就可能构成共同的侵权主体。【案例】某某诉某某侵犯商标专用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原告上海某某饰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普陀区某某路1659号。被告上海某某实业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某某路19弄124号。原告上海某某饰品有限公司诉被告上海某某实业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上海某某饰品有限公司诉称:原告是一家从事十字绣绣线、绣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公司,原告产品覆盖多个省市,在广大十字绣爱好者中享有盛誉。2001年12月4日,原告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丝蒂奇”商标,该商标被核准用于第23类“线、棉线和棉纱”等商品上使用。现发现被告在其生产销售的绣线上使用“天使丝蒂奇”商标,绣线系线的一种,与原告注册商标核准的商品属相同商品。被告还在其生产销售的十字绣套装或者与绣线放在相同场所单独出售的绣针、图纸、绣布、绣品等产品上使用“天使丝蒂奇”商标,上述产品与原告商标核准的商品中的线构成类似商品。“天使丝蒂奇”与原告的“丝蒂奇”商标构成近似商标,故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对“丝蒂奇”商标拥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在被告实施的上述行为中,即便法院只认定被告在绣线上使用“天使丝蒂奇”商标的行为构成侵权的,被告利用该商标搭售与绣线相关商品及在被告网站上进行宣传的行为,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故起诉要求被告停止侵犯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即停止生产、销售使用“天使丝蒂奇”商标的绣线、绣针、绣布、绣品、图纸及制作说明、被告赔偿原告损失人民币99,804元、合理费用23,196元(律师费2万元、公证费3,000元、公证购买物品费用196元)、被告通过新民晚报消除影响。被告上海某某实业有限公司辩称:被告商标是由“ANGEL”演变而成的,与“天使丝蒂奇”组成组合商标,用于十字绣产品上,属于第26类商品,与原告商标核定使用的第23类商品属不同类商品。被告从未将绣线单独出售,被告出售的系十字绣产品,绣线、绣针、绣布、图纸、制作说明组合起来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商品,绣线置于包装最内层,消费者在购买时不可能与原告商品造成误认。因此原、被告商标使用的商品既不相同亦不类似,两者使用的商标也不相同或近似,被告未侵犯原告的商标专用权,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分析】该争议焦点关键在于被告所使用的十字绣套装与原告商标核准注册的商品是否构成类似商品。对此,原告认为,被告的十字绣套装由绣线、绣针、绣布、图纸和使用说明组成,上述十字绣套装与原告号商标核定使用范围中的所有商品构成类似商品。因为,绣针、绣布、图纸和使用说明与绣线在材质上虽然不同,但在功能、用途上具有互补性,需一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需求,所面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也是基本相同的。被告认为,被告出售的系十字绣产品,由绣线、绣针、绣布、图纸和使用说明结合起来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商品,与原告商标核准的商品不属于类似商品。本院认为,类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其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本案原告商标核准注册的系第23类线类产品,被告使用的十字绣套装中不仅包括绣线,还包括绣针、绣布、图纸和使用说明,前述五部分内容组成起来才能成为一整套产品,虽然绣线系组成部分之一,但消费者购买该十字绣套装的目的系借助于上述五部分内容并通过自身的劳动制作成一幅美术作品供欣赏之用。故被告销售的十字绣套装所面对的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生产部门与原告商标核准的线类产品均有很大的区别,相关公众不会将线类产品与十字绣套装造成混淆,两者并不构成类似商品。因此,即便被告在其出售的十字绣套装上标注的“天使丝蒂奇”字样中包含了与原告注册商标完全相同的文字,但因两者并不在相同和类似商品上使用,故不构成侵权。但在被告出售的十字绣套装中,被告在绣线的包装纸或用于缠绕绣线的纸板上均标有“ ”字样,该字样与原告商标构成近似,绣线又与原告商标核准注册的商品线、棉线、毛线构成类似商品。故在被告出售的十字绣套装中,被告在绣线上使用“天使丝蒂奇”字样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原告还主张被告单独出售标有“天使丝蒂奇”商标的绣针、图纸、绣布、绣品等产品的行为亦构成侵权。本院认为,原告未能举证证明被告存在单独出售上述产品的行为,本院不予采信。即便被告为经营所需,实施了单独销售上述产品的行为,因绣针、图纸、绣布的功能、用途、所面对的消费对象等均与原告注册商标核准的商品有很大的区别,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并不构成类似商品。关于绣品,虽然绣线系绣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绣品是作为一幅美术作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一幅绣品的形成离不开创作人员的构思、工人刺绣劳动的付出并需借助于绣布作为作品呈现的载体。消费者购买绣品的目的,通常是作为美术作品装饰家居所用,因此绣品面对的消费对象是特定的。上述绣品的功能、用途、所面对的消费对象与原告注册商标核准的商品中的线、棉线、毛线等产品均有明显的区别,两者并不构成类似商品。因此,对于原告认为被告单独出售标有“天使丝蒂奇”商标的绣针、图纸、绣布、绣品等产品的行为构成侵权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二、 与知名商品相混淆;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案例】 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案2000年4月,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商局根据鹤岗市顺品公司的投诉,依法对鹤岗市鹤利斯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仿冒鹤岗市食品公司双鹤牌老传统红肠特有包装装潢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经查,鹤岗市食品公司于1997年8月推出了自行研制的双鹤牌老传统红肠。该产品以其独特的口味和良好的质量,一投放市场便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销量不断增加,很快成为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品。为使消费者能更好地识别该产品,扩大市场份额,1999年下半年,鹤岗市食品公司又为这种产品重新设计了更具特色的包装装潢。鹤岗市鹤利斯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从事香肠等食品生产的企业。为扩大自己香肠产品的销量,该公司模仿鹤岗市食品公司产品包装装潢设计,并于2000年2月委托他人印制了20000个新的包装装潢用于包装自己的香肠产品。经将两家企业的包装装潢进行对比分析,整体印象近似,即两装潢的图形、色彩及其排列组合近似,足以造成市场混淆。至调查日止,鹤岗市鹤利斯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共销售使用这种包装装潢的产品11565公斤,获利233613元,尚余6120个包装装潢没有使用。鹤岗市工商局在查清本案的基本事实后认定,鹤岗市食品公司双鹤牌老传统红肠具有一定知名度,是知名商品;该商品的包装装潢与相关商品通用的包装装潢具有显著的区别性特征,是特有的包装装潢。鹤岗市鹤利斯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使用与鹤岗市食品公司知名商品相近似的包装装潢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据此,鹤岗市工商局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该公司作出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两倍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八条第(一)项规定,对该公司尚未使用的包装装潢予以收缴并销毁。【分析】本案处理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认定知名商品。从本案反映的情况看,虽然鹤岗市食品公司双鹤牌老传统红肠在当地具有较好的市场声誉,被广大消费者所知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其他一些地方或者在远离黑龙江的一些省份该商品则未必知名,甚至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闻所未闻。那么,在此种情况下,该商品能否被认定为知名商品呢?这就需要对知名商品的含义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按照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精神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知名商品是指“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在理解什么是知名商品时,应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一)知名商品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品。知名商品顾名思义当然应是知名的商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讲,任何商品只要投放市场就会为人知晓。因此,商品只有知名度高低之分,而没知名与不知名之分。所谓“具有一定知名度”强调的是商品的知名度应该达到一定的程度,但并不要求很高。(二)知名商品的知名表现为相关公众所知悉。这里的相关公众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指与该商品有现实或者潜在购买关系的消费者而不是指所有的消费者。不同的商品由于具有不同的性能、用途等,也就有不同的消费对象。某种商品只有为其消费对象所知悉时,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别人仿冒才会产生混淆的不正当竞争后果。因此,离开商品的消费对象来分析商品是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是无意义的,也是没必要的。其二,包括一定市场范围内的消费者。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品当然是知名商品,但在一定市场范围内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也应当是知名商品。这是因为:首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们的消费习惯不同等多种原因,在一定市场范围内为相关公众所知悉并成为人们选择的商品是大量的。其次,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知名商品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相联系的。仿冒在一定市场范围内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同样会产、生市场混淆,具有不正当竞争性质,事实上这种仿冒行为也是大量存在的。但如果不承认该种商品是知名商品,就不能依法制止这种行为,这显然是违背反不正当竞争法本意的。因此,将相关公众理解为是指一定市场范围内的相关公众,承认知名商品具有地域性,既符合客观现实,也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精神。(三)知名商品体现的是一种客观事实。商品是否知名、是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是一种客观事实,因此,知名商品既不是经营者自封的,也不是经有关部门评定出来的,认为知名商品是经一定程序评选出来的或者是获得某种荣誉称号的商品的认识是不科学的。事实上,执法部门认定知名商品,也仅仅是为查处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需要,而对该商品在市场上为消费者认知程度的一种判断,不是授予该商品一种荣誉称号。未被执法部门认定为知名的商品,有很多也具有一定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本案中,鹤岗市工商局正确理解了知名商品的含义,很好地把握了知名商品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将在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品认定为知名商品,不受该商品是否在其他地方知名的影响,值得借鉴。【案例】原告漳州福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系我国台湾商人於 1990年1月在大陆福建省创办的独资企业,主要生产膨化食品,并将其生产的膨化食品命名为“香香果”。1991年,原告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果果香”商标未获核准。原告为了宣传其“香香果”商品,1992年创作了题为好吃的果果香歌曲,自1993年至1997年,先後在福建、河南、河北、天津等14个省市及其所属28个地区的电台、电视台上以商品广告形式播放,投入广告费用300多万元。原告在其生产的“香香果”膨化食品的外包装袋的背面还印有该歌曲,以便少年儿童识别其产品。在此期间,原告的“香香果”膨化食品在福建、上海、辽宁、河南、河北等省市广泛销售,其食品质量每年检验合格,成为广大少年儿童喜欢的食品。1997年2月,被告漳州市顶味食品工业中心开始生产膨化食品,取名为“乐乐”;同年11月,被告将其生产的膨化食品名称由“乐乐”改名为“香香果”,并冠以“新一代”字样,以低於原告的价格,在漳州、福州、洛阳、石家庄等与原告相同的市场销售。原告以被告侵犯其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权为由,向福建省漳州市中级法院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被告以“香香果”为膨化食品的通用名称,并非原告商品的特有名称作为抗辩理由。原审法院查阅了国家商标局编印的类似商品服务区分表一书,查明在第30类中的“3010膨化食品”的商品名称中只有玉米花、大米花、虾米条、锅巴、米果、膨化土豆片、膨化水果片等,没有“香香果”名称。 一审法院在审理中,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查封扣押了被告的“香香果”膨化食品93箱;查明了被告生产、销售“香香果”膨化食品的获利数额。本案经福建省漳州市中级法院和福建省高级法院审理认为,原告自1990年以来将其生产的膨化食品命名为“香香果”,长期延用至今,长达八年,并谱写“香香果”的歌曲广泛宣传,还投入大量资金做电台、电视广告,广告时间长、范围广、覆盖面大,使其“果果香”膨化食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晓,应当认定为知名商品;“香香果”并未直接表示此类商品的性质、原料、功能、用途等特徵,也不是此类商品的通用名称;被告不能证明在原告使用这一名称之前已有他人使用在先,应当认定“香香果”是原告商品的特有名称。据此,原审法院判决:1.被告立即停止使用“香香果”作为其商品的名称,现存的顶味“香香果”93箱由被告负责销毁;2.被告在闽南日报上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如被告拒不履行,本院将公布判决结果,其费用由被告员担;3.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67,110元;4.被告应付给原告因调查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8,000元。【分析】从本案的审理可以看出,对於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受诉法院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项的规定,把它视为知名商品的生产经营者享有的知识产权。这种权利是知名商品的另一类标记权,它与注册商标权可以说是两种并行的标记权,但这两种权利又有某些不同点:注册商标权是统一由国家商标局依据商标法进行审查、授权,权利比较稳定,权利的效力范围为全国市场;而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标记权,是由法院(或地方各级工商管理机关)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个案审理中审查、确认的,权利不够稳定,是通过对商品是否知名的认定而产生或消失的,权利的效力范围与该知名商品的市场范围相对应。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禁止工商业经营者未经许可,擅自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知名商品的特有标记,造成和权利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消费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违反了上述规定,即侵犯了知名商品的标记权,行为人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由於这种标记权与注册商标权有以上不同点,决定了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与审理商标侵权案件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即受诉法院首先要审查、确认这种标记权,也就是审查原告的商品是否为知名商品,以及原告请求保护的商品名称(或包装、装潢)是否为“特有”的名称 (或包装、装潢)。由於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缺乏明确的界定,认定知名商品及其“特有”名称(或包装、装潢)成为我国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难点。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我国法院在审判实践中掌握的有关标准。对知名商品的审查认定,受诉法院一般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在原、被告商品相互竞争的市场范围内审查原告商品的广告宣传情况、销售数量或者市场占有率、原告商品的质量信誉情况(如质量年检结果、同行业质量评比的名次和奖项)等,关键是看此类商品的消费者对原告商品的知晓程度及其商品信誉。如果一项商品为多数消费者知晓并有良好的商品信誉,就可以认定为知名商品;否则,就不是知名商品,其特有的名称(或包装、装潢)不受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商品的知名程度受地域影响:有的商品在全国市场范围内知名,有的商品在我国的某个地区市场范围内知名。法院并不要求原告的商品一定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只要在原、被告商品相互竞争的相同市场范围内知名即可。在本案中,原审法院即以漳州、福州、洛阳、石家庄等原、被告商品共同销售竞争地作为确认知名商品的市场范围。关於原告的商品名称(或包装、装潢)是否为“特有”名称,往往是原、被告双方争议的焦点,大多数被告以原告的商品名称不是特有名称作为抗辩理由。在审判实践中,受诉法院以原、被告双方提供的证据,审查争议的商品名称是否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该商品名称为原告所独创并首先使用於其商品;二是该商品名称与同类商品名称相比具有显著的区别特徵,对消费者来说,该商品名称已经与原告的知名商品联系在一起,提起名称即联想到该知名商品;三是该商品名称不直接表示商品的功能、用途以及质量、原材料或者其他特徵,也不是此类商品的通用名称。如果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法院将认定为“特有”名称。在本案中,被告以“香香果”为膨化食品的通用名称作为抗辩理由,受诉法院以国家商标局编印的类似商品服务区分表一书为依据,判断“香香果”是否属於膨化食品的通用名称。笔者认为,受诉法院以我国管理和审批注册商标的主管机关编印的类似商品服务区分表作为审查标准是比较妥当的,因为商品的通用名称不能授予商标权,该书事实上成为判断商标是否为商品通用名称的标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审查认定“特有”也限制在一定的范围,法院一般以同类商品为限。在本案中,被告以糖果类中的“多香果”商品名称与“香香果”相近似,认为“香香果”应为商品的通用名称;受诉法院以糖果与膨化食品不属於同类商品,没有支持被告的主张。在知名商品“冰茶”侵权案中,被告曾以北美洲有一种家庭配制的饮料称为“冰茶”(1CE-TEA),主张原告的碳酸饮料名称“冰茶”为通用名称;受诉法院认为,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碳酸饮料中,只有原告的商品名称叫“冰茶”,故被告关於“冰茶”为通用名称的主张不能成立。从该案的审理中可以看出,受诉法院在认定“特有”时,也将范围限制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同类商品,即也考虑地域性。在审查认定原告享有其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或包装、装潢)权以後,关於对被告是否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了与原告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名称(或包装、装潢)的审查确认,以及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审查确定,与我国法院审理商标侵权纠纷案件所适用的原则相同。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案例】 廉贻橡胶厂诉沈银根等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纠纷案原告:东台市廉贻橡胶制品厂(以下简称廉贻橡胶厂)被告:沈银根、王美锋原告廉贻橡胶厂系1991年经盐城市东台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成立的法人企业,主要从事橡胶密封制品的制造,注册资本为12.4万元。被告沈银根未经工商登记,从事橡胶密封制品的生产经营,2006年4月起,被告沈银根、王美锋以原告的名称,在“中国密封网”上制作虚假业务广告,招揽生意,其“公司介绍”部分基本抄袭了原告广告的内容,但两被告所留的业务联系方式为王美锋的手机、电子邮箱和沈银根的家庭号码。2007年7月4日,东台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查沈银根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发布虚假广告一案,沈银根在调查笔录中承认了上述事实,并表示将立即撤销该广告。原告廉贻橡胶厂向东台市人民法院起诉后,于2007年11月22日提出证据保全的申请,要求保全两被告在中国密封网上的宣传网页,但该院未能在网上查找到该网页,原告对于该网页已删除的实际情况予以认可并撤回了保全申请。法院经审理,判决如下:一、沈银根、王美锋在本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在盐城晚报上刊登声明,就擅自使用廉贻橡胶厂企业名称的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所刊登的内容应当经本院审核。二、沈银根、王美锋共同赔偿廉贻橡胶厂人民币20000元。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2300元,由沈银根、王美锋共同负担。此款已由廉贻橡胶厂预交,由沈银根、王美锋在履行本判决时直接给付廉贻橡胶厂。【分析】本案两被告人在未经工商登记的情况下,借用生产经营同种类别产品的其他经营者的名称,在网络上刊登招揽生意的广告,属于不正当竞争的典型行为,在分析该案件时也需要围绕着侵犯企业名称权这一不正当竞争行为来梳理线索:前提认定:即企业名称权的含义及其内容的相关认定。所谓企业名称权是指企业依法对其登记注册的名称所享有的权利.而企业名称是企业在营业上所使用的名称,用以署名或者由代理人使用与他人进行商事活动的名称,对企业尤为重要。企业通过工商核准登记,该名称即受到法律保护,一方面它具有排斥他人以相同或者相似的名称进行登记的排他效力,另一方面企业名称的权利人还可以禁止他人使用同一名称进行相同业务的经营活动。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或者有其他侵犯他人企业名称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或者请求主管机关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如有损害,该企业名称权享有人可以请求赔偿。被侵权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本案中,原告廉贻橡胶厂系1991年经盐城市东台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成立的法人企业,经过该登记行为,廉贻橡胶厂对本企业的名称就享有了企业名称权,该名称已成为该厂的重要的无形资产,廉贻橡胶厂如发现他人存在利用自己的企业名称进行商事活动的行为,侵犯了其企业名称权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两被告人未经合法注册登记从事与原告经营业务相同的橡胶密封件生产,其后又借用原告的企业名称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广告,打着廉贻橡胶厂的名号来招揽顾客,欺骗消费者,已经构成了对原告企业名称权的侵犯。责任认定:即因侵犯企业名称权导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赔偿责任的认定。针对两被告人在网络上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原告廉贻橡胶厂提出了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现在需要一一判断:首先,停止侵权的可行性:停止侵权行为这一措施针对的是已经进行并且直至庭审阶段该侵权行为仍在继续,对权利人的侵权状态一直持续的情形,此时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才具备必要性。在本案中,由于两被告在原告起诉后撤消了原侵权广告,侵权行为已经停止,因此停止侵权已不具备可行性。其次,赔礼道歉的可行性:由于企业名称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因此他人未经授权地借用该名称进行商事活动,必然会给权利人的信誉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原告请求被告赔礼道歉的请求可以得到支持。最后,赔偿损失的可行性:由于被告的侵权行为导致了原告廉贻橡胶厂在侵权行为持续时间内业务的变化等损失,因此原告可以主张赔偿损失,但是需要举证证明自己因为该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失或者被告因该侵权行为获得的利益数额,方可得到法院的支持,否则则将裁量权交给法院,由法院根据原告企业名称的知名度、双方当事人的生产规模、被告的侵权情节、持续时间、市场影响等综合考量具体的数额。本案由于原告无法完成对侵权赔偿数额的举证责任,因此法院综合各因素酌情判定赔偿两万元是适当的。四、 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案例】1994年3月17日,上海市南市区工商局董家渡工商所接到消费者举报,称上海佳美服饰鞋业公司在销售的“银狼”牌皮鞋的外包装盒上,伪造“上海市第七届新优产品设计优质奖”、“93琼花杯皮鞋质量最佳奖”等名优标志,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上海市南市区工商局即对此立案予以调查。经查,上海佳美服饰鞋业公司(集体所有制企业)自1993年7月起,在销售“银狼”牌皮鞋时,将原上海佳美皮鞋厂在上海市第七届新优美服装设计展示展销会中所获皮鞋作品优秀设计奖,改为“上海市第七届新优产品设计优秀奖”;将该公司所获首届扬州“琼花杯”皮鞋质量跟踪销售最佳奖改为“93琼花杯皮鞋质量最佳奖”,并印制在皮鞋的外包装盒上,对商品的质量、信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该公司将包装上印有“两奖”内容的皮鞋在上海市的信大祥商店、中百七店、环龙商厦等商店销售。至案发时止,该公司共销售这种伪造名优标志的“银狼”牌皮鞋19113双,销售额达元。【分析】1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四)项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该法所规范的这一行为,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经营者伪造客观上并不存在的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二是客观上虽然存在某种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但无权使用这些质量标志的经营者,冒用了这些质量标志,以对其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该法所称的“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也不单指表示某种名优称号或荣誉的徽记、图案或证章等,还包括表示某种名优称号或荣誉的名称及文字说明等。本案中,上海佳美服饰鞋业公司在其商品的外包装上擅自改变其所获奖的名称,并以此为手段从事市场交易,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四)项规范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对该公司的行为应依法予以处罚。 2对于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对这种行为具体规定处罚种类和幅度,而是转致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这是因为在制定产品质量法时,反不正当竞争法尚未出台,为及时规范和制止这种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行为,在产品质量法中已先对这种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并相应规定了具体的罚则,为使同一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一致,因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将这种行为纳入规范后未再设定新的罚则,仍然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第二节 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一、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附带提供的相关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二、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生产或者经销的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案例】2004年4月,临洮县电力公司苟家滩供电所在未通知村民的情况下,擅自将苟家滩镇黎家山村71户村民的电线剪断停止供电,然后要求村民安装由该所提供的宁波三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星”牌DD862-B型电表,每户收取98元的费用(其中,19元为换表工时费,79元为电表费用),并将71户村民原来使用的同品牌DD18型、DD28型电表卸下停止使用。【分析】苟家滩供电所构成了公用企业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的行为。 定西市工商局依法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三、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及配件;四、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五、以检验商品质量、性能等为借口,阻碍用户、消费者购买、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其他商品;六、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用户、消费者拒绝、中断或者削减供应相关商品,或者滥收费用;【案例】 东海县邮政局强制收取包裹保价费行为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出台并在200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新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十一条规定“信函、包裹、直递包裹和特快专递邮件可以作保价邮件交递”,即从2001年3月1日起,用户交递包裹可以保价也可以不保价。经过对东海县邮政局2001年3月以后的业务的调查发现,该局及其下属支局仍然存在用户交递包裹必须交纳保价费的情况。其具体做法是:用户在向邮政局交递包裹时,邮政局工作人员在履行完必要的检查手续后,让用户填写一份国内包裹详情多联单。用户填写完收件人、寄件人的情况以及包内装有的物品及其价值,交给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在未向其进行保价说明和询问,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在国内包裹详情单中的保价金额栏里人工填上数字并在保价费栏里人工填上或用微机打印上如1.00元字样的费用并予以收取。在用户不愿填写保价金额栏进行保价的情况下,邮政局工作人员以“必须填写,不填写不办理交递手续”为由强行让用户交纳保价费。【分析】 东海县邮政局利用其独占的经营地位,在事先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强行向用户收取保价费,并强制收取保价服务费的行为主观故意明显,且滥用其独占优势地位,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用户,以“必须填写,不填写不办理交递手续”为由中断服务相胁迫,属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限定用户购买其提供的保价服务,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和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三)、(六)项禁止性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连云港工商局对东海县邮政局作出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元的处理决定。邮政局属于提供邮政服务的公用企业。用户在接受其提供的邮政服务时,有选择是否接受其提供的保价服务的权利。邮政局利用其独占地位,在未向用户明示的情况下,即擅自在保价费用栏中填写保价费用并收取的行为,限定用户接受其提供的保价服务,侵害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也排斥了其他经营者提供同类或相竞争业务(如可以选择包裹投递保险)的竞争机会,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第三节 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滥用行政权力:一、实施行政性强制经营活动,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二、实施地区封锁行为: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案例】甲县前几年为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投巨资扶持农民栽苹果树,几年过去,苹果树开始大量结果,但由于品种以及土壤、气候等原因,该县所产苹果个小、味酸、色泽不好,因此,苹果的销路一向不好。该县有一个佳美罐头品厂,其生产的“佳美”牌苹果罐头和苹果汁销路很好,自从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求该关头厂采购本县苹果做原料以来,销量急剧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该厂决定从外地采购原料,于是与乙县某地号称“苹果大王”的种植专业户刘金龙签订了购买苹果的协议。1997年8月刘向罐头厂交付了第一批苹果,因品质优良,罐头厂非常满意,要求刘继续向该厂提供苹果。因佳美罐头厂过去是甲县最大的买家,现不购买后,对本来就打不开销路的果农,更是雪上加霜,大量的苹果无人采摘,大批的苹果烂掉,果农纷纷找政府想办法。1997年8月底,县政府一位副县长找到佳美厂长,要求其不要到外地购买苹果,用本地苹果做原料。佳美厂基于企业利益,予以拒绝,县政府于是通知工商管理部门,要求其联合相关部门上路设卡堵截,禁止外地苹果进入本县市场。1997年9月2日,刘按照合同的约定向佳美罐头厂交付第二批水果1万余斤,价值5000元,在路上被甲县工商部门截住,堆放在1农民的院坝里,无人看守。至9月中旬,甲县工商管理部门才许可刘将苹果运往外地销售,此时,该苹果由于腐烂、丢失,只剩1千余斤,刘损失4000元。为了使这批苹果运往外地销售,刘还支付各种费用2500元,佳美罐头厂也因原料短缺,被迫停工达2个星期,损失近8万元左右。1997年10月底,刘金龙向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甲县工商管理部门。佳美罐头厂作为第三人参加了诉讼。【分析】甲县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商管理部门的行为是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种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佳美罐头厂的经济损失也可以直接请求甲县工商管理部门予以赔偿,因为该经济损失是由于甲县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商管理部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直接造成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的费用。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甲县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可以对被告处以罚款外,还应当向甲县人民政府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司法建议,建议甲县人民政府的上级人民政府责令甲县人民政府停止其限制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给予有关责任人员以行政处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0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违反本法第7条规定,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限制商品在地区之间正常流通的,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上级机关对直接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次价高商品或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第四节 商业贿赂行为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是回扣。【案例】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太原分公司商业贿赂案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以下简称太原分公司)在2000年2001年期间开展“学生平安保险”的业务中,支付太原市杏花岭区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杏花岭区教委)赞助费及给学校和教师一定的保险代办手续费。其中,2000年太原分公司收“学生平安保险”保险费130余万元,支付手续费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